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院校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本科院校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本科院校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

[摘要]高校改革工作的发展逐步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向着职业教育方面转型,而在探索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转型定位问题由于能够对转型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受到广泛关注。职业教育实行“产教融合”是国家深化全面职业教育的教育方针,也是职业教育实现创新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开展的实践探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积极的教育经验。本文从当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经验出发,总结实践中的问题,并提出对于本科院校相应的创新发展对策。

[关键词]本科院校;职业教育发展;产教融合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是产业和教育的深度融合。产教融合的概念对本科院校的职业教育领域而言,指的是本科院校根据本校所开设的专业,积极开办专业相关的产业,或者是将本科院校的专业发展同社会企业发展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本科院校职业教育与社会产业发展的共融,形成本科院校与企业之间互相支持、互相促进的合作局面,同时将本科院校打造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为一体的产业型教育实体,开创企业与本科院校相互促进发展的合作模式。我国本科院校涉及的专业范围广阔,门类众多,由于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各专业也存在各自的优势特点,在具体的产教融合经验中也有不同的具体实施方案。但是,只要坚定“产教融合”的指导思想,不断总结产教融合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本科院校职业教育发展一定是符合未来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

一、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经验

(一)企业先进技术的发展需求引导职业教育教学的创新

产教融合的意义就是实现经济产业和教育之间的相互合作和相互作用。将引导经济产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先进技术需求融入职业教育的教学中去,实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标准、目标与经济产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技术要求相一致,从而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适用性和应用性,满足地方产业和企业的发展需求。地方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先进技术以及技术岗位需求能够成为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的教学导向,同时产业发展和企业发展自身的先进技术和职业教育的融合能够大幅度提高当地的人才培养水平,间接地实现推动地方产业的发展水平,从而形成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的良性循环。现实的企业先进技术的发展要求和水平同职业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例子,是华为公司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通信技术类专业的产教融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通信技术类专业从2005年开始于华为形成校企合作,后来逐渐形成产教的融合发展。借助深圳本土企业华为的通信类人才的大量需求,和华为通信的顶级的技术标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形成了通信类专业人才的“课程、证书”共生模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将华为的在职工程师所需的认证标准融入具体的教学,将华为在岗的技术工人所需的职业素养和技术技能融入具体的教学,形成了与华为对口的人才输送院校,提高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和办学水平,也促进了学生的就业质量,以更加具体的用工要求推动了院校的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迄今为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已经成功地为华为输送和培养了成百上千的技术工程师,并在全国高职院校的技能大赛中获得了佳绩,成为职业院校教育中的佼佼者[1]。

(二)地方发展特色与职业院校教学内容的融合

职业教育的地域性教育发展特色结合了职业教育教学的特殊性和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特色,将产业发展特色与职业教育教学过程进行融合,可以说是以地方发展特色推动职业教育的教学特色的过程。具有地域的优势的传统经济产业是职业教育的特色化发展的依托,同时优秀的地方文化能够推动职业院校和职业教育下的工匠精神的孕育和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一代的蓝领阶层面临95后和00后的加入,如果没有优秀的工匠文化引导,这些新生代的蓝领很难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坚守自己的技艺、专心于职业技能化的专业学习。所以,在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中优秀的文化传承也不可少。在具体的经验中,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注重鲁商文化传承,该校通过创建鲁商文化博物馆,将鲁商的“重道义,顾民生,为国家”的商道文化贯彻到商学院的教学过程中去。这就是典型的技艺与文化并重的产教融合办学模式。它不仅充分发挥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优秀文化,对传统的鲁商文化进行了传承,也很好地提高了职业教育对象的文化素养[2]。职业教育服务与区域经济的社会发展的表征之一就是以专业人才的培养适用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那么以地方发展引导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上,也体现在引导教学专业的创新与发展上。我国的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非常强调为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也就是说是以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地方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职业教育就培养哪方面的人才。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将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发展所需人才和发展方向融入职业院校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提升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上的地域特色,进而提升院校的人才供给能力。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当地经济发展的产教融合经验为例,该校在专业设置上充分考虑到本地的区域发展的需求。温州市政府推行的“智力之城,时尚之都”的发展方向通过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充分将之融合到人才培养上去,以此建立的地方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就是充分的实证,让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温州的经济发展的基础、职业化人才的培养摇篮,也成为助推当地产业发展的助力。同样的经验来自于贵州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借助地域条件和民族特色,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成立的“民族中药技术分离中心”借助地方经济发展的资源优势进行深度的产教融合,将技术研发和创新与学院的专业教学、专业实践和人才培养进行一体化统筹发展,充分实现了职业技术教育与地方产业发展相融合。

二、本科院校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重“教”不重“产”

本科院校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中重“教育”结果,轻“产业”引导,甚至只是强调就业技能学习导向下的教育,而不是真正具有专业应用性和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没有充分考虑产业发展的需求问题和职业教育的导向问题。这造成了产教合作下的对于合作企业利益的忽视,也无法真正实现本科院校职业教育学生培养和就业对于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2016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推行的“社会适应能力评估”其实就是在帮助本科院校扭转对产教融合的办学理念认知,通过评估本校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来促进本科院校的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发展。只有适应企业和产业发展的人才才是社会所需人才,通过产教融合就能大幅度提高受教育者的社会适应能力。但是,该评估项目的推行并没有起到预想的作用,部分本科院校在对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认知和理解上存在一定的认知片面性[3]。

