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职业教育提升精准扶贫的耦合机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手段,精准扶贫的核心要义是精准。扶贫的主体要面向扶贫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工作,才能做到精准。扶贫不仅要解决生活问题,更要让扶贫对象有持续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职业教育在这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将通过耦合机制深入研究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耦合机制
一、精准扶贫工作的现状
2013年在湖南考察时提出了“精准扶贫”思想,“精准扶贫”是相对于“大水漫灌”式的扶贫方式进行了专门的升级优化,以提升扶贫的水平和效果。“精准扶贫”思想来源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新的发展,“精准扶贫”思想对于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的影响。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到2017年,中国贫困人口减少近7000万,相当于每分钟至少有26人摆脱了贫困;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贫困县数量实现了首次减少,减少了153个。创造了中国扶贫史上的最好成绩,我国扶贫工作取得的成绩提出的精准扶贫思想密不可分。
二、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
职业教育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帮助受教育对象掌握从事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职业教育包含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在扶贫中的重要作用就是帮助贫困人口掌握职业技能、获得学历,从而提升人力资本的价值。我国贫困人口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受教育水平比较低,而职业教育可以很好地解决教育和就业问题。扶贫是一项长期工程,解决的不仅仅是当前的问题,更是人民群众全面的发展。劳动力的素质跟其收入有正相关的关系,所以提高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能够提升其收入水平,进而改善其生活状况。当劳动力在接受教育之后,其具备了更高当职业技能,也拥有了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贫困人口在教育方面相对比较匮乏,而职业教育的特性符合贫困人口的状况。职业教育可以帮助受教育对象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职业技能,从而提高收入。前面以及论述过,职业教育分为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通过对二者的对比分析可以发展他们相互之间各有优劣。学校教育主要面向学生通过升学考试的形式完成,学生不仅仅可以学习职业技能,还能够学习更丰富的知识,在范围上学校教育的覆盖面较小。职业培训的对象更加广泛,只要符合特定条件就可以参加培训,从而获得相应的技能。要想让职业教育惠及更多的人数,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2019年全国两会的政府报告中有专门关于改善职业教育的内容,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2019年的高职院校要扩招100万人,同时也让生源更加多元化,不仅仅是高中毕业生,还把退役军人、农民工和下岗工人纳入招生范围。这项政策对于“精准扶贫”意义重大,将会有更多的人被纳入到职业教育之中,而且这些人中还有一定数量的贫困人口,这就对于提高贫困人口的就业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2019年的两会除了提出职业教育要扩招100万人之外,还提出了运用失业保险基金中结余部分拿出1000亿,这1000亿的基金将被应用在企业工人的职业技能提升和转岗再就业的培训。职业技能需要跟随社会和其他的发展不断提升,而缺乏培训的劳动力会降低收入,这项政策不仅仅是帮助可能陷入贫困的人口提升就业方面的竞争力。国家政策的支持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职业教育数量和质量的提升无疑会实现精准脱贫。
三、职业教育跟精准扶贫之间的耦合性分析
耦合性的概念来源于软件开发,主要是针对模块间关联程度的度量。在本研究中我们认为职业教育和精准扶贫之间存在着耦合关系,并且二者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在接下来将详细论述二者之间的耦合关系。职业教育具有提高人力资本价值的属性,人力资本价值提升的直接影响会增加劳动力的价值,提高其收入水平,所以职业教育和精准扶贫之间关系密切。职业教育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推动精准扶贫,更在于能够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一)职业教育跟精准扶贫的对象之间的耦合关系
精准扶贫的对象是贫困人口,我国在精准扶贫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喜爱,截至去年年底一共有1386万人口实现脱贫。我国在脱贫方面取得的成绩不仅仅包括人口数量,还有280个贫困县实现了脱贫摘帽。贫困县的整体脱贫摘帽也意味着一个地域内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从而推动该区域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根据这组统计数据分析,我国目前仍然有1660万的贫困人口,精准扶贫工作的对象就是这1660人。根据我国精准扶贫的经验来看,解决贫困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为其提供可持续并且有质量的就业,就业不仅仅可以通过收入解决当前的收入问题,更能够为贫困家庭持续获得收入提供保障。贫困人口就业的质量取决于其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水平不足的劳动力虽然可以通过政策支持解决短时间内的就业问题,但是其可持续性受到政策影响。职业教育能够解决劳动力职业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对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相关的培训从而为其就业打下基础。职业教育的长远目标是为社会提供价值更高的劳动力,职业教育跟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高等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研究、管理能力,职业教育则侧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职业教育可以更快速地让学生适应职业发展,更快地进入职业发展的通道。向更深层次分析,贫困人口在受教育方面相对缺乏,而贫困是导致其不能全面、系统接受教育的主要原因,职业教育在这方面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贫困人口教育不足的问题。而国家现在意识到职业教育对于精准脱贫的重要作用,正如前面论述的那样,2019年全国两会政府报告中指出高职院校要扩招100万人,让100万人接受职业教育对脱贫的作用可想而知。
(二)职业教育跟精准扶贫在目标层面的耦合关系
