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学运用(5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学体育教学运用(5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学体育教学运用(5篇)

第一篇:中学体育田径教学改革策略

一、加强中学体育田径教学内容的乐趣性

传统的中学体育田径教学内容的设计往往忽略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过多地注重教学内容体系的完整性,以致无法实现体育教学课程目标。因此,新型中学田径教学内容应该避免上述问题。使教学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作为课程的组织者、领导者的教师,要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为课程服务。结合中学生的身心特点、田径运动的特点,科学合理地创设田径运动项目,目的就是使其简易化、游戏化以及乐趣化。

二、加强中学体育田径教学内容的生活性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过程也出现诸多问题。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体育教学课程也得不到社会、家庭以及学校的重视和认可。体育教师更是只重视教学大纲内容,将体育教学课程和中学生的生活完全脱轨,不考虑体育教学对学生思想健康以及身体健康的影响。只顾完成教学大纲内容就算完成任务。初中生在这样没有生活气息,只顾完成教学内容的体育课程上,是不会感到学习的乐趣的,教师也不会过多地注意到学生的态度。由此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更加的不重视,使学生存在只要在期末的体育考试中过关就可以的意识。所以,将新型的田径运动教学内容运用在体育课程中,要求教师更多地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将体育运动与生活之间建立起桥梁,逐渐培养学生生活中处处可以锻炼身体,体育锻炼无处不在,使学生慢慢爱上体育课程。

三、加强中学体育田径教学内容的可迁移以及运动负荷科学性

体育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入相应的生活情景,使教学内容顺利地让学生接受。如,在跳高教学内容练习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大富翁的游戏与跳高结合,几人一组,类似冒险任务的形式展开对跳高的练习。这样不仅增大了学生学习的乐趣,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进而达到教学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新型的田径运动教学内容运用到体育课程当中,需要教师加强对教学内容的乐趣性、生活性、可迁移性以及运动负荷的科学性。

作者:彭敏 单位:湖北五峰县渔洋关镇中学

第二篇:民俗中学体育教学运用

一、民俗体育融入中学体育教学的策略

民俗包含多方面的活动,我国55个少数民族,拥有许许多多的体育竞技活动,例如射箭、摔跤、赛马等多项民俗体育活动。由于场地或者习俗的限制,有些民俗体育项目不能完全的融入进中学生的体育课堂上来,所以要针对地域等进行一定的改进和完善。接下来就分析一下使民俗体育融入进中学体育教学的具体方法:

1、让学生产生学习民俗体育的兴趣

中学生处于躁动期,好奇心与“三分钟热度”并存的时期,就必须需要教师的引导,作为中学体育教师,要以民俗体育项目为导入口,积极地向学生们渗透其优良的地方,让学生处于活跃的学习氛围之中,在满足他们对民俗体育项目的好奇心的同时,熟练地掌握那些民俗体育项目中既健身娱乐又可竞技比拼的运动技能,从而激发他们内心更深层的兴趣,逐步让他们培养起健康的运动观念,形成天天锻炼的好习惯,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运动水平的提高,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也完善了教学结构体系。

2、要选取适合的民俗体育项目进行学习

在使学生们产生兴趣之后,就要注入具体的民俗体育项目,在选择具体项目时,中学体育教师应当要坚持以人为主和因地制宜的基本准则,对于已处于民俗体育具有特色的地区,就可以选择一些能代表当地特色或者具有本民族气息的民俗体育项目进行教学,而处于一些民俗体育活动不太明确的地区,教师应结合学校现有的设施和学生的体育素质,通过不断挖掘、调查、搜集进行科学的整理,选择出适合学生进行的民俗体育运动。使民俗体育不是做表面文章而是实打实的深入到基层。

3、可开展相应的竞赛活动使教学质量提升。

学生通过学习过一段时间之后,教师可通过在教学中展开民俗体育比赛,或者是举办民俗体育运动会,让学生在这个健身娱乐的氛围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胜利,既培养了他们的参与意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民俗体育项目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使民俗体育活动更加规范化,从而推动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民俗体育融入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民俗体育融入体育教学还不够成熟,有的地方存在一些漏洞,需要在教学当中不断发现并改进,且民俗体育项目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所以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确保运动技巧是正确的。

