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肺炎疫情下学校体育发展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对肺炎疫情背景下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肺炎疫情背景下学校体育的突出问题为:课程建设方面,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发与实施匮乏;发展机制方面,学校、家庭、社区联动发展通道仍未打通;资源配置方面,学校体育教育不均衡发展矛盾依然突出。肺炎疫情背景下学校体育的发展路径为:加快专项疫情体育课程建设、开展常态时期疫情体育教育;完善学校体育应急教育机制、提升学校体育居家教学质量;提升家庭与社区体育输出效能、优化“校-家-社”联动发展机制;精准扶持农村地区学校体育、推进学校体育教育均衡发展。
关键词:肺炎;学校体育;体育课程;疫情
2019年12月份以来,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肺炎疫情)暴发,并迅速蔓延,演化成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给国家政治、经济、社会造成巨大影响,给国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重大危害。在党中央科学防控肺炎疫情的统筹部署下,教育部出台政策,要求开展居家教育活动。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场域由学校体育场所转移至家庭,学校体育借助家庭环境开展。长期以来,学校体育还存在诸多问题,部分问题在疫情期间表现得尤为突出,严重制约学校体育健康发展。对肺炎疫情背景下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路径进行研究,以期为新时期学校体育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肺炎疫情背景下学校体育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1.1课程建设问题,专项疫情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发与实施匮乏
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的载体,学校体育中,体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至关重要[1]。当前,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理念的不断丰富、教学内容的不断完善,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一线体育教学实践的日益规范,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日臻完善。但肺炎疫情背景下,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暴露出诸多问题,尤其是暴露出专项疫情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发与实施匮乏的缺陷。全国肺炎防控会上,国家体育总局研究员徐建方指出,“居家防疫期间,运动强度必须适宜。强度过低,没有锻炼效果。强度过大,导致身体机能失调,免疫功能下降,运动损伤风险增加”[2],可见,居家体育课程必然要具有科学性。分析网络学习平台各式居家体育课程发现,以预防肺炎疫情为名义的体育课程良莠不齐,缺失针对性的课程内容、规范的教学方式,以及科学的锻炼方法指导。未经过科学论证和教学实验编制成的疫情体育课程,不但起不到增强学生体格健康的效果,甚至会对学生身体健康造成损害。比如,部分体育教师认为肺炎疫情特殊,学生体质健康需要中高强度运动刺激,开展的居家体育教学存在追求大强度运动倾向,不符合居家体育锻炼应遵循中低强度运动的原则,造成这种教学乱象的根源是长期以来专项疫情体育课程建设不足所致。一是,现有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重大呼吸性疫病预防的教学内容指导建议匮乏,未能形成对一线体育教学开展专项疫情体育教育的有效指导。《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身体健康”学习领域,提出“学生通过学习知道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3],但未对具体预防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教学指导建议进行深入说明。《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健康教育模块”,提出“学生通过学习提高艾滋病、性病、糖尿病及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意识与能力”[4],但未提出专门的预防呼吸性疫病的教学指导建议。可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预防呼吸性疫病的教学指导建议不完善。二是,当前的一线体育教学缺失呼吸性疫病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致在面对突发重大疫情时专项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发与实施准备工作不足。
1.2发展机制问题,学校体育“校-家-社”联动发展通道仍未打通
