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学体育课程衔接性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本文对重庆市部分中学体育课程内容整体设计进行研究分析,体育课程衔接的问题是近期备受关注的课题。通过对重庆市部分中学体育课进行分析,发现初高中体育课程内容完全脱离,存在许多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对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同时提出体育课程内容衔接的相关建议,为中学体育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重庆市;中学;体育课;衔接性
当前,对于部分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已成为社会关注课题。由于初中、高中阶段学生身心的特点,如何进行有效的衔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并结合自身从事多年体育教学实际出发,分析部分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探索高中体育与初中的衔接,希望能为学校体育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重庆市部分中学体育课程内容衔接分析(略)
(二)课程特点及选定规律分析
1.初中体育课程分析。初中生正是身体发育的高峰期(11岁-15岁),身体各器官和组织趋向成熟,尤其身高和体重迅速增强。这个阶段的学生正是速度、力量和耐力发展的敏感期,体能也迅速增强,为学生学习运动项目技术和技能提供了基础。应当注重的是尽管学生身体处于急速发展期,心智及某些素质并没有同步跟上,尤其男女区别较大,如: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性情比较急躁,思想叛逆,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区别对待,科学引导。初中生的兴趣爱好也没有定型,许多项目都是刚接触,处于初步了解的阶段,因此,初中体育多为普及开展各项目,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各个运动项目。然而,现目前重庆市初中体育课程内容完全被中考内容固定,初中学生每天的体育课基本都是跳绳、实心球、立定跳远及体能练习,完全背离了教本教材的要求,也不符合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要求,没有完全体现体育人文的特点。初中体育教本教材内容是以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田径等基础项目为主要学习内容,根据地区差异还可以将当地传统体育项目引入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各项目的活动体验,培养学生自信心,在获得基础的技术技能的同时,也为形成体育生活习惯。
2.高中体育课程分析。初中阶段学生接触了大部分基础的运动项目,对大部分运动项目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也能从这些项目中体验到快乐,这就为学生形成项目爱好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之上,许多高中学校根据项目和学生的特点都实施了选项教学,许多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进行专项学习。高中阶段,学生的身体仍然还处于发育的后阶段,尤其是心智成熟趋于接近成人,能够理解终身体育的意义,这对于学生参与体育的习惯、能力的培养是有正面促进作用的。但是,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繁重的文化学习任务,间接地影响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
(三)课程内容分析
1.初高中体育课程内容的差异分析。初中体育教学与高中体育教学相比,最显著的差异除教材内容的增多和深化外,就是初中涉及到中考的问题,对学生来讲,高中在体育基本知识、理论学习方面的要求更高。在课程性质方而,初中与高中体育课程都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从课程目标上看,初中主要针对中考项目比较深化和重视,高中体育课程在划分上更加具体。
2.初中体育课程内容到高中固定必修内容和选项教学相结合。随着新课标的要求,高中体育教学模式要从必修向选项过渡。初中体育课程内容中考必修的固定项目和内容,学生对一些项目的学习并无兴趣,但还是要学习,造成部分学生虽然学习,却没有深入掌握这些项目的技能内涵。到了高中阶段,教师要把握好这一变化,有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项学习,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项目的学习中,真正至少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形成终身体育人的思想理念。
(四)影响重庆市中学体育课程衔接性的因素分析
