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城市文化哲学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城市作为复杂多变、包罗万象的现象集合和社会存在,其在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定义。总体来说,城市的定义包含以下几个要素。第一,环境(生态)要素:这主要包括满足城市生产发展的人口、资源和自然等客观环境要素。第二,经济要素:城市是经济集聚和经济功能性的载体,经济发展所依赖的物流、空间、资本等要素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第三,社会要素:主要是指城市生产方式、价值观的独特呈现和表达方式,城市社会特征是一种文化的表达。城市并非是简单的人口、生产资料、商品交换的聚集地,它“不只是建筑物的群集,它更是各种密切相关并经常相互影响的各种功能的复合体——它不单是权力的集中,更是文化的归极”。城市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和存在方式,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人格价值诉求。正如斯宾格勒断言:世界历史就是城市和市民的历史。可以说,城市的发展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城市文化的发展历史。人类把城市作为地域性乃至世界性的发展中心,留下城市独特的建筑、习俗、风格等文化遗产,将各具特色的文化形成塑造为城市的灵魂。为了更好地理解城市文化,本文借用任平教授关于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内涵定义:所谓文化就是与自然相对立的人类“内隐的或外显的行为方式”,文化在本质上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而城市文化就是以物质的和精神的空间显现的人的文化,城市、人、历史、文化及其相互关联城市的灵魂。城市文化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物质文化层即城市的建筑文化,管理秩序层即生活与行为制度层次,精神秩序层即心理观念文化等人文价值层次。这其中物质文化是城市文化的基础,制度文化是中介,生活秩序文化是表现,人文价值文化是灵魂,整个城市文化不过是由精神秩序、人文价值核心外化构成的文化价值体系。城市文化是城市与文化的统一体,是城市精神外化及人格化的表现,是都市人之为都市人的生活方式。城市文化属性首先表现为城市文化的开放性。开放性在早期商业城市的海外贸易和经济交往中得以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以城市作为空间节点开拓世界市场建立普遍联系时,城市体系的聚集和扩散效应借以经济、文化的开放迅速扩大。对不同文化的接纳是城市社会交流的必要前提,源于经济的发达开放形成的对不同地域、文化价值观的异质主体的开放包容,最终打破传统乡村文化保守性而形成城市文化的开放性,成为城市文化的根本特征之一。城市文化属性其次是自治性。城市文化自治性是指内化为城市价值、文化结构、行为模式的平等观念、民主意识和法治精神。平等是市场经济的普遍原则,是对市场经济主体的承认和尊重,资本主义对交换价值的追逐,将平等观念与实现人的独立性一同“植入”了城市文化的精髓。在平等观念基础上进而产生广泛的城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政治参与秩序。现代城市社会的复杂分工与社会交换呼唤确定性、统一性、稳定性的规则,于是正规、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开始为市场经济保驾护航,法律本身还内涵着对平等、自由、民主的价值追求。现实来看,平等、民主、法治基础上产生的市民社会真正成为“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城市正是市民社会的诞生地和发达健全的标志,是世界市场的支配力量。城市文化属性核心归于自由性。卢梭认为,人人生而自由。恩格斯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资本主义以对私有财产的自由支配与处置、以自由竞争为内在规律的资本增值实现对经济秩序的无形维护,自由文化表现为经济行为和社会功能上对提供选择的可能性、实现目标的手段的多样性以及获取劳动成果的公平性的满足,对自由的追求是人的本质复归的过程,是完整的人以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的过程,是从本质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彰显的过程。
二、城市文化的西方视阈演化逻辑
