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等职业教育思考(5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高等职业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
摘要:
我国于2014年颁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决定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推动教育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支撑。这就为培养外语型技术型人才提供契机。目前社会对日语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但是高等职业(以下简称:高职)教育中对日语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还存在许多漏洞和不足。各地的高职教育学校需要根据当地对日语技术型人才需求的特点和技能,培养适合当地发展的日语人才,建立日语职业教育体系,并且将规划大胆实践,不断总结培养经验和完善培养模式。本文通过分析现状,结合所任职的高等职业学院的经验,讨论培养日语技术型人才的方法,为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提供思路。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日语;技能型人才培养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不仅日企的数量不断上升,同时中日贸易交流也日益频繁。面对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国也积极地推动企业走出去,而日本作为中国的近邻是中国走出去的主要对象,所以对日人才是一个巨大的缺口[1]。在大连地区,由于历史,地理上的诸多原因,与日本的关系比其他地区更为紧密。不仅在金融,制造业,尤其在软件服务行业中对日外包业务的不断扩大,业务量的不断增多,更为迫切地急需日语技能型的人才。因此高职教育担负着培养日语技术型人才的重担,如何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高素质和技能性强的日语人才,是当今高职教育需要探讨的课题[2]。
一中国当今日语教育的现状
(一)日语教育忽视素质教育
第一,虽然当今教育下培养了大量的日语人才,但是根据市场的调研,社会仍然缺少具有日语综合能力高并且兼备行动能力强的职业高素质的人才,日语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与教育质量存在较大的矛盾;第二,日语高职毕业生就业主要涉及IT软件行业、金融业、制造业等区域的日企;第三,国家对政府的支持力度欠缺,但是近几年国家开始重视语种教育,颁布计划强调发展职业教育,在师资、配套设施等方面加以资金支持,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水平;第四,在具体的高职教育的课堂教育中,整体的教育水平与知识深度欠缺,而且过度重视日语教育而忽视综合能力以及日语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培养[3]。
(二)日语人才所需的综合性能力较强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对日语技术型人才要求和标准不断提高,高职教育培养出的日语技术型人才需要锻炼和加强自己的综合能力。在日语的掌握上,需要掌握牢固的基础的听说、翻译和读写知识以及良好的日语表达沟通能力,以及专业相关的日语;在就业上,面对现代自动化时代,需要具有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同时应对对外沟通,要兼学商务礼仪,做到与顾客良好沟通,达到理解明白客户的需求;因为学习日语主要针对于日企,那就需要学生了解日本文化和日企规范,来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同时作为一个职场人,要求毕业生拥有较高的素养和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抗压能力在紧张的职场中必不可少[4]。目前对日语技术型人员的标准的提高,结合现在的日语就业状况,高职教育的培养人才的任务任重道远。从其它的调研结果看来,无论是日企还是其它企业,对外招聘标准除了日语专业知识基础,还要兼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操作知识,反映出日语技术型人才需求的多元化特点。
(三)日语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大
随着对日外包行业的不断扩大,大连地区的日语技术型人才的缺口十分庞大。虽然中日关系一直起起伏伏,当今也有一些日本企业暂停在中国的投资步伐,但是在我国的日企的数量并没有实质性地减少。展望未来,由于中日经济联系紧密、地理位置紧密以及全球局势的推动,中日经济合作的势头依然强劲,对日语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大连华信软件服务有限公司,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十年间培养了大批日语+软件技术专业的高职学生;平均就业率为98%,就业势头良好,为企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日语技能型人才。从侧面反映了大连地区对日语应用型人才需求量之巨大[5]。
二培养高职教育中日语技术型人才的方法
(一)高职教育日语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要与市场需
求相适应,政府、企业、职业教育三方合作首先,要培养双师型教师。针对高职教师,为了能更好的获取最新的市场教育信息为培养日语人才提供不断更新的教育方法和内容,安排老师与相关企业签订学习协定,定期去企业学习了解市场信息,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事后书写报告并且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实行这样的方法,不仅对高职教育内容不断更新和人才质量的提高具有重大作用,而且对日语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和内涵修养的提高、知识界面的拓展起到巨大的作用;也就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然后,在学校方面,学校要与日语企业进行合作,定期邀请相关企业的人员来学校进行讲座讨论,还可以聘其作为兼职教师。安排操作性较强和锻炼动手能力的课程例如日语实际锻炼、训练对学生进行职业培训,对实习生的实习给予指导。这就会使学生接触到企业和社会实际工作经验,以实战模拟的形式提高日语的技能,同时还会让学生敏感捕捉日语企业发展的情况和动态,为自身的职业发展提前规划;其次,针对于企业方面,相关日语企业要主动配合学校和学生,为培养日语技术型人才提供帮助,做到双向交流。这样才能挑选适合企业和经济发展的日语人才,间接有益于企业长远发展。只有政府、企业、职业教育相结合,在不断沟通合作中培养高素质日语人才,才能实现三方共赢。
