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路径(共6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路径(共6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路径(共6篇)

第一篇

一、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存在的问题

1.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素养

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教学培养方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包括传统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育方式,传统的育人理念等。经济的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强烈,需要进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要改变以往重技能,轻素质的观念思想,因为在实际生活中,仅有专业素质是不够的,它需要人进行正常社交的综合素质。精湛的专业技能能够使人踏入工作岗位,而综合素质更能够使人长久地得到提升,这就说明人文素质和专业技能是同等重要的,两者不是相对独立的关系,而是一种积极的协调关系。

2.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由于职业院校本身注重专业技能的特点,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就不那么重视。通常来说,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其自身的学习能力相对来说比较低,其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低,由于其职业素质方面的缺乏,更不利于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没有相应的学习能力做支持,学生就难以找到学习的自信,缺乏学习自信就容易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学生的自身承受能力越来越差。

3.对择业就业问题认识不足

在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观调查发现,部分高职学生的就业观念不太正确,没有具体的目标。在学生的职业规划中,有关生产、操作加工这一类工作岗位最不受学生欢迎。并且这些学生的就业思想偏离现实实际,过于计较工资收入,没有注重相关企业长远发展潜力,缺乏一定的恒心和毅力。这些不合理的就业观念,容易导致学生职业期望的偏离,影响其职业素质的提升。

二、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方面需改进的问题

1.对职业素质教育的认识不足

目前来说,很多高职院校缺乏正确的育人理念,仅仅针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忽略了学生的综合培养,缺乏对其人文素养的培育,容易导致学生职业素质的偏低。而现实社会中,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是越来越高,这就需要高职院校通过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

2.重专业教育轻职业指导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注重是对专业技能知识的培养,这与高职院校本身的特点是离不开的,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专业能力虽然提升了,但是由于学校对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忽视,导致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不协调,在日常工作中就容易缺乏工作责任感,没有事业心。这样看来,仅仅是具备专业素质,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积极开展职业指导,培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念,培养他们的职业责任感。

3.职业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

时代在进步,要求高职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也要不断更新,以不断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高职院校依然使用过时的落后的不符合市场潮流的教学方式,进行专业教学以及思想教育的灌输,这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没有好处,更不利于发挥素质教育的积极作用,因此进行及时的素质教育教学方式的更新是很有必要的。

三、关于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思考延伸

1.提高认识,突出职业素质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

在高职教学中,为了实现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首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进一步确立职业素质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促进教学内容,教育形式的创新,提升教育质量,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提升。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新科学的职业素质教育理念

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需要积极优化高职院校教学结构,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在此过程中,要不断加强教育的职业素养和师德建设,因为在具体的课堂互动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和核心,它起到一个传递者、引导者的角色,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加强教师相关素质的培训,以保障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这样有利于学生相关素质的提升,并且在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积极进行互动,这样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素质引导,有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汲取到教师的优良素质,有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

3.将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和能力教育结合起来,提高高职教育的系统性

在日常教学中,为了确保高职素质教育系统的完善,需要其内部环节进行良好的沟通和谐。将素质教育环节、职业教育环节以及能力教育环节的价值意义良好地组合在一起,实现素质教育的质量效率,积极进行素质教育理论活动的开展,以调动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积极性,从而确保学生对优秀科学知识的汲取,确保其相关文化素质的提升。在此过程中也要积极进行校园文化活动推进,提高学生的团体意识,培育其综合素质,发挥专业教学在综合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四、结语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高职院校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积极采取措施,在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为目标,从学生综合发展的维度培养学生,使每个高职学生都能够全面发展。

作者:张衡宇 单位: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团委

第二篇

一、科学设置教学项目

教学内容是人才质量培养的基础,根据商务英语人才初始岗位群设计教学内容因此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学内容的设置,需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和拓展。例如,商务英语包括公司结构、电子商务、谈判技巧、交易会、全球商标、企业文化等内容。外贸实务包括商品的基本常识、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国际货款的收付、进出口合同的商定与履行、贸易方式、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商品检验与索赔等内容。商务英文函电主要内容包括对外贸易的各个主要环节、、合资企业、补偿贸易、函电模拟等。国际市场营销主要内容包括市场调研、市场策划、商业计划书、商务谈判等。涉外合同与单证主要内容包括涉外合同/协议、协议实例、信用证、单证制作等。

