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独立学院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独立学院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摘要:笔者对我院学生调研发现,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养教育,课程设置改革,社会、企业力量援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知识、技能比赛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心理教育引导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职业素质

关键词:独立学院;职业素质;发展现状;培养途径

职业素质是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是职业化的具体表征和标尺。职业素质大致可以分为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意识、职业兴趣、职业心理素质。本次调研涉及我院2015级本科(大三)、2016级专科(大二)19个专业,共1300名同学。其中本科683人;专科617人。学历层次和专业分布较为全面。调研内容涵盖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意识、职业兴趣、职业心理素质等五部分。

一、我院学生职业素质发展现状

1.对职业素质的认知

调研数据显示,在我院学生的认知中,职业素质由主到次的顺序为: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意识、职业兴趣、职业心理素质。在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实干精神、团队精神、专业技能与知识等职业素质中,学生认为自己最缺乏的是创新能力,其次是人际交往能力。

2.职业道德

关于“职业忠诚”的调研,会因为待遇问题跳槽的比例为71.77%。经济社会,这种选择无可厚非,但是也侧面地反映出这部分学生的忠诚度问题。这个问题不能只归因于学生,作为学生这部分的责任,需要学校和老师加以正确引导。关于“诚信”的调研,学生表现不诚信的比例高达52.42%,意味着我们在职业诚信方面任重道远。

3.职业能力

关于“所学专业知识能否胜任岗位需求”,能胜任岗位需求的仅有比例仅为15.15%。关于“专业技能能否胜任岗位需求”,学生觉得能够胜任岗位需求的比例仍然不足两成。关于“能否熟练运用OFFICE、WPS等办公软件”的调研,有28.92%同学能熟练使用Word和Excel,比例不足三成。关于“组织能力”的调研,学生认为组织能力尚可的仅为30.92%。关于“获取信息能力”的调研,主要渠道为网络(58同城、赶集网、智联招聘、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班级QQ群、朋友圈)和老师,比例为71.38%。关于“信息甄别能力”的调研,学生如何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学生认为排在第一位的是“打电话咨询”和“上网查证”,比例为74.31%,学生比较倾向于省时省力的方法,但这两种办法是存在较大风险的。关于“怎样建立人脉,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调研,不能借与同学共享信息而建设融洽人际关系的占比11.38%。

4.职业意识

关于“服从意识”的调研,无论是自信、隐忍,还是冷静、客观,能服从的占比61.62%。所以学生的服从意识和心理调节能力,都是基本具备的。关于“团队意识”的调研,“总是自己完成任务的”比例为28.69%,能一直自己完成的,说明学习比较好,但也容易脱离团体,所以,这些同学更应该加强团队合作教育。关于“安全意识”,会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实验设备或仪器的为85.77%。对于实验剩余的有污染的原材料,选择“放到指定回收的地方”的占88.92%。关于“节约意识”,选择“先少放点,不够再慢慢加”的占95.31%。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学生的安全意识、节约意识还是比较到位的。

5.职业兴趣

关于“职业兴趣”调研,不喜欢本专业的学生比例过半,读书不是因为热爱,只是因为没有别的出路硬着头皮在学的比例为59.46%。所以专业认同度、学习热情比较低,因此,职业兴趣比较低。关于“质疑精神”的调研,能够质疑老师讲课内容的比例为55.54%,说明我们的学生大部分还是保有质疑精神的。关于“创新意识”的调研,“没有创新成果”的比例高达65.85%,因此创新只是小众,并不能达到“大众创新”的要求。

6.职业心理素质

关于“适应能力、心理调节能力”的调研,能够较快适应的学生比例为90.46%,说明学生心理调节能力强,侧面说明学生处理人际关系比较成功,这样的学生步入职场后也能很快适应,从而有利于后续发展。

二、针对我院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途径的合理化建议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1)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采用多种有效方式,启发学生爱岗敬业的觉悟,培养爱岗敬业的意识。(2)加强人文素养与道德规范教育。关于“人文素养与传统道德规范”的调研,学生希望接受相关教育的人数比例为99.54%,因此应该满足学生的需要,开设相关课程,如《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等,增加相关教学内容,比如职业平等教育、职业礼仪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自律教育、自我管理教育等,而且要保证学生学习效果。

