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护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护理专业护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护理专业护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摘要]职业素养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护理专业职业素养培养是职业院校护生培养的关键。在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形成的“以护生职业素养培养为核心,以护理人员职业素养为导向,在教学中突出专业技能,融入人文关怀和多元文化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切实提高护生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中高职贯通护生;职业素养;岗位胜任力

中高职贯通教育充分利用中高职办学资源,能有效缓解我国职业技术人才匮乏、中职生就业压力大等问题,有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1]。上海自2010年起实行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工作,我校自2012年起开始招收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学生。为培养符合临床要求、适应岗位需求的合格护生,我校在制定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以护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为核心,以护理人员职业素养为导向,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突出专业技能,融入人文关怀和多元文化教育,提升护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认同感,相关经验总结如下。

一、职业素养和护理专业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指劳动者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在职业生涯中表现并发挥作用的相关品质,一般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方面,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护理专业职业素养的内涵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理念、护理行为和护理技能,其中护理技能是显性素养,职业道德、职业理念和护理行为是隐性素养[2]。良好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着临床护理的效果,与护士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息息相关。

二、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一)学情分析。我校自2012年开始招收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学生,至2018年9月共有7届,434名学生,其中2012级中高职贯通护生已完成中高职阶段的全部学业,现已全部毕业。在教学中发现,我校中高职贯通专业护生的护理职业意识淡薄,职业认同感差;学习习惯不够好,学习主动性不够;护理礼仪举止不够规范,沟通能力欠缺,人文关怀意识淡薄;临床综合分析能力、评估能力、判断能力欠缺,职业防护意识较差。

(二)培养方案。根据学情分析结果,基于护理专业职业素养的内涵要求,我校确定了“以护生职业素养培养为核心,以护理人员职业素养为导向,在教学中突出专业技能,融入人文关怀和多元文化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等培养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医学职业认同感、职业精神等人文教育贯穿始终。通过多重教学环节的确定,提升护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认同感。

三、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一)优化课程设置,突出专业技能。护理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相关职业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具有终身发展能力的知识型技能人才。为强化护生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我校在专业课程中采取中职与高职一体化设计。其中,医学基础课的设置体现了对护理专业的“针对性、实用性”;护理专业课程的设置贯彻“现代护理观”,以“突出护理,注重整体,加强人文,体现社区”为特点,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在掌握操作规范的基础上,将人文关怀与沟通技巧贯穿护理工作中,使护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护理岗位。

(二)开展技能比赛,巩固技能水平。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生的护理技能水平和沟通交流能力,使护生有更多的锻炼机会,根据每学期的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组织开展校内护理技能比赛。通过平时操作练习及考核情况进行初赛,选拔参加校内比赛,对成绩优秀的护生进行奖励。选拔优秀护生参加市“星光计划”职业院校技能比赛,以展现学生技能。

(三)重视人文教育,提升综合能力。根据国家卫健委《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护理职业道德主要包括尊重关心爱护患者、保护患者隐私、注重沟通、体现人文关怀、维护患者权益等。因此,我校积极地在护理教育中将人文关怀的理念渗透到基础及专业核心课程中去,激发护生对护理人文的认识,从而提高护生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3]。在护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引用临床案例,将专业和人文相融合,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激发护生换位思考的意识,使护生感受到在护理过程中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引导护生发自内心地尊重关爱患者,体现人文关怀,真正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推进优质护理的可持续发展[4]。根据学校特点和护生的兴趣爱好,我校组织各类社团活动,共开设十个学生社团,包括民乐队、合唱队、舞蹈社、广播站、书法社、集邮社、电影社、计算机兴趣班、VOE英语口语社、文学社等,中高职贯通护生的社团参与率达100%。引导开展护生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医院志愿服务,使护生尽早接触临床,培养护生的沟通能力,使护生在活动中建立良好的情感体验,体验护理的职业要求,增强职业认同感,以便于今后能更好地适应岗位[5]。

(四)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职业礼仪。职业礼仪是一个职业人道德素养的外在表现,体现职业人对自己、对他人、对工作负责任的态度。恪守职业道德,遵守职业礼仪,是每位职业人应当具备的素质。在日常教学中,护生要做到仪容仪表整洁端庄,言谈举止真挚大方,服饰搭配得体,表情自然舒展。进实训室必须遵守实训室规章制度,穿戴护士服,从服装上引导、强化护生的职业意识。在平时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经常提醒护生注意语言表达的技巧,态度诚恳、声音适宜、语速适当、耐心倾听、适时呼应,交谈时应用尊敬、礼貌、商量的语言和语气,恰当运用肢体语言,保持合适的谈话距离等沟通能力的培养,培养护患关系有效的沟通技能[6]。

(五)注重德育,培养职业精神。院校教师应探索德育工作的新理念、新方法、新途径,制定护生德育培养方案和学期德育工作计划,不断深化“一贯制”与“分段式”相结合的中高职贯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学校应结合中高职贯通护生道德认知及行为实际,结合职业特点和时代要求,围绕“善、爱、诚、孝”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推进“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教育,积极规划、认真设计、强力推行道德讲堂活动,成为我校对中高职贯通护生进行传统道德文化教育和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又一新载体。每次道德讲堂参照“五个一”流程进行,即唱一首道德歌曲、看一部短片、讲一个故事、诵一段经典、由教师做一番点评。同时,学校积极利用各类重大节庆活动,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活动,对有行为偏差的学生实施重点帮教。如以聚焦环境整治为主题的“爱我校园”活动;以聚焦文明礼仪为主题的“有礼行天下”活动;以“感恩、责任”为主题的“18岁成人仪式”活动;“无烟花季”系列教育活动、校园义卖活动等。把法治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贯穿常规教育中,充分利用法治教育报告会、主题班会课、国旗下讲话、实战演练等手段,对学生进行普法和生命安全教育,同时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促进健康行为的养成。通过主题班会、优秀毕业生回母校开讲座、劳模进校园等专题教育,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养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提高职业素养。

四、成效与小结

通过努力,我校中高职贯通护生表现优秀、成绩突出,在各方面起着引领作用,营造了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曾两度荣获市优秀班集体称号,多名护生获市优秀学生干部、市卫生行业中等职业学校三好学生、市奖学金等。5名学生在市“星光计划”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护理项目二、三等奖和团体一等奖。4名学生推优加入中国共产党。2012级中高职贯通护生就业率达96.92%,其中就业于二、三级医疗机构的占82.54%。通过多重教学环节设置,我校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护生的职业素养有了显著提升,实践证明以护理专业职业素养为核心,以临床护理职业素养为导向,基于学情分析,多方协同努力,突出专业技能,融入人文关怀和多元文化教育,能使护生潜移默化地自觉规范职业行为,形成积极进取、努力拼搏的职业意识和高尚的职业素养,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高技能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梅,南德红,吴冉.专业认同和适应性视域下的中高职贯通学生综合素质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7(11):50-55.

[2]方瑞迪.中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现状研究综述:以护理专业为例[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3):14-17.

[3]孙静,周滋霞,高薇,等.两岸合作教学模式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8):56-57.

[4]谭秀萍.护理临床教学中如何突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中华护理学会,2002:4.

[5]陈凌云,张咏梅,曾芬莲,等.护理专业学生课间见习教学规范化运行管理机制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21):85-86.

[6]莫莉,解晓曦,房兆.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集束化院校结合”教学实践与教学价值体会[J].现代交际,2019(1):6-7.

作者:胡向红 王欣国 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学校 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浦东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