考察城市形成、发展史,可以发现城市、城市文化是生产力水平和专业劳动分工的必然产物。当公元前五千年左右人类发展所需的农作物开始积累时,一部分劳动人口得以解放从事非农业劳动的工作,早期城镇就已经雏形显现。人类长期的远古狩猎活动、谷物栽培、规模化生活以及文字记载等各种手段的实践和社会变革中,全部发展使得村庄文化逐步向城市文明退让。“人类能力的发展,人类自我的扩大……这种发展文化在城市结构上有许多表现,所有这些都是这种独特过渡的具体表现形式,亦即文明的兴起”。然而由于其与现代城市的突出差别,使得这样的前现代性城市(城邑、城镇)的发展数量、规模和质量都十分有限。随着18世纪末英国工业革命的号角吹响,现代性主导的城市化浪潮在世界各地以爆炸性的姿态快速推进,其与前现代城市在功能、规模、性质等各方面呈现出本质差异,正如吉登斯所描述:“现代的城市中心,是根据几乎完全不同与旧有的将前现代的城市从早期的乡村中分离出来的原则确立的”。然而,现代城市化的目的也仅仅在于实现工业化,进而满足资本日益膨胀的本性。科学技术无所不能的假象膨胀了工具理性,在造成理性与自然和人性的断裂的同时,造就了启蒙成为新的神学的退化。现代城市化造就了高效的生产机制、发达的工业社会,但两百年间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将人类在工具理性催生下的贪婪堕落极致展现,现代文明在现代性、资本全球化泛滥中造就了城市的发展困境和城市文化的无序迷茫。工具理性的失败呼唤人文理性的回归,人类和城市曾经追求的工业文明城市结构正在坍塌,当前知识经济、网络经济在通过信息重置人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之间的关系,并深刻地变革城市的经济社会结构的同时,城市表面繁荣下的冲突与浮躁深入城市文化肌理。面对城市和城市文化问题,西方学者从不同维度展开了深刻的思考与探索。以列斐伏尔、大卫·哈维、爱德华·苏贾为代表的新马克思主义者,沿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路径,将空间纳入资本扩张、生产方式的逻辑并视其为资本主义进入新阶段的表现。列斐伏尔通过“社会性、历史性、空间性”三元辩证法的改造,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正不断超越地理空间,通过社会生产关系由空间中物的生产转变为空间的生产即生产空间本身。大卫·哈维通过对“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理论升级,坚持认为城市生活中表现最为突出的特征是“时空压缩”体验,资本同一性扩张过程也是不平衡地理学的形成过程。爱德华·苏贾也认为空间具有本体论的性质,城市空间不再是生产的容器存在,而是被纳入了商品生产、利润增长和社会关系再生产的过程,城市空间具有自身再生产的能力和文化属性。海德格尔、胡塞尔、刘易斯·芒福德等后现代人本主义思潮,崇尚对日常生活的回归及去中心化、差异化的文化,后现念与当代城市文化的变革融为一体。人本主义现象学、存在主义以情感、意义为本体,从人的认识、情感与本质的重读和发掘,用积极的日常生活经验来包容、协商和认同全部的差异、多元,倡导人道主义和日常生活实践的城市文化理念。海德格尔将城市定义为商品化、技术化、市场交换的场所和产物,通过对现象学文化意义的回归,揭示人类存在的根源及生命意义。胡塞尔否定实证主义的科学原则和量化的工具理性,以回到生活世界重拾丢掉的文化、价值实现对意义理性的重建。刘易斯·芒福德超越城市原始的防卫与商业等实用功能,在更高层次上阐释了城市力求差异化的文化交融和文化城市作为城市文明与社会的本质存在。
三、城市文化的马克思主义批判逻辑
在城市文化的现代与后现代争辩、多元性与一元性激烈交锋的背景下,“只有通过某种主导型文化逻辑或者支配性价值规范的观念,我们才能够对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的真正差异做出评估”,这也为马克思主义对城市文化的审视批判提供了出场的可能。马克思将资本主义作为城市文化分析的现实语境,揭示资本作用下丰富、多样、复杂的社会历史性,明确扬弃资本逻辑作为实现社会发展统一的样态,是马克思主义城市文化理论的基本批判理路。
1.人的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城市文化论述的本质解读。
在关于人的发展的规定性上,马克思将人的发展过程分为“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三个阶段,并分析认为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人的存在发展方式,人类最终将实现“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关于人的发展的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起点是人对自然的改造,“自然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来说才是存在的……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统一”。当然,有生命的个人是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第一个历史事实则是有生命的个人的物质需要,这样的物质需要表现为衣食住行,由个人组成的交往关系就构成了社会的全部内容。城市代表着社会发展的先进生产力和文化追求,个人和社会具有内在同一性,社会的生产发展也产生于个人的社会实践和创造并最终服务于人的需要,从而形成了人的现代化作为城市文化的本质要求的唯物史观依据。正是基于此,罗伯特·雷德菲尔德认为城市的作用在于改造人,亚里士多德说“人天生是城市的市民”,刘易斯·芒福德表示城市从一开始便具有人类性格的许多特征。