二、改变教学模式

商务英语是一门专门用途英语,其实践性很强,其目的就是要求学习者将来能在真实的商务环境中能得体地、熟练地使用英语这门工作语言。为此,商务英语教师必须改革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创设仿真的商务情景,设计有意义的英语语言任务,使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使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中心,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展示所学技能,以提高他们在商务工作中运用英语交际、处理问题和应用专业技能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

建立与职业技能及能力相适应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经过多年的探索,商务英语专业已形成了以培养语言综合运用、商务实践操作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我们的实践教学主要体现在课堂实训、课外实训、假期社会实践、毕业教学实习等几个方面。把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重心。语言技能的培养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教学中我们坚持小班化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让每位学生得到尽可能多的练习机会。课堂操练形式多种多样,如复述、归纳、总结、辩论等,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及英语综合表达能力。如何引导好学生进行课后的技能训练,为此我们制订了商务英语专业课外实践教学大纲,详细制定了第一到第五学期的课外实践内容,并由任课教师负责指导监督。成立英语俱乐部,通过各项竞赛活动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技能。每学期由商务英语教研室负责开展会话、听力比赛,结合校园文化节,突出专业特点。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提高了专业水平。

假期社会实践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获得实际应用知识能力、锻炼独立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接触社会,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协作精神、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而且能让学生真正有机会到社会中去应用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第一学期寒假要求学生调查当地社会发展情况;第二学期暑假要求学生开展本专业人才需求市场调查;第三学期要求学生进行职业定位定向;第四学期要求学生见习某公司或单位认知实训;第五学期要求学生在第四学期基础上结合本专业写出调查报告;第六学期开始顶岗实习并完成毕业论文。高职商务英语毕业生主要在外经、外贸、外企和外事服务等部门从事业务及相关管理工作等。我们在课程设置上注重技能实训类课程,如《国际支付和结算实训》、《国际贸易操作实训》等。我们还建立了校内仿真模拟实训室,成立模拟进出口公司,让学生以“业务员、总经理、总裁”的身份参与学习和训练,独立策划交易,进行市场调研,模拟谈判等,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让他们在训练中学习,在学习中增长才干,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对外经贸操作的理解,为日后投身外贸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双师型教师建设

良好的师资是人才质量的保证,没有合格的教师队伍,难以造就合格的人才。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不仅要拥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能够洞察市场的发展前景和专业的发展方向,以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最重要的是,教师还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从而能够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并给予客观正确的评价和提出修正意见。目前商务英语教师队伍中语言基本功扎实的教师不少,而具有商务实践经历的教师并不多,结果造成教学中学生的商务实践操作能力难以得到保障的问题。因此,学校应该制定一些优惠政策鼓励教师们亲自到相关企业去参加企业锻炼,丰富他们的实践经历,培养一批双师型的优秀教师队伍。

五、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制度

职业教育应该改变传统的单一以学科成绩论英雄的评价方式,建立起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评价体系。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国家科学规范的人才入职标准。因此,结合商务英语职业岗位和学生自身发展,应该把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和课程设置紧密结合起来,开展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的教育培训和考核制度,较大限度地保证学生毕业前至少拥有外销员、报关员、国际商务单证员等职业资格证书,优秀学生争取取得BEC证书。

六、总结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核心职业素质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必须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符合人才岗位需求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双师型教师建设,改革人才评价体系,全面提高学生就业所需的核心职业素质,使学生成为深受涉外企业欢迎的实用型英语高级人才。

作者:贺学贵 单位: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 黄冈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第三篇

一、构建高职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的意义

构建科学的高职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是当今不容忽视的教育任务之一。对构建高职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的四大要素进行细致的分析,充分意识到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能力和职业个性这四大要素的重要性,以职业理想和职业个性的教育为基础,对高职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进行重点培养才是构建高职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的重点内容。

