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茶艺哲学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茶艺中包含着非常深厚的传统哲学思想。我国茶艺之所以盛行千年而不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茶艺与传统哲学精华思想暗合,二者相得益彰。传统哲学因茶艺而升华,茶艺因传统哲学而更富文化魅力。本文立足中国茶艺,主要从“和、静、怡、真”四个传统哲学角度分析茶艺与哲学思想的交融、印证、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同时就近现代西方哲学对中国茶艺的影响也进行了一定描述。
关键词:茶艺;哲学;思考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已经成为千百年来国人生活必需品,上至达官贵族,下至普通百姓,一日三餐与茶相伴。“一杯润口,两杯润喉,三杯沁入五脏六腑,世间不平事,皆付笑谈中”。从宋代开始,饮茶、品茶之风已经风靡天下,甚至这种饮茶风气逐渐蔓延至周边国家地区。随着饮茶之风的盛行,茶艺文化也逐渐成熟完善。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品茶其实就是在品一种人生态度。茶如人品,观其饮茶之举可知其性格品质。茶艺从产生伊始就与我国传统哲学产生密不可分的逻辑关系,如中国传统哲学主张“天人合一”的思想,而茶取之于田野,茶味自然纯朴,饮茶本身就是在进行人与天地的沟通。因此,我国已故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曾说,中国茶道茶艺是最能彰显中国哲学精髓的载体之一。
1何谓中国茶艺
所谓茶艺,就是指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创设品茗美好环境,体现了形式与精神统一。茶艺从本质上来看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不同地区茶艺的差异性甚至成为区分地区文化的标签,如砖茶在内蒙古、西北等地区盛行,体现了当地人粗犷的生活状态,而南方地区居民更喜欢精致的红茶、绿茶等饮品。茶艺的具体环节主要有选茶、择水、烹茗、洗具、泡茶、品茗等,不同环节又有更加具体细致的文化内涵:选茶注重节气、地域,择水以高山清泉水为上,烹茗主张采用红泥小炉,茶具以紫砂为上等。从史学角度看,中国茶艺真正发端于晋朝,酝酿于南北朝,发展于中唐,成熟于宋明时期。近代国情动荡,茶艺有所衰败,但是改革开放以来茶艺被各地所挖掘传承从而再次复兴。从哲学角度看,茶艺已经成为中国哲学纯天然的载体之一,与传统哲学文化水乳交融。茶艺作为与周边国家乃至全世界各国交流的重要媒介,不少国外人士因茶艺而接触中国茶文化,喜爱中国茶文化,进而了解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2茶艺中“和、静、怡、真”的传统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博大精深,以人为本、天人合一、有容乃大、中正平和等传统哲学思想已经内化为国人的品质,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品性、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无不受到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茶艺文化中也浸润着传统哲学思想的精髓。总体上看,我国茶艺文化主要体现了“和、静、怡、真”的传统哲学思想。
2.1茶艺中“和”的传统哲学思想
“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儒家“中正平和”,道家“天人合一”,佛家“大和至善”等“和”的哲学思想已经深入国人骨髓。茶艺中也包含着丰富的“和”的传统哲学思想。选茶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茶具讲究“五行调和”,饮茶要求“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烹茶用文火等。茶艺表演者要求谦和有序、彬彬有礼。“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古人最喜入高山、采茗茶、用明泉,焚香烹茶,坐而论道,追求天人合一、中正平和。今人于闹市中觅一净室,邀几名友人,烹一壶香茶,对桌而坐,互诉心声,世间烦恼之事也随袅袅茶香而去,留下的是一种平和的做人心态,一种达观豁达的人生体悟。中国传统哲学“和”的精髓思想以茶为媒,代代相传。茶艺成为沟通人际关系的有效桥梁。中国人与人为和的思想借助茶艺文化传递到世界各地。茶艺文化在今天茶道复兴时代将会带给国人更加平和的心态,推动国人树立更加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让国人生活得更加幸福美满。
