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融入中学语文课堂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民俗文化融入中学语文课堂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民俗文化融入中学语文课堂研究

摘要:民俗文化作为国家民族精神的重要承载者,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石。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民俗文化意义重大:有助于学生了解民俗文化,扩大知识面;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提升学生知识素养;有助于学生感受多元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有助于加强学生道德教育,弘扬民族精神。民俗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策略有:(一)课前——营造相应的民俗文化情景;(二)课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民俗文化;(三)课后——积极开展民俗文化主题教育。

关键词:民俗文化;语文教学;策略钟敬文

20世纪80年代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三个层面,上层社会文化、中层社会文化和广大农民所创造和传承的底层社会文化。而民俗文化就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的广大人民在特定的时代和地域中创造并享用、传承的生活化、社会化的文化。它的传承方式主要是以口耳相传,行为影响和心理影响来进行的,实践性是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特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民俗文化是学生快速掌握民俗文化的一条捷径。然而,教育的功利性使得教学目标多是为了取得优异的成绩,而民俗文化在考试中涉及较少,成为大部分语文教师忽略的对象。民俗作为民间传习的风俗习惯,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占有一席之地,这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于身边民俗事项的了解和积累,更能够延续和传递优秀的民族精神。

一、民俗文化及其特点

(一)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之根本,既是繁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又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缩影。在民俗中能上升到文化层面的东西都可以被称为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每个人自出生之日起就在特定的民俗文化大环境中繁衍生息,潜移默化地接受着民俗文化的浸染,而中学语文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材料,教师教学的重要载体,里面势必包含着浓厚的民俗文化气息,承载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元素。

(二)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分布特点。1.零散性分布。教材的编写大都主要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主流文化,当前的语文教材也都是古今文化的精华。经典文化、高雅文化、主流文化中很难顾及到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只能零散分布在语文教材之中。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其实有很多。以往的语文教学大都重视语文教育的工具性,过分强调教材中的字词、语法、修辞手法等一些知识点的体现。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要求教师关注在教学过程中打动学生,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要像采矿者一样,善于将埋在语文教材中的民俗资源挖掘出来,让优秀的民俗资源在教学中绽放光彩。2.渗透性分布。在语文教材中展示的民俗文化大都是民俗文化的精华。或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或寄寓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或表达作者对朴实民风的向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滋养了个各个地区的人物个性。民俗文化的传承当然需要对这些具有个性的个体的进一步传播。当然中学语文教材并不是专门的民俗文化教材,编者的出发点肯定也不是专门为了提高学生的民俗文化涵养。因此,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是渗透性地向学生呈现。首先,呈点状分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点缀的形式出现,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其次,呈线状分布。部分文章以民俗为线索进行叙述,可以促进学生对民俗文化的掌握,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与理解。中学语文课文中有很多文章都是以民俗为主线,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对民俗文化的分析来理清文章的来龙去脉。最后,呈面状分布。在综合性学习中也涉及民俗文化板块,可以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整体了解民俗文化知识,在教材中对学生进行民俗文化渗透,让学生在各个板块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增长自己的民俗文化知识,从而达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3.被包容性分布。文学的发展与哲学、美学、宗教、民俗都有密切的联系,统编本教材选取的文学作品也大都体现着我国的主流文化精神,所以民俗文化知识被包容在文学作品之中。文学源于生活,从而民俗文化要素在各类的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其中,涉及中华民族的道德观、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也显现其中。教师通过对教材中被包容的民俗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从而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之中了解各个地区特有的民俗文化,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二、语文教学中融入民俗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了解民俗文化,扩大知识面。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民俗知识,可以让学生更好、更准确地了解我国民俗文化。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如:统编本教材八年级上册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文中有一部分的描写是父亲送“我”坐车回北京,穿过铁道为“我”买了几个橘子。父亲买橘子这一情节将文章推向高潮,从侧面表现出父爱的深沉。而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朱自清先生是浙江绍兴人,在当地,远行送橘子有送“吉利”的意思,因为“橘”和“吉”发音相似。这代表父亲对孩子的美好祝愿。“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文学作品对于民俗文化的展示,不仅向学生展现一种民俗文化事项,更是对生活本质的解释。在讲解文本时带上对民俗文化的剖析,可以让学生对各个地方的民间习俗都有所了解,在了解民风民俗基础上对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理解和挖掘。

(二)突破教学重难点,提升知识素养。将民俗文化融入语文课堂之中,教师通过课堂上的高效讲解,吸引学生真正进入到语文课堂中去。有意识地通过客观事物让学生领会各种文化现象背后的时代之美、和谐之美、生活之美。既可以突破文章的重难点,又可以加强学生对文本的认知。鲁迅的作品在教材中常常都包含一些地方的民风民俗,语文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点,通过对民俗文化的剖析,在课堂上将晦涩难懂的文字变成兴味盎然的民间故事,将其巧妙地运用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作为有效的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解读、探究。如《阿长与〈山海经〉》,通过仔细阅读我们可以发现其中:除夕夜在床头放福橘,在年初一的早上第一句话就要对别人说“恭喜恭喜”,再将橘子吃下去,表达对新一年的祝愿;晒裤子的竹竿不能钻;生孩子的屋子不能进;在民间风俗中有忌讳的语言,如人死要说“老掉”,不能说死掉。这都体现了生活中的一些民俗习惯,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去理解文章中的民俗事项,会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鲁迅对长妈妈的爱和思念。对于一些细微民俗事项的讲解和串联,让学生能从生活实际中感受长妈妈对于作者的体贴与关怀。虽然对于长妈妈来说,这种民俗习惯是长期形成的生活方式,但能让学生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培养学生对民俗事项的理解掌握,学会不断地从民俗中挖掘审美元素,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提升他们的审美创造力。

