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论文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等职业教育论文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等职业教育论文3篇

第一篇

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现状

(一)人才培养的层次性不清晰

高职教育在层次上属于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从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层次主要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目前高职教育主要培养专科层次人才。因而不能把高职教育等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层次的学历教育,进而将高职教育看作是低层次的高等教育。高职教育在类型上属于职业教育,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与中等职业教育有着很大的区别,高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在理论知识的深度以及实践技能的高度要远远优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层次的技能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的职业性不鲜明

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也是区别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高职教育人才类型属于技术技能型,即按职业岗位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目前高职教育尽管在指导思想上定位于职业教育,但在实践中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基本沿袭普通高等教育的做法,未能从自身特点和培养目标实际出发,根据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变化相应地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以致培养的学生未能掌握前沿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不突出,岗位工作能力不强,难以适应职业发展和市场的需要。

(三)人才培养的技能性不突出

高技能人才是技能水平较高的人才,即既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有较宽广的知识面和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目前高职教育由于过度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导致学生的技能没有得到充分训练,特别是受实践基地、师资力量、实践经费等方面的限制,现阶段高职教育实践教学难以达到相应的规模和水平,学生职业技能和操作技巧仍处于较低层次,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和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

(四)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不明显

发展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行业企业发展服务,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面向社会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强调职业岗位工作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应用性,表现出较强的基础性和行业性特征,人才培养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由于社会和家庭对管理岗等“体面”工作的推崇,造成许多高职院校不能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偏离了人才培养的区域性和地方性要求,导致所培养的人才不愿到基层和地方工作。

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构成要素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色,要依据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质量观来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一)复合型的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是指人类知识内化到个体头脑中的知识体系的分布情况和结合方式。合理的知识结构是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形成的基础,也是胜任职业岗位工作的必要条件。高职教育要把职业技能的培养与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相结合,重视基础知识对提升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作用,正确处理好基础知识、职业技能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1.科学文化知识。知识是形成人的素质和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人的素质和能力就失去了必要的基础。科学文化知识主要包括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是高职人才必须掌握的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基础知识。培养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的知识功底,广博的知识视野是教育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标。高职教育要树立文理并重的理念,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使其在社会交往中成为广受社会欢迎且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人。

2.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是从事本专业所必须的基本知识,也是进行专业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专业基础知识具有本源性和基础性的特征,它与所从事的专业工作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为学习和从事专业性工作作必要准备。通常专业水平较高,专业学习能力较强的人往往具有较为扎实、专业和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高职教育不仅要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更要重视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宽广而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知识再生能力。

3.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从事本专业工作所应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侧重于专业基本原理,主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基础理论分析能力。专业技术知识侧重于实际操作和具体应用,主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岗位工作所需的最新科技知识。高职人才拥有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不仅是胜任技术密集型岗位工作的需要,也是提升专业技术能力,适应将来岗位工作变迁的需要。

(二)创新性的能力结构

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项特定的社会活动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是在合理的知识结构基础上形成的,离开了知识的学习,任何能力都不可能得到发展。然而掌握知识又必须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内在条件。合理的能力结构是从事职业,适应社会,寻求发展的基本的条件,高职教育要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重点培养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1.获取运用知识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是指学生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自主建构岗位工作所需的整体知识网络,懂得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实用价值,表现为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更新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指学生在职业岗位上运用现有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求得生存和发展的能力。高职教育要采取建构主义学习法,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自主建构属于自己的整体知识网络,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专业技术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是指从事职业岗位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现代职业岗位不仅需要职业者高起点的动手能力,更需要职业者利用心智技能从事创造性活动。职业者不仅要具备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更好地解决职业岗位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高职教育要按照现代职业岗位工作的要求,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运用前沿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深厚技能,同时还要掌握从事研发和创新活动所需的新技能和新工艺。

3.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根据当前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提供独特的、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产品的能力。现代社会要求职业者具备一定的岗位创新能力,并对所从事的职业岗位进行创造性活动。高职教育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和欲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要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教育是高职教育适应经济发展市场化、知识化、网络化、全球化的需要,是拓展高职毕业生就业渠道、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