(二)重视高职教育中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日企等企业所需要的日语技术型人才除了要求要有牢固的日语基础知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其工作态度和精神等软实力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这些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所以要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首先,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例如组织学生去参观企业通过实践来提高学生的发现总结能力,通过感染企业氛围学习敬业精神和忠诚意识;举办创新项目和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举办团队比赛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意识;通过各式各样的社团活动,还可以举办一些探险活动或模拟企业活动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然后,采取学分和记录的学习体制,对学生参加学校活动的内容进行记录并且计入综合成绩,这样的体制会使学生主动并积极地参加学校的活动,争取较高综合素质的评分;其次,要加强对日本文化的了解,同时掌握一些日本礼仪,为学生以后与客户沟通提供方便[6]。
(三)加强高职校园建设
第一,制定并且完善学校制度和规章。在学校的管理和各种活动的开展上,完善的规章制度是重要保障,有效地减少学校教育和管理的随意性,为培养日语人才和建立教育体系提供保障;第二,加大对学校活动的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国家教育资金,形成和巩固学校精神、风貌,观念价值。在加大对物质的支持力度的基础上,更要注重精神建设,进行双向建设;第三,保持学校与外界社会和企业的交流和沟通。校园全面建设需要学生接触社会,不能仅仅只在学校的狭小范围,在与社会的交流中发散学生的思维、扩展思维。同时引进相关人士进行教育。
三总结
职业教育中日语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艰巨的、缓慢的过程,但又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我国现在职业教育中存在日语教育忽视素质教育、日语人才所需的能力综合性不强、同时日语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大的问题。经过一系列的调研本文提出对应的培养日语技术型人才的解决方法:高职日语教育要与市场需求相适应,政府、企业、职业教育三方合作、重视高职教育中对日语学生的素质教育、加强学校校园建设。
作者:高松 单位:大连科技学院软件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立坤.大连中等职业学校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思路[J].教师,2014(14):32-33.
[2]王娟.浅谈高职高专商务日语专业课程改革[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2(11):2-3.
[3]汪琪.中职类商务日语专业日文录入教学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9):41-42.
[4]郑佳.强化高职商务日语专业实践教学法初探[J].华章,2013,5(10):98-99.
[5]王娟.浅谈职业学校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企业导报,2016(19):125.
[6]荣新星.新时期对高职日语教学模式的探索[J].才智,2015(35):250.
第二篇:高等职业教育本土国际化探究
摘要
在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为解决大部分学生无法接受跨国国际化教育的问题,为没有机会走出国门的本土学生创造接受跨文化教育机会,培养高职学生的国际竞争力,介绍了我国在实施本土国际化方面的多种举措。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本土国际化;策略
目前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国际学生之间的交流是衡量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根据国际交流情况,可以把学生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走出国门,到国外进行留学的学生;第二是走进来,到本国进行留学的外国留学生;第三类是在本国进行本土国际化课程学习的本土学生。本土国际化是指为暂时无法接受跨境教育的学生所提供的与课程、服务以及国际交流相关的国际化活动或手段,强调培养本土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技能,使本土学生不走出国门便可以接受国际化教育。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王洪才认为中国本土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低下,我国高校应该采取措施提升本土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增强本土学生与国际留学生的交流。在中国高等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国际化水平相比于普通高等教育学校来说更低。中国要将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优质人力资源,彰显国际竞争力,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提供高质量的智力支持,为未能走出国门的学生提供国际化教育,即“本土国际化”,满足本国和海外市场国际化人才的需要。只有实现了本土的国际化,才能有更好的基础“走出去”。所以提升高职院校本土学生的国际化水平,是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必要选择。
1与课程有关的本土国际化策略
1.1国际课程体系及职业资格证书的引入
高校能够体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就是专业建设,而专业建设的关键是课程体系。教育部在2011年颁布的《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更加明确提出:“要将国际化生产的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服务规范等引入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2016年2月,中国伟云东教育集团并购了法国德莫斯集团,实现中国职业教育与国际更多的接轨,并引入1500余门职业教育相关课程;北京德丰特教育公司联手德国手工业协会、德国柏林国学院等开展“2025中德职教合作项目”,针对中国职业院校工科相关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现状,采取“师资队伍共建”“人才共同培养”和“实训基地共建”等多种方式,从德国行动导向学教学方法到实训车间建设标准、建设方案、实训设备配置到课程体系、教学过程管理、师资培训、就业服务等全方位与中国职业院校进行高技能人才共同培养,从而推动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培养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技能人才。在资格证书的引入方面,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中心与英国职业资格监管部门合作开展SQA-HND项目,促进中英两国职业资格证书的合作。此外国家教育部等部门在国外职业资格证书的引入方面与多个国家进行合作,引入了英国的护士培训资格证书、法国的物业管理资格证书、意大利的时装设计师资格证书培训以及印度的计算机软件培训证书等。
1.2使用海外原版教材,开展双语教学
