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为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职业院校需遵循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原则,与行业知名企业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挥职业教育价值。基于此,本文从我国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类型入手,分析现有培养模式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改进建议,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与实践帮助。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职教集团
报告提出了面向2035年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职业教育需深化教学改革,培养符合新时展需求的人才。新时展对人才的需求表现出专业性、综合性与创新性等特点,职业院校可通过校企合作,推动产教研融合,提升人才培养成效,落实宏观战略要求,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一、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在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中引入校企合作,可完善职业院校的教学课程,强化教师的专业能力,为学生提供参与生产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专业素养。目前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以下五类。(1)工学结合。在第一学年由职业院校开展理论教学;在第二学年上学期在合作企业实践;再回到学校开展为期一学年的理论学习;在第三学年下学期去合作企业实习。(2)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与职业院校签署协议,由企业骨干技术人员担任师傅,指导学生完成相关实践项目,深化学生对岗位工作的认识。(3)订单培养。企业结合岗位人才需求,与相关职业院校开展合作,签署用人培养协议,协助职业院校筛选生源、制定课程,培养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人才,合格人才可直接被企业录用。(4)职教集团。在当地政府部门或教育部门的领导下,结合区位优势,组织当地龙头企业与职业院校组建联盟,形成职教集团。(5)校企联合。将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用人标准有效连接,为社会输送更多行业人才。
二、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问题
(一)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的不足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课程设置不合理。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课程设置需涵盖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及岗位操作等多项内容,且与行业发展保持一致步调,但部分职业院校仍以传统理论课程为主,并未引入最新教学内容与先进实训设备,课程设置与岗位要求脱节;(2)教学手段滞后。在新时代背景下,市场对人才的实践技能要求提升,但部分教师以灌输式或填鸭式教学手段为主,学生的实践素养培养效果不佳;(3)师资力量薄弱。校企合作要求教师兼备教学素养与专业素养,但在部分职业院校中,教师的教学科研均以理论为主,在专业素养与岗位实践方面稍显不足,导致职业院校师资力量薄弱,影响教学质量。
(二)合作企业
在宏观政策与办学体制的双重影响下,企业在校企合作方面的热情稍显冷却,使其在寻找合作单位时,更倾向于金融机构或政府部门,而在与职业院校合作方面较为被动。同时,即使部分企业与职业院校签署合作协议,也并未深入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教师培养或课堂教学等领域,仅为职业院校提供实训基地或实践平台,导致校企合作流于形式,人才培养效果不理想。
(三)政府部门
政府部门在校企合作中承担主导者的关键角色,但在相关法律法规与市场监管机制方面,不够完善,阻碍校企深入合作,影响人才培养。在法律法规方面,政府部门并未出台相关文件,明确校企合作中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的责任义务,导致企业消极对待校企合作;在市场监管机制方面,各级政府并未设置管理校企合作相关事务的机构,导致校企合作中存在企业违规用工或廉价用工现象,危害学生的合法权益,阻碍校企合作的长久发展,影响人才培养效果。
三、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的创新人才培养建议
(一)优化办学模式
(1)优化课程设置。为保障课程设置与岗位人才需求的有效衔接,职业院校需结合专业岗位内容与要求,进行市场调研,邀请行业专家与企业骨干,共同制定课程体系;职业院校教师以理论知识为基础,整合岗位技能要求,构建课程结构,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提供指导。(2)创新教学手段。职业院校教师需改变传统教育理念,结合全新课程体系与标准,引入慕课、微课及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采用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或仿真模拟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3)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基础保障,是强化教学效果、提升校企合作水平的关键。利用校企合作的契机,职业院校可组织骨干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丰富教师的岗位工作经验,提升教师的实践素养。同时,职业院校可邀请合作企业的骨干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分享工作经验,介绍岗位工作要点,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二)深入校企合作
(1)参与职业院校课程设置。企业需积极参与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与专业教师共同探究行业发展趋势,使其明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并制定动态调节机制,结合市场变化,调整课程内容与专业体系,确保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市场人才需求始终呈对接状态。(2)协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企业具有显著资源优势,可为职业院校教师提供锻炼的机会,向职业院校输出专业技术骨干,介绍企业文化、岗位人才需求以及工作经验,提高学生对未来就业及岗位工作的认识,强化人才培养成效。例如,某企业组织合作职业院校的教师参与实践项目,定期组织产学创合作活动,使教师与一线岗位密切接触,提升实践教学水平。(3)提供实习场所与机会。在校企合作中,企业最重要的功能在于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与机会,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实现综合型人才的培养。以某旅游企业为例,为强化人才培养成效,该企业为合作职业院校提供全产业链的岗位实践,涵盖酒店管理、导游服务、旅游营销、新媒体传播及智慧旅游等多个岗位,并实施轮岗制实习模式,所有学生可在实习中体验所有岗位,体会行业岗位的特点,发展学生实践素养的同时,使学生明确自身的未来发展方向,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帮助。
(三)加强宏观指导
(1)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政府部门可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人才培养需求,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规范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机制。政府部门可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现状,在产教融合的大环境下,修订《职业教育法》等政策法规,引导企业发挥教育价值,提高校企合作的深度,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2)优化市场机制。为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政府部门可出台相关政策法规,给予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一定的优惠与补贴,优惠内容包括减免税收、简化审批流程或贷款补贴等;根据企业接纳学生实习的次数、对职业院校产学研的贡献等参数,给予一定财政补贴,补偿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经济损失。同时,为避免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政府部门可在校企合作中构建第三方保险制度与奖惩制度,约束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行为,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中,职业院校、合作企业及政府部门均会影响合作成效。通过本文的分析,职业院校需优化办学模式,合作企业需深化校企合作,政府部门需加强宏观指导,落实校企合作的优势,为社会输送更多专业型、综合型与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超,杨倩,陈仪坤.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探索[J].现代交际,2019(10):35-36.
[2]孙阳,穆柏春,杨静.职教集团背景下校企联合办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2):54-55.
作者:王忠泰 单位:福建省宁德蕉城中华职业教育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