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创新探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创新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创新探讨

[摘要]国家的综合素质以及文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哲学教育的普及性以及效果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是哲学教育的主要力量,但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存在着功利化、政治化等问题,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基本功能失去。因此必须要进行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定位、目标会受到哲学本性的限制,因此本文就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创新的原则以及策略进行介绍与研究。

[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创新

马克思主义对无数的工人运动进行指导,并且在运动实践中不断完善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方法论传授给人们,指导人们辩证地看待问题,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如今社会经济发展,时代进步,一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已经被耗尽,其方法论与世界观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不能将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其实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先进性,并且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吸收人类优秀的成果,不断丰富与发展。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重要阵地,也应积极发展与创新。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创新遵循的原则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重要的思想武器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理论性比较强,但是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封闭的理论,它与时展相适应,并不断创新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实践发展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善于捕捉社会特点,对社会热点以及焦点问题进行研究,满足时展需要。同时注重哲学教育的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内容以及研究的创新等。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还需要在实践中践行马克思主义,以社会发展作为依据,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深化,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实效性。

(二)逻辑与历史相结合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重要的原则。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最早是黑格尔提出的,后来马克思与恩格斯对其改造,使其发展成为作为科学的方法以及原理。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历史其实就是客观事物的发展历史,涉及人类的认识史,逻辑是主观性的东西,历史是客观的,逻辑以历史作为基础和依据。逻辑是主观的,能够将历史反映出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分析事物的逻辑时要全面考察事物的历史过程,将连贯的历史事实作为依据和参考,通过逻辑分析事物,考察事物的历史过程,在历史考察的始终都有逻辑分析的影子。

(三)真理与价值性相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将科学理论作为基础,阐述分析社会政治以及权力体系,解释其合法性。马克思主义渗透、宣传执政党,使其覆盖全社会,通过价值准则以及行为规范引导社会公众达成共识,促进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能够顺利运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工作需要从多个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进行分析,让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认同,将其作为人生实践的重要指导。并让学生认识到,当前西方意识形态逐渐渗透,各种意识形态相互充斥,马克思主义受到了极大地挑战,因此必须要积极创新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模式,避免大学生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在大学生的成长发展中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现状

首先是教育体制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将教材当成现成的理论以及标准进行教学,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偏离,过分注重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忽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教师在教学时照本宣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死记硬背,并且考试中过分注重分数,很多学生都是平常不学习,考试前突击,哲学教育的目标以及效果无法真正实现。其次,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也有待提升。当前经济发展逐渐全球化,政治理念、社会制度以及文化等都存在差异,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高校的一些哲学教师对哲学内容把握不到位,相关领域常识的运用不到位。合格的哲学教师有深厚的理论知识沉淀,不仅知晓哲学知识,还对相关交叉学科的知识有掌握,比如美学、伦理学、宗教学等。知识讲解时涵盖很多方面,利用哲学对现实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最后,教育价值定位的问题。如今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过分注重分数,忽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与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与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相分离,重视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但是忽视学生人格的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与其他社会学科教育不同,需要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强化人文精神,对知识进行内化与感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进行改革创新,对于学生理想信念的确立以及素质水平提升是极为有利的。

三、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创新策略

(一)优化教育理念,提高教育实效性

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思维能力,创新型人才对于国家教育以及民族兴亡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进一步创新高校哲学教育,使其与人的个体需要相适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以及时展需要。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创新要积极引导个体需要,注重个体需求的引导,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与大学生的工作、生活以及就业相结合,强化大学生的能力,使其发展成创新型人才。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材施教,结合学生个性特点控制教学的广度以及深度,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实现全面的进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内容的创新,强化学生的创新以及思辨能力。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教学内容,认真分析前沿观点,提高学生对哲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学生个体评价,结合教学实际以及学生实际调整教学内容,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实效性。

(二)价值多元化的教育创新,顺利实现教育目标

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创新的实践性,将实践放在认识的首要位置上,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投入到实践中,对实践进行指导,使其更好地改造世界。如今价值多元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也需要满足时展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实践,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创新的全过程中渗透实践,人才培养需要满足实际需要,打破传统教育束缚,努力解决新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立场,坚持无产阶级以及人民群众的阶级立场,多元化的价值使人们受到了冲击,社会思潮不断变化,必须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政治立场。此外还需要做到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需要将回归到人的世界中,注重人的生存、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创新是将实践作为形式创造自身价值的人,转变单一的功能定位,引导学生形成好的政治立场,使人形成健康的人格。

(三)创新哲学教育体系,规范考核模式

高校的哲学教育需要积极借鉴西方国家的哲学教学经验,建立有序的课程体系,分为初级、中级以及高级等。学生自主选择想要学习的课程内容,教材也需要依据教学体系对等级进行划分,提高其代表性、准确性,选择合适的专业教材,并形成与专业教材相配套的辅助教材,让学生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更好的理解。同时规范哲学教学考核方式,积极创新,转变传统的只重视知识以及分数的考核形式,这与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是相违背的。因此必须要创新考核方式,依据教学体系对教学等级的考核方式进行划分,初级课程学生可以通过谈论、问答等方式进行考核,实现互动考核。中级课程的学生,可以通过讨论、评价以及综述等对哲学原著学习情况进行分享,共同探讨存在问题的地方。高级课程的高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能力,考核这些学生时可以增加理论与实践的内容,通过论文或演讲的形式考核。

(四)使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实现教育现代化

当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创新意识的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需要转变单一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的小学方式。可以进行互动教学,教师与学生对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并引导学生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理解问题,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好地分析处理问题。还可以利用社会实践模式进行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是哲学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在高校哲学教育需要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通过社会实践教学更好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以及理念,强化其思维能力。社会不断发展,哲学教育的手段也应做到与时展相适应,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重要方法,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多媒体教学能够将枯燥的教学模式生动化、直观化,结合教学内容以及目标使用合适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方式能够使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方式进行创新,满足时代需要。使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创设好的情境,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哲学教育是一种创新性的教育,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需要提高重视程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公共必修课,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理念以及方式等还是存在不足的,导致马克思主义教学比较教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也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必须要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创新的原则,采取有效的措施,创新教育内容以及形式,实现教育理念以及目标的优化,顺利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康安娜.刍议如何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6(8):80-81.

[2]吴丽娟.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高校哲学教育的实践转向[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62-163,171.

作者:李敬 乔磊 单位:花河北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