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微国外职业教育的特征及启迪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探微国外职业教育的特征及启迪,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探微国外职业教育的特征及启迪

一、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

为满足经济快速发展对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的需求,日本于上世纪70年代在长冈、丰桥两地设立了两所本科层次的技术科学大学,实行本科和研究生一贯制的职业教育,不仅很好地满足了职业高中和高等专科学校学生的升学需求,还使日本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规格得到进一步提高、内部层次更趋合理。此外,在“各种学校”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专修学校,以培养国民职业或实际生活所需的能力为目标,在高中基础上开设两年左右的职业课程(专修课程),学生毕业后可获得相当于短期大学毕业生的资格。办学方式灵活多样的专修学校正日益成为日本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进入新世纪,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国际竞争的日趋加剧,日本创设了新型的、实施实践性教育的专业研究生院制度(专门职大学院),正在为社会培养大批掌握高精尖端技术、具有国际视野和丰富职业经验的高级专门职业人才。随着日本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日本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也在不断改革中日益完善。除通过学分互换、开放招生等方式与普通高等教育加强横向联系外,在体系内部还呈现出教育重心不断上移的趋势。从最初只有专科层次的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专修学校,发展到在上述学校设立本科层次的“专攻科”,同时还通过设立技术科学大学实施本科、研究生一贯制的职业教育,再到本世纪初设立专业研究生院,最终形成了拥有多种学校类型、贯通专科、本科、研究生的多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二、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

“教育行动,法律先行”。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令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日本职业教育发展的另一显著特点。规范、全面的职教立法促使日本职业教育走向正规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发展道路,为职业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和各级各类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战后日本制定的《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均对职业教育做出了相关的规定。在以上两部法律的原则下,日本于1951年6月制定的《产业教育振兴法》规定了职业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并提出了对职业教育进行财政资助以谋求职业教育的振兴。《产业教育振兴法》是日本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而专门制定的法律,起到了《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社会教育法》的补充法的作用,是日本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部法律。《产业教育振兴法》的制定与实施使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了根本法律依据。在此基础上,日本还先后出台《短期大学设置基准》、《高等专科学校设置基准》、《专修学校设置基准》等一系列法令法规,对各类高等职业院校的组织编制、专业设置、教师资格、授课及学校设施、图书资料等多方面内容做出详尽规定,使每一类职业教育机构的设立与发展都有相应的法令规范可循。

此外,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相关立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对其进行修订和完善。短期大学、高等专科学校、专修学校和专业研究生院的创设与发展,都是依据相关教育审议机构提出审议报告,之后通过修订相关法案及设置基准后实施的。1949年,日本通过对《学校教育法》进行修订,作为战后教育改革的暂定措施规定设立短期大学。1964年日本再次修改《学校教育法》相关内容,规定短期大学是一项长期的制度,使短期大学的发展步入正轨。在这一时期,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期的到来,在日本产业界提出设立5年制专科大学的一再要求下,日本国会于1961年对《学校教育法》进行部分修改,随之颁布《高等专科学校设置标准》开始设立高等专科学校,至1976年对《高等专科学校设置标准》进行修订,促使高等专科学校通过扩充学科种类实现多样化发展。专修学校的设立是在1975年修订《学校教育法》的基础上实现的,相应制定的《专修学校设置基准》,对专修学校的修业年限、修学时数、在校人数和课程类型做出了详尽规定。注重职业教育立法过程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并切合形势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修订和完善职业教育立法,使各类高等职业院校的设立、发展、改革做到有法可依,为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有序规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三、始终以市场化为导向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战后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始终以市场化为导向,在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过程中实现改革和扩充的。20世纪60年代,随着《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此,日本通过制定积极的职业教育发展政策,通过创设新型、独立的高等专科学校制度,为产业界培养大批优秀的中级技术人才,很好地满足了市场的需求,为日本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70年代,日本结束了经济高速增长,进入了经济稳定增长时期,产业经济结构随之进一步调整,向知识密集型和服务型经济转化,新型产业的兴起导致就业市场的变化,日本及时调整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政策,通过设立新型的职业教育机构——专修学校,为产业界培养了大批立刻能投入职业岗位的专业技术人才,迅速占领了高等职业教育市场,很好地满足了经济稳定增长时期产业结构转型对技术人才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与此同时,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和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高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展开,市场对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日益迫切,日本通过设立技术科学大学以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和规格,更好地满足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在专业及课程设置上,为积极应对经济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国民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日本各级各类高等职业院校不断调整专业和课程,始终根据产业发展和就业市场变化对人才培养的层次、规格、规模的实际需求来确定招生规模以及专业和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同时,在教学环节特别注重学生的技能实践,尤其是到企业进行“实务训练”的实习环节,以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及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保证了高职院校毕业生较高的就业率。

