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生职业素质提升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护生职业素质提升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职护生职业素质提升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案例分析法在提升高职护生职业素质及教学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便利取样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于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就读的2016级护理专业1班48名、2班50名学生作为《急救护理》教学研究对象,将1班设为观察组,2班设为对照组。对照组予传统教学法,观察组予综合案例分析教学法,包括视频案例说明、案例讨论和现场案例模拟等教学形式,通过考试成绩、调查问卷进行教学反馈。结果观察组的综合技能成绩、期末成绩和总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职业素质各项得分均高于应用前(P<0.05)。结论运用综合案例分析法可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助于提升高职护生职业素质,对今后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综合案例分析法;隐性职业素质;护理教育;高职护生;教学质量

综合案例分析法是在课堂上运用有针对性的典型案例,在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高职院校要坚持以人为本、德育并重的原则,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协调发展[1]。鉴此,本研究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于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就读的2016级护理专业1班48名及2班50名学生作为《急救护理》教学研究对象,并将综合案例分析法融入到实践研究的课程教学中,重点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作风等职业素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笔者在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任教期间2016级护理专业1班48名及2班5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1班设为观察组,2班设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6名,女42名,年龄20~21岁;对照组男9名,女41名,年龄20~21岁。两组护生性别及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均进行为期1学期、共36课时的《急救护理》教学。1.2.1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即教师首先介绍案例,然后进行教学、再教学,最后学生分组实践,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常规教学。整个教学过程由教师主导。1.2.2观察组采用综合案例分析教学法,包括视频案例说明、案例讨论和现场案例模拟等教学形式。(1)讲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通过视频再现临床典型案例,并讲述案例的背景、原因、典型表现、专业素质和相应的理论依据。(2)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对案例进行现场模拟,小组成员4~5人。(3)讲师实时跟踪学生模拟现场案例的进程,以体验、探索和交流的方式组织小组展开讨论,并进行阶段性的探究,教师可就讲课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讨论,使学生学会综合不同观点来补充和纠正护理方案,鼓励积极获取并相互分享相关知识。(4)小组间轮流展示模拟现场案例中的护理策略,分享所获得的经验。(5)教师在最后进行归纳总结,不断巩固强化,点评其救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相关隐性职业素质。(6)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第一线收集真实案例,并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对案例进行编辑。案例编辑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内容丰富,力求简单,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有利于学生现场模拟案例。

1.3评价指标。1.3.1考试成绩。1.3.1.1课后即时反馈每次教学活动结束后,由学生递交书面案例分析报告,教师即时评分,以此作为阶段性学习成绩,并按10%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1.3.1.2期末理论考试课程结束后进行闭卷考试。按照传统方法命题,包括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和病例分析题,试题卷面总分100分,其中案例分析题占30分。卷面成绩按照60%比例计入总成绩。1.3.1.3综合技能考核课程结束后进行综合技能考核。教师提前准备难度适宜,囊括所学主要急症的案例10个,学生通过抽签选择所考案例,案例中涉及出血、骨折、气道异物梗阻、心律失常和呼吸心跳骤停等按照病情进展出现的急症。学生需要利用自己所学的急救知识和技术解决案例中提供的一些急症问题,教师依据评分标准(注重对学生隐性职业能力的考核)进行打分,最后进行相关知识提问。总分为100分,其中实际操作占70分,回答问题占30分。总分按30%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1.3.2问卷调查。新教学方式实施前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隐性职业素质评价量表对观察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比较教学效果。隐性职业素质评价量表为本研究参照创新思维能力测试量表[2]、护理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量表[3]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测试量表(CTDI-CV)[4]自行设计,隐性职业素质评价量表含有职业价值观、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潜力7个部分,共32个条目,每个条目设非常同意、同意、普通/还好、不同意、非常不同意5个选项,分别计5~1分。量表总信度为0.916,总效度为0.933。《急救护理》课程教学前后由研究者本人发放问卷,采用统一指导语对调查对象详细说明问卷填写方法,采用匿名填写方式让被调查对象独立完成,问卷当场收回。本次教学前后分别发放问卷48份,回收有效问卷4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见表1。

2.2观察组学生应用综合案例分析法前后隐性职业素质各项得分比较。见表2。

3讨论

3.1综合案例教学法可提高教学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综合案例分析法可提高教学质量。案例教学是临床护理实践活动的真实再现,缩短了教学与临床实际的差距,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促进教学相长[5]。案例教学在急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是急诊护理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案例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职业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者为主动的培养[6]。学生在分析和研究案例时,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解决临床案例,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共同模拟解决临床案例,锻炼学生归纳总结及表达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7]。同时,该过程需要学生相互配合针对常见问题进行小组讨论,锻炼了学生的协作能力,使其学会在共同目标下交换意见,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内部的合作和团队之间的竞争,又让学生不断地获得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锻炼了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最后进行模拟现场案例时,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综合案例分析教学法代表了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主动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发挥了明显的积极作用,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护理人才[8],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最有效途径之一[9-10]。

3.2综合案例分析可提高学生的隐性专业素质。本研究结果显示,综合案例分析可提高学生的隐性专业素质。隐性职业能力,是指学生除一般和专业能力以外的能力,主要包括社会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与交流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其能深刻影响高职护生职业一般能力和职业专业能力的发展[11]。在高等职业护理教育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对护理专业学生隐性专业能力的培养[11]。有研究[2]显示,综合案例分析法对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职业价值观、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潜力等隐性职业素质有显著效果。本研究将综合案例分析法应用于急诊护理课程教学中,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职业教育理念,渗透学生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隐藏的职业素质,主要是通过创造情境[12],让小组对各单位进行讨论,模拟现场案例,让学生体验未来应具备的隐性专业素质,将传统课堂教学的单向教学改为互动学习,将理论与实际护理工作联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参与一系列措施的实施[13]。学生在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收集资料、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隐性职业能力的重要性,通过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形成针对护理问题的解决方案,总结出所涉及的专业素质,用关键词表达出来,然后将总结的职业素质要能在模拟现场案例时得到充分体现,变被动为主动,使隐性的职业素质显性化,加强对隐性知识的吸收。通过案例分析研究,积极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个性。学生与教师、案例等学生互动,无形中培养护生隐形职业能力[14]。综上所述,运用综合案例分析法可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助于提升高职护生隐性职业素质,对今后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张楠 单位:天津市胸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