1.职业素质培养是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以就业为导向,满足现代社会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的需求。在现代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的素质。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企业不再满足于只专注一项职业的单一型人才,而是在招纳更多的职业道德素养高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加强对高职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力度,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有效的教育方案,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实现高职生职业素质全面提高的目标,为学生就业和参与社会竞争奠定坚实的基础。调查发现,许多高职生的集体主义思想薄弱,对待工作缺乏责任心,没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任其这样发展下去必将使得他们被社会淘汰。

2.职业素质培养是高职生就业和创业的基础

就业是民生之本,提高我国的就业率是一个长期而又系统的过程,需要高职院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都希望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高职院校成为大部分人的选择。大学时期是学生的一个重要转型阶段,是他们从学生转变成职业人的阶段,高职院校是高职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训练基地。

二、实现高职生职业素质教育全程化、系统化的方法

高职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又系统的过程,只有实现高职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全程化和系统化,才能使得高等职业院校和教育部门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得以落实,实现职业规划向职业素质提升的延伸。众所周知,教育和培训是互相渗透的,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高等职业院校在高职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和培训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方式不断增强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有效构建科学的高职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实现高职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全程化和系统化的方法如下: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培养高职生的职业素质。

高等职业院校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目的是:(l)围绕学生的人生目标,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其明确自己各成长阶段的任务,有计划、有步骤的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2)通过资格证书考试和技能训练培养高职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良好的技能是高职生就业的基础,在对高职生进行职业素质培养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对学生技能的训练。(3)通过社会实践培养高职生的职业素质。高职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将高职生职业素质培养贯穿到学生的整个生活中,大力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通过就业教育培养高职生的职业素质。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离不开就业教育,就业教育能使得高职生根据当前的就业形势和自身条件的权衡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并使其在科学的就业教育指导下产生良好的就业理想和正确的就业观念。

三、结语

为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并增大高职生的就业机率,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加大高职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力度,构建科学的高职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为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高职生职业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将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能力和职业个性,使当代的高职生能够全面健康发展,很好的融入社会并服务社会。

作者:潘杰 班海英 单位: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

1健美操课程的特点分析

1.1健美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健美操是一种较为灵活、形式多样的运动形式。其运动量的大小、时间的长短都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有效的控制。健美操对于教学的场地以及器材也没有过高的要求。因此,不同年龄层次、水平各异的人都可以结合练习时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因此,健美操运动具有较为广泛的适应性。

1.2健美操具有较强的节奏性

健美操运动的节奏性特征较为明显,一般都是通过其伴奏音乐进行充分展示。健美操的伴奏音乐要求具有节奏感较强、旋律优美的特点,并以此产生激发运动人员的情绪、烘托气氛的效果。健美操运动获得了大众的认可以及迅速的推广,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包含了现代音乐对于健美操运动感染力以及观赏性的有效提升。

2健美操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发展的积极意义

2.1健美操对于改善练习者的身体形态具有重要的意义健美操练习过程中要求练习者始终保持舒展挺拔的姿态,这样的姿态要求符合了体育美学的基本原则。通过健美操运动,学生能够进行优雅动作的练习,保证了学生身体各个部分得到了协调、匀称的发展,对于学生的协调性以及灵敏性都有显著地增强。健美操运动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可以达到轻松愉快地进行身体锻炼的目的,有效改善不良的身体形态。

2.2健美操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健美操是一项综合了音乐、舞蹈以及体育的运动项目,具有鲜明的艺术性以及文化性。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其成长的环境、社会地位、文化素质以及自身的身体条件都具有密切的联系。健美操运动能够有效地改善自身的形态,同时,在健美操优美的音乐以及节奏性动作的影响下,学生会不断进行感知、情感想象,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了显著地提升。