在选择民俗体育项目时,不代表是所有民俗体育项目不加节制地、无原则性的,或者是道听途说的项目引入到教学中。教师应当在课余时间深入的了解并考证项目的安全性和是否适合学生们学习,并与同行们积极的交流和总结,去除不必要的项目,从而使民俗体育真正走进教学中,并得到学生的青睐。

2、必须考虑安全因素。

中学教师在采取民俗体育项目教学时,必须要考虑到安全因素。在进行体育活动时,经常会出现一些奔跑、跳跃、追逐等带有对抗性的动作,这些都容易让学生产生冲撞或者摔倒,所以教师一定要看好学生的安全,不能掉以轻心,教会学生应有的安全防卫,尽量避免身体碰撞,防患于未然。

3、引入民俗体育不可操之过急。

民俗体育项目还存在着不合理的成分,教师要把其融入在教学中,并且抓滑到具体的课程上,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和长期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改正问题,不要急于求快,不要只想着看到最后的结果,还要注重学习的过程,切忌操之过急的行为,才能确保民俗体育项目更好地被学生学习和吸收。

三、总结

新课程下倡导的情境教学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追求让学生融入教学环境,激发他们学习体育运动的兴趣,使新的教学方式焕发其魅力,促进体育教育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但是要注意的是,作为一个中学体育教师,在进行民俗体育教学时,必须牢记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体育知识,增强学生们的体质,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注意学生的安全。

作者:包色日古玲 单位:通辽市体育中学

第三篇: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提升

一、认清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对教育办学思想理解不深刻,不能保证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目前,大多数中学都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认真开设体育课程,看重体育课对学生的作用。但部分学校仍不能深刻理解体育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中学为了追求升学率的提高,仍然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高考前不要”,高三或初三时随意停开体育课或挤掉体育课的现象时有发生。不能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不能把“健康第一”放在首要的位置。据我自己在中学教学的经历来看:虽然教育部和地方教育局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在文件上写得很清楚,但部分学校仍不能从整体上重视体育。

2.课堂观念陈旧,师生关系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要求

正确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价值取向和活动方式等。同样,教师的课堂观念直接决定着体育教学的价值取向和活动方式。目前,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被动的“填鸭式”的体育教学方式,或者是“放羊式”的散漫教学方式,这两种方式都是教师对现代教学观念不了解,对新课程改革的不了解和对素质教育的不懂得或者是不执行所造成的。目前,中学还没有完全摆脱那种陈旧课堂观念、还没有很好地做到辩证地处理好师生关系。

3.农村中学体育师资力量短缺,体育教学设施不完备

体育课堂教学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目前,在广大农村,体育专业师资严重缺乏,大多数体育教师不够专业。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多种:如:(1)学校对体育课程的不重视;(2)多数体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不愿意到农村去任教,或者是转到其他行业工作,造成了体育教育资源的不合理流动等。农村体育教师匮乏,体育场地、器材短缺,体育经费短缺且存在被挪用现象。这些都严重限制了体育课堂教学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4.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不实际,教学方法较单一

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对学情分析不够全面,不能针对学生情况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有的教师上课内容与教学设计及教案不相符,甚至教学设计只是摆设,体育课完全式随心所欲,无的放矢。

5.体育教学评价制度不完善

完善的体育教学评价制度是体育课堂教学的良好保证和课堂教学效果的系统评价。目前,大多中学缺少系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评价形式较为单一。这不能及时准确地找出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不利于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和方法

1.端正办学思想,提高中学体育教学效率

中学体育课堂效率的提高需要我们端正办学思想,深刻题解体育教育在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去除形式化,真正保证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2.更新课堂观念,深刻理解“教师为主导,学生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

摒弃陈旧的课堂观念和教学方式。在教师主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深刻理解新课程改革中师生关系的内涵,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3.增加农村中学体育教师配备,增加农村体育教学设施经费

鼓励更多的体育人才到乡村去任教,提高农村体育教师的待遇,出台更多关于保证农村体育教师的政策、方针,去除农村体育教师的后顾之忧。多以制度形式鼓励农村教师除外进修,提高现有体育教师业务水平,并适当增加体育教师科研经费。