学校体育发展需要依靠学校、社区、家庭共生之合力,“学校-家庭-社区”联动发展机制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家庭和社区作为学校体育发展的辅助力量,还未能形成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强力支持,“学校-家庭-社区”联动发展通道依然未打通。首先,“学校-家庭”联动通道不通畅,家庭未对学校体育发展提供强力支持。家庭环境中,孩子运动兴趣、习惯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家长影响。肺炎疫情导致全体家庭成员居家隔离状态下,学校体育通过居家教学方式开展,其面向的对象不仅是学生,家长闲暇时间卷入学生居家体育学习,将会形成融洽的家庭体育氛围,有助于促进学生居家体育学习。肺炎疫情期间,尽管体育教师开展了在线体育教学,但家长的参与程度并不高,家长未对孩子居家体育学习起到积极协助作用。2019年,“家长帮”的大数据系列报告《中国家庭孩子身体素质培养洞察篇》数据显示,“近70%的中国父母认为体育不重要”[5],反映出家长未能重视孩子的体育运动。其次,“学校-社区”联动通道不通畅,社区未形成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强力支持。社区是学生课外体育运动的重要活动场所,社区中的体育场馆、设施以及社区体育组织等丰富的体育资源,为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提供了便利。当前,我国社区体育发展虽然受到国家重视,体育场地、设施与社区体育组织数量有所增长,但社区成员享受社区体育服务依然匮乏,“非法侵占、挪用造成公共体育场地大量流失,缺少体育场地以及社区体育组织参与仍是制约社区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6]。社区体育活动开展还处于向学校体育场地、社会营利性体育场地及其他公共场所“索取”的境况,根本无法满足学校体育的“扩张”需求,难以为学校体育发展提供支持。在肺炎疫情导致学生居家隔离的状态下,社区体育组织几近停摆,未能对学生包括社区成员居家体育健身提供必要支持,是长期以来社区体育发展不健全导致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联动发展阻滞的表现。
1.3资源配置问题,学校体育教育不均衡发展的矛盾依然突出
教育资源是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重要支撑。教育部等部门在肺炎疫情期间出台的教育政策中,要求开通网络云平台和空中课堂,为居家教育提供软、硬件资源支撑。审视肺炎疫情期间居家体育教学现状,目前尚缺乏强力的教学资源支撑。一是教学设施支撑乏力。通过网络开展“教师教-学生学”在线体育直播课程是居家体育教学的主要方式,这就需要流畅的网络运行速度,智能手机、电脑等必备的电子学习设备作保障。但是,现实当中不是所有家庭都具备为学生配备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条件,部分地区家庭不能为学生提供最基本的学习硬件设施。加上受限于电子学习设备质量不高、家庭网络运行速度不快等客观因素,也必然影响学生居家体育学习质量。二是学习平台不够规范。受网络运行速度、电子学习设备以及学习平台本身设计缺陷等因素制约,各种教学平台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学习软件功能简单、画面模糊、声音卡顿,不利于师生在线互动,也影响学生跟随体育教师学练。肺炎疫情期间,学校体育居家教学暴露出的教学设施不足问题,是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不均衡发展的缩影,我国学校体育不均衡发展积弊已久。在当前我国地区、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背景下,学校体育资源不均衡发展问题依然突出。一是学校体育基础设施配备不均衡。我国偏远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学校体育经费投入与体育基础设施配置相较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还有较大差距。二是学校体育教师配备不均衡。由于优质教育资源倾向城市、重点学校,乡村、非重点学校师资力量薄弱,体育教师的人数配置和教学素养与发达地区和重点学校也存在显著差距。
2肺炎疫情背景下学校体育发展路径选择
2.1加快专项疫情体育课程建设,开展常态时期疫情体育教育
肺炎疫情期间,居家体育课程不尽科学的缺陷和学生通过居家体育学习强健体魄的迫切要求,倒逼加快专项疫情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一是,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增设预防呼吸性疫病的专项疫情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建议,就呼吸性疫病防护知识、适宜的锻炼内容、相应的锻炼方法进行设计,使一线体育教学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有据可依。二是,学校作为体育教学主管部门,要重视专项疫情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发,组织体育教师开发专项疫情体育与健康课程,并以专题教学、体育校本特色课程的方式进行课程开发。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肺炎属于呼吸性疫病,基础医学和临床研究显示,“以运动训练为主要成分的肺康复训练可以增加肺功能、降低气道阻力、提高免疫功能,从而提高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7],因此,课程开发要重点围绕增强学生心肺功能展开。比如,可对中国传统的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具有调理肺脏和呼吸作用的运动项目进行创编,编制健肺功法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另外,儿童是居家体育学习的庞大群体,考虑到其运动兴趣和生理负荷特点等要素,课程内容应以灵敏、柔韧、协调和平衡练习为主,比如以抛接球、钻山洞、推小车、跳格子等儿童偏好的中低强度运动项目为主。面对未来可能的突发事件,为确保教师能够利用储备的体育教学知识开展特殊状态下的体育教学,以及保证学生合理利用平时积累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开展锻炼,应将非疫情时期的专项疫情体育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2.2完善学校体育应急教育机制,提升学校体育居家教学质量