目前中国在国家层面上暂时还没有高职院校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相关项目和政策,但是各省已经开始把建设双语教学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项目。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认为直接引进国外原版教材是实现国际化操作性较强的方法,在四个专业中引进和使用国外原版教材,并实施双语教育。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在会计、计算机、国贸等多个专业采用英文教材进行双语授课。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在《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项目总结报告》中该校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由建设前的0门发展到目前的5门课。
1.3引进先进职业教育模式
目前国际上有四种成熟的职业教育模式:北美的CBE职业教育模式、英国的BTEC课程模式、德国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教育。1992年国家教委职教司把CBE引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中,仅两年的时间就有200多所学校进行CBE改革试验;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培训部推行的英国BTEC课程模式的试验;此外国内多所院校引入有TAFE模式,不管在教育理念的精髓、还是专业、课程、师资、研究等方面的发展,最成功的是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全面引入的北悉尼学院TAFE教育,最成功的关键是将TAFE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革,以适应本土学生的国际化需要。
1.4教学队伍的国际化
中国精品课程资源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提出了“三化”的要求,即“工程化”“职业化”、“国际化”,在院校层面聘请外籍教师、开展讲座和短期交流;在国家层面实施中外教师进修和培训项目,制定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联合革新计划。浙江省是国际化开始较早,程度较高的省份,浙江省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中提出,在高职领域,外国文教专家的比例由2008年的1.1%提升到2015年的2%,专任教师留学三个月以上的人员百分比由2008年的4.1%提高到2015年的6%,全外语和双语授课课程比例由2008年的2%提高到3%等。
2与服务有关的本土国际化策略
2.1“本土国际化”的政策支撑服务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在国际化环境下能够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职业能力的高层次技术人才。2015年10月,国务院总理在陪同德国总理考察合肥学院的时候强调,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正在加快现代化职业教育,中国愿意借鉴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先进职业教育模式和理念,在工业4.0时代下,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支撑和服务。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对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国际化的路径规划。2015年,中国《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业发展规划。国务院批复《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方案》,将中德产业园建立成为一个中德高端制造业项目合作与交流的战略平台。由此看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职业能力的高层次技术人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及国际化道路的选择已经成为今后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发展趋势,也为能够接受跨国教育人数较少的高职提供了“本土国际化”的理念引领。
2.2“本土国际化”的资金支撑服务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为了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与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和机构都开展了很多合作项目。2000年中国职业教育与欧盟实现教育培训的项目合作,获取欧盟委员会1510万欧元的资金支持,151所中高职院校直接受益,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和管理人才,并且引入了世界上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模式。2002年前中国与世界银行签订《中国职业教育基础项目贷款协定》获取8000万美元的贷款,加上国内配套资金的补充,实际总投入达2.1亿美元,2010年山东省获取世界银行贷款2000万美元进行以学校为基础的改革与创新,2012年6月世界银行投资5000万美金发展云南职业教育发展项目。
3与国际交流有关的策略
“十二五”期间,为了提升职业院校师资素质,中央财政投入至少26亿元专项资金,选派4500人到国外进修或培训。由教育部批准,国家财政部专项支持的“高职院校领导海外培训项目”,计划在5年内选派500名国家示范院校和省级重点高职院校领导去往国外发达国家,针对院校治理、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和学生服务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一个月的学习和培训。除此之外高职院校领导还可以参加国内外联合举办的“中澳职业技术研讨会”,“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讨会”以及“职业教育国际论坛”等,了解国内外高职最新的动态,着眼于中国高职国际化的发展。截止至2013年底,已有554名高职院校领导参与培训。2012年国家开始启动高职院校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每年在各省分派培训指标,其中境外培训500人。
4结语
在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工业4.0时代,随着智能制造和“互联网+”模式的推广,国际社会对于通晓国际准则的高技能人才需求迫切。本土国际化策略的实施能够引入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掌握国际一线的专业发展形势,将国际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使本土职业教育学生强化国际化意识,扩展国际化视野,提升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朱迎春 单位: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2016中国出国留学发展趋势报告[R].2016.
[2]1500门职业教育课程引入中国[EB/OL].
[3]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培养具有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2,(3):28-29.
