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探析马克思哲学中的生存与生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首先,探讨生存与生活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黑格尔从宗教和神学出发,忽视了人的生存与生活的主体性,费尔巴哈关注的人是抽象的“人”而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他们都把人的生存与生活看成是既定的、静态的“客体”,忽视了对人类世界即现实人的生存与生活世界的关怀。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把哲学导向关注现实的个人。“现实的个人”即是“从事活动的,从事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个人。现实的个人的生存与生活的物质条件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指向未来的发展性的,相应地,个人的生存与生活就是人不断生成、演进的历史过程。其次,生存与生活的最基本的方式是实践。实践在社会历史领域直接表现为一种现实的生产,人的现实生存与生活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展开的。生产主要有四种形式:物质生产、人的生产、社会关系的生产和意识的生产。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生存与生活的基础,人类围绕生存与生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人的生产是人类存在的必要条件,没有人的生产,人类的生存和生活便无法延续下去。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人的生存与生活必定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因此,社会关系的生产也是人类生存与生活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因而,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人的意识一经形成,它就渗透到人类的一切活动之中,成为人的生存与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再次,现实的人的生存与生活是处在一定的关系中的。人不是孤立地存在,人总是同他人、他物结成一定的关系。人的生存与生活主要体现为双重关系:第一,人的生存与生活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人的生存与生活必须要依赖于自然界,但人作为能动的存在物,在依赖自然界遵循客观规律的同时也在按照人自身的尺度改造自然界,创造人化的自然。第二,人的生存与生活体现了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不是孤立地进行的,人为了自身的生存和更好的生活,必须以一定的方式联合起来从事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于是人与人之间就结成了一种社会关系。在这种社会关系中,人逐渐地被社会所同化,从而融入社会,社会也在人的作用下具有人性。
二、关注人的生存与生活的现实意义
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时期,伴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们在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方面也面临诸多困惑。从马克思哲学的角度理解人的生存意义与生活价值,更好地指导人的现实生存与生活,对解决当前人们面临的困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关注人的现实生存与生活,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回顾人类发展的历史,特别是资本主义发展近100年的历史,人类为了追求更好的生存与生活,促使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不断地向自然进军,人类社会生活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也出现了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粮食紧张、生态失衡、能源危机等诸多全球性的问题。人类以自我为中心对自然的肆意掠夺,使人类逐渐陷入了生存与生活的危机中。人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人依靠自然界来生活。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是对立的,人类不能为了求发展便以占有和破坏自然界为代价,这样最终只会使人类连立锥之地也没有。人类必须把自然当作自己的家园,守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人类的生存与生活才能真正地达到理想状态。其次,关注人的现实生存与生活,正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的关系普遍物化的现实,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得生存和发展,人们的价值追求不得不服从于市场的价值导向,最终,商品拜物教将人物化、商品化了,人与人的关系被简化为纯粹的利益关系。这样,人与人就外在化了,甚至于人与人处于对立的状态。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与生活,在生产过程中结成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不应该是相互对立的,应该是相互尊重,相互需要和相互帮助的。人类只有做到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为指导思想来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人的现实生存与生活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下才能变得更好。再次,关注人的现实生存与生活,正视个体愈益感受到的精神家园的缺失,实现人与自身的统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忽视了对人的生存意义与生活价值的关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选择的多元化冲击着人们心中原有的道德、理想、信念,造成精神上的迷失,“人的内心世界被严重扭曲,其情感和德行被严重忽视乃至“荒漠”化。”人并不是为了生存而生存,为了生活而生活,对生存意义与生活价值的追寻,是人生存与生活的精神需要,也是使人真正成为总体的全面的人的必要条件。
作者:陈彤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