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效率提高,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获得最大的阅读收益,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文章探讨了在“涵泳”中提高中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措施,包括确立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虚心静气、沐心而读的状态;培养学生沉浸式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涵泳
中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活动中的阅读与一般读者的阅读有所不同。课堂阅读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一定时空限制的阅读教育活动,由于学生年龄和阅读经验有限的特殊性,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遵循学生阅读的规律,如何让学生获得最大的阅读效益,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是当前中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涵泳”本义为“水中潜行”“沉浸”,引申为“深入体会”。曾国藩曾这样说“涵泳二字,最不易识,余尝易意测之日:涵者如春雨之润花,清渠之溉稻。雨之润花,过小则难透,过大则离披,适中则涵濡而滋液……泳者,如鱼之入水,如人之濯足……”[1]阅读教学过程其实质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让学生走进文本,“涵泳”其中,以获得相关知识,理解所读文本,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帮助学生静下心来,对文本慢慢咀嚼,细细体会,“涵泳”在这种独特的“语言的构建与运用”活动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如何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涵泳”文本,“沉浸”其中,取得高效的阅读效率呢?
一、确立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
转变以往“填鸭式”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阅读教学模式,教师引导学生亲自“下水游泳”,即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学生通过阅读体验感知文本真正的“味道”。如笔者在设计《将进酒》这一课时,将学习的目标确定为让学生“朗读”“品读”等各种“读”。整个教学过程中,笔者尽可能地“隐退”自己对学生“阅读体验”的“侵略”,让学生自己尽可能地在反复“读”的过程中得到最原始的、最本真的阅读体验。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音韵、节奏随着诗情的起伏时缓时急、忽高忽低、曲折回环,奔腾向前,把李白“浸透”在诗句里跌宕起伏的飘逸、狂放、愤激之情也渐渐感知出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阅读潜能,发挥自己阅读的“主人翁”精神,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探索阅读的奥妙,积累阅读的经验,提升阅读鉴赏能力,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真正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二、培养学生虚心静气、沐心而读的状态
近年来有些阅读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小组讨论激烈、师生提问互动频繁、PPT幻灯片运用广泛,就是缺少“静”的阅读氛围,缺少学生与文本的静心对话。这些“赶趟儿”的阅读非真正的阅读,真正的阅读应该是学生个体与文本的直接对话。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文本阅读中反复吟诵,不断涵泳,“……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2]学生将自己整个身心沉浸于文本所营造的氛围当中,虚心定气,静默寻思,涵泳原文。如笔者曾引领学生阅读林逋的《山园小梅》,学生初读时兴致盎然,在粗浅的阅读中认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写梅花的“娇美,崇高不屈的品质”。于是,笔者要求学生摒弃浮躁的阅读心态,放下一成不变的固定性阅读习惯,进一步静下心来,在心平气和的“涵泳”中慢慢品读诗句,尤其从梅花典型的意象及特点“影”“水”“香”“月”出发慢慢琢磨、细细体会本诗歌独特的意境之美。在虚心静气的状态下,学生慢慢地品味出了诗歌真正的诗意内涵———以幽居隐逸为乐、不慕名利的情感。在课堂阅读中学生个体与作者在同一作品视野中进行“真心朋友”般的对话、交流,这种文生之间毫无功利、心灵自由对话交往关系的建立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沉浸式的阅读习惯
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可是组织的各种各样的“读”都是“平面滑行”式的浅读,不是具有实践价值的“涵泳”。真正有价值的、效率高的读是符合学生阅读规律的循序渐进、“渐入佳境”的涵泳。如黄厚江执教的《季氏将伐颛臾》,黄老师设计了八次“读”的活动,从读准字词句、到读通文句、再到读译全文、进一步到白话对译、再到听读、最后到质疑地读,这一次次“读”,循序渐进、浸透在文本当中、涵泳默识,在读的层次上达到了“螺旋式上升”“润物细无声”的阅读规律。笔者在《逍遥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先引领学生从标题入手,让学生谈自己对“逍遥”的认识,结果学生众说纷纭,往往将“逍遥”误认为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自由主义;对于学生肤浅、甚至不正确的理解笔者要求学生继续“潜心”阅读原文本,笔者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再次熟读全文,然后小组讨论,找出文本主要信息、总结主题思想。由于庄子的思想比较复杂,开始学生认为“逍遥游”就是像庄子塑造的大鹏那样“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翱翔在苍穹间;于是笔者再次带领学生阅读全文,让学生再次思考“大鹏是不是真正逍遥”,当学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时,有许多学生认为世间没有绝对的逍遥,因为全文列举的所有事物都是“有所待”,所以本文说的是“逍遥游”,实质则要告诉人们永远不能“逍遥”;由此可见学生的阅读慢慢“浸透”,逐步加深。当笔者引领学生进一步阅读时,有些学生总结全文,得出只要能做到“无己”“无功”“无名”就可以“逍遥”了,学生读到这里似乎已经掌握了本文的“主题思想”,笔者认为这是误读,还没有真正读懂全文,师问:“我们大家如果做到‘无己’‘无功’‘无名’是不是就逍遥呢?”学生齐声回答“是”!师问:“庄子这里所说的‘无己’‘无功’‘无名’对象是谁?”学生:“是‘至人’‘神人’‘圣人’!”师问:“那我们是不是这些人呀?”学生:“……不是!”学生在这样的沉浸式阅读下“渐入佳境”,进一步“涵泳”文本,一边阅读一边思考,最后真正理解了本文的主题思想:“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在?”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在这种沉浸式阅读中得到了很好的培养,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也得到了提升。这种阅读方式符合学生文本的认知规律,也能更好地训练和促进学生的思维。学生在这种沉浸式阅读中,感受由阅读文本带来的愉悦,进而产生审美体验[3]。学生在课堂上摆脱了俗世俗思,身心处于“欣欣然”的审美兴奋状态。课堂阅读教学不能急躁,教师需引领学生养成“循序渐进”的阅读习惯,通过对文本语言的感知和体会,促进学生思维处在“涵泳”的动态发展中,学生个性化阅读便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尊重,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独立性、个性化、探究性、批判性、创造性的良好阅读习惯,而这种主体性探究阅读习惯的培养,将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四、结语
吕叔湘先生强调,阅读要“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认真实在地走进文本,学习感知文本的语言魅力,在文本当中“涵泳”,读出真正的语文味道,“徜徉在语言之途”“沉入词语”“缓视微吟,虚心涵泳”,这样的课堂阅读将使教学效率大大提升。
参考文献:
[1]苏立康.中学语文教学研究[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2]李仁甫.课堂的风景与语文的边界[J].教师,2015(20):54-55.
[3]周雄.接受美学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J].语文报(教师版),2009(17):78.
作者:周雄 单位:甘肃省甘谷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