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哲学蕴意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国梦的哲学蕴意,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国梦的哲学蕴意

一、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找到一条符合国情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并体现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结构整体观

道路问题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问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所以是科学的梦,而不是空想的梦,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人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找到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和智慧的结晶,它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不把马列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经验,根据中国国情,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走自己的道路。正如邓小平指出的:“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到的基本结论”。这条道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人从我国国情出发,作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正确论断,并强调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超越实际、超越阶段。“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领导我们党制定了“三步走”的现代化战略:第一步是从1980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是从1990年到200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是从21世纪初到21世纪中叶,再用50年左右时间,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十八大进一步提出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与此同时又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2021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经济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2049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经济上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由此可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条道路,是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向前推进,完全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因而是正确的、科学的道路,而不是一步登天的幻想。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基本领域所构成的完整体系,这些领域不是孤立存在着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充分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结构的整体性与全面性的观点。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五位一体总布局,就是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具体来说,在经济层面上,就是使经济持续发展,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科技创新,推动城乡一体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在政治层面上,使人民民主不断扩大,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与自由。在文化层面上,使文化软实力显著提高,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人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在社会层面上,使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切实做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推进社会主义保障体系建设,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在生态文明上,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原则,控制国土开发强度,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总之,“中国梦”集中体现在“富强中国”、“民生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和“美丽中国”的有机统一整体。

二、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国梦是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并造福于全体人民的伟大理想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科学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梦、民族梦和人民梦是有机统一体。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前提条件,人民幸福是最终目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近代历史充分说明,没有国家的富强与民族的独立,人民就受欺辱,人民就无法安居乐业,人民就没有幸福可言。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国家逐步走向富强,从而使广大人民生活得到很大提高,不仅解决了人民温饱问题,而且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社保、医保在城乡得到全面覆盖,幸福生活呈现在广大人民面前。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群众是中国梦的主体。首先,国家、民族是由每个个体的人民组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56个民族、13亿中国人民组成的生活共同体。同志说:“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要让每个中国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机会”。这里说的三个“共同享有”,就是人民群众是中国梦的主体的具体体现,就是实现中国梦所依靠的主体力量的充分体现。其次,从最终目的来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过得更好、更加富裕,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生活,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自然环境,使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逐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人民共同富裕,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成果与人民共享,造福于全体人民。这也是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就是发展和解放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可见,没有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就不是真正的中国梦。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决定力量。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创造者。

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依靠力量。同志说:“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集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各民族团结起来,13亿中华儿女团结起来,就会形成战无不胜的强大力量。“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背景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13亿人口的国度中实现共同富裕,的确是前无古人的重大而又艰巨的事业。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梦是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一个崭新的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紧紧依靠广大群众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发扬大家的政治勇气与智慧,攻坚克难,为实现中国梦冲破艰难险阻,扫清各种障碍;必须依靠广大人民开拓创新,建立创新型国家,用创新实现梦想。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瞬息万变,知识经济不断创新,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梦的每一步设计和实现都离不开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历史和实践都证明,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无不浸润着来自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智慧和汗水。反之,如果不坚持走群众路线,不调动并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甚至不尊重来自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中国梦的实现则失去了现实的依靠力量。我们实现中国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理想信仰、理论自觉、价值追求是融为一体的,我们国家的梦想和人民的梦想是融为一体的,因此,我们不能让中国梦停留在理论的阐释和制度的设计上,而是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最大需求,给人民群众以更多选择实现梦想的机会和空间,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人民群众更加自觉地创造中国历史,实现中国梦。中国梦反映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集中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激发出巨大的正能量。“中国梦”为什么会成为当今神州大地最深入人心、最热门的词汇?为什么会得到广大人民热烈拥护、激发出如此巨大的正能量?由此我想起马克思早年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一段话:“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中国梦所以能掌握群众,是因为它抓住了“事物的根本”。这里说的“事物的根本”,首先是指中国梦体现了民族精神。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科学内涵的中国梦,是中华儿女长期浴血奋斗梦寐以求的梦想,它最集中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和愿望;其次是指中国梦体现了时代精神。改革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前进的动力,创新是决定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建设中,只有不断地改革不适应社会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尊重和鼓励群众的创新精神,扶植新生事物,才能破解发展中的难题,使我们国家永葆青春的活力,不断前进。这最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渴望和呼声。这种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就是中国精神。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战胜各种困难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令世界为之惊叹,它始终是推进我们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动力,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迈向光明未来的精神力量。“中国梦”所以能掌握群众,还因为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不仅仅是从书本中、从理论中、从少数理论家中走出来的,还是广大群众的实践中得出的,它以简明、清晰的内容,以群众喜闻乐见、通俗化的形式,让广大群众能掌握能运用。这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

同志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用简单质朴的语言讲清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明白,使之更好地为广大党员和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实现中国梦的过程,是一个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发挥威力的过程。所以,当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后,立即得到全中国人民热烈的响应,深入人心,激励人心,凝聚人心,产生了巨大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极大地激发全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与前进。人与动物不同,动物只能在现有的客观环境中生活,消极地适应现成的世界,无法超越当下有限范围。而人则不是如此,人基于现实,又不囿于现实,而是努力超越现实,突破当下时空的限制,向未来可能的更广阔的时空行进。超越现实,追求理想;超越有限,追求无限。这是人类智慧的表现。面向未来,追求梦想,是人类的一种精神力量,它给人以希望和信心,推动社会不断前进。科学与人类社会历史表明,由于人有了面向未来和美好的理想与目标,并为之而奋斗,人才能披荆斩棘、冲破一切艰难险阻,一往无前。实现梦想,需要行动的力量,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理论确定以后,就要投身到实践中去,因为只有实践、行动才能改变世界、创造新生活,行动、行动再行动,才能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就是要做实践者,行动者,而不要成为纸上谈兵和空谈的人”。人们常说,要做“顶天立地”的人。我认为“立地”,就是指脚踏实地、立足于现实。所谓“顶天”,意思是说做一个具有责任、具有高尚情操的精神境界的人,做一个有伟大理想、向往未来光明前景的人。一个有担当、有希望、有前途的民族,一定是既脚踏实地,又有伟大理想和梦想的民族,使自己国家与民族不断超越现实、改变旧制度,向着崇高理想和梦想的目标前进。用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的话来说:这种民族既仰望自己头上的星空,又遵守自己心中的道德律。一个没有理想、没有梦想的民族,眼睛只盯着脚下的事情,鼠目寸光,是可悲的、没有前途的民族。

作者:路淑英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