[4]李伶俐,罗尧成.高职教师国际化的问题分析及其改革思考[J].职业教育,2013,(1):15-17.
[5]林辉.高职师资队伍国际化的顶层设计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2):8-9.
[6]刘建同.关于世界银行两个职业教育项目贷款项目的回顾与总结[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20-23.
第三篇: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实践
摘要:
卫生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等卫生职业院校的医疗卫生专业建设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和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就国内医护类专业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内容与专业建设思路。
关键词:
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卫生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和服务行业产业的基本功能。高等卫生职业院校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遵循卫生职业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以专业建设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服务经济转型发展,为满足人们群众的卫生服务需求和健康生活提供了充足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有效保障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1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现状分析
《关于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教育的若干意见》中规定,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教育主要开设护理学、药学和医学相关类专业,明确界定了护理学、药学、医学相关类专业在专科层次上属于高等职业教育范畴。近十年来,全国高等卫生教育护理学、药学和医学相关类专业毕业生人数从2005年的22.22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58.87万人[1],极大地缓解了人民群众“有病无人医”的社会矛盾,推动了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快速发展。尽管我国高等卫生职业教育通过专业建设与改革在医护技术人员的培养上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成效,尤其是2015年国家教育部对高职类专业进行了调整,但是,与社会发展、医疗科学技术进步和卫生健康需求相比,存在专业建设滞后、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等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专业建设打上“本科”烙印,不符合职业教育特征
以大学科门类进行专业划分,按学科的特点构建医药学体系的专业课程,重理论教学,轻实践训练。以这种方式进行的专业建设无法与产业形成有效对接,培养出来的大部分人才很难获得行业企业的认可。
1.2专业设置口径过窄,学生适应岗位工作能力较弱
有些新专业的设置针对某个职业中的特定技能(比如药物制剂专业),使得人才培养岗位适应能力低、职业迁移能力弱,对学生的长远发展、社会的进步不利。
1.3校企合作缺乏纽带,人才培养模式落实不力
尽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已成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但是校企合作仍处在浅层次,医院、药厂、科研机构等部门不愿抽出更多的时间、人力和财力与学校合作。工学结合缺失政府主导和政策保障,从社会、学校、企业、学生层面合作育人的长效机制难以建立。
1.4师资队伍来源单一,实践能力“先天不足”
教师是专业建设的实施者和组织者,当前高等卫生职业院校绝大多数教师是由本专业学生转变而来,基本没有医院或企业一线的完整工作经历,实践经验缺乏,实践能力薄弱,不利于专业建设。
1.5医疗设备成本过高,实训基地建设层次不齐
实训基地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没有实训基地就难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高等卫生职业院校大部分是由中职学校升格建成,实训基地建设底子薄,继续建设资金投入大,导致实训设施不足,校内基地建设层次不齐,实训课程无法落到实处。
2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
紧紧围绕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对接产业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重点加强护理学、医学专业(群)建设。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全面推进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全面提升高等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水平。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程设置体系,重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以提高卫生职业领域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探索建立教学评价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多渠道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3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推进专业建设
3.1对接岗位任务,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卫生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过程要充分体现课程的知识性、实用性和职业性,要结合医疗卫生行业医生、护士等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工学结合的内涵要求为框架,兼顾学生的岗位需求和未来发展需要,参照护士、医师等相关职业资格标准,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要求的分析,确定学习领域,构建专业课程体系。通过人文素养课程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交流表达能力[2]。通过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突出卫生职业院校的专业特色和培养方向;通过顶岗(跟岗)实习,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综合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能力。特别是卫生职业院校的学生,对实践能力的要求更高,课程体系设计必须要做到从单项到综合、简单到复杂,且有一定的针对性。
3.2以就业为导向,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3]
职业教育即就业教育。卫生职业院校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生的就业能力。校内实训基地探索以医疗卫生典型工作任务为单元进行专业能力培养,形成专人管理、教师指导的开放式管理模式,使学生不出校门即可完成简单的医疗医护实践锻炼任务,实现“学中做、做中学”。校外实训基地重点完成学生顶岗(跟岗)实训任务,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一般每个专业拓展校外实训基地3~7个为宜。校外实训基地探索引企入校模式,建立校企双赢的管理运行机制,构建校外实训基地长期运行的互动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约束机制,实现双方的深度融合。
3.3突出卫生职业教育特色,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医疗卫生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岗位典型任务为导向,以护士、药剂师、医师具体任务为载体,明确相对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要求,确定学习领域,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培养规律,通过单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顶岗(跟岗)训练,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贯穿始终。由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使学生将知识内化,达到工学结合的目的,体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卫生职业教育特色。
3.4实施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计划,打造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积极实施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计划,以“专业教师进医院,专家学者进课堂”为途径,着力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通过医院进修、培训学习、学位进修、职业考证、医德建设等途径培养专任教师;以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和课程开发为核心,培养专业骨干教师;以实践技能过硬、基础理论扎实、能够带领完成医护卫生类专业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发展为标准,培养引进专业带头人。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统筹考虑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和医院兼职教师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构建由校内专任教师、医院兼职教师共同组成的教学团队。
3.5深化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共管的长效机制
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与当地医疗卫生机构深度合作,共建教学团队,开展课程建设、技术攻关研究,积极探索建立校企合作办学的长效运行机制。优化校内实训条件,拓展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共同培育适应卫生行业企业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以卫生职业院校合作发展理事会或职教集团为核心,建立由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共同组成的医疗卫生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明确专业定位,落实人才培养计划。积极与长期合作医疗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校内设立专家工作室,校外成立校企合作工作站,制订标准与规则,细化工作方案,落实工作任务。
4结语
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专业教育,如何做好专业教育的核心工作是专业建设[4]。对于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因其专业设置时间短、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等原因,专业建设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要求,因此,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为社会培养优秀的技能型人才是最为关键的核心工作。
作者:王婧 单位: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莉娜,郭岩.中国卫生职业教育现状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11):37-39.
