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编辑职业素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音乐编辑职业素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音乐编辑职业素质

一、音乐编辑职业素质的基本维度:原则与技巧

音乐以旋律、节奏、节拍、调式、和声、音色等为基本手段,擅长于直接表达感情,具有特殊的艺术感染力。从音乐编辑的职业维度看,必须自觉遵循以下原则与技巧。

(一)基本原则

1.政治定力,法纪思维

音乐编辑拥有“音乐人”和“媒体人”的双重身份属性,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洞察力和敏锐感。越是在舆论多元的语境下,音乐编辑就越要将健康的思想观念和高雅的艺术文化传播给大众。因此,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对国内外瞬息万变的政治形势具有敏锐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同时,还要时刻绷紧“法律”这根弦,维护自身代表的出版、传媒、生产部门的利益。

2.契合画面,因需裁剪

如果说画面是电视的“本体语言”,那么音乐则是对电视的诠释纽带,其核心要素是节奏、和声和旋律。这些要素通过音响效果,演绎作曲家对生活形象或自然景象的感受,使听众产生情感共鸣,唤起联想与想象,在头脑中形成隐隐约约的视觉“画面”,即“音画”。因此,音乐编辑在选取音乐时,首先要考虑音乐的节奏、和声和旋律,以及情绪、长短、强弱与画面内容是否相吻合。为了满足画面的需求,并能相对地保持音乐的完整感,音乐编辑就必须对音乐进行技术裁剪、配合或者重新组合。在专题片《郭永怀—永远的怀念》中,叙述郭永怀(被授“两弹一星”荣誉勋章的我国著名科学家)憧憬飞行之梦时,画面是黄昏中小朋友们向着天空扔出纸飞机的情景,此时选配的背景音乐舒缓恢弘,让人身临其境地沉浸在人类的飞行梦想中。

3.凸显主题,把握节奏

在满足电视画面的实际需要的前提下,要控制好音乐“进”和“出”的音量。一般来说,风情风光类专题片拟采用节奏舒缓的抒情性音乐;描写波澜壮阔的劳动场面,可以采用铿锵激昂、节奏明快的主题音乐和插曲。在12集电视专题片《邓小平》的序幕部分配以主题歌《春天的故事》,叙事性的优美歌声伴随着小平同志在家人陪伴下南巡讲话的画面,把观众带入了充满温暖亲切的氛围。如果反映的是灾难性事件,则采用沉郁、悲壮的音乐。在汶川地震一周年祭五集专题片《铭记》中,选用的是小号曲《思念曲》,那哀婉低回、悠扬舒展的主旋律,让人们在泪眼婆娑中重新找回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4.调整音量,合成平衡

在制作电视节目的时候,电视音乐编辑要协同编导将电视音乐、解说及同期声等进行艺术处理,将它们巧妙地合成到一个声道上,并且调整到合适的音量。有时候要对背景音乐进行必要的音量控制。因为,音乐只是专题片的配角,它的音量不能超过配音的音量,否则就会喧宾夺主。在后期进行录音合成时,通常解说词与音乐的音量比为3:1或4:1比较合适。

(二)艺术技巧

1.从丰富的原始音乐素材中,精选节目所需要的音乐

目前,电视音乐编辑大多是从面广量大的原始音乐中,把不同节奏、风格和旋律的一组乐曲,逐段逐句地进行重新组合搭配,使编排出来的音乐组合真正融入到电视画面中。因此,音乐编辑要尽量占有和扩大音乐资料的搜集面,广泛收集CD、VCD、卡式音乐带等各类音乐素材。

2.根据节目内容,对不同乐曲进行重新组合或创作音乐对电视节目配乐

如果原来所选的背景音乐不太合适,音乐编辑就要利用非编技术对音乐进行简单的剪接,或者对音乐进行再创作。比如,电视剧《唐明皇》中主人公杨玉环舞蹈的场面,原先作曲家严格按照剧中要求创作了舞蹈音乐,但现场并没有按照声画的同步要求进行拍摄。这样,电视音乐编辑就要按照舞蹈画面的节律,通过音乐的再造剪接,改编已经录好的舞蹈音乐,结果作曲家与导演都很满意。可见,电视音乐编辑必须具备“二度创作”所必需的改造音乐资料的能力。