曾经也提出过“扶贫先扶智”,彻底解决贫困问题对于新时代的发展特别重要,这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之一。要实现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一定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人要实现全面发展,教育是基础性条件。贫困人口在受教育程度方面是比较缺乏的,所以从目标层面来说,让贫困人口接受职业教育要跟实现精准扶贫二者是一致的。解决贫困问题不是解决一时的生活问题,是要建立一种机制让人民有持续过上美好生活的能力。贫困人口在接受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职业教育对于贫困人口来说是帮助其建立持续获得美好生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的短期目标是通过职业训练提升就业能力,随着就业能力的提升受教育对象对工作、对职业发展将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
(三)职业教育跟精准扶贫在政策方面的耦合关系
我国对于精准扶贫的重视体现在了方方面面,为了支持精准扶贫颁布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其中让贫困群众接受教育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之下,精准扶贫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胜利,脱贫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很多脱贫群众在过上好日子之后意识到教育对于自身的重要性,其学习的意愿格外强烈,各个地方政府也出台了让贫困群众接受教育的文件和政策。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重点是解决人才问题,体制性的问题可以通过政策文件解决,而制约农村发展的人才问题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解决。人才具有流动性,流动性跟地区发展密不可分,人才都愿意流向经济社会发展成熟或者有潜力的地区。贫困地区在发展上落后,不利于保留人才。贫困地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提升自身的人才培养能力,而人才的培养又离不开教育。在贫困地区开展职业教育非常有利于培养人才,不同地区在培养人才上可以“因地制宜”。比如,在农业区域,可以培养农业产业技术人才、经营人才等。在人才培养上,既可以采取传统的与职业院校合作的方式,也可以与农业合作社共同培养,也可以选派人才到发达地区脱产学习。
四、职业教育在提升精准扶贫方面对制约因素
根据前面的论述可以发现,职业教育对于提升精准扶贫的质量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的限制职业教育的效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梳理制约因素,可以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对精准扶贫的作用。
(一)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水平和设备落后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存在着地区间的不平衡,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可以投入更多的资金,也有企业参与其中。而贫困地区则无法投入大量资金,也没有企业参与其中,这就导致了“贫困影响教育水平”现象。在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职业院校已经在政策的支持下跟当地企业进行了深度融合,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目标紧跟行业、企业发展。而贫困地区的职业院校无论是课程体系还是人才培养目标都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老师讲授的内容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贫困地区还存在招生困难等问题,贫困地区学生普遍受教育程度低,贫困家庭更希望孩子能够早日步入社会参加生产、劳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教育的不平衡,教育的不平衡又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也加剧了贫困问题。除了教育水平以外,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设备也非常落后。众所周知,职业教育区别于高等教育最大的地方就在于其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的动手实践性,而实践性主要来源于实训设备,贫困地区的学校因为资金的缺乏而无法购置能满足教学要求的实训设备,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学的效果。
(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与企业互动缺乏
地区贫困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企业的发展的落后。在经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已经与企业实现了深度融合,很多职业院校与企业都建立了订单式人才培养、产教融合、专业共建等模式。校企双方的深度融合对职业教育对推动作用是最大的,因为学校可以不断调整教育的目标,从而不断培养出符合市场要求的人才。而这偏偏是贫困地区最大的短板,贫困地区的企业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为主,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也不重视与职业院校之间对合作关系。
五、总结
本研究分析了职业教育和精准扶贫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二者的现状分析以及利用耦合性分析可以发现,职业教育对于精准扶贫有着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可以提升劳动力素质、帮助贫困人口增加收入、为贫困地区培养人才等,但是同时也要意识到职业教育对精准扶贫的影响仍然有可以提升的空间,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在现阶段下,要通过经济发展职业教育为精准扶贫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
[2]司树杰,王文静,李兴洲.中国教育扶贫报告(201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3]陆汉文,黄承伟.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201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4][印度]阿比吉特•班纳吉,[法]埃斯特•迪弗洛.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5]冈纳•?尔达尔.亚洲的戏剧———南亚国家贫困问题研究[M].方福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6]阎桂芝.清华教育扶贫十年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7]张翔.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机制探究[J].教育导刊,2016(6):23-26.
作者:尹萍 单位: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