2.文化来源于人的实践活动来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劳动生产是实践的最主要形态,而“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过程只表现为价值增值过程的一种手段”。一个阶级通过对物质劳动和资本的占有,占据社会意识形态上的统治地位,以劳动和交换为基础的私有制、基于私有制存在的文化对立贯穿了文明的全部历史。其次,马克思通过劳动、实践走向唯物史观。马克思强调感性的活劳动即实践的主体地位,社会物质(商品、货币、资本)是物化劳动的产物,人口是实践主体,物质生产方式是主体用实践的劳动工具组成的生产关系作用于实践对象,社会存在本质上就是社会实践结构,这样就构建了从实践观通向历史唯物主义的通道。最后,实践活动是一切认识的起点和认知的根本手段。一切社会存在都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实践是把握、理解社会关系的根本方式,马克思主义就是以实践把握现实世界的系统化世界观理论。
3.对资本统治逻辑的揭示和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城市文化论述的核心。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的崛起是由以工业文明浪潮为基础的现代化运动直接造就的,工业文明在资本统治逻辑的推动下表现得无处不在。资本的本性首先是逐利性,对利润而不是道义的追求是资本与生俱来的本性。“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其次,资本运动和扩张具有贪欲性和无限性。资本只有不停地运动才能保持资本的本性,一旦停止运动就转化为一般的货币和财物而不是资本本身而存在。资本的第三个属性是物意性。资本的本性必然要把所有的生产要素纳入自己的统治范围,把一切都变成资本的逻辑。资本主义就是把一切劳动物质化,把一切物质商品化,把一切商品资本化,使人类社会进入物意性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样态。资本的第四个属性是依附性。在资本主义全球化时代,资本形态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到借贷资本的变化,正是资本与其创新特性相联系寄生性加强的体现,资本的创新是服务于资本增值需要的内在动力。马克思正是通过对资本的深入剖析,形成了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的资本批判逻辑。
4.批判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城市文化论述的语境。
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最大化对自然的耗费和对主体的普遍物化,批判了作为资本主义罪恶的生动体现的工业城市,批判资本主义城市文化的基本样态:城乡对立、阶级对立。马克思坚持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并批判指出,资本的发展必然遭遇自然与历史界限,只有全面化和过程化的无产阶级革命和人类解放,才是对资本逻辑在生产生活中对自然的无尽索求和对人的无限物化的彻底扬弃。而且,马克思的革命性、批判性是与建设性、发展性同为一体的,对资产阶级的无情批判和对共产主义的执著追求是互为一致的。在资本主义社会物对人的统治关系下,人对人的依赖关系是由资本对人的统治、资本家对资本的掌握,导致的人对资本家的依附关系。随着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消失和国家政权的消亡,人类才开始成为社会和人自身的主人即自由的人,实现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马克思将资本批判与社会建设结合,用新世界观、新历史观分析当代资本社会和城市问题,向世人宣告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最终实现空想社会主义向科学社会主义的转向。
四、结语
城市生产方式塑造形成着人们的习惯、信仰和现实人性,并将开放、自治、自由和价值、公平、公正、法制等准则融入城市文化核心,展示着自身作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文化节点的骄人风貌。如果说城市是现实社会生产生活和社会关系得以展开的生动舞台,城市文化就是这个舞台上炫动的音符和靓丽的名片。追溯现实的物质关系在城市文化领域的体现,直击资本引领的现代化、全球化进程下城市发展的问题与实质,可以观念而现实地把握城市文化样态,为积极应对复杂城市化、推动城市建设发展,提供哲学认知基础和现实依据。
作者:宗海勇 单位: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南通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