四、不断深化高等职业教育的综合化改革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周期日益缩短,传统的过于追求专业化、精细化的专业设置和学科划分已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为此,日本不断深化高等职业教育综合化改革,改变传统单一注重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学科,向注重学科内在联系、重视学科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培养的综合学科发展,以培养学生具有宽厚基础和广泛适应性的综合职业能力。日本的短期大学、高等专科学校和专修学校通过采取课程改革等措施,删除专业领域过于狭窄的课程,合并同类课程,设置综合性基础性课程,使课程编排综合化和系统化,并通过增加实践课程的学分提高实践课在整个课程设置中的比重,以培养学生进入多种相关行业所需的综合知识和技能及职业适应能力。

此外,随着电子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广泛设置与普通学科和专业学科相平行的综合学科,学科涵盖信息、贸易、艺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业制造、教育等几大类专业,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科目学习,以发展个性,培养自主创造能力。此外,在近年来的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综合化改革中,还具有注重学生综合性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也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一般能力的综合发展的明显特点。体现在课程设置上,不仅开设的一般教养课程课时多于专业课程,而且一般教养课程的范围也非常广泛,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从课程的性质来看,除必修课外,还开设了大量的选修课,这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同时,为适应当今社会国际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日本各级各类高等职业院校在尊重本国的教育传统的基础上,还通过强化外语及外国文化教学、开设与国际事务相关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等措施培养能对外交流、具备国际视野的职业人才。

五、将高等职业教育纳入终身化进程

随着以科学技术知识和信息产业为支撑的知识社会的到来,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纳入终身化学习体系建设进程是日本近年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新特点。日本的高等职业教育正日益成为日本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以初、高中毕业生为招生对象,局限于学历教育的范畴,属于终结性、封闭性的教育模式。近年来,随着知识更新周期日益加快,职业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受教育者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实现转岗就业的迫切需求。日本的短期大学、高等专科学校、专修学校积极发挥其在终身学习体系中的作用,通过提供多种形式的开放式教育,发挥自身继续教育、社会培训的办学优势,以满足社会广大受教育者的需要。

2005年1月,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发表《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形象》咨询报告。该报告将短期大学定位于“作为普及化阶段身边的高等教育之一”,要求短期大学“与地区联系协作,提供多样的学习机会作为在知识基础社会打基础的平台”以满足社会在职人员的受教育需求。目前,日本的短期大学通过实行夜间授课、定时制授课、函授授课等制度向社会广大受教育者开放课程;许多短期大学还设立了面向地方社会开放的教育中心,通过开放学校教育设施、设置公开讲座等形式支持地方居民的终身学习。高等职业教育发挥终身教育职能的体现是通过“产学研”合作模式,推进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强化高等职业教育为地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的职能。近年来高等专科学校大力提倡植根于地区社会的个性化、特色化的学校建设,积极担负起“社区专门技术中心”的角色,力图扩大学校向地方社会开放的力度。专修学校近年来不断开发出大量的涉及各种领域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对社会在职人员进行职业教育和训练,并开始大举进军成人职业教育市场及公共职业训练领域,促使其在终身教育中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纵观战后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六十余年的发展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其高等职业教育在与社会经济的同步发展和相互促进中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并呈现出体系化、法制化、市场化、综合化、终身化等发展特点。这些特点对正处于发展关键时期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作者:李文英 刘云 单位:河北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