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我国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近些年的教育热点问题。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领域在办学上、人才供求上和院校的发展态势上都出现了政府、企业和学校相脱节,企业应用型人才的缺乏,学校办学条件跟不上办学规模的扩大等问题。分析了国内外旅游职业教育的特征,剖析了我国旅游职业教育的环境影响因素,包括地区微观服务、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和家庭环境影响四个方面行。最后,提出了提升我国旅游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举措,包括加大旅游行业职工教育培训力度,采用“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培养模式等,有利于促进旅游职业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发展,转变教育机构职能,提高教育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对我国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和引导作用。
关键词:旅游职业教育竞争力;因子分析;旅游职业教育培养;旅游就业
1研究背景
旅游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对中国的旅游教育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一方面,我国旅游高等职业院校为了迎合国际竞争的需要,不断调整其培养目标,力求培养出旅游高级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我国的旅游市场也在起着调节的作用,通过国际旅游标准来检验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目标及成果,传统意义上的旅游高等职业院校的界限正在逐渐打破。国务院出台了对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其中确立了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政策目标,并明确提出“加强旅游学科建设,优化旅游专业设置,深化教学改革,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旅游教育水平”的口号。到2016年末,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959所,比上年末减少138所,在校生49.44万人,减少8.18万人;中等职业学校873所,比上年末减少266所,在校学生27.72万人,减少22万人。全行业在职人员培训总量达427.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9.54万人次,下降4.4%。近些年,我国的旅游职业教育的呈现教育竞争力差距明显,旅游院校的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毕业生失业问题严重和旅游高层次人才流失的现象。解决这些问题,就应从根源着手,国家、学校及旅游相关方面都要相互配合,以保证国家的旅游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以保证旅游作为国家经济支柱的核心产业的地位,以保证职业教育的现代化转型升级的顺利实施。
2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
王晓艳(2013)认为旅游高等职业教育是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要在重视理论体系学习的同时,更强调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强调教学与旅游实际相结合。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就是指为了适应旅游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在高等教育基础上,培养人们从事旅游行业的一种专门教育,是面向就业的教育,具有很强的职业化色彩。国际上,旅游职业教育的特征是:(1)“行业协会”起重要作用。旅游职业教育呈现出市场化明显的特征。(2)“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首先,在教学理念与培养目标上,突出技能的训练;在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方面,坚持按需和按岗设置课程。其次,他们要把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放在第一位。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3)把“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采用国际认证的制度来更进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化进程。我国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是:(1)高级性。它所培养的是高级专门人才,即技术应用型人才,适应社会不同层次的需求。从层次结构看,主要是由大专、本科及研究生层次。(2)职业性。是指在针对社会上提供的不同岗位,在职业能力分析基础上确定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能力。(3)技术性。着重培养岗位所需要的生产操作能力和组织能力,解决可能面临的实际问题。(4)地方性。旅游教育与当地的旅游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关系。由于各个地区的旅游业具有地域性,因此人才的培养也要遵循这一特征,也具有地方性,需要符合当地旅游业的需求。(5)实践性。就是要“学有所用”,在实践中巩固基础理论知识的可靠性。(6)质量性。一方面是高职院校的教学服务质量,衡量标准是学生对其教学的“满意度”;另一方面,学校培养出来的旅游高职人才的素质的高低,衡量标准是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3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旅游职业教育的环境影响因素有地区宏观政策导向,地区微观服务,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和家庭环境影响。(1)地区宏观政策导向,指各个地区为了解决旅游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而采取的宏观的政策指导。本文认为国家对不同地区可以采取“金字塔”的分层管理模式。有针对性的对旅游院校学生的旅游职业教育进行管理。(2)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吴玉鸣教授其研究结果表明,地区的高等教育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间的关联度达到0.81,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这较强的关联性,教育竞争力的强弱还控制着是经济竞争力的强弱。旅游教育竞争力也是如此,除了地区旅游教育的发挥在那水平外,旅游教育的竞争力还和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状况紧密联系。(3)旅游地区的微观服务,包括旅游社区、旅游企业和旅游院校都影响着旅游院校学生的职业教育成功与否。一般来说,衡量旅游教育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有旅游院校总数、旅游院校毕业学生人数、旅游行业职工的教育培训情况等。衡量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有旅游收入、旅游人数和旅游景区收入等。(4)学生的家庭环境都无形中影响学生的旅游职业教育,影响学生而的就业问题。实验证明,一个学生的家庭环境影响着学生的职业定位,因此在通过旅游职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时,要把家庭环境影响纳入到其中来分析。