(三)综合性的基础素质结构

素质是指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实践,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前提和条件,能力是知识的内化和抽象,也是素质的一种外在表现,素质则是知识和能力升华的结果,是多种品质的内在结合。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是解决如何做事的过程,而提高综合素质则是要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高职教育只有把做事和做人统一起来,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职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

1.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指一个人的政治态度、政治理论、思想观念、和思想方法等方面的基本品质的总称。思想政治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居各种素质之首,主要包括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主要由思想认识、思想情感和思想方法组成;政治素质则由政治信念、政治观点和政治立场组成。高职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思想认识还不够深刻,社会经验还不够丰富,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高职教育要强化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改造主观世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成为一个思想觉悟较高,政治立场坚定的人。

2.职业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是与一定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感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人们在特定的工作中以其内心信念来维系的,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调节从业人员内部关系,规范并约束职业内部人员的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教育要加强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形成较高的行业规范意识、职业纪律意识以及职业道德意识。

3.身体和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是指人体肌肉活动的基本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主要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方面的素质。心理素质是以身体素质为基础,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逐步发展和形成的心理潜能、能量、特点、品质和行为的综合。在竞争程度和劳动强度较大的社会生产第一线,没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将难以完成工作任务。高职教育要重视身心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使其在职业岗位中以充足的精力胜任工作,以坚韧的毅力参与社会竞争,从而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四)专业化的职业素质结构

职业素质主要是指职业岗位素质,即具有职业岗位工作所要求的行业眼光、职业态度、思维能力和行为方式,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它受到教育程度、实践经验、工作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职业素质较高的人往往表现出较高的专业智能和创新潜能,不仅能够适应高技术含量的工作,还能了解相关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高职教育主要为社会生产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根据岗位工作的需要适时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课程设置,使学生形成较高的职业素质。

1.职业技能素质。职业技能素质是指在教育者的指导下,通过学习和训练日渐形成的操作技巧和思维活动的能力。职业技能素质是高职人才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以及所从事的具体工种科技含量的高低是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区别所在。职业技能素质主要包括懂得基本的职业操作方法和操作规范,树立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规范意识,形成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职业技能。高职教育要把学生培养成适合岗位工作需的职业型人才,要把实践教学摆在突出位置,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积累丰富的职业经验,使其形成较高的职业技能素质。

2.职场应变素质。职场应变素质是指在一定的职业岗位场所中能够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适时应对职场要求及其变化的能力。职场应变能力的高低直接体现了职业人在职场中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这不仅是职场应变素质的体现,也是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体现。职场应变素质主要包括准确定位职业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自主学习职场所需的技能和技艺的能力,具备灵活应对职场所需的沟通和协调能力。高职教育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职业转化能力和业务拓展能力,让学生在新的职场中能够尽快转变角色适应环境,为其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3.专业创新素质。专业创新素质是指在现有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岗位以及技术变化的需要,提供适应新的发展所需要的具有较高社会价值产品的能力。专业创新素质的高低与专业创新知识和创新欲望具有很大的关系,专业创新素质水平较高的人,对发掘现有事物的缺陷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欲望,不断提出新问题的能力也较为强烈,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较高。高职教育要打破思维定势和习惯定势,提倡大胆发言和大胆假设,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提高学生的专业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

作者:赖金茂 邓祖文 卢坚 单位: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

一、企业参与高职教育调查

1.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态度

国有企业对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最高,而私营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意愿度最低。而18家国有企业均重视与高职院校的合作,并积极参与到高职教育当中,与高职院校联系机密,有14家企业已开展了多层次的校企合作,有9家已成为高职院校学生培训实习的基地。而相比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的参与度则明显下降,尽管有个别企业重视与高职院校的合作,并积极开展相关实训活动。但大多数私营企业仍没有充分意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不愿与学校开展校企合作,也不愿建立各种实习实训基地,接纳学生顶岗实习。在接受调查的55个私营企业中,有36个企业从未开展过任何形式的校企合作,有5家企业是高职院校的实习基地。从总体上来看,有接近所调查的55个私营企业中36个都没有与职业院校开展过任何形式的合作,只有5家成为学校的实习基地。总体上,接近半数的企业认为企业与职业教育关系密切,但实际参与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却只有42.3%,成为实习基地的也只有17.9%。