2.3健美操对于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健美操运动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对于不同人之间的思想交流、情感的抒发、增进沟通的积极意义。在教学中健美操一般都采取群体练习的方式,在群体练习中,要求学生能够相互之间进行配合,按照音乐的节奏完成相应的动作。职业院校的学习一般都在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中,健美操运动可以在和谐、高雅的氛围中增强了同学之间的沟通,对于提升学生的群体意识以及沟通能力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3以健康教育为先导,对健美操课教学重新审视

3.1进一步突出健美操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体育课程(含健美操课程)在高职高专的课程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健美操课程可以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塑造良好的体型,丰富学生的生活。健美操课程目前在各个院校都获得了学生的喜爱,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大学生的生理及心理方面都日趋成熟,表现为自尊心极强、感情丰富、爱美之心尤为突出,善观新鲜事物,注重内在修养和气质的培养,渴望有一个健美匀称的体型。而健美操课程适应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满足了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成长的需要,成为了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知识能力模块。

3.2以健康为本,注重形体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目前高校的体育教学往往注重学生体育基本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方面缺乏有效的关注。健美操教学要能够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团队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培养。重点关注学生进行信息收集处理的能力、对于新知识的获取以及学习能力、团队协作以及社会活动的能力,最终为学生职业能力以及良好职业素养的形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3.3健美操课程需要不断完善教学内容,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求健美操课程要能够充分认识到形体教学与职业能力结合的必要性以及积极意义。课程的教学要能够重点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以及思想道德水平,以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最为最终的教学目标。健美操课程内容的设置要能够保证知识性、科学性以及系统性的高度统一。

4结论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的一般特性,同时,也具有职业教育的鲜明特性,高职高专院校要能够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及职业素养作为基本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健美操课程也要在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上不断改进,有效提升健美操课程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健美操教学发展了大学生健美形体、挖掘了情感因素,促进了健康心理的形成,提高了社会的适应能力。

作者:张建新 陈硕 单位: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部

第五篇

1.职业素质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职业素质亦称“职商”(careerquotient简称CQ),是指劳动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作用的一种基本品质[2]。职业素质包括三方面内容:1)职业素养,涵盖职业道德、职业心态与职业意识;2)职业行为规范,具体就是行业与企业对员工行为规范的要求,涵盖职业化语言与职业化行为;3)职业技能,具体来讲就是员工对工作的胜任能力,包括职业资质与职业通用管理能力。在民办高校中开设职业素质训练系列课程的目的就是通过在校期间的系统训练,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规范职业行为,提高职业通用技能(职业资质主要由专业教学与职业技能培训认证来解决),使之具备职业化的核心能力,使其素质,态度、行为与表现在就业时能符合职业人的基本要求,从而拥有良好的竞争力与职业发展潜力。

具体来说,针对职业化的要求,设计不同的职业素质训练模块,通过模块化的课程训练,主要使学生达成以下目标:1)激发职业潜能,增强自信心,培养积极的职业意识、职业认同感与职业态度;2)培养自我突破的革新意识与执行力,提升职业生涯中挫折耐受力与适应能力;3)培养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加快团队融入速度,提升团队中的计划、组织与协作能力;4)培养纪律意识与责任感,掌握一定的道德自省与评判能力;5)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能正确自我评估和较准确的进行职业定位,具备目标管理、时间管理、人际沟通和问题解决能力及基本的职业礼仪要求,能进行自身的职业化塑造;6)启发创新思维,有积极和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的愿望。

2.职业素质课程体系建设内容

职业素质课程的着力点在于改变学生的心智模式,引导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使学生作为一个健康而完整的个体,与环境和谐共存,去追寻职业发展的成功与人生的幸福。因此,学生不仅能在课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更能感受到心灵的成长,这种成长帮助学生将关注的焦点从“环境的不利,他人的缺失”转移到“我能做什么”上面来,积极的心智模式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心智和学习特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职业素质课程体系共设计了7个模块,包括大一至大三六个基本模块,以及一个针对毕业生的整合模块,具体如下:

第一学期开设职业潜能训练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赢在校园、革新意识训练、行动力训练、挫折训练、团队意识训练、自信心训练等。本模块使大一新生迅速融入校园,激发潜能,提升学习动力,建立自信,对职业化有初步的认识,以积极的心态开始大学生活。