(三)感受多元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新一轮课程改革指出要在语文课程体系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民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土壤是我们必须挖掘的课程资源。初中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引导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他们的道德素质培养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感情,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是一个国家繁荣进步的源泉,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深刻感悟我国文化的历史悠久绵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民俗文化极其丰富,在语文教育中充分尊重各个地区的地方文化,选择适合学生接触到的民俗文化事项,在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学习以传承中华民俗文化。当然,我们在对待地方民俗文化时要用辩证思维,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不能一味地遵从教材和教法,要用更宽广的视野去审视鉴别民俗文化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四)加强道德教育,弘扬民族精神。钟敬文的《民俗学概论》中指出:民俗的社会功能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教化功能[1]。它在社会群体中对社会成员的教育和塑造作用是极其强大的。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接受着民俗文化的洗礼,小到一个家庭中的言行举止,大到整个社会的精神风貌。《荀子·王制》中:“论礼乐,乐正行;广教化,美风俗。”强调了民俗文化在道德品质塑造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初中时期又是学生道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教学中融入民俗文化的元素,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语文教学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教师在教学中将民俗文化中蕴含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认知,有利于学生正确道德观的树立。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指出:“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2]民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为国家民族精神凝聚做了坚实的铺垫。因此在教学中融入民俗文化,也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

三、民俗文化融入课堂的教学策略

(一)课前——营造相应的民俗文化情景。精准把握课文内容,在讲授民俗文化的语文课堂中,借助恰当的课堂情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教师借助课堂情景也能强化学生的情感,从给出的情景中快速感知,达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不断切换。比如,在讲授叶圣陶先生《苏州园林》,教师通过课前的导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古典园林的纪录片和精美的园林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我国古典园林大的建筑风格。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有关我国不同地区建筑的风格和特点,各地关于建筑的要求和其中隐含的民俗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对建筑民俗的浓厚兴趣。

(二)课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民俗文化。深入分析教材中民俗文化分布,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利用和把握。首先,对民俗文化联系紧密的文章,教师在讲解时要将民俗文化充分融入到文章主题的讨论和解读中,如胡适《我的母亲》,这是一片思念母亲的散文,在这篇文章中蕴含大量的民俗文化知识。比如,“除夕”“压岁钱”“年夜饭”,等等,这都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妙趣横生。所以在讲解这篇文章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相应的民俗文化知识结合学生自己成长经历中的相关体验来感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加深学生对民俗文化事项的深刻理解,从而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鲁迅《故乡》一文中写了鲁迅在面对恭敬叫自己“老爷”的闰土,还不忘拉着自己儿子上来打躬。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融入各地民间礼节风俗的介绍,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作者文章背后的意义。因此,对中学语文教材与教学中民俗文化的全局把握,对于有效达到语文教育目的、提升学生综合文化素养来说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3]。民俗文化散落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球化趋势的席卷,多元文化的冲击,民俗文化正面临着急剧融合、转变、破坏。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应立足于传承中华文化的紧迫感,让优秀的民俗文化走进课堂,让民俗文化来丰富学生的心灵,将他们培养成为具有书香气息又具有生活气息的新一代青年。

(三)课后——积极开展民俗文化主题教育。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又要注重发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4]。教材中虽然蕴含丰富的民俗文化,但是教师对民俗文化广度和深度的掌握仍然相当有限,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民俗文化,在教学中还可以邀请民俗学专家为学生集中讲解有关民间文学的常识。如:神话、传说、民间诗歌和民间故事等。教师还可以选取语文教材中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学常识让专家详细介绍。民俗文化素材大都来源于生活,通过民俗文化的讲解,能让学生更好了解生活,关注社会。新课标非常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课后一定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课堂外去寻找民俗文化资源,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参与到实践过程中,从而激发学生对民俗文化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大量的民俗素材,温儒敏在谈到统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时指出:教材中很多经典课文恢复了、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时文相对减少了。民俗文化存在于教材的各个角落,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应该充分的利用这些文化素材,引导学生去挖掘文中更丰富的内涵。作为语文教育者应该自觉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国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而贡献自己的力量。《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指出:要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理解与尊重多元文化[5]。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最深沉、最基础的部分,民俗事项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的。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不断挖掘整合民俗文化资源,积极运用民俗文化资源丰富课堂教学,进一步让语文教育和时展相贴合。在新课程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这样的紧密结合需要充分体现在我们语文教育学科的各个环节之中,将民俗文化作为辅助语文教学的重要载体,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教学及对民俗文化的关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刘仲桦 单位: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