2.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形式

调查问卷中关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形式”设计了七道题,分别是:学生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师挂职锻炼、签订订单培养合同、参与教学计划制定、合作科研等。统计发现,在以上7种形式中,企业比较接受的是“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而“教师挂职锻炼”、“订单培养”和“参与教学计划制定”这几种形式所占百分比最低。

3.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深度

目前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仅停留在浅层次上。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是培养双师素质教师的主要途径之一,但调查发现,仅6.4%的企业接受过教师挂职锻炼。后期的访谈中发现,部分企业愿意热情接待教师挂职锻炼并安排任务,或者选派技术骨干协助挂职教师锻炼,但更多的企业态度是接待但不安排工作,原因则是担心商业或技术秘密外泄。

4.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程度低的原因

有82%的受调查企业认为政策导向不明是造成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程度低的原因;52.6%的企业认为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减免企业的税务,激励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有70.5%的企业希望政府将向企业征收的教育附加税返还给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由此可见,企业都希望在税收政策上能有所优惠。在访谈中,还有企业高管人员表示,接纳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间太短,企业好不容易让一批实习学生掌握了技术,马上又要换新的一批过来,企业成本太高,收益却很小。

5.企业为高职院校提供顶岗实习机会受以下哪些原因影响

在“企业为高职院校提供顶岗实习机会受以下哪些原因影响”的选项中,46.2%的企业认为主要原因是没有经济利益,35.9%的企业则是担心学生安全,5.1%的企业接纳学生会导致产品质量降低。在访谈中,私营企业的管理人员坦言,企业内部各岗位人员相对固定,没有精力对实习学生进行管理,还担心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会产生诸多不良后果。可见对企业而言,经济利益始终都是最重要的考虑对象。对于“怎样才愿意接受学生的实习”这个问题,几乎所有被访对象都表示,如果实习学生表现较好,或曾有毕业生在企业表现良好,就愿意接收该校的学生来企业实习。可见,对实习生或是毕业生的满意度也直接影响企业的意愿。以上调查与访谈结果显示,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其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①政府政策不完善,扶持力度不够。《职业教育法》颁布已有18年,但类似于“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接纳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学生和教师实习”的规定一直还停留在宏观指导层面,缺乏具体的配套政策,操作性不强。现有的法律体系中还没有明确在合作办学中学校与企业各自应承担权利和义务,对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税收优惠和经费补偿政策也不够完善,对于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的责任没有明确。

②社会大环境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还不够高。受传统的“学而优则仕”传统思想的影响,许多家长和考生都把上重点大学和本科院校当作求学的第一目标,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到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工作。各企事业单位在用人制度上,也存在着重学历、轻能力的现象。

③高职院校自身能力不足。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定位不够科学,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目标取向不太明确,培养的人才与行业、企业的用人要求不一致,毕业生的从业能力与行业、企业的要求差距较大。有些高职院校把校企合作当作任务来执行,单纯追求与企业合作签约的数量,而不重视企业履约的质量。还有些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比较弱,不能真正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教育与服务,使得企业参与一直不热情。

二、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路径

企业参与,既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如何保障企业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将直接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进程。

1.要营造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良好环境

首先,要提高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实行高素质技能人才特殊奖励政策和激励办法,设立高级技师、技师、高级技工岗位津贴。定期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对优胜者给予表彰和奖励。大力宣传高技能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作出的的重要贡献,形成政高素质技能人才,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浓厚氛围。其次,形成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的共性,政府可出台激励政策,对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企业予以税收减免。再次,要下大力气实施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完善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外部环境。

2.进一步完善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

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法国都为规范校企合作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当前,我国已公布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教育法》、《劳动法》、《职业教育法》等,这些法律法规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提供了一定的政策依据和法律保障,但都没有明确指出企业所应承担的具体责任和义务。因此,我国一方面要加强职业教育立法,建立更加完备的职业教育法规体系,如制定和出台《高等职业教育法》、《就业促进法》、《职业培训法》等法规,以规范和鼓励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另一方面,要根据已有的法律法规,出台配套的实施细则,地方政府要制定地方性政策和配套措施,明确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为校企合作提供法律保障。