4提升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措施
4.1提高旅游行业职工教育培训
职业教育培训在职业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训指的事知识和技能及工作态度的传授,包括实际操作方面的模拟活动,它可以在短时期内提高学员的工作能力。旅游行业职工教育培训主要包括旅游行政部门、旅游车船公司、成人学历和旅游饭店职工的职工教育培训等。现有的职业培训市场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职业院校的培训市场。特点在于拥有一流的教育资源,即高水平的师资和先进的专业实验设施,主要在于硬技术和高级管理人才方面的培训。第二类是社会培训机构,主要提供岗位资格能力培训,主要培养是一线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第三类是企业内部教育培训,包括本企业职工的再教育培训,也包括学历教育,如函授站和远程教育中心等。这些教育培训包括三种基本形式,即课程培训、在岗教育培训和自学进修。
4.2提高旅游高等院校师生比
总体上来说,旅游高等院校的师生比约为1∶25,而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最低的师生比应不低于1∶14,即0.07,这显然低于国家教育部的最低值。教师数量的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主要原因是:(1)教师数量的不足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荷。表现在上课时数多;课外活动多;科研任务重等。(2)教师人数的不足严重阻碍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表现在师生见面机会减少;教师责任心消损;教师科研时间减少等。要想提高我国旅游高等院校的综合教育质量,首先要拥有规模庞大且教师优秀的队伍,而且也要配备充足的行政人员和技术人员队伍。
4.3运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通过学校和企业的有效合作,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的优质教育资源和物质资源的互换,把课堂间接知识转化为实际经验和能力。校企合作的模式符合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性要求,促进了教育改革,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的本质要求。校企合作的意义在于:(1)有利于将教育融入生产劳动相过程中,更好的落实教育方针的实施。即将生产劳动引入到学校的教育过程中,这样才能更好的使学校教育过程和生产劳动过程交替发挥出各自的成效。(2)有利于校企双方优势互补,提高了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学校成为企业技术进步与创新的孵化器,企业成为高职院校的实践操作基地。(3)有利于改变教育投资体制,减轻旅游高职院校教育经费的支出。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企业可以资助办学,从而减轻国家、学校及个人的经费不足的问题。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
4.4运用“产—学—研”一体培养模式
产学研的教育模式是旅游高职教育未来发展的生命线。在产学研一体的培养模式过程中,对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要求了新要求,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第一,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动组织形式的变化。它要求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都需具备解决问题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和合作的精神。要求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方面,需要充分结合社会对各种类型人才的需求。第二,劳动组织和技术进步的变化,这就需要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要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基准。第三,社会职业的种类和职业活动内容的增加,要求职业教育加强文化基础、职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5总结
旅游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对我国的旅游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影响旅游职业教育环境因素,包括地区宏观政策导、地区微观服务、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和家庭环境影响四个方面。在提升旅游职业教育竞争力方面,本文提出了(1)提高旅游行业职工教育培训。(2)提高旅游高等院校师生比。(3)旅游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4)旅游职业教育的“产—学—研”一体培养模式。综上所述,发展旅游高等职业教育时,首先要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不断提高院校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其次,地区宏观政策导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地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优化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促进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更适合旅游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王莉琴 单位:和田师范专科学校生物与地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