[2]张雷.卫生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信息,2014(9):249-250.
[3]文历阳.关于发展我国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的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6):1-3.
[4]杨玉南,周英,陈丽峰,等.构建以工学结合为特征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1(5):667-668.
第四篇: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意义
【摘要】
文章从关键能力的基本概念出发,论述了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即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沟通能力。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关键能力;意义
一、引言
目前,我国正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众所周知,职业教育的落脚点在就业这个重大的民生工程上,所以,职业教育要培养“为明天工作的人”,而为明天工作的人一定是具备“关键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关键能力”在学生职业生涯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因为职业教育是各类教育中与经济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教育,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定的培养目标和特定的教育方式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但通过各种途径反馈的信息来看,在实际工作中,高职毕业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职业技能,但是缺乏职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即“关键能力”。在市场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在对外合作进一步加强的当下,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是当务之急并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关键能力”的概念、内涵和特性
“关键能力”也被称为核心能力、通用能力,类似于我国的“素质教育”,是一种在现代社会中对每个人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都至关重要的能力,简言之,它就是指个人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及专业能力。德国劳动力市场专家及著名职业教育学家梅腾斯(DieterMertens)先生于1974年在一篇题为《关键能力—现代社会的教育使命》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关键能力”的概念。所谓“关键能力”,就是指那些与一定的专业实际技能不直接相关的知识、能力和技能,是在各种不同场合和职责情况下做出判断选择的能力,是胜任人生生涯中不可预见的各种变化的能力。它强调当职业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所具备的这一能力依然起作用。由于这一能力已成为劳动者的基本素质,从而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知识和技能。这种“从事任何一种职业的劳动者都应具备的能力常被称为跨职业能力”[1],也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可携带的能力”。“关键能力”虽然涉及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但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学者却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定义。德国学者认为关键能力包括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事物意义上的行动能力,即做事能力和智力成熟度;二是社会意义上的行动能力,即社会能力和社会成熟度;三是价值意义上的行动能力,即个性能力和道德成熟度。英国学者认为关键能力包括六个方面的能力,即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个人的认知能力、计算能力、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运用现代语言的能力。我国劳动保障部制定了关键能力的八项内容。它们是“交流表达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外语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革新创新能力;自我提高能力。”[2]不难看出,不论是哪种理解和定义,对于关键能力而言,其内容大同小异。“关键能力”是“劳动者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是职业技能和知识潜能的升华和延伸,是从业能力、创业能力的进一步抽象和发展,是人的职业道德、知识技能、创新精神融入劳动者素质的集中体现。”[3]“关键能力”是“学生为适应今后不断变化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环境而获得的跨专业、多功能和不受时间限制的能力,也是为克服知识的不断更新或衰退而具备的终身持续学习的能力。”[4]这种能力之所以不受时间、地点、环境、工作性质和工种以及人的年龄和性别的限制,是因为它具有如下四个特征:首先,它具有“普适性”。不同的职业和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工作要求,但对就业者的能力要求却是统一的。其次,它具有“可迁移性”。随着工作环境和岗位的变化,该能力可以扩展到新的相关的工作领域。再次,它具有“持久性”。关键能力一旦获得就会陪伴就业者整个职业生涯。最后,它具有“发展性”。社会的发展会不断地对人们提出新的要求,与此同时,人们为了更好地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就要不断地提升自我、提高自己的能力。培养“关键能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需要,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需要。
三、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意义
“关键能力”定义为人的整体能力而不是片段化的知识和技能,是从业者自我实现的重要能力。高等职业教育就是要培养拥有高技能的从业者。高职英语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为培养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人才的目标服务的,是培养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课程。因此,英语教学中也要把培养“关键能力”作为教学目标。那么,在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有什么意义呢?
