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学语文散文教学的情感体悟法,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读文如读人,在散文教学中如何通过合理的文本分析教学来体会作者情感和理解作者为人呢?关注情感关键词,关注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理解文本中情感的交互性,可有效体会作者情感和理解作者为人,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关键词:情感关键词;情感线索;情感交互性
梁实秋曾言:“一个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绝无隐饰的可能,提起笔来便把作者的整个的性格纤毫毕现的表示出来。”我们常常在语文教学中以人入文,下意识地觉得从人入手更能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情感。其实,反其道行之,从文入人,反而会让学生对文对人的体悟更加深刻。如果说,每篇文章的背后都是一个灵魂,那么字里行间就是灵魂的脉搏,我们从中品读,可以悟出一个个灵魂碎片,最后拼凑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这样的体验过程才是真正意义上与作者的情感交互,这样才能真正走进文本,感悟文本。那么,如何带领学生通过品味情感关键词来体会作者情感呢?笔者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想北平》、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及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为例,谈谈中学语文散文教学中的情感体悟。
一、直接关注情感关键词
如教学《济南的冬天》时,可以撇开那些枯燥的写景字句的赏析,直接关注文中的情感点,这样就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学生找找那些作者笔下看似在商量实则是直接表白的赞美语。第一自然段的“奇迹”“怪事”“害怕”就已经有了明确的情感倾向,而最后一句话“真得算个宝地”,则有着北京味道的炫耀感,这种强烈的荣辱与共的感觉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来了。再到第二自然段结尾“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一个小小的反问,同样也是满满的骄傲感,因为在作者眼里,这当然是个理想的境界。再品品后几个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就可以把情感点连成一条线。“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不需要别的,只需要好好享受就好,这是对理想境界的最好回报。“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这一句是以看似嫌弃的语言诉说自己内心别样的热爱和骄傲,济南的山水大概是老舍的孩子,老舍用这种家长般的语气继续着他的赞扬。“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自言自语中说出了内心的骄傲。“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这句话看似平淡,却显露出作者内心最真实的重点,他爱的是济南,不仅仅是济南的冬天,还有其他时候的济南,只要是济南的,便是他爱的,赞的。这样看似商量实则直白的赞美,倘若连起来,以“我”的口吻来说便是———“我喜欢济南的冬天,其他地方是比不上的,它在我的心中是个理想的境界,只需要好好享受,我骄傲它的山、它的水,在我看来,不仅是冬天,只要是济南,都是我爱的。”理解了这些情感点,尤其理解了这些情感的步步加深,就更能理解老舍这个性情中人了,他是如此的直率随和,文中满满都是他自己的生命体验。反过来,也更可以理解老舍对济南的特殊感情,也能更加直观地意识到在济南时候的老舍应该是幸福安然的,济南,果真是他的第二故乡。在此基础上,可让学生再品品隐藏在景色温晴这个特质背后的情感碎片。老舍从济南冬天的天气说起,再到身体感受、景物观察,温晴的特征似乎贯穿始终。仔细读读,就可以读到更多的情感体悟。第二自然段中“睡”字的悠闲,第三自然段中“小摇篮”带来的安全体贴,还有济南人们的幸福的笑容,“并不着急”的淡然舒适,尤其是第四自然段中“看护妇”的温柔体贴、“带水纹花衣”的秀美、“害羞薄雪”的甜美可爱,第五自然段远山的淡雅清新,最后一自然段“水”的生机透亮,这些其实都是老舍对济南这座城市的情感的外在表露,他将他所认知的城市特征和情感融入到这些景物的特征中去了,景中含情,显而易见,这是一种含蓄的表白。可以想象,写出这样文字的老舍必然也是过着淡然舒适、温柔细腻、幸福美好日子的人,至少也是怀着一颗对生活热爱之心的人。也因此,温晴从天气和身体感受升华为一种心灵特质散发出来。从直白赞美到含蓄表白,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暴露出了他的些许性格,至少是他这一时期的性格,他是个平淡、闲适、坦率而温柔的人。这说明,在散文教学中,对景的分析如果能加入情的渗透,文章读起来便会更加立体。而读景,要读透它背后的人情,因为人情才是写景散文的灵魂。像这种情感关键词的品析,还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来体会和感受。