调研发现,部分学校高中已经开展了选项课程教学内容,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开设的项目多以三大球为主,在其他项目方面开设的并不理想,然而初中还是多以中考项目为主,然而在教学课程安排方面初高中还是存在脱节的现象。其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把田径作为主要课程内容。初中体育教学由于受到中考的牵制,在课程安排方面难免会背离教本教材内容,还是有大多数完全中学初中部开设了其他项目教学内容,结合中考项目进行教学,也有一定的成果,虽然间接性的影响到了中考成绩的效果,但是更完善了学生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一旦学生从初中到高中后,主体参与意识不断提高,特别是高中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程度到达了比较高的层次,取决于他们的主观认知。他们在理性上的价值参与意识起到了主导作用,在这个阶段合理的安排教本教材,结合实际情况,完善教学衔接,因为学校体育教育衔接中最主要、最积极、最关键的主观因素取决于这个阶段。本阶段的学生对体育教育的主体参与意识和主体参与行为已经基本结合,这是学校体育教育衔接过程中具有发展潜力的内在驱动力。在分析过程中不能忽视的还有少部分对体育不感兴趣的学生,不愿参加体育活动,这也是初高中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必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体育教育衔接中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这部分学生由于初中阶段为了能够考入理想中的高中,导致他们负担过重,从而讨厌体育锻炼,必然影响今后对体育锻炼的厌倦。高中体育教师有义务帮助这部分学生从培养参加体育活动兴趣、爱好着手增强他们的非理性情感参与意识,通过参加体育活动过程的情感体验、选择、内化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主体参与意识。学生对竞技性的球类项目比较感兴趣,由于社会大环境影响下导致的结果,比如现目前的足球热、篮球热等分不开的。在体育教育衔接中,在开课项目教学内容的衔接上提供了参考依据。而学生对田径类的跑、跳、投等及体操中的单、双杠项目的选择少,是很值得重视的,这些因素的影响对于初高中体育教育教学内容的衔接起到关键的作用,所以,这是应该引起体育教师加倍注意扭转的一种倾向,在完全中学体育教育的衔接过程中,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体育锻炼能力水平是各校普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学校开展的一系列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能够在不同程度上使学生主动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在各级体育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方针的正确导向下,大多数学生对体育教育在理性上的价值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对体育的参与行为比较自觉,这是学校体育衔接中的积极因素、主导因素。但不可忽视的是,还有少部分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的学生,这应当是体育教育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也是影响学校体育教育衔接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2.目前在初高中体育教育的衔接上,影响其顺利发展的客观因素,主要表现在中考项目对初中体育教学任务的影响,使初中体育课程脱离教本教材,其次,学生文化学习的负担过重和场地器材的不完善。
3.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主观意识表现突出,在对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上反映出较强的主观性,球类项目、竞技性项目等体育活动是男同学的主要选择取向,这对教学内容的改革、选项课程的设置提供了参考。
(二)建议
1.对中学体育教育的衔接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应该得到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的法律保证。建议在认真贯彻并不断完善有关法规制度的同时,应加强对体育衔接的科学研究。尤其是对初中课程内容提出实践教学要求,在完成教本教材内容的同时,强化中考规定项目,强调高中体育教学不能脱离教本教材内容,在教本教材的基础上实现选项课程教学,强化提高初中阶段学习和掌握的教学内容,实现合理衔接。
2.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社会环境与时代风尚,加大宣传力度,树立体育是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观念,自我健康投资的观念和科学健身的观念。真正把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更好的衔接起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3.初高中阶段的教本教材是循序渐进的,从初中初级球类、武术、体操、健美操等教学内容到高中阶段的不断强化,加强了这些教学内容的难度,更进一步的扩大学习的围度,强化学生对运动技能的实践应用。从教本教材上来看初高中的教学内容达成基本衔接。建议加强初中体育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在教学内容上扩大“视野”,使篮球、足球、排球、健美、健美操、网球、羽毛球、武术等教学内容出现在初中课堂,摆脱初中只以中考项目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怪圈,使学生能够参与和体会更多的体育项目的学习机会。
4.体育教育是学生在学习阶段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衔接的最关键时期,强健的体魄,充沛的精力是适应社会生活的需求,也是生存的资本。从而应该养成自觉、经常、终身科学锻炼的良好习惯。
作者:张琦 单位:重庆市合川中学
参考文献:
[1]苏彦浩.与高中体育新课程相衔接的高校体育课程分析[J].学周刊,2013/13。
[2]程明.高中体育向大学体育过渡衔接问题的研究[J].才智,2013/O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