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学语文创新教育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改变教学观念
(一)鼓励学生质疑
如何引导学生质疑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是没有被我们重视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不断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善于发现问题的学生才是会思考的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看待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只要合乎逻辑,言之有理即可,不要用固定框架阻断思维的发展。一旦有创新的思想出现,学生就对课文有了更深层次的见解,创新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有时候,老师甚至可以故意出错,激发学生找出错误并提出解决办法,以此使他们获得成就感。
(二)培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古代,老师非常严厉,如果学生不听话,就会被老师用戒尺打手心。而现如今,老师和学生是平等和谐的关系,不存在任何管制与被管制的约束。老师不再是权威的象征,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老师应该融人学生之中,和他们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减少二者的距离感,这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改善教学方法
传统课程中的语文教学,一般都是老师主动教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毫无生机。为了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该把课堂气氛调动起来,让大家都有存在感,每个人都体会到参与课堂教学的乐趣。
(一)创设开放的课堂环境
如果中学语文教学过于死板,会使课堂变得沉闷压抑。学生有想法也不敢表达出来。很多研究表明,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的程度,与老师的教授风格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轻松的课堂氛围,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更乐意配合老师的教学。心理学中也说过,人在愉悦的心境下,最容易激发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因此,老师要变课堂为学堂,以学生为中心,找出学生的优点,使其体会到创新带来的喜悦。
(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及表达
在传统教学中,老师在三尺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座位上被灌输。要打破这种教学格局,就应该给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达成互动。因为对学生来说,说的过程就是理性思考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学的过程。从容地站起来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就是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勇于表达并且收获喜悦的时候。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老师在课后还应该鼓励学生的动手实践,使课堂内容延续到课堂外,在实践中培养能力,使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多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皮亚杰认为青少年的思维发展是处于创新意识阶段,老师应该不断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索。在提出一个问题后,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思考就是开启创新大门的钥匙。面对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老师切不可嘲笑、鄙视,应该给予鼓励和支持,不论怎样的答案都是学生自己通过努力得出的,都是智慧的果实,即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争论不休,他们也依然会保持饱满的热情,这是他们在创新意识培养的道路上迈出的一大步。
(四)增加自学的机会
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就应该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翁,把课堂交给他们。学生一旦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自我效能感就会得到提高,思维才会更开阔,不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并且主动参与其中。语文本身就是反应大千世界的学科,观点新颖各不相同,学生如果能够充当老师的角色,完整地对课文进行演绎,结果是出乎意料的,这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三、改进教学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变革,计算机网络已经在我们生活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师面临的学生一代一代的更替,信息接受方式也大不相同。如果我们采用多维的教学方法,把声音、图像和动画巧妙地结合起来,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使单调的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网络教学也是最近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省时、方便、快捷,有利于提高老师的课堂效率,也便于老师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和互动。所以新的教学技术的引进对学生的创造性才能的挖掘,和全面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母语课程的教学,中学语文是一项责任重大的任务。创新教育是一个新兴的教育方式,它同样是语文教学这个大家族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把创新教育融人其中,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自主探新的习惯,并不断强化,才能推进语文教学的发展和进步,提高整体水平。
作者:邓伟斐 王勇明 单位:江西省瑞金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