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精神视野下学生职业素质论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安源精神视野下学生职业素质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安源精神视野下学生职业素质论文

1安源精神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

有助于增强高职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读史使人明智,观史思今,使学生能倍加珍惜今天的来之不易,明白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将安源精神渗透到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的培养过程,应全面了解安源的历史乃至中国的历史,对红色传统文化全面地认知。因此,从研究安源精神为入口,可以使高职院校学生加深对红色传统文化的认知,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近代史乃至中国的历史。这些涉世不深、情感丰富的高职学生,在吸收历史文化精华的同时,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相应地能得到有益改善,理想信念得到加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助于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德国工商业联合会将职业素质(能力)界定为:“职业素质不仅是技能和知识的叠加,还包含了个人能力,如独立行动、责任意识、合作精神等”。安源精神是经过百余年的积淀形成的我国红色传统文化精神宝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这些精神契合了良好的职业素质中所必须的职业道德品质。将安源精神渗透到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培养过程,可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有利于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有助于现代企业文化的培育。企业文化就是指企业内部将各种力量统一于同方向上所形成的某种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价值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观念等。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推广安源精神,对于引领青年学子敬业、守业、勤业、创业,树立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吃苦、奉献、合作精神,树立诚实守信、求真务实的职业道德,对于现代企业文化的塑造有着可贵的借鉴作用。

2安源精神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渠道

1)把安源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与办学理念,营造以安源精神为核心要义的校园文化氛围。

要把安源精神凝练于校园理念文化,高职学院的办学理念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安源精神则高职生素质培养的题中之义。要把安源精神外显于校园的物质文化,在出入教学楼、公寓楼、宣传栏吸收红色传统文化。如前身是安源路矿工人补习夜校的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主教学楼-立三楼就是以第一任校长李立三命名的。同时,要把安源精神贯穿到校园的制度文化中,通过建章立制并有效执行制度来保证和强化校园文化,如通过创建“学生一日生活制度”,“学生德育周制度”,“德育导师制度”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变人治校园为法治校园。要把安源精神体现于校园的行为文化。要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在职业素质培养的品德教育方面,要做到每日讲规范、每周谈体会、每月有主题。要通过组建国旗班,开展升旗仪式,开展读安源历史、品江西文化活动,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展读经典、唱红歌、雷锋月、评操行等活动来强化职业道德。

2)把安源精神导入课堂教学,夯实知识基础,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把以安源精神为核心要义的职业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学生既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又具有敬业、守业、勤业、乐于奉献和与人合作的精神。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体现专业领域所需要的职业素质课程。在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上,应安排心理健康、演讲与口才、大学生实用礼仪、哲学、文学、音乐、美术、书法等人文素质类课程;应配合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及相关职业道德与法律规范,加强思政基础课程体系建设,巩固其在素质养成教育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同时,在专业课程中体现以安源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素质教育,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实现德育和智育的内在融合。

3)倡导情境式教学,组织学生到安源精神的发源地去进行道德体验。

安源作为安源精神的发源地,有着天然的安源文化底蕴和文化古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改变过去传统的课堂教学,带领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实地调研,实地观摩,切身感悟安源的发展历程,接受安源伟大精神的洗礼。同时,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结合,积极搭建校内、校外实践平台,通过情感体验和道德体验,体验岗位、体验社会、体验人生。

4)把安源精神贯穿于全程化的职业指导,明确学生职业目标。

首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应分学年开设,从而把安源精神贯穿于全程化的职业指导。第一学年,要通过专业认知、职业生涯规划、企业观摩教育形式,让他们增强对安源精神的粗浅认识,明确职业目标和适应职业需求的大学生学习目标规划;第二学年,则要强化职业探索和安源精神德育教育活动,通过开展ERP竞赛、会计团体赛、德育小故事等各类活动,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第三学年,应在职业技能训练时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要通过SYB创业培训、创新创业大赛等,培养学生不等不靠、主动出击、敢于争先、主动适应社会的安源精神,帮助学生实现顺利就业。

5)把安源精神拓展到第二课堂,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现在的90后、00后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一直受宠,他们中大多数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集体意识淡薄,淡化责任和奉献。因此,要突出第二课堂的作用,调动学生社团自主自律开展各类活动,突出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养成的渗透作用,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在课程学习中认知,在实践活动中加强,在各种竞赛活动中升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要通过开展心理素质拓展和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为就业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要依托江西省煤炭集团公司等企业,聘请代表安源精神的劳动模范、学校的优秀毕业生或者道德楷模、社会名流开设专题讲座,结合他们奋斗史、成长成才史,对学生进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敬业、勤业精神教育;要精心组织志愿者协会开展好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和为社会献爱心,义务服务活动,锤炼学生爱国民爱集体的思想品质和团结、自强、向上的奋斗精神。

作者:李莉 董轶 单位: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