第二学期开设自我探索与自我管理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包括:重新审视自己、自我探索之兴趣、自我探索之性格、自我探索之价值观、自我探索之技能、评估与自我管理等。本模块使学生在熟悉校园之后,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制定行之有效的学习计划,使大学生活更有目标,为今后的职业决策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学期开设公众表达与人际沟通训练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沟通心态训练、沟通技巧训练、表达技巧训练等。本模块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心态,提升沟通中的倾听、情感表达、非言语交际的技能,掌握朗诵、演讲、交谈、辩论、自荐等口语表达的技巧。学生通过沟通能力的提升,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第四学期开设情绪管理与人际交往训练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情绪管理训练、人际交往心态训练、人际交往技巧训练等。本模块使学生培养良好的情商,提升处理生活中各种关系的技巧与能力,不仅能处理大学生活中的问题,也能更好地适应将来职业发展对人际交往能力的要求。

第五学期开设职业心态与工作方法训练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心态及其影响力、职业心态的影响因素、创新思维训练、时间管理、目标管理、如何接受工作委派、管理沟通等。本模块促使学生打开思维上的局限,在前期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明晰目标管理和时间管理的真正意义与实践方法,学会如何以更有效率的方式接受上级委派任务并保质保量完成工作。同时,也使学生进一步树立信心,更有底气面对今后的各种挑战。

第六学期开设职业形象塑造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感恩训练、职场礼仪与禁忌、培养积极的职业习惯、求职面试全攻略等。本模块课程在前期课程的基础上,既能让学生在职业理念上得到提升,又能在职业行为与形象上得到模拟训练,并系统指导学生的求职面试,是一次由内而外的职业化塑造。整合模块的职前训练课程在大学生毕业前实施,是对前六个模块精华部分的强化与整合,做一次高强度的训练营,使毕业生做好就业前最后的练兵。每个学期开设的课程按照学生在大学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相互之间有机衔接,密切联系,循序渐进,系统塑造,使学生顺利实现由校园人到职业人的转变。

3.职业素质课程教学方法

民办高校大学生与一本、二本的学生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思维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自我意识强但自信心不足,存在一定的叛逆心理;享受人生、享受生活的意识较强;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形成;实际动手能力相对较强;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学习目标不明确,少数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因此,职业素质课程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需要遵循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认知与行为发展特点,参照企业对职业化人才的要求,依据心理学、教育学原理,采用体验式学习与团队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讲授与训练相结合,将课堂讲授、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调查分析等教学方法有机融合。中国古代将“体验”解释为“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也就是说,仅仅有学习者的身体力行(“体”)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学习者对学习经验的领悟、体察和反思(“验”),体验是以亲身经历、实践活动为基础,通过对经历、实践的感受、反思而实现的人格升华。只有通过反思内省,才能将活动与生活连结起来,找出其中所蕴藏的生命价值。因此,在教师引导下的反思内省是体验学习的关键,透过反思内省,许多思考的碎片才得以重组,体验所形成的意义才可能与其它经验整合,从而形成一些新观点、新认识和新发现。

大学生在校期间要体验职场的氛围有一定难度,而踏入职场中又往往缺乏指导,在挫折中实现成长阻碍很多,就业适应期较长,因此,职业素质课程摒弃了单纯的理论说教,融挑战性、教育性、实用性为一体,以职业素质提升为目的,提供模拟的职场挑战和高峰体验,为大学生创造难忘的职场氛围与学习体验,使大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之中,在激励中加速所学知识技能的有效转换。职业人的成长都是在团队中完成的,在课程中通过团体的互动,在体验、感悟、实践、再反思中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同时,也促使学生以他人为镜,不断产生新经验、新认识,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协作能力,并由此发展学生的适应能力,形成积极的职业态度,促进职业能力的成长,取得显著效果。