2.2茶艺中“静”的传统哲学思想
茶艺要求人修身养性、清静无为,方能追求更高的人生大道。而这与我国传统哲学思想中“静”的思维不谋而合。传统道家哲学思想要求“致虚极,守静笃”,儒家主张“静能生慧”,佛家认为“禅茶一味”,而禅的最高追求之一就是“静”。茶艺文化本身属于一种“静”的文化,只有在宁静的环境中,用静的心态才能真正领略空明的茶文化的内涵。从茶艺的各个环节具体分析“静”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一是茶品的选择,高品质的茶叶本身生长于高山之巅,如无静谧环境无法产出高品质好茶,选茶需要精心体味,不能粗枝大叶,只有具备“静”智慧的人才能找到真正高品质的茶品;二是饮茶的过程要求“静”,真正品茗之人需找一静谧之所,不受俗事干扰,这样才能体会茶的真谛,闹市中饮茶不过是解渴而已,不会真正领悟茶艺文化的魅力;三是从烹茶者来看,一壶好茶的烹制如果没有“静”的心态是无法真正获得的。现代茶艺表演中要求表演环境安静,动作举止轻缓、行云流水,功到自然成,这也符合中国传统哲学“静”的思想。“静”的思想贯穿茶艺文化的始终,“静”的茶艺文化也成为传统哲学“静”的思想传播发展的有效平台。
2.3茶艺中“怡”的传统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哲学中“怡”的思想主要是指愉悦身心、引人向上的意思。道家追求“自在”,佛家主张“明心”,儒家讲究“修身”等就是“怡”的思想的具体体现。中国茶艺中“怡”的思想无处不在。中国茶艺,可抚琴歌舞,可吟诗作画,可观月赏花,可论经对弈,可独对山水,亦可以翠娥捧瓯,可潜心读《易》,亦可置酒助兴。儒生可“怡情悦性”,羽士可“怡情养生”,僧人可“怡然自得”。这与今天日本茶道追求的“清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茶艺“怡”的思想更能引发普通群众的热情,如果没有“怡”的品性中国茶艺仅会沦落为高端文人雅士的小众事情。茶品怡人,绿茶清幽淡雅,红茶甘冽清爽,花茶清香袭人,黑茶厚重浓烈。茶具怡人,不同材质的茶具多外观美观,让人喜爱不已。茶艺环境怡人,有时即便是陋室只要摆放一壶清茶,袅袅茶香也使得陋室不陋,相反更加彰显陋室主人高雅的品性。茶艺技巧怡人,“红酥手煮茶、倒茶”,姿势优雅,令人赏心悦目。总之,中国茶艺文化中“怡”的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正是由于“怡”的思想才让茶艺文化拥有其他文化不具有的强大的群众基础,使得茶艺文化能够一代一代延续至今。
2.4茶艺中“真”的传统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要求追求宇宙人生大道,追求人生存在的真谛。“真”的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最高追求,做真事、成真人、求真道,实现人生的大成境界,是历代国人美好的追求。而茶艺文化中也包含着丰富的“真”的哲学思想。甚至古往今来很多历史名人雅士通过茶艺、茶道体味到了何谓“真”。从这个角度看,“真”是中国茶艺追求的起点也是最终的目的地。中国茶艺中“真”的思想体现如下:一是追求真茶、真香、真味,所有爱茶者为了心中所爱不怕跋山涉水只为寻找心目中最喜爱的茶之“真”,这种求“真”的思想大而化之,演化为国人做事认真、品性直爽的人生态度;二是茶具的“真”,一套好的茶具为人所追捧,甚至不惜花费万金只为求得一套心仪的茶具,这体现了国人身上为求“真道”不屈不挠的哲学精神;三是待人要真,以茶待客需要付出真情,唯有“真性情者”才能真正做到“以茶会友”,这种茶艺的“真”本身既来源于传统哲学“真”的思想同时也极大丰富发展了“真”的思想,尤其是在引领国人真诚待人、扎实做事方面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总之,中国茶艺的各个环节、各个部分最终的追求就是要实现“真”,这对今天我国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也有积极借鉴意义。
2.5茶艺中其他传统哲学精神的体现