3.高等职业院校应加强内涵建设,开门办学

首先,高等职业院校要保障经费投入到位,紧密结合区域产业结构、自然资源结构和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注重特色办学;其次,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保证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以满足解决生产中技术问题的人才需求;再次,高等职业院校不能闭门造车而应开门办学,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深度参与教学过程是保证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特色的重要因素,要把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看成是提高自身发展的良好机遇。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都要保证有企业的参与,如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包括人才需求分析、专业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等)、专业建设(参与专业设置、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专业衔接、专业教学标准的完善及专业布局、专业类型和专业层次结构的优化)、教材建设、教学过程改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及评价机制的完善等。

三、总结

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需要强有力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以形成政府、企业、学校、市场之间的良性互动。正确认识企业在参与高等职业教育过程的内外部及相关诉求,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学校各自的作用,必将有力提高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质量,促进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作者:李国华 单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第三篇

1职业技能培养应由企业发挥重要作用

企业拥有大量的设备,可以让学生操作真实具体的业务流程,处理各种突发情况,能够充分培养的学生专业技能。一方面,初步的职业技能主要是业务的操作流程,而操作流程基本上是统一的模式,大学生在学过了相关业务的基本知识后,在企业实习时对相关业务流程亲自操作几次,就可以较好地掌握。工艺类的业务流程,譬如切割模型、焊接器皿、安装设备等是如此,管理类的操作也是如此,譬如会计记账、业务交易凭证填制、物品清点等。根据大学生毕业后的反馈,大学生进入工作单位后,少则一两周,多则一两个月,他们的业务技能都能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甚至,有的学生在大学里的专业与工作后的技能要求根本不相符,他们也能在很短的时间里成为业务技能非常熟练的员工。另一方面,熟练的职业技能需要长时间的实践磨练,大学教育对此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大学培养的职业技能只是初步的,如果想通过大学给用人单位培养熟练的技术工人,则是一种奢望。实践告诉我们,熟练的技术工人是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一生的时间,工作在相对单一的工作业务中实践、体会、反思、提高,才得以成就,大学教育短短的几年,是无法实现的。世界上没有一所大学可以培养出工程师,正是这个道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提倡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大学生进行不少于半年时间的企业实习实践,那么,大学生完全可以利用这一时间,很好地进行职业技能的训练。由于在校期间已经学习了基本业务知识,进行了简单的业务模拟操作,这时,对于实习期间具体业务的操作,只要有企业员工的指导,经过很短的时间,学生就可以完全适应。至于要成为行家里手,那就是日后长期业务实践的事情了。因此,校企合作,优势互补,角色互补,共同发挥高职教育的效能,是当前高职教育的历史使命。

2社会能力培养应处于高职教育的核心地位

与职业技能可以速成相比,社会能力需要一个相对较长时间的培养。首先,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社会能力。社会能力中的责任心、合作意识等方面,从小学开始,甚至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家长就不断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大学生已经在潜意识里认识到这些能力的重要性,并在小学和中学的学习生活中得到了初步的锻炼养成;社会能力中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团队精神等,也在各种游戏活动中有初步的认识;抗压能力等则在考试和各种竞技比赛活动中有所体会。但是,这个时期,人的认识能力还是有限的,各种社会能力的体会还是感性的和偶然的,还难以形成一种社会能力的合力,难以独立地走上社会,进行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大学期间是社会能力的定型期。

有了小学和中学时期基本知识的积累、初步认识能力的积累、初步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进入大学后,大学生开始独立观察社会、思考人生,独自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在社会实践中反思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对社会的认识。这个时期,大学生就会从理性上认识到自己哪些社会能力较好、哪些社会能力不足,需要和哪些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合作,需要补充哪些课本以外的知识以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等。而各种社会能力的形成,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是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锻炼出来的;各种社会能力的形成,也不是短期形成的,是在各种活动中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改进而形成的。这些社会能力如果不能在大学期间得到较好的培养,那么,大学生毕业后,就要在工作过程中慢慢养成,而且,工作以后的社会能力的养成,需要付出较大的代价。所以,高等职业教育应当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并将其置于核心地位。