4.规范体育课堂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把生命教育纳入体育课堂教学

加强体育教师管理,规范体育课教案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有据可依,教学形式科学合理。努力依照学情丰富教学手段。并把提高学生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及竞争能力的生命教育纳入体育课堂教学,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5.完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能够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及时找出存在的问题,激励体育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三、结论和建议

提高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要做到:端正办学思想,转变课堂观念;深刻理解素质教育,以体育课程改革思想为依据,改进教学方法;优化农村中学体育师资,增加投入;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完善评价制度,重视生命教育。

作者:代秀才 单位: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新村镇天棚中学

第四篇:中学体育教学审美教育思考

1.审美教育的意义

体育教育是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而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中美的重要环节。在体育教学中以审美教育为主要核心,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主要动力,注重学生的体育发展,是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而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可以亲身的感受到审美的重要,形成健康的审美心理是审美教育最为重要的价值,审美教育是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审美能力所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

2.中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必然性

2.1体育改革的要求

体育教育的改革更加的注重以人为本,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身体、精神和心理这三大方面。在体育的教学中,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在运动器材的帮助下来锻炼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等方面的审美结构,使学生充分的体会到体育中美的情感,达到热爱体育的目的,并且使得体育教育在发展学生的体质发面得到真正的和有效的发挥。所以,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是体育教育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2.2学生的要求

在中学期间,学生开始了生理上的发育,学生在此阶段非常的注重自己的外表形象和自己的身体美,男生要求自己的身体健康强壮,女生则想要自己的身材苗条。并且,学生有着自己对美的认识,但是这种认识只是体现在感官的基础上,主要注重的是外在的美,而缺乏对内心的美的认识。如今都在提倡素质教育,审美教育的加入,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对内在美的认识,使得素质教育和体育达到真正的结合,另一方面还可以满足学生对于审美的需求。

2.3教学质量的要求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单方面的教授一些健身的动作,学生并不能真正的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教学质量不高,如果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的方式,使一些动作加入进去,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的去锻炼,还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体育,改变传统的一些对体育运动的认识。

3.中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策略

在体育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全面的发展自己,促进审美教育,以下几点是中学体育教学中发展审美教育的几点基本策略:

3.1审美教育的目的性

在体育的教学中,体育中的审美行为不同于一般生活中人们产生的体态动作,它是根据课程的需要,帮助老师去完成体育教学的任务。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审美教学是需要具备一定的目的性和教学的方向性,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要运用的得体,针对不同的教学任务运用不同的审美行为,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和记忆,提高学生对体育学学习的积极性。

3.2审美教育的限制性

在体育课中,我们会接触到一些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清楚的技术动作,而使用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就可以生动的表达出动作的要领,提高教学的质量。而审美教育的行为的限制大致分为两大类,主要是年龄限制和内容限制。在不同的教育阶段都会接触到体育,而由于年龄小的学生会受到自身思维的影响,对高难度的审美行为不能很好的理解。例如,小学、中学等不同的年龄段的学生的思维方式不一样,那么对于学生的审美教育的方式就会有区别,审美的行为也有所不同。

3.3审美教育的技术性

并不是说审美教育不需要一些技术性的手段去教学,在体育的教授过程中,审美教育是需要具备一些标准和规范的,当老师在给学生做示范的时候,在做一些动作时,既不能夸张,也不能毫无力度可言,这样达不到有效完成体育教学的效果,有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

3.4积极发展学生的个性

每一个学生或多或少的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在体育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对体育项目的选择,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学习的引导,与此同时,加强学生的审美意识,积极的发展自身素质,真正的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4.总结

在体育教学中,审美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影响力是不容低估的。良好的审美行为是对学生教育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同时也是提高体育教学的一种重要的辅佐手段。如果我们忽视掉审美教育的作用,体育教育的效果和教学的目标往往是达不到的。它是一种生动的教学手段,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有着深刻的影响,真正的做到言传与身教的结合。