(一)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提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由此可见,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目标也提到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在未来发展中,我们的学生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否具有巨大潜力,是否具有在信息时代轻车熟路地驾驭知识的本领,从根本上讲,都取决于学生是否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关键能力”的范围很广,理解能力是其中之一。理解能力是一种思维能力,是构成人的智力的因素之一,不仅是英语学习必备的基本条件,也是从事其他工作和学习的一个必备能力。在英语课堂上,一个学生理解能力的好或差,对获取信息的量和质有很大的影响。因为理解总是以已有的经验知识为基础的。只有积累足够的知识和实践经验以及储备广泛的社会知识,才能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独立思考是获得独立人格的唯一途径,是发现、突破和创新的前提。“独立思考能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我们做出正确决策或者创新的基础,如果一个人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就谈不上有创造能力,也不可能大有作为。”[5]教师要运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这个载体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自己寻找答案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用一种全新的、理性的角度去发现问题,从而找出问题的答案。当然,独立思考并不是胡思乱想,它需要一定知识做基础。所以,英语课得让学生透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以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最后成为自己的财富。能够独立思考的人就是自信的人。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是学生通往成功之路不可缺少的桥梁。
(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实践动手能力对学生和未来的职业技能型人才都非常重要。高职教育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动手能力就是“做中学”,顾名思义,既需做,又需学。“Ihear,Iforget;Isee,Iremember;Ido,Iunderstand.”(“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记住了;我做了,我明白了”)这句话就是对“做中学”最好的阐述。学生时代获得这种能力并养成主动参与的意识,一旦形成习惯,那么在未来的工作中就会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这是高职学生的强大优势。
(五)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目前,在各个企业招聘人员的要求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十个条件中位列第二的是“良好的沟通能力”。可见,沟通能力对学生而言有多重要。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更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争辩能力、倾听能力等,因为这些能力是沟通能力的具体表现。沟通能力看起来是外在的东西,而实际上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它关系着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品德。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关键能力”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就对德国的职业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且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和学习引入,得到了全世界职业教育界的认可,已成为世界各国对受教育者从事职业教育、保障职业发展的共识。它从一种思想、一个概念,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走进了职业教育实践。当受教育者将这种能力内化成为自身的基本素质时,他就能够从容地在变化的环境中重新获取未来的职业技能和知识,实现可持续的自我发展。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作者:孔丽芳 单位: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历史与现状—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164.
[2]范可旭.论高职外语类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98-101.
[3]刘红英,汤海滨.浅谈高职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1):276-278.
[4]刘兰明.职业基本素养教育探究—兼论职业教育“关键能力”[J].中国高教研究,2011,(8):86-87.
[5]葛杰.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60-61
基金项目:
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中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研究+GH16519。
第五篇: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出版思考
摘要:
本文对当前高职教材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提出目前高职教材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从编写团队、教学理念、知识体系、传播手段和出版媒体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探讨了解决办法和途径,展望了高职教材在新时期的立体化、个性化、国际化、终身教育等几大趋势。
关键词:
教材出版;高职教育;高职教材