中国茶艺除了体现上述“和静怡真”的传统哲学思想外,其他传统哲学思想也有所体现。中国传统哲学主张“辩证思维”,茶艺文化中也体现了较为丰富的辩证思想,如烹茶中“静”与“动”,饮茶中的“缓”与“急”,茶具的好与坏,茶品质量的高与低等。中国传统哲学要求“有容乃大”,即人应当树立宽广的胸怀,不要为琐事所累。茶艺文化本身博大精深,浸润茶艺、茶道可以让人逐渐放下俗世一切烦恼。“斩断万千烦恼丝,只留明台一清明”,这种豁达的精神在茶艺文化中也体现得比较明显。中国传统哲学要求“知行合一”,要想培养较高的茶艺文化素养需要做到知茶、爱茶、品茶,这本身也符合“知行合一”的思想。中国传统哲学主张“以人为本”,茶艺文化最初的创立者和最终的受益者都是“人”,茶艺修身养性、培养人健全的人格,让人能够以更加积极平和、真诚大度的心态为人处世。中国传统哲学还特别重视人伦等级理念,茶艺表演中茶具的摆放、奉茶等各个环节追求“君臣”之道、上下有序等也体现了这一点。中国传统哲学强调自强不息,一泡好茶、一套好茶具、一壶好茶饮的获得都需要人付出艰辛的劳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依托茶艺得以更好地继承发展,茶艺因富含传统哲学精髓思想而获得更加持久的文化生命力。综上所述,茶艺中包含着非常深厚的传统哲学思想。我国茶艺之所以盛行千年而不败,最终的原因就是由于茶艺与传统哲学精华思想暗合,二者相得益彰。传统哲学因茶艺而升华,茶艺因传统哲学而更富文化魅力。
3近代西方哲学思想对中国茶艺的影响
近代随着西方对中国经济军事的入侵,西方哲学思想也逐渐传入中国。一些西方哲学思想的精华也为中国茶艺文化所吸收借鉴,成为中国茶艺文化全新的精神素养。笔者认为对中国茶艺文化影响最深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马克思哲学主张用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世界万物,采用联系、发展、矛盾等方法认知世界。不同地区根据地质、气候等特色种植相关的茶品种等,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做法。马克思哲学强调辩证的否定,要求树立创新意识。茶艺文化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不断被添加全新的内容,这本身体现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意识。马克思哲学认为人生真正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奉献。今天的茶艺文化不断给人全新的文化情感体验,在塑造和谐社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这与主张奉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谋而合。除此之外,西方其它哲学思想也对中国茶艺文化带来一定积极影响,如人文主义文化主张人类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民众,更好地促进民众完美的发展。这种人文主义思想给中国茶艺文化的启示,一切茶艺都应当满足百姓身心发展的需要,离开群众基础空谈茶艺文化只会是“缘木求鱼”,最终将会丧失发展的活力。当然,西方哲学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相比,后者对中国茶艺的影响更加深远。当前一些茶艺表演者在海外表演中为了更好地开展茶艺表演宣传工作,在表演中融入西方文化元素,但是大多数茶艺表演仅是在茶艺表演环境、茶艺内容等方面纳入部分西方文化元素,这仅是形式上的借鉴,并没有从实质上对茶艺文化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4结语
中国茶艺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哲学思想,“和、静、怡、真”的传统哲学思想在中国茶艺文化中无处不在,茶艺文化也因为纳入丰富的传统哲学思想而获得更加持久的生命力。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茶艺文化在今天也需要不断吸收借鉴域外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哲学思想,这样才能让中国茶艺成为世界的茶艺,让中国茶艺获得更加宽广的生存发展空间。总之,茶艺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较有代表性的文明创造。一杯清茶,传承千百年民族精神,一段茶艺史,见证中华文明发展的独特历史阶段。茶艺应当为今天的国人所传承发展,应当让茶艺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活名片”。
参考文献
[1]姜宇,般若堂.茶言禅语[J].中华手工,2016(10):49-50.
[2]马强.浅谈茶道[J].芒种,2017(3):107-108.
[3]程炳光,汪巍,朱汉珍,汪松能.略论中国茶文化的发展[J].蚕桑茶叶通讯,2013(2):83-85.
[4]包大明,任天飞.中国茶文化历史漫谈[J].兰台世界.2013(28):160-163.
作者:孔祥学 单位: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基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