考虑到重大疫情给学生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学校体育具有增强体质健康、提升免疫能力和预防病毒侵害等功能,以及居家教学成为疫情时期教育方式等综合因素,教育部门应将学校体育工作列为突发重大疫情期间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应急教育机制。基于肺炎疫情期间居家体育教学存在的体育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教学资源保障不力、课程设计不尽合理等问题,有必要在政策保障、课程建设方面完善应急教育机制。一是完善相关政策,保障学校体育在重大疫情下顺利开展。当前,随着国家对学校体育发展的日益重视,教育部等部门相继出台教育政策,规范学校体育健康发展,但梳理学校体育政策发现,相关政策类型主要指向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学校体育治理、学校体育均衡发展等,尚缺失应对突发重大疫情下学校体育开展的专项政策,进而容易导致一线教育部门开展的学生居家体育教学工作陷入无序。因此,教育部等部门有必要制定突发重大疫情下专项学校体育教育政策,对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工作统一部署,对疫情防控期间居家体育学习等进行规约。通过完善顶层设计,从制度上确保突发重大疫情期间学校体育居家教学的规范性。二是建立疫情体育课程资源库,为突发重大疫情提供课程储备。建立国家精品体育课程资源库,并集中优质体育教师智慧,打造专项疫情体育与健康课程。
2.3提升家庭、社区体育输出效能,优化“校-家-社”联动发展机制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提出“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外全民健身运动,中小学校要合理安排家庭‘体育作业’,逐步形成家庭、学校、社区联动,共同指导学生体育锻炼的机制”[8]。肺炎疫情期间,学校体育受居家教学时空因素制约,教育质量必然受到影响,本应对学生居家体育学习起到重要促进作用的家长,在疫情期间未能充分发挥应然效力,此问题是家庭以及社区长期以来未能对学校体育给予强力支持的必然结果,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联动发展机制依然有待完善。当前,在学校体育发展进程中家庭与学校、家庭与社区的发展通道尚未通畅的背景下,应提升家庭、社区体育的输出效能,打通家庭与学校、社区与学校发展通道,从而为学校、家庭、社区联动发展机制注入活力。首先,厚植家庭体育力量,助力学校体育发展。家庭体育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接受体育教育的起点,家长作用不可忽视。我国应加大家庭体育的宣传和培育力度,紧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家庭愿望和时代诉求,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学生体育锻炼的作用和意义,尤其是引导家长加强体育锻炼增进学生体格健康、提升免疫能力的认识,从而强化家长组织家庭体育活动,以此补强家庭体育环节。同时,学校部门要动员家长积极协助学校融入学生居家体育锻炼指导当中。比如,动员家长结合孩子身心发展特点,通过各类网络资源,自行设计居家运动指导和帮助孩子每日定时运动,并借助运动手环等智能设备,监督与激励学生居家体育学习。其次,完善社区体育组织运行机制,助力学校体育发展。肺炎疫情期间,社区体育场所暂停,社区体育组织停摆,学生与社区成员无法开展正常社区体育活动,此困境促使社区体育组织有必要进行自我反思并完善运行机制,发挥在疫情期间以及非疫情期间的效能。具体可考虑积极吸纳社区当中具有体育专业背景的学生或具有运动爱好的学生作为社区体育指导员,丰富社区体育指导员队伍,由他们协助社区体育组织设计社区居民日常健身方案,以及加强社区居民体育健身宣传工作,引领社区体育开展,从而让社区体育成为学生的社会实践平台,将学校体育健康知识传播到社区体育当中,加深社区居民对学校体育的认可和支持。
2.4精准扶持农村地区学校体育,推进学校体育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保障,教育公平的核心是教育均衡发展。新时代,我国城乡二元发展格局将长期存在,农村地区依然是经济、文化、教育发展薄弱地带,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在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是在均衡发展思想指导下,加快扶持基础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发展,特别是农村教育和农村学校加快发展,不断实现高位均衡。肺炎疫情期间,学校体育非均衡化发展集中体现在贫困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体育教师有效支持不足等突出问题,影响学校体育在疫情期间的正常教学。以肺炎疫情为契机,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在于精准扶持农村地区学校体育发展。首先,建立城乡学校体育发展联盟,精准扶持农村学校体育均衡发展。优质教育资源充足的城市学校以及体育教育部门,可以与偏远贫困地区的农村学校建立城乡学校体育发展联盟,通过“一对一”的精准扶持,与对帮扶的农村学校实现体育教育资源共享,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体育课程资源、体育教师发展等方面进行精准扶持,帮扶偏远贫困地区农村学校的学校体育发展。其次,建立农村学校体育行政部门与业务部门协同管理机制,实现农村学校体育自身均衡发展。县域行政部门以及教育部门主要负责制定精准扶持政策,但政策导向要充分考虑体育教学的业务部门的指导性意见,才能使扶持政策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制定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与发展扶持政策,县域行政部门或教育部门要重点参考农村地区体育教研员、体育骨干教师、一线体育教师等体育教育专业人士的意见,并将其意见纳入农村地区学校体育发展扶持政策,从而实现农村学校体育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农村地区学校体育均衡发展。
3结语
肺炎疫情下,学校体育及相关部门需要立足突出问题,在加快专项疫情体育课程建设、开展常态时期疫情体育教育,完善学校体育应急教育机制、提升学校体育居家教学质量,提升家庭与社区体育输出效能,优化学校、家庭、社区联动发展机制,以及精准扶持农村地区学校体育、推进学校体育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做好工作,从而化疫情危机为契机,实现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
作者:董鹏 程传银 单位:南京体育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