(二)产教融合机制下的企业与本科院校的发展导向不同

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一经提出,不可避免的就涉及到在产业和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的发展导向和权益导向问题。两者在产教融合的办学中谁居主体?谁属辅助?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原因之一是上述提到的部分本科院校对产教融合的理解片面化,还有就是在具体的产教融合中双方的发展利益不同也导致双方对于产教融合的期望不同。在产教融合中,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应当着眼于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和技能的导向,本科院校专业设置重要的参考标准也应当是行业和产业的发展需要,经济产业或者是具体的企业在整个产教融合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主体角色,它要根据自己的发展需求引导本科院校相关专业的实践和人才的培养。产教融合过程中的发起地位也是帮助本科院校摒弃“关起门来搞教育”的现象,本科院校职业教育是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地方产业的要素构成和发展趋势应该是本科院校职业教育的教学重点和发展重点,使本科院校职业教育跟着经济产业走,才能用发展的、应用型的眼光培养人才,这才是本科院校职业教育与产业进行深度融合的该有的合作模式。

(三)产教融合机制没有得到有效的制度保障

目前而言,产教融合的环境还不够成熟,本科院校与地方产业和具体企业都是分属于不同的领域,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是不一样的。尤其是现有的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对于促进产教融合方面并没有太多的保障作用和发展引导作用。同时,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出现纠纷或分歧,本科院校或企业也都无法以具体的规章制度和法律进行维权。现有的产教融合仍然存在于部分敢为人先和有着丰富社会资源的院校。很多的本科院校与企业之间的产教融合程度上存在明显的深度不够,甚至有一部分就是形式主义的“产教融合”。比如,校园里建工厂,生活区开超市等,这种简单的将企业要素引进校园,只会增加本科院校内的商业合作,而并不能真正地实现产教融合。另外,法律和政策环境的支持力度不够,也让产教融合的发展缺乏有利的环境因素。这些都是限制本科院校同地方、企业建立产教融合机制的障碍。

三、本科院校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发展

产教融合是产业和教育进行深度的合作的办学模式,是发展产业经济和人才培养的双赢模式。在党的报告中,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产教融合、校企一体的办学模式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是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国家应当积极引导本科院校的职业教育开展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不断融合,实现以产业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引导本科院校职业教育的教学创新,并且以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本科院校职业教育推动社会经济和企业的发展。

(一)树立产教融合办学理念

教育发展,理念先行。在本科院校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办学模式的发展改革进程上,具备健康的产教融合办学理念是推行该种模式为本科院校职业教育改革做贡献的第一步。正确健康的产教融合是实现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企业的经济效益诉求与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的“双赢”。认清本科院校和具体企业在产教融合模式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通过加强宣传和示范性的学习。地方政府在产教融合理念的传达上要发挥主导性的作用,一手牵起地方企业,一手牵起本科院校,在其中做好穿针引线的“红娘”。另外,地方的教育职能部门可以通过会议学习和优秀典型示范、参观教学等方式组织各本科院校和地方企业进行相互交流,加深各单位对产教融合办学模式的理念,深刻体会产教融合的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4]。

(二)营造健康的产教融合发展环境

在2017年的关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意见中,明确要求,积极支持社会第三方评价机构参与到职业教育的实践评价体系中来。只要有了本科院校的产教融合的健全评价体系和绩效考核标准,本科院校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的发展上才能够走得更快、更稳。产教融合的发展环境需要依靠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来营造,地方政府在正确解读国务院相关文件的同时要有所作为,一方面要大力推进优秀产教融合的示范点建设,将优秀示范点的辐射和影响做到最大最强,影响更多的地方企业和本科院校积极行动,为产教融合的办学之路引航。在示范点的建设上,要注意总结办学经验,形成产教融合相关的政策法规来规范办学、促进办学,让后续的产教融合合作有法可依、有规可循[5]。另外,在对产教融合的财政支持上,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功能,做好产教融合的财政支持工作,推进产教融合的深度发展。

(三)提升企业的合作意向,提升产教融合程度

在《职业教育法》中有明确规定,企业应该积极履行参与职业教育的义务,在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国务院会议上也同样强调企业要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的办学和教学中去。在政策层面上,我国一直在推行职业教育的“放管服”,深化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具体而言,在促进本科院校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实现多元化,积极鼓励民营资本进驻本科院校职业教育成为促进本科院校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快本科院校职业教育与地方企业发展的融合[6]。在有相关政策支持的情况下,本科院校和企业应该加大合作力度,积极参与到产教融合的办学和发展中去,以企业的发展需求促进与本科院校间的产教融合,实现共同的发展效应和发展利益。

参考文献:

[1]石伟平,郝天聪.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思维逆向[J].2019,(01).

[2]汤智华.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经验、瓶颈及出路[J].成人教育,2019,(01).

[3]田新芳,林雯.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研究现状———基于十年CNKI相关论文的内容分析[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8,(08).

[4]刘冬冬,崔钰婷.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研究:现状、热点及未来趋势———基于CNKI2007-2017年文献的可视化分析[J].重庆高教研究,2018,(09).

[5]饶丽娟.高校产教融合运营机制存在的盲区与突破[J].中国成人教育,2018,(12).

[6]王秋玉.地方本科院校深化产教融合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13).

作者:张坤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