二、善于挖掘潜藏在人物描写背后的情感因素
除了直接关注情感关键词以外,还要善于挖掘潜藏在人物描写词句背后的情感因素,比如在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就有很多这样复杂情味的表达。在写百草园的片段中,鲁迅描写到闰土的父亲时,“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一个神态描写短句“只静静地笑”一下生动描绘出作者与闰土父亲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侧面写出了童年鲁迅心性的单纯。再比如三味书屋片段中对寿镜吾先生的描写,“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其中,“瞪几眼”的细节动作,不仅道出了寿镜吾先生严而不厉的可爱形象,还从侧面映衬出一个调皮贪玩但又有些怕老师的孩童形象。这样的人物描写字句背后的情感因素,我们也不能忽略。
三、关注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
如教学老舍的散文《想北平》时,教师可抓住贯穿全文的情感主线“想”字,再品味每一段与“想”的关系,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真正体验老舍其人。首先要关注每个段落中与“想”相关的语句。“我真爱北平”,这句话直接诉说作者对北平的真诚的爱。从这一点又可以读到老舍的直白朴素。“这个爱是想说而说不出的”,“说不出”这三个字反复出现了三次,再次让人感受到老舍的毫不做作,真切实在。“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将对北平的爱和对母亲的爱相比较,一下子让人感受到老舍对北平深沉的爱意,直接而又温柔。“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老舍在这句话中道出了他对北平全部的爱意,而且在相关片段中细细道出了自己和北平不可分割的关系,又不断使用设问或反问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将细腻的笔触融入景色描写中。“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和图画所引起的爱。”在直露的表白之后是无言的含蓄表达,作者想将这种对北平的想念和爱意用对音乐和图画的爱来表达,但音乐和图画的美妙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大概,老舍想要表达的就是这样一份独有而无需人理解的爱意,这又有妙不可言的豁达在里头了。“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通过比较来表达自己的爱意,对北平的想念和爱还是专一的,不可替代的。纵观这篇文章中的情感表达,我们可以感受到老舍为人的直率、爱的直接、情感的细腻。
四、关注散文文本中情感的交互性
在《秋天的怀念》一文中,史铁生对母亲的情感浸润太深,那种深沉的悔恨始终贯穿全文。总的来说,《秋天的怀念》在人物描写、感情渗透、记叙结构上都有它的特别之处。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我与母亲之间的情感交际和矛盾波折中去深化理解母亲的形象。这些深沉的副词带动着笔下人物的情感变化,而我与母亲之间因为看花不看花而起的矛盾冲突也在不断变化着,一直读到文尾,总有那么一丝说不明白的伤感。史铁生或许理解了母亲的期待,却永远也无法唤回永远宽容理解他的母亲,也无法回到过去,好好珍惜曾经的那份来自母爱的呵护,而这才是最大的悲伤。《秋天的怀念》一方面是史铁生追忆他无私坚韧的母亲,另一方面也是在追忆他的人生之秋,也正是这一段岁月,让他逐渐成熟,学会坚强。在这一次的情感交互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史铁生的敏感、乐观、感恩、愧疚等复杂的情感和性格。综合以上几段文本分析教学,我们可以发现,在散文教学中,教师只要善于抓住情感关键词、情感线索、情感的交互性和矛盾性,就能更加深入地体会文本情感,并能从中悟出作者的性情和为人。读文如读人,以情识人,阅读才更有温度。所以,我们在散文教学中不妨试试先分析文本,体会情感,识读作者,再加入作者的介绍,这样能让学生的阅读体验变为一个主动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灌输,这样才能让阅读成为灵动的交互性享受。
作者:周宁 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