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生命哲学对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启发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老子生命哲学对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启发,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老子生命哲学对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启发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自杀和杀人的事件层出不穷,部分学生由于错误的观念,作出漠视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事情,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高校开展生命价值观教育工作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分析老子“重人贵生”“少私寡欲”“养生教育”“上善若水”的生命价值观,提出对高校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四点启发:一,高校尊重生命的无上价值;二,转变教育方式,倡导教育“无为”;三,融入思政课堂,进行长期教育;四,增强大学生生命感悟,开展“养生”教育。

关键词:老子;生命价值观;教育

生命价值观是人们认识和处理生命价值问题所持有的根本观念,它是生命价值的信念和理想。近年来,我国大学校园中暴力、自杀以及伤害他人的事件比例不断上升,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因此,高校开展生命价值观教育刻不容缓。从古至今,有不同的思想家从各种层面、角度去探讨生命价值观,找寻教育方法,而道家思想创始人老子的《道德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道家重生,主张珍惜生命,以“道法自然”为核心的生命理论,“重人贵生”“少私寡欲”“养生教育”“上善若水”的生命价值观,对高校开展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高校开展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大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

近年来,社会飞速发展,大学生身处复杂的环境之中,个人主义、金钱主义、享乐主义等都会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大学生面临现实压力,很容易思想迷茫,否定自身价值,甚至作出自杀、虐待动物、伤害他人等偏激的行为。所以高校开展生命价值观教育活动,可以让更多的大学生珍惜生命,尊重他人生命,进而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有利于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

当代高校教育很多是应试教育,更多地注重理论学习,使得学生越来越急功近利。高校中很少有专门针对大学生生命方向的教育课程和实践活动,缺少对学生心理和情绪上的关注。高校应该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课程,让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实现高校教育目标,真正体现素质教育。

(三)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大学生也面临着各种挑战,而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是国家的希望。高校开展生命价值观教育,可以减少甚至避免很多悲剧的发生,挽救无数家庭的幸福,有助于中国梦的实现,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二、老子生命哲学的内涵

(一)“重人贵生”的生命至上原则

老子认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将人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说明他对生命的重视和敬畏。在他看来,除生命之外的其他所有都是空谈,没有生命就没有了一切,他更提出:“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由此也可以看出老子非常重视生命,看轻物质。他认为,只有爱惜自己的身体,尊重生命,将自己的生命放在第一位,这样的人才有可能成为天下之主。“重人贵生”思想强调对生命的关注,当然,不仅是对自己生命的重视,还有他人的生命同样需要被尊重和关爱,包括动物,由此可以说老子的生命哲学是非常全面而人性的。

(二)“少私寡欲”的价值取向

老子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建议人们少一些欲望,少一些斗争,多一些纯真朴素的心性,多一些自然的情感。因为他看到很多人为了所谓的物质利益、社会地位等身外之物而不择手段,不仅损害了自己的身体甚至不惜伤害他人的性命。他提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纵情于追名逐利非但不能给自己带来满足感,反而会迷乱人的心性,使心灵越发空虚,使生命陷入危险之中,贪爱名利必然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付出沉痛的代价,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也会大打折扣”。我们不仅要保护自己的生命,同样要尊重他人的生命,更不能以他人的生命为代价来谋取自己的利益,满足自己的私欲。

(三)“养生教育”的生命智慧

在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博大体系中,以自然养生为特色的道家思想,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老子主张养生,他建议人们多关注自己的身体,养生保身,提醒人们生活、饮食、睡眠要有规律,注重身心的修养和自由,不要受到功名利禄、富贵贫贱和生死的束缚限制,消除执念和牵挂,也正是因为他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所以告诫我们要学会养生,重视自己的生命,关注自己的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方面的,还有精神方面的健康。我们在当下的教育实践中不但要教导学生热爱自己的身体,更要时时养护自己的心灵,爱护自己的生命,德智体全面发展。