翻开我国近现代史,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戚相关,贯穿于国人振兴中华、追求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经过30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我国国民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截至2015年底,我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已有1280所,在校生1007万人,高职教育规模世界第一。高职教育的重点具体落实在教材、教师及学生这三个重要环节上,其中教材的地位尤显重要,因为教材是院校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与媒介,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重要条件,它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与教育的质量。教材质量的水平直接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的成败和国民经济建设。
一、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的现状
首先,从宏观上说,近年来我国教育界虽然已将职业教育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但不得不承认职业教育水平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各种扶持手段、改革举措没能切实发挥有效的作用。国家提出了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轨的口号,仍无法避免高职院校的生源短缺和生源竞争问题。2014年,高职院校主动停招或者撤销专业点数量达到5269个。随着入学高峰的过去,以及许多地区、县市都办起高职院校,高职院校的招生人数从饱和状态逐渐跌入低谷。“低计划完成率”“低报到率”“低分数”……这些问题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教材建设情况。其次,就目前市场上的高职教材本身而言,存在以下问题:(1)成体系、成规模的系列教材较少。许多教材由几校联合编写,各校教师就几本主干教材合编合用,或者是由科研经费补贴出版,甚至是教师个人出资出版,内容质量和出版水平都不是很高。(2)重复建设、同质化趋势严重。相同名称、相同课程的教材一出再出,互相抄袭的情况比比皆是,内容的权威性和原创性无法保障,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维权官司屡见不鲜。(3)与产业融合的程度低,实用性不强。高职生从学校学得了知识技能,毕业之后不能立即胜任工作岗位,课堂知识和实际脱节,往往需要花大力气再拜师、再培训、再教育。高职教材应尤其重视实用性,欧美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已经非常发达,而我国虽然有所涉足,但还远远不够。很多院校和教师的确意识到这个问题,市面上有的新版教材也试图在版面设计上、在内容构架上模仿国外教材先进的理念,这种邯郸学步方式,只是表面形式的改变,并未触及内在质量,实用性并未见明显提升,编写和出版理念急需深层次变革。从作者来说,学校给予教师较大的教学和科研压力,部分作者为了完成每年的科研指标而抄抄改改,匆匆成书。作者失去了主动性,教材内容更新速度慢,跟不上人才市场的变化、不符合实际需要。在教材编写上投入和产出的失衡也是作者没有动力的原因之一。编写教材一旦成了负担和任务,作者一旦失去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如何出精品?浮躁之气弥漫,恶性循环加剧。从出版社的角度来看:(1)投入还是不投入,多投入还是少投入?出版社现在都是经营性单位,各家大学出版社也在前几年转企改制,独立核算。经营的风险不得不考虑,教材市场的竞争已经白热化,此时要想在其中分得一杯羹,不得不做财力的投入,但是如果没有好的切入点和团队,不仅钱打水漂,更是人力、时间等资源的莫大浪费。(2)在如今这个数字时代,教材更新升级节奏很快,出版社的策划能力正经受着考验。现用的教材在互联网手段的利用上明显不足,编辑的观念滞后、思维停留在文字和纸质书本上,此类教材时效短暂,将很快被淘汰。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教材策划新模式已经脱颖而出,在新的层面展开了竞争。(3)优质的出版资源和具有实力的大型出版机构多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然而,这些地区的生活成本高,编辑队伍中的新生力量往往不能在入行之初就享有较高的经济收入,而随着互联网等新手段的介入,对编辑的个人素质和能力要求有增无减,工作量陡然上升。受困于种种具体问题,一些优秀的毕业生有的逃离北上广,有的转做他行。出版行业的人才队伍告急,如何留住人才,成了行业发展的矛盾,也成了高职教材建设的困惑。最后,教材评价是教材发展的生命线,虽然普通高等教育教材评价指标体系1985年起步,几经完善、修订及应用,对普通高等教育的教材建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高校还未形成具有指导意义且相对完善的高职教材评价体系,这一缺失扼制了高职教材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因而,从时代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什么样的教材是好教材”这一命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急需解答的现实问题。当前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建立相对严格的准入机制和日趋完善的评价机制,定期进行考评,筛选优质品牌教材。
二、如何改进高职教材出版
优秀教材得以问世,一流的编写团队、教学理念、知识体系、传播手段和出版媒体,这些条件缺一不可。
1.作者队伍
一套教材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要具有国际化视野,要加入互联网思维,要与新产业高度融合,甚至是专业间的衔接和融合。这些都需要有灵魂人物的引领。系列教材应由行业专家领衔,学术上有较深的造诣,对学科的体系结构和发展走向有明晰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充分了解学生的要求和教学中的问题,对学科的发展具有创新意识,能统领编写团队共同实现编写目标。
2.内容和手段
2016年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主题定为“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立足“工匠精神”对课程教学进行深度研究:①结合自己学校和合作企业的特色,把实实在在的案例运用在教材中,实用性和个性化特点立即显现。②学习国外先进教材的教育思想和编写方法,引进教育资源、转化教学成果,不拘一格地为我所用。③把立体化思维和新颖的教学手段融入课本内容,突出实训。传统的“教师”角色在实训中也许会化身为教练、裁判、助手……传统的教材也许会成为操作指南、评分表、经验分享的平台……总之,内容创新、方法创新、媒介创新是提高教材内在质量的必然。
3.重视设计
