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技能大赛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本文通过对技能大赛的综合分析和总结,从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将竞赛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阐述了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作用。充分说明举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创新。
关键词:技能大赛;教学改革;教学资源
0引言
职业教育方针一直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其赛项设置应紧跟市场需求。企业的参与对于开展技能大赛来说至关重要,只有这样大赛选拔出来的人才方能紧扣社会人才需求,实现企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的良性平衡。通过对技能大赛的综合分析和总结,其在职业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技能大赛引领,促进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精准培养和选拔人才,平衡好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加强产教深度融合,将产业发展和职业教育挂钩,创新职业教育结构,实行多主体办学、多方式培养,促进职业教育良性高效发展,努力提升职业教育效果。围绕职业能力的评价来确定技能大赛的竞赛内容,按职业岗位完成工作任务的实际需要来策划竞赛项目,竞赛设定的工作任务即为典型的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突破传统的单一学科局限,实现了跨学科综合设计制作项目,如《中式面点》、《西式面点》项目均涉及到食品原材料、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加工工艺与设备、食品饮食文化等相关内容。这要求建立课程体系和选择教学内容时坚持“实际、实用、实践”原则,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挣脱学科教育的桎梏。同时为了更好的满足行业岗位读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应将各学科知识融合及交叉起来,设计多门课程交叉内容。传统教学内容中那些过时的、难以被理解的推理知识应剔除,加入一些当前社会需求的新技术、新内容和新技能,重视教学的实践性,具体要求是坚持实用标准,企业岗位需要什么就讲什么,需要多少就讲多少,让市场决定教学内容。在技能大赛引领下确定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本位是岗位职业能力,该人才培养体系有机融合了课程设置内容及要求与职业技能竞赛内容。不仅如此,它融合了培养过程和工作过程,融合了企业岗位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该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具备较高的素质和专业能力,还能够更快的适应企业及市场需求。要想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充分调动其企业和学校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加入大赛内容,充分利用好大赛平台,学校努力为企业培养更好的优秀人才,同时企业为学校发展提供多方面支持,实现学校和企业双方的互惠互利,两者共同发展和进步。通过技能大赛将项目式驱动教学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将知识与技能整合,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并通过知名企业的参与,紧跟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构建符合市场实际需求、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及知识点,确定考核形式,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
2促进了教学方式的改革
技能大赛的考核方式是按工作任务中的各知识与技能评价点指定评分细则,并按职业岗位评价方式对参赛选手的竞赛成绩进行评定。这引领了职业教育“以项目为载体、工作任务引领、行动导向”的教学改革理念,形成了“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一体”的共识。这无疑说明当前老师的教学方式已经过时,我们的老师应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以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具体来说就是老师负责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自觉投入到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进而提升其各项行为能力。此外,该培养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适应社会能力等方面具有良好效果。深化课程改革,教师根据大赛目标和要求,通过大赛分析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确定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以真实(企业)工作任务为载体,课程中融合企业认证内容,增加了学生的视野。以实际案例作为被剖析的对象,在教师指导下,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将竞赛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
技能竞赛的成果体现了职业院校较高教学水平。将技能竞赛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并发挥实际作用,推进教学改革,是我们进行竞赛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将技能竞赛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环节:竞赛心得整理、竞赛规范整理、理论知识整理、竞赛成果整理、微课视频录制,通过这几个环节的整理,我们将竞赛学生和教师的技能有效地转换到实训教学过程中,将竞赛的训练内容和心得体会融合到学案和课题项目的设计中,将部分学生受训成果转化为大众化的教学资源,惠及所有职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真正体现了教育公平。任务书和学案的设计与技能竞赛接轨,以竞赛的要求加以整理,形成最后教学所用的资源库。由参与技能竞赛的学生配合老师完成资源的整合,整合规范竞赛的设计、要求、理念等,由于是在学生的参与下整合的内容,所以更容易理解。技能大赛尽管侧重于训练学生的技能,但并未忽视理论的学习。转换过程中,以课件、文档或微课形式完成理论的学习,学生自主结合学案学习技能及相关知识,所以说转换过程的转变主要集中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上。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应用翻转课堂的理念,通过拍摄微课视频、创建慕课平台的方法,供学生学习。通过开放实训场地和训练空间,使得想要动手实践和更深入了解的学生,能够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使用大赛实训装置进行实践,从而深化所学知识。