(四)“上善若水”的生命境界

“上善若水”是老子内外兼修生命价值观的最高境界。老子常用水来喻人、教人,用水性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也处众人之所恶而不怨,做好事不争名,处恶劣的环境也不埋怨,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能善,动善时,水的品性真是和道的品性差不多了。”老子要求做人必须具备像水一般的宽阔胸怀,摒除杂念和贪婪。人们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如果为了名利费尽心机,那失去的可能是最宝贵的财富———生命。

三、老子生命哲学对高校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借鉴价值

生命价值观教育属于学校的德育范畴,通过教育,引导受教育者培养正确的生命观,作出正确的行为。其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抗挫能力,增强大学生的生命意识,使之成为健康发展的人,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高校尊重生命的无上价值

老子非常重视生命价值,把一切名利、财富等看作身外之物,提出“重人贵生”,旨在说明生命的重要。因此,借鉴老子的生命哲学理论,指引高校必须重视对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生命,将学生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只有高校意识到学生生命的重要性,才能创造出更加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使学生懂得如何热爱生命,珍视生命,处理好生命与利欲的关系,让学生明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可再生。”高校生命价值观教育还应让学生明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不仅要善待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在生命价值观教育中,高校必须创造良好的生命理念氛围,让爱护生命融入到学生的整个学习和生活当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二)转变教育方式,倡导教育“无为”

“无为”是一种生命的智慧,隐世、避世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精神境界,因此,老子的教育倡导把生命置于自然背景之下发展,高校开展生命价值观教育工作,目的在于通过借鉴老子的生命价值观,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爱护自己的身体,时刻保持平和的心态。当今大部分高校为了向社会输出专业人才,只是单一刻板地灌输理论知识而忽略学生的爱好兴趣,导致学生对生活没有动力,缺乏生命活力,忽视精神追求。对此高校应该不断完善教育方式,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法开展教育,让学生自由选择、自由发展,在课堂中注意引导学生以平常心对待任何事,待人处事不要走极端,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的主流信仰,德智体全面发展,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融入思政课堂,进行长期教育

一方面,高校生命价值观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对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阶段性的,所以高校必须对学生进行长期并且全面的生命价值观教育。众所周知,思政课贯穿高校教育全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课程体系,所以,高校应该利用思政课堂,将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相关内容加入到里面,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生命的价值,深刻体会生命的美好,另一方面,很多大学生对自己都非常有自信甚至有些自负,当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或者不顺应自己心意的时候就会觉得受挫,有落差,还有一些学生深受网络的影响,原有的价值观受到网络的冲击而彻底颠覆。所以,在思政教学过程中要加入对学生价值观、心态的培养,重视结合网络信息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并且教会学生分辨网络信息的优劣,多和学生沟通交流,注重思政课堂的人文关怀,引导大学生感悟生命。

(四)增强大学生生命感悟,开展“养生”教育

“老子强调‘摄生’‘养生之道’及开朗精神,用此来延长寿命,才不至于陷入困境,人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要善于‘摄生’,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精神修养的重要性和生死智慧,提醒人们应该珍惜生命、善养精神,并且顺应自然”。高校要对大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就必须从各个方面入手,包括体育、心理素质等,生命价值观教育需要大学生真实的体验。对此,高校要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活动平台,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积极开展生命角色体验活动,增强生命体验,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在实践中加强情感和价值观的培育,并懂得“生命诚可贵”的道理。高校应充分开发学校教育资源,如图书馆、学报、广播站等,将其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真正地起到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作用。大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是我国高校重要的教育组成部分,高校作为培育、输出人才的智慧象牙塔,在大学生主流道德观念形成及价值观的选择方面承担着重要的教育责任,其对大学生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的思想对中国人有着深刻的影响,老子的生命哲学独特而全面,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而且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我们必须取其精华,为高校生命价值观教育所用,使大学生收获幸福人生,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霞.老子:中国生命哲学之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2]韩林合.简论老子的贵身思想[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3]高开华.汉字书法与经典:道德经[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4.

[4]樊琦.道德经是这样写成的[M].沈阳:北方联合出版社,2015(1).

[5]郑晓江.生命困顿与生命教育[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

[6]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梅萍.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作者:鲍美阳 张卫平 单位:辽宁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