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职业教育的融合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职业教育的融合,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职业教育的融合

摘要:职业教育是当今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职责。我国职业教育经过前期的迅猛发展获得长足的进步,但高职院校开展教育工作普遍忽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重技能轻文化素质”的人才培养短板也随之凸显。如何在会计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我们试图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传统文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德育教育

1研究背景及意义

我国传统文化中,“文化”与“教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职业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等有形的社会条件下产生并发展的,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征必然以潜在的方式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目前,现代职业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推进没有给予一定的重视,比如:重专业教育、轻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不足;践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淡薄。因此,认清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职业教育的辩证关系,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融入现代职业教育的课堂,是我们试图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多年来,潍坊职业学院坚持在学生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注重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家国情怀、尊师孝亲、职业素养等,积淀了较为厚重的教育基础。在此基础上探索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的理论和方法,对学生良好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养成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也为学院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内容

在实施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职业教育融合的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需要多层面、多角度、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高职学生正处于接受能力强、认知变化快的阶段,教育应适应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着眼于以上两点,课题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

2.1探索了会计专业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需求情况

从高职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的调查我们得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高的认同感,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主流媒体的宣传以及家庭道德的传承。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不高,首先,表现在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其次,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够清晰、过于片面;再次,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答不出来或是表现出一知半解;最后,对文化的理解流于形式,没有内化为每个学生的日常言行。通过调查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需求程度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没有足够的兴趣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若学校开展传统文化的学习,他们更希望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和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且希望借助中国传统文化提高自身修养,并有益于未来的职业发展。

2.2分析了会计教学中应融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古文典籍、书法曲艺、忠孝观念中无不蕴含着为人处世、经世之学之道,特别是儒家思想代表的价值体系,成为传统思想的瑰宝。但传统思想中也存在着等级观念、因循守旧等的消极因素。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职业教育相融合,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紧密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实际,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紧扣职业素养的部分作为研究重心,兼顾其他。

2.3制定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职业教育的路径

秉持“知行合一”的教育原则,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从学院、教师、学生和企业四个层面出发,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理论学习、教师素质培育、学生社团活动、企业实训活动的“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教育模式。

2.3.1学院层面

以潍坊职业学院为研究载体,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一系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第一,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入手,将传统文化教育嵌入人才培养方案,立足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以入学教育、思政课、人文教育课程的形式融入课程设置中。第二,大兴院校传统文化之风,充分利用报告、讲座、比赛等形式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第三,以物质文化营造教育氛围,学院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景观建设,实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第四,以网络媒体营造宣传平台,借助微信、微博、学校论坛等学生广泛认可的网络形式,推动学校优秀传统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

2.3.2教师层面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主力军。首先,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研习《论语》《孟子》等优秀典籍,并积极参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讲座、培训,提升自身素养。其次,在专业课的教学中,教师将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纳入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中,将专业知识与职业素养相结合,如教师借助“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的思想,着重引导学生不做假账、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3.3学生层面

实践中,对会计专业2017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和补充,对课外素质教育活动进行了合理安排,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相关项目进行学习,如第一学期的“感恩教育系列活动”“会计诚信教育讲座、第三学期的“文明礼貌活动”等。学生社团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充分发挥教育作用,辩论赛、演讲比赛、传统文化节等,引领学生于活动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更是施展传统文化的平台,“贫困老年人爱心帮扶”“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3.4校企合作层面

安排学生深入企业进行职场体验,了解企业文化、用人需求和岗位工作流程,该过程中将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素养与会计职业素养紧密融合,实现理论与实践、岗位与课堂、教学内容与会计职业资格标准的融合。

3研究成果

3.1高职院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势在必行

客观分析高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需求情况,究其原因概括为以下三方面:一是生活环境所致,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而成长的,个性鲜明,面对自由化思潮的影响,更容易被吸引而轻视中国传统文化。二是我国的教育制度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考试,这就导致学生重视专业课程而忽视中国传统文化。三是与学生的年龄阶段有关,年轻人的天性注定了他们喜欢新鲜事物。这些都导致了学生表现出本位思想重,责任意识淡薄;只追求专业上的学习成果,缺少对人生价值的深刻认识;容易盲目追溯,随波逐流等。学生的这些行为都与我国传统文化相背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基本价值观没有融入学生的生活。因此,在高职校园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无可争议。

3.2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应与职业素养相结合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之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选取尤为重要。我国传统文化以道德文化为基础,特别是儒家思想代表的价值体系,提出了做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准则,如仁爱、尚义、自律等。该课题以会计专业为基本研究对象,通过调研企业会计人员职业素养需求,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实守信、严谨踏实、坚持准则、客观公正、廉洁自律、团队协作、爱岗敬业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见图1)。实践证明,以上教育内容即符合高职院校学生传统文化素质要求,又符合会计专业岗位能力需要,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3.3多层面齐抓共管,促进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职业教育

第一,学院管理者层面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育人作用,做好顶层设计工作,为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管理上的支持。第二,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教育课堂,要求教师在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具备较高的人文和身心素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学生是实现目标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学院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有效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内化为自身行为。第四,企业积极参与,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践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拓展职业生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4结语

当前,专业技术型和人文素养型相结合,全面发展的高质量新型人才紧缺,以体现素质为本位的教学方法所培养出的人才将会受到社会的青睐。高职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质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内化、长期实践的过程。通过理论学习、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逐步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符合岗位要求。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现代职业校教育要不断挖掘资源,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让中国传统文化扎根在学生的灵魂最深处。

参考文献

[1]魏静,苏伟立,崔晨秋.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德育的途径[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7,15(3):90-92.

[2]王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4):77-78.

作者:张倩 单位:潍坊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