大赛技能训练的指导老师和技能竞赛的学生也可给予相应疑难解答。对于操作中的重点难点,利用微课来解决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也可以在慕课平台上实现共享,这样在突破难点、疑点的同时,也更加完善了教学资源的共享。还可以把技能竞赛的成果编辑成短片,通过各种媒体播放,丰富教学资源,为师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教学过程、教学成果以及教学设备等应以技能竞赛的要求开展,展示并分级评价教学中所用相关课件、图文及成果等。学生在操作时,一定要按照竞赛的要求,提前做好准备、理清思路、安全规范操作并做到有始有终,在此过程中,还可以聘请参加过竞赛的学生现场指导,学生对学生实践起来会更容易理解。教师在对项目成果的评价上,要重点考察学生对教学新内容的操作技能上,实现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深化和迁移。相比传统的教学资源,由技能竞赛转化而来的教学资源更具实用性和创新性,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由技能竞赛转化而来的教学资源更贴近企业的管理模式,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打好基础。传统的教学资源内容单一,一般情况由单门课程组成,而由技能竞赛转化成的教学资源,内容丰富,更加实用,把多门学科综合在一起,更加提高了学生对知识运用的灵活性。技能竞赛一般都有企业参与,所以反映了当下企业对新技能的要求,将其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实现了人才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4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对于技能大赛而言策划竞赛至关重要,要求能够满足职业岗位完成工作任务的实际需要,它不仅考查课程标准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即所谓的显性知识与技能,也考查诸多隐性知识和能力,比如环保意识、成本意识、分工与协作、工作过程、交通与沟通、计划与决策、安全意识等。而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正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两者在培养目标这方面不谋而合。通过技能大赛依托与企业的深度融合,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通过整合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职业需求,形成职业行动领域,由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探讨、归纳和选择,依据职业成长和认知规律递进的原则,把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设置课程时充分考虑岗位能力相关知识与技能,在教学内容中纳入行业、职业和企业要素,创建与行业、企业合作构架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以真实(企业)工作任务为载体,引用实际工程案例,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真实设备环境和虚拟仿真等多种教学手段,将所教内容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在竞赛中包含职业技能所需知识点,完善课程教学内容。如此一来,学生可在技能训练中逐渐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技能大赛通常按职业岗位完成工作任务的实际需要组队参赛,学生不仅要自己能够很好的完成竞赛项目,而且也要有能力与团队其他队员一块合作完成相应的竞赛项目。现代社会不仅要有高超的专业技能,还需要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善于团队作战。同时,融入企业文化和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责任心和感恩之心,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学生对企业的忠诚度,对学生开展个性化教育,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使学生具备扎实的职业岗位所需素质和能力,成为一个在社会上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优秀人才。职业岗位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即为竞赛过程的策划方向,它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不仅要依据计划按部就班的完成各项工作,还必须具备较强的现场组织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临场发挥得更好,并能够解决突发事件。由于竞技环境的特殊性,学生在技能大赛中需要面临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从发现到解决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些都是对学生组织管理能力的一种锻炼。
5促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职业技能大赛的开展教师占据重要位置,一般来说,大赛项目所涉及内容相比课程标准要求来说要更高,难度一般较大,基于此,指导教师的作用不言而喻,它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具有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只有才能真正在职业技能大赛中为学生的良好发挥做出贡献,更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学生。因此,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必须得到相应提升,通常的做法是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积极参与企业生产、新技术研发,有针对性地参加短期培训等,还可邀请行业相关专家参与到技能大赛中担任指导交流工作,从而提升专家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实际上参加职业技能大赛锻炼的不仅是学生,对于指导教学而言也是一次有益的锻炼,它能够帮助专业教师真正成为“双师型”教师。通过开展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不仅能够促进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也能够引领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和技术创新。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举办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助益,将发展期间逐步探索出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运行模式加以制度化和规范化,促进“以赛促学,以学促赛”局面的形成。
作者:邵宏 单位:天津市经济贸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