3.对音乐、解说、音响三者关系进行艺术处理

在声音三要素中,如果说音乐是“表情”、音响是“表真”的话,那么,解说则是“表意”的。为了更好地用声音去完善及深化电视节目,使节目效果更富有感染力,音乐编辑就要对这三者进行科学的艺术处理,尽量使音画效果更加贴近自然、贴近生活。在电视专题片中,通常,解说词采用“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开篇比较平和,让音乐先于解说词出来,产生先声夺人的效果;到两三个小节之后再切入正题,使片头部分显得更有意境。而在制作结尾部分,让音乐比解说词稍晚一些结束,或者用特技让音乐渐弱从而显得余音袅袅,让人更加耐人寻味。

二、音乐编辑职业素质的培养路径

音乐编辑的就业岗位涵盖音乐的策划、搜集、整理以及编曲和制作等方面,既包括文字、乐谱、音频以及音视频结合的编辑与整理,也包括对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层面上音乐项目的策划和运作。为此,培养音乐编辑职业素质,必须“注重三种能力”、“采取三条途径”。

(一)注重三种能力

1.音乐鉴赏能力

音乐的鉴赏是音乐作品中的感情通过音响形态而转移到欣赏者意识之中的感情移位。为此,音乐编辑要对准确认识和把握音乐、歌曲、歌剧与音乐剧等各种各样的音乐体载。不仅要有一副音乐家的耳朵,还要练就一手改造音乐、连接音乐的技巧。同时,要善于在音乐的渲染下,不自觉地展开想象,将音乐和画面内容融为一体。

2.媒体认知能力

对电视音乐编辑来说,首先要对其服务部门即最具代表性的大众传媒——电视台的位置和作用有比较透彻的认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视媒介形式的变化日新月异,这种变化也要求电视音乐编辑时刻跟上时代的脚步,不断学习技术与创新想法,以创作出传播更多、更好的电视音乐作品为受众服务。

3.后期制作能力

为了完成音(视)频的后期编辑,电视音乐编辑要熟练掌握各种音乐编辑软件和电视非编技术,包括CoolEdit(音频处理软件)、Nuendo(音乐创作与音乐制作软件)、Sonar(音乐制作软件),以及MIDI(乐器数字化接口即电脑作曲技术)等。

(二)采取三条途径

1.专业课程

在高校广电艺术或音乐学专业中,开设《电视音乐音响》课程。内容包括电视音乐的分类及艺术特性、音乐在电视中的作用、音乐组合方式,以及电子音乐编辑、电视音乐的创作、配置及后期制作的技术处理等。通过学习和实训,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音乐与画面、剧情、语言音响等其他电视要素的关系。结合欣赏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和电视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较准确地判断音乐作品的情感、风格以及艺术审美特征,掌握调节声音与画面协调关系的基本技能。

2.业务培训

在培训课程的设置中,开设《电子音乐编辑》等课程,让学员们熟练掌握一种或几种音乐编辑软件的使用。为了获得更好的视听效果,在业务培训中,音乐编辑不仅仅要选择需要的现成音乐,有时为了获得理想的音乐素材,还要进行室内、室外的音乐录制。

3.上挂下派

“上挂下派”主要是从城市地方电视台选派一些年轻的音乐编辑到当地的群艺馆、艺校等基层文化单位去挂职锻炼,体验生活,丰富阅历。同时,选送一些青年骨干到央视、省级卫视等上一级电视台去拜师学艺,学习借鉴先进的编辑理念和配乐技巧。

三、结语

音乐在电视节目中是不可或缺的艺术元素。音乐编辑者要通过课程学习、业务培训和“上挂下派”等途径,自觉遵循编配规程,掌握艺术技巧,确立和完善全方位、立体式的配乐思维,不断提升音乐鉴赏力、媒体认知力和后期制作力,以及时势领悟力、艺术感知力、道德调控力等。

作者:刘芊畦 单位:上海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