2.加强职业能力培养

(1)以社会标准、行业标准为依据改进培养目标。目前山东省正加大力度推动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学校要结合莱阳的农业经济特点,加大相关专业的建设力度,以社会标准、行业标准为依据制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把社会、行业、企业的需求,变成教学的需求,从而实现学生就业时所学与所用的无缝对接。(2)课程设置加大技能课比例。调研数据显示,91.15%的学生认为理论课多于技能课。54.85%的学生希望技能课多一些。第一,提高技能课课时比例或学分比例;第二,专业课让技能教学占主导地位,带动理论教学。(3)向社会、企业拓展新的培养模式。第一,借助合作企业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但是学生去合作企业实习或参观过的仅为15.92%,所以,合作企业利用率比较低。另外,认为实习单位差强人意的比例高达77.15%。排除学生自视甚高的因素,学校选择的合作企业,确实需要提高档次。第二,利用独立学院优势,加大校办企业和校内实训室的建设力度。借助校办企业和校内实训室,既能给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又能反哺学院,对学院来说一举两得。第三,发展校企合作订单班。了解订单班的同学赞成设置订单班的比例为62.96%。所以,订单班可以成为我们试点的一个方向。(4)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要立足现有教师队伍,强化教师职业化培养,教师通过到合作企业参观、顶岗实习等提高自身职业技能;另一方面可以从科研院所、企业、行业中聘请高级技工、管理人员为学生上课。75%的学生对这种方式也是比较认同的,所以这种方式是可行的。(5)借力知识、技能比赛。目前校内各专业的知识、技能比赛比较欠缺,外出参加技能大赛的学生也是少数。调研显示有37.62%明确表示“没参加过知识、技能比赛”,这说明学生参加知识、技能比赛力度不够。剩下62.38%的同学虽然不见得都参加过知识、技能比赛,但其中91.37%的同学认为参加知识、技能比赛是有用的,这说明同学们对参加技能比赛能提高专业技能是相当认可的。所以,学校应组织校内知识、技能比赛,按照学期教学安排,一学年至少举行一次本专业知识、技能比赛。努力为学生提供机会,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参加更高层次的技能大赛。参加这些比赛,不仅能提高职业技能,还能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自我认同感,从而提高专业学习的兴趣。(6)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据调研,学生有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占比仅为26.85%。尚未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占比为76.15%,临近实习,这个比例确实很高。没有职业生涯必需的通行证,将来不可避免地要受挫。所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势在必行。调研发现,毕业后,学生打算工作的占53.08%,比例刚过半,说明学生对就业前景不乐观。另外,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就业情况不乐观的比例为82.38%,对本专业就业前景极不看好。可以由教务部牵头,学生工作部参与,专业课教师主导共同致力于加强本专业行业视野、知名企业文化教育。(7)提高组织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运用计算机能力。如前所述,这些综合能力有助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但是目前的发展状况不尽如人意。所以,应改进现有学生活动的组织形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活动的更多环节,从而提高相关能力。

3.加强职业意识教育

目前我院就业信息提供渠道比较畅通,但学生对这些并不感兴趣。调研数据显示,91.31%的学生不熟悉国家关于普通本专科院校转型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更不知道自己身处什么样的职业时代,面临什么样的职业压力。所以,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职业意识教育。加强职业意识教育,不能仅仅依靠一个部门或少数人,而需要大家共同努力。首先校园文化建设要努力创设职业化氛围,其次学生工作部门和辅导员在平时的教育管理中要渗透职业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环节,课程目标要包含职业意识教育,实践、实训要培养职业素质。

4.加强职业心理素质培养

据调研企业反映,虽然大多数同学在学校的适应能力比较强,但社会和企业毕竟与学校不一样,导致大学生在入职之初一般都会受挫,从而产生厌倦、怀疑、动摇的不良情绪。所以,学院应适当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讲座,加强职业心理素质培养。

三、结束语

自2014年,教育部宣布地方普通高等院校要实现职业化转型后,就业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普通本专科学校学生的就业形势越发不容乐观。所以,我院作为独立学院更有优势乘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东风,着力于培养目标向职业化的转变,推进培养途径向职业化的拓展,加强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以此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赵健.“职业化”: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创新思考[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

[2]杨伟群,陈亚东.技能竞赛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提升的作用分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

[3]袁君煊.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新模式[J].江苏教育研究,2015

[4]于翔.大学生职业精神培养路径探索[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

[5]余锡祥.地方本科院校职业化转型发展与校办企业转型的核心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

作者:戴英慧 王海娟 李鹏 单位: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