4.职业素质课程体系实践效果分析

通过对湖北省某民办高校参加职业素质课程体系306名学生采取不记名的满意度问卷调查显示,在回收的303份有效问卷中,认为课程非常实用的学生有248人,占81.8%,认为比较实用的有55人,占18.2%;有75.9%的同学非常喜欢职业素质课程,有24.1%的学员比较喜欢;有88%的学员非常满意整个体系的教学,有12%的学员比较满意。而辅导员也普遍反映,学习职业素质课程的大学生,其情绪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问题解决能力、适应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学习动力明显增强,性格更加积极自信,也越来越活跃和有责任感,抗压和耐受力也有所提高。受测评方法和条件的局限,对课程体系效果进行长期的跟踪、比较分析和定量评价还有个过程,而课程体系本身需在科学评价和实践检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当然,光靠课程本身,对于学生的影响依然是有限的,未来只有通过建设重视职业素质培养的育人环境,将教学资源与环境平台有机结合,才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总之,社会的进步和高速发展,对劳动者的职业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民办高校推进职业素质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坚持下去,必将极大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较快地度过职业适应期,进而实现“就业—职业—事业”的转变,成长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郭霖 姚晓菊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第六篇

一、注重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每一个员工都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它要求从业人员自觉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秩序和谐稳定、经济活动正常运行。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精细、专业化程度的加强,人才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因此对中职学生加强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公平公正、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比单纯灌输的效果要好得多。只有循循善诱,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春风化雨”的熏陶作用。

二、重视学生职业情感和职业意志品质的培养

健康的职业情感是培养良好职业道德的基础。所谓职业情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稳定的态度和体验。要培养健康的职业情感,利用语文课本中的名人之论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是一种较好的办法。敬业不如乐业,只要我们抱着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工作,就没有做不好的事情。人不但要有健康的职业情感,还要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坚定不移地为自己的事业付出不懈的努力。请看课文《邓稼先》中的主人公邓稼先,他就是凭着顽强的意志,为自己的事业奋斗不息的典范。他28年如一日,带病坚持工作,动过三次大手术,还始终坚持在中国原子武器研究和制造的第一线,这需要多么坚强的毅力!为了科学事业,他付出了全部精力,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对职业的坚定和执着,正是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培养的好教材。

三、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职业能力是指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所必备的技术素质和行为能力,包括专业技能、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比如学前教育专业,随着社会对基础教育重视度的提高,家长对幼儿教师的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势在必行。为此我们针对该行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有计划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着重进行阅读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日常交际能力、文字表述能力和活动设计能力的培养,既突出专业特点又贴近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另外,虽然不同的职业要求具备不同的专业技能,但有的素质应是所有从业者共同具备的。

比如说求职要写自荐书,发言要准备演讲稿,搞科研要写科学论文,办公室人员要撰写简报、通知等。因此,能写和写好这些应用文几乎成了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基本的职业技能素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讲授经济合同和民事诉讼状写作的过程中,笔者尝试用具体的经济生活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让学生设想:你的邻居买来了一台冰箱,不到几天却出现了质量问题,他去找商场要求调换未果,要求免费修理时商场方面又逃避敷衍,这时他求你帮他写份诉讼书,你怎么写?这样学生就来了兴趣,纷纷动手写了起来。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还能促进他们逻辑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四、重视口语表达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职学校毕业生必须自主择业,那么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笔者在口语训练教学中重点介绍求职面试时自我推销的语言技巧,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教材中的论辩艺术、思想观点,增强他们在人际交往中说话的艺术性、逻辑性,最终达到沟通情感、解决问题的目的。如笔者在医学护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会在阅读材料中设置适当比例的以医护知识为话题的文章;为他们设计“静脉注射”“导诊”及类似的口语交际场景;或者采用讨论法,让医护生分组讨论自己作为一名医护工作人员对于所负责的病人的重要性。通过这些方式,让他们意识到自我价值所在,也就达到了语文教学因材施教的目标。

五、总结

综上所述,中职语文教学任重而道远,语文教学不仅要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要根据中职教育的特点对接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加强与专业的融合,让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为社会主义建设注入充满活力的新生力量!

作者:赵凤华 单位:建平县职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