大学期间的教学活动、文化活动、社团活动等,都应当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为中心,让大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的同时,就是合格的社会人。另外,由于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学生们已经形成了基本的知识结构,具备了一定的思考能力,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大学教育就无需进行大量的知识传播,只要有教师的适当引导,大学生完全可以自我学习各种知识,自我探讨各种专业理论,自我获取大量的相关信息。高职教育的核心,是在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讨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在指导学生开展各种社团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团队意识、抗压能力、对他人对团队的责任心等。如果大学教育还是用大量的时间传播知识,那么,就完全低估了大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也就影响了大学生各种社会能力的培养。

3大学期间是社会能力养成的关键时期

首先,大学时期是人生的思想成熟期,此时的社会能力培养可以得到固化。在大学之前,小学和中学也进行了各种社会能力的初步培养,但是,这个时期的学生思想不成熟,对于参加各种活动,基本上是抱着娱乐的态度、随意的态度进行的,很少认识到各种活动对于自身社会能力养成的作用。大学是人生的转折期,大学以后,学生就要进入社会,由学生变为社会人。大学生的思想基本上成熟,他们会认识到各种社会能力对于自己走上社会的重要性,他们会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在各种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社会能力,并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固化自己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能力。大学教育重视社会能力的培养,将会为大学生一生的良好发展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其次,大学期间各种社团性活动丰富多彩,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能力。小学和中学时期,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积累基本知识,为以后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观察、独立解决问题打下基础。特别是现阶段,由于我国高考制度的存在,小学和中学的核心任务更是以学习为主,这一时期的核心目标就是,高考时取得好成绩,进入一所好大学。因此,小学和中学的社团数量较少,社团活动相对较少,学生投入的精力相对较少。而进入大学后,由于他们已经具有了基本的知识结构,能够独立地学习、观察、思考、解决问题,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社团活动。从生理学角度看,大学时期又是人生的叛逆期,他们急切地想改变旧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他们迫切希望成立更多的社团,参加更多的社团活动,在社团活动中展示独特的自我。由于大学生自身的需要,加上大学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每个大学里都有数量颇多的社团,这些社团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等各种社会能力非常有利。社团活动中,会出现许多领袖级人物,他们身上的良好的社会能力,大学生们会真实地感受到,会吸引大学生们去欣赏、学习、借鉴、提高。

再次,大学生的生源地宽泛,多种地方文化的交融有利于社会能力的提高。小学时期,学生们的伙伴主要是本小区的人,中学时期,学生们的伙伴主要是本地人,因此,他们接触的最多的是本地文化,探讨最多的是他们见到的问题,这对于开阔视野、开阔心胸有一定的局限性。进入大学以后,情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们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大学生可以真实地感受不同地域文化的魅力,可以亲自参与到不同文化的讨论当中,视野开阔了,心胸也开阔了,思想深度也就有了。在欣赏不同文化的同时,还存在一个包容的问题,对于不同的习惯、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观点等现实问题,大学生们会发现,要求统一是不现实的,更多的是要学会宽容、和谐相处。这一能力的培养,对于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大有裨益。

还有,大学生之间的利害关系较少,社会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错误成本较小。毫无疑问,任何一种能力的养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在实践中,不断地犯错误,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改进,不断地提高。工作以后,由于同事之间、客户之间、竞争对手之间,都存在着利害冲突,如果在处理相关问题上出现了失误,那么就有可能给自己和他人造成较大的损失,自己可能就要为失误付出较大的成本,会影响到今后的合作、发展、收益。但是,大学时期就不一样,大学生之间基本没有物质的利害冲突,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中、各种社团活动中,出现了失误,几乎没有成本,他们只要反思、改正、提高就可以。而且,由于短短的两三年,他们就要各自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此前的一些失误,不存在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发展、合作、收益的问题,只是给了他们一个锻炼改进的机会。

4总结

我们可以看出,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掌握一定职业技能的基础上,还要具备较强的社会能力。在这两种能力并重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利用其大量的设备,让学生参与实际的工作项目,完成实际的工作任务,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学校以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为载体,配合班级活动、系部活动、社团组织、人文讲座、各种竞技比赛等活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合理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社会能力培养应该处于高职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作者:贾红丽 单位: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