设计一方面是指对纸本教材的封面、版面、配套产品等进行的“传统设计”,做出新意,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优化视觉效果;选用相对环保、低廉的材料,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用合理的定价来解决教材费用对学生的负担问题。另一方面是指对新媒体的“立体设计”,针对网站、教学平台、课件、微课进行视觉、听觉、行为方面的体验设计,与纸质书本相互辅助,避免把它们做成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存在的摆设,而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优化学习体验的过程,从“易接受、有意思、促提高”去考虑界面和互动的整体设计。这方面还是有许多文章可做。
4.重视修订
现用的教材一般2—3年要修订一次,个别热门专业甚至必须每年修订教材,才具有竞争力。策划编辑与作者要保持互动,一边准确地把握住行业动向,一边收集整理在实际教学中的反馈信息,及时地、有前瞻性地调整课本内容,跟上行业用人需求,也是顺应了职业教育有别于其他教育的高度市场敏感性的特点。
5.对出版社提出的新要求
全国有近600家出版社,2015年有240余家在出版职业教育教材,约占四成。出版社涉足职教教材的积极性和对职教教材的关注度都呈上升趋势。(1)前期策划。策划编辑需要具有该学科一定的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沟通、组织、营销能力和灵敏的嗅觉、长远的眼光。当然,关键还是编辑要有超前的理念。教材出版后的评奖、宣传、申报基金等工作不能走一步看一步,而应纳入策划的范畴,在前期就有所考虑和指向。(2)中期制作和内容质量的把握。文字编辑要进行甄别和筛选,甚至是引导和协助作者完成教材编写,确保原创的、有价值的、创新的内容占有较大比例。装帧设计:除了在基本的纸质教材的封面和版式上做出特色,现在又增添了多媒体课件、网上互动课程等内容。如何与纸本衔接?如何体现交互的意义?往往对这些内容的设计含金量要高于纸质书本,需要美术编辑具备以上的综合设计能力。(3)后期推广和宣传。高职教材利用常规渠道进入新华书店或者馆配系统是没有生命力的,唯有直接到达终端,才会有快速的订单反馈。网络时代一定不能忽视网络营销,线上线下的多重服务会为教材推广加分。客户的后期维护也要由推广人员负责,做到有跟踪、有售后。推广人员应深刻理解“立体化营销”的概念。(4)加大投入。虽然在各个专业板块的教材销售竞争已经让各家出版社的优劣势尽显,但是只要找准切入点,商机还是巨大的。出版社必须加大对高职教材出版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投入,要给予一定的宽松政策和奖励机制,确保教材开发团队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和探索创新的动力。涉深者得蛟龙,涉浅者得鱼虾,出版社要有长远投资教材的战略眼光。
三、高职教材未来的发展趋势
1.立体化趋势(数字化)
2014年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常态,伴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期经济带等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布局的形成,我国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也给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任务,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数字学习平台具有生动、共享、交互、学习自主、便捷、信息丰富等优势。基于自愿的主动式学习、知识的自我构建、自助式学习及快速反馈、智能化技术支持的虚拟教室的学习将是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
2.个性化趋势(产学合作)
一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界有不少人在倡导个性化办学。教育部多次发文提出,高等学校“要重视为本校开设的课程选用高质量的不同特色的教材”。校本教材隐含在职业院校的文化和经验之中,包括在学校发展中被师生、团体所理解和认同的标准、价值以及传统,体现了职业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随着产学融合的加深,个性化的校本教材将由校企共同编制,结合相关企业和行业的特点实现产学相长,将理论和实践融合在生产现场的真实环境中,实现培养模式由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向以企业和工作为中心的转变,并由校企共同对学生实习过程进行综合评价。进一步的,校企文化交融,实现学校人与职业人相对接。学校引入企业的经营之道、管理办法、价值观等,把企业文化渗透到办学理念和教材建设中来。
3.国际化趋势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职业教育应紧密围绕“互联网+”行动和“中国制造2025”等时代需求,适应国际新技术、新模式、新兴业态发展,开发相关专业并与国际先进教育标准对接的专业课程标准、教学标准和行业标准,建立健全教学资源建设和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完善高等教育教学标准体系,积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对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国际知名度、高水平内涵建设和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引进教材的优点已被其内容和教学思路实践所验证,被广泛认可。也可以将教材引进与本土化结合,通过教育国际化途径,加强师生对外交流合作。在引进教材的使用中融入中国制造、设计和服务以及文化元素。还可以联合知名国际组织、跨国企业以及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学校共建教材,引进成熟适用的职业标准、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和数字化教育资源;校际联合开发课程与教材,共建专业、实验室或实训基地。
4.打破“终结教育”的禁锢,构建通往“终身教育”的桥梁
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使高职学生与普通本科生一样有机会继续深造,让学生有能力选择是升学还是就业。高职教育不是教育的终点,而是给广大高职生提供了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平台,提供了升华自己的阶梯。
作者:陈杉杉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1]刘景超.高校创新教育教材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2(5).
[2]徐国庆.职业教育教材设计的三维理论[J].教育理论,2015(2).
[3]张瑶祥.高职院校“好就业、难招生”现象分析[J].教育研究,2013(5).
[4]赖永波.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中的引进教材研究与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5(17).
[5]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5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R].北京: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