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职校学生职业素质银行的理念初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学分银行”的理念发展
所谓“学分银行”,学者们普遍认为其是一种基于终身教育理念,允许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学完一门算一门学分,学分存入“银行”,累计到规定学分总数后可“支取”相应学历的制度。它之所以冠之以“银行”,主要是借用银行的信贷运行机制。可见,它像银行一样,具有存储、信贷、兑换的基本功能,可从事诸如存分、贷分和学分兑换的基本业务活动。1988年欧盟委员会设计和推行了欧洲学分转换系统,这是“学分银行”的雏形。1998年,韩国开始开展“学分银行”建设,探索出这种全新的模拟银行存储和汇兑功能的学习模式。2004年,我国引入“学分银行”的概念,在当年9月召开的“首届全国职业教育发展论坛”上,教育部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的三项重大改革,其中“学分银行”改革成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之后,上海等地相继推行该制度。国内对“学分银行”的基础理论研究很少,邓澳利提出了“学分银行”的三大理论基础———学习自由理论、教育公平理论及市场经济理论;杨梨明认为上海“学分银行”建设的理论依据是终身教育、以人为本和多元智能理论;慈溪市教育课题组在终身教育理论、信息素养理论以及学习动机理论之上构建了慈溪市的市民“学分银行”。
2.“道德银行”的实证研究
“道德银行”是在2001年党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背景下形成的。所谓“道德银行”,就是把学生的良好道德行为转换成道德币的形式存入“银行”。2003年,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创办了全国高校首家“道德银行”,其在短短的两年内就吸引了4600多位“储户”,约占全院学生总数的70%,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与积极支持。同时“,学校成立‘道德银行’,储蓄学生的美德”的机制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同的反应。“做好事需不需要回报,道德该不该明码标价”这样的争议常见于诸报端。“道德银行”作为新时期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创新载体,国内学者如程建军撰写《“道德银行”的困境及其伦理启示》分析了其伦理理论,高校教师如王建盛撰写了《“道德银行”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之探讨》解析了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3.“素质银行”的应用尝试
与“职业素质银行”相似,去掉“职业”二字的“素质银行”在我国高中教育中已得到应用。2011年3月5日,新华网就以“高中生在校期间如何成长?网上‘素质银行’为你记录报道”为题,报道了重庆市教委采用全新的学生素质评价平台。文章称,学生本人、同学、家长、老师将通过网上的“素质银行”,对学生的成长点滴进行评价,将由纸质转向电子网络平台,供各大学在高考录取时参考。该平台对学生的评价内容包括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与创新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五个方面。这种电子平台从2011年6月起开始在重庆市260多所高中推广,该市进入新课改的16万名高一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过程记录从此将全部存入“银行”,成为学生的档案必备材料之一,将和学业水平考试结果一起,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
4.高职学生“职业素质银行”的概念定义
本文所研究的“职业素质银行”的概念尚未有学者提出,其定义无从参考。但仔细窥究,可从中挖掘其内涵和规律。首先“,职业素质”与“银行”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社会历史研究证明,职业是人类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根本之所在,职业生涯既是人生历程中的主体部分,又是最具价值的部分,从业者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了一种特殊的素质,这种素质即是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后被定义为“职业素质”。其次,高职学生“职业素质银行”与“学分银行”、“道德银行”、“素质银行”等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形态上都具有“模拟银行”的特点,在理念依据、操作方法和运营策略上也有较大的相似性,它本身也应具有存储、信贷、兑换的基本功能。第三,高职学生“职业素质银行”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产物,具有独特的对象要求和职业发展要求。它研究的是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与评价机制,侧重于具有鲜明职业特征和具有职业要求的高职学生的评价,符合高职学校教育的使命需要。综上分析,本文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银行”作如下定义:它是一种导入社会“商业银行”理念,模拟银行的功能特点,使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够实现存储、信贷和兑换功能的一个虚拟银行。
二、高职学生“职业素质银行”的应用价值探析
基于上述分析,高职学生“职业素质银行”的研究,无论在理念还是技术上都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其人文与科技并举,“教育思想”与“信息技术手段”有效结合,对信息化、全球化社会下的职业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推动意义。
1.多元复杂的职业素质变得可量化、可管理
职业素质是一个复杂难定义的概念,国内外学者对其有诸多解释。目前较统一的一种名词解释为:职业素质(ProfessionalQuality)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盖晓芬教授在此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的本质特性,提出“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内涵要充分体现高职教育之‘职’的一般职业特点,其内容主要包含四点,即‘基本的职业道德水平’、‘综合的职业核心能力’、‘符合行业要求的职业个性’和‘体现行业特色的职业文化’”。可见,面对多元、多角度、专业性极强的概念范畴,要给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行量化管理可谓难上加难。然而,“职业素质银行”可以参照这些普适的概念和标准,构建较为合理统一的储蓄体系。如为“职业道德”设置“道德储蓄卡”,下设“爱岗敬业”、“遵纪守法”“、自律自强”“、诚实守信”等条目,为“职业核心能力”设置“能力储蓄卡”,参照职业核心能力包含的内容要点,下设“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解决问题”、“自我管理”“、领导力”“、领导力”等条目,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做到可扩、可删、可改,使得学生的职业素质实现统一的“货币式”量化换算及“网银式”财富管理,一改以往人为的“打分式”模式,提升了管理的水平和绩效。
2.孤立断层的课堂形式变得可统一、可串联
为了全方位、多层次地促进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国内许多高职院校采用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教学方式,有些甚至开拓了第三课堂形式。所谓第一课堂就是在教室内进行教学活动。第一课堂除了主要进行理论教学外,同时必须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其中包括实验、实训、课程设计、课程论文、专业综合能力实践,包括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第二课堂就是在教室以外但又是在校内进行的教学活动,其中包括学生社团、体育俱乐部、各类培训、考证考级、自主实践、学科竞赛与科技活动。第三课堂是指在校外进行的教学活动,主要有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技术服务、志愿者活动以及顶岗实习。然而,尽管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的开设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素质提升,但三种课堂之间没有一定的纽带,缺少联动,往往造成单种课堂形式的孤立、断层,导致学生为了三方兼顾,“学起来很累”、“做起来不知为了什么”,反而造成学习碰撞、知识混淆、能力堆叠等不良结果。而“职业素质银行”的推出,可以帮助高职院校促进一、二、三课堂的联动,给每位学生一个客户账号,学生利用自己的账号登入“个人网银”,将竞赛奖状可扫描存入“银行”,将科技作品拍照存入“银行”,将社会实践调查可录入“银行”,最终以“素质币”为纽带串联起自己在一、二、三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3.消极被动的高职学生变得可激发、可引导
与普通的本科生相比,高职学生在自我认知上往往认为高考失利、令家长失望、被教师忽视,存在较大的自卑心理,对传统的教育方式有较大的排斥心理,对玩网游、刷积分等娱乐方式却有着执著的追求,他们乐意成为信息时代的宠儿。高职学生“职业素质银行”的推出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还融入了市场竞争、按劳分配等元素,迎合了高职学生对富于新奇、冒险、期待在信息领域中找到成就感的心理,让学生自我寻找感兴趣的职业项目,自我开展“转账”、“理财”等业务,自我积累自己的职业财富,自动自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准职业人”的特质。
作者:金挺 单位: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