作者:包色日古玲 单位:通辽市体育中学

第五篇:中学体育美育教学探索

一、美育与体育的关系

美育与体育虽是两门独立的学科,它们却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美客观存在于体育中,人对美的追求能促进体育运动的发展,体育的发展又使美得以升华。体育与美育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体育教学以其独特的形式,使受教育者达到身体美、心灵美、技艺美。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教育,它所追求的目标必须从属于体育,美育只能作为体育的配合手段,这是由体育教育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一旦离开了体育目标,单纯去追求形式与过程美,就把体育教育过程变成美育教育或身体娱乐过程,体育反而成了实现美育教育的手段。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经指出:“体育中含有大量的美育因素,体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深刻地说明了体育与美育的关系密切,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美,同样是体育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体育运动本身就包含着美育的因素。其一,正确的生长发育和体态的形成是人体美的基础。体育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既要在身体的内质上,又要在身体的外形上向着健康美的方向发展。通过系统科学的体育教育,使学生既要具备适应外界环境,又要在动作形体姿势上具有体育美的风度。体育中的任何一种活动形式都能进行美的教育,关键是抓住身体在内质和外形上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使学生显示出活泼、大方、矫健的健康气息。其二,动作的协调性与韵律感是动作美的外在表现。一个动作美的体现首先表现在人在完成这个动作过程中的协调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协调性,从中体现动作之美感受自身之美。同时结合韵律化教学,以音乐陶冶学生的情操,消除活动的疲劳,使各练习的动作更加轻松协调。其三,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是影响学生美感的重要因素之一。优美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心情舒畅,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学习热情。合理设计活动场地,创造美好的活动环境是体育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手段。在体育锻炼过程中通过良好的环境设计是学生在美的环境中感受美,从而还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体育教学中美育教学的体现

虽然我国教育方针几经变化与发展,但直至今日许多体育课堂的教学方式仍然流于形式,只是在听课或是教学评优检查时才会准备一节象样子的、拘于形式的看似新颖的体育课,平时仍旧是教师一味地设置安排好课堂内容,牵引着学生走进设置好的“美”的情景之中,进行滔滔不绝的“美的灌输”学生机械地随着教师转,至于对美的渗透无从说起。教学中没有美的呼唤、美的熏陶、美的感受、美的追求,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美育教学无法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体育与美育的结合是开展美育的重要途径。通过这种途径,可以实现美育的诸多效应。在体育课中实施美育,利用体育自身的美,得当方法,是完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作悟性以及理解能力的。

1、体育教师自身的体现一是体育教师的语言美。

语言美是心灵美的外在形式之一,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的媒介。作为教师来讲,语言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教会技能,开发思维的工具。和谐的语言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优美的语言有利于师生真诚相见,教师运用积极的语言,能唤起学生学习体育的激情,营造活泼向上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注意力提高,受教于乐,进而获得良好的体育审美教育效果。二是体育教师的形体美与行为美。在严寒的冬天,教师规定了上课的“四不”(不穿皮鞋,不戴帽子,不戴围巾,不戴手套),而教师自己却围着围巾,戴着帽子,站在向阳的位置。试问,这能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吗?同样,在酷热的盛夏,教师脚穿凉鞋,站在树荫下,能培养学生“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的良好习惯吗?教师是影响学生的审美观的关键。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影响,教师严格要求塑造自身形态美的过程也是学生潜移默化接受教育的过程。

2、教学过程中美的体现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在教师严格规范自我言行的前提下,教学过程中对美育的渗透更为重要,基本有以下几点:其一,教学组织形式的美。体育教师在上课前应根据学习内容的要求,合理的布置场地,创造美好的环境。把场地设计得美观、线条清晰,器材布局符合美的要求,图形新颖,雅观醒目,给学生美的感受。另外根据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审美特性的特点,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具和设置不同色彩教学环境,以期待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其二,教材内容的美。教师在贯彻《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合理调整教材的比例和内容,学生就会及时向兴趣广泛、爱好全面的方向发展,美育和体育教学的结合实施才会顺利进行。其三,教学方法、手段的美。教学方法美主要体现在引入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讨论式、互助式等教学方法,这符合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主要为了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管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练习方法上,结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大胆地引导学生参与自选练习,激发学生在练习中充分发挥主动性,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美的结合中得到发展。

三、结语

体育与美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美育在体育中的渗透体现在在诸多方面。体育中的任何一种活动形式都可以警醒美的教育,学校体育教学中通过美的渗透使学生在身体的内质和外形上健康发展,体现健康的气息。同时教师教学方式的“美“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美,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总体来看美育教学的贯穿无论是使教师还是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有所增强,说明了美育教学渗透的意义尤为重要。

作者:陈曦 单位:唐山市曹妃甸区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