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及实践启示,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本文依据文献调研,以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为研究对象,提出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通过分析马克思有无关于生态的哲学思想、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形成逻辑严密的论证体系;从追溯马克思有无生态哲学思想出发,梳理其基本内容,揭示其理论深度,展现其价值定位,透视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本意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新时代
由生态环境恶化引起的生存危机成为当前人类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和谐社会”,从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到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再到党的报告“建设美丽中国”,充分表明党和政府对生态保护问题的重视,力求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在平衡与协调中健康发展。中国进入新时代,同志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求着手,将生态文明发展纳入到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过程中,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和全球治理论,形成生态文明思想,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类生态发展开辟新思路。
一、马克思有无关于生态的哲学思想
马克思有无生态哲学思想问题在学界曾引起争议。研究这个问题时,首先要思考什么是生态哲学[1]。“生态学向人类生态学发展,生态学便走向哲学。”[2]生态学扩展到人类生态学的研究层面时,就有了哲学的色彩和属性。生态学不仅关注“是”的问题,还关注“应当是”的问题,开始把“人”作为其研究对象,开始关注人与自然是什么关系、应当是什么关系。德国哲学家汉斯认为,“生态学就是探讨自然、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联的”[3]。汉斯还指出,生态哲学也将人、社会和自然环境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概念的诞生都是前人对相关领域认识的积累和推进,“生态哲学”这一概念也是人们经历若干年充分认识的产物。“生态哲学”没有在马克思著作里直接出现,但人们不能以此为依据做出马克思主义不包含生态哲学思想的错误判断。马克思早年在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抨击和对工人阶级生活状况的同情中,就开始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马克思批判不能为生产而生产,要为人的创造潜能的全面发展而生产,不能将生产置于某种盲目的力量和利益的统治之下,而应将其置于人与自然的统筹之中。在处理人对自然的奴役和支配问题上,马克思认为,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手段的进步使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升,人类便想方设法为了所谓更好的生存开展对自然界的改造,但要切记一点,不能过分向大自然索取,要把索取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度内[4]。马克思通过实践唯物论呼吁,人类应该通过劳动构建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马克思站在生态哲学立场上,辩证、系统地论述了人与自然、社会是相互依赖、相互平衡、相互制约的关系。可以说,马克思关于生态哲学的思想和观点不仅深刻、成熟,而且系统、全面[5]。
二、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生活的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尚好,生态系统尚且平衡稳定。马克思并没有总结生态环境治理的良策与做法,只是从系统论角度出发,在其著作中论证了人、自然、社会三者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理论、人类主体性与自然优先性相协调的生态价值观等内容。
(一)人、自然、社会有机统一理论
人、自然、社会是生态领域的三大基本要素,三者有机统一的思想构成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基本内容。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人的“二重性”,即自然性和社会性,“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并不是单个人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56。社会关系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这两大基本关系构成生态和经济的基本内容,正确处理好这两大基本关系并实现两大关系的和解始终是生态和经济面临的中心问题。人、自然、社会的关系是互为制约的关系。人类从原始的自然群体发展而来,又通过创造性劳动,创造了人类学概念上的自然界,从而产生人类社会。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形成辩证统一且不可分割的关系[7]。
(二)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理论
马克思认为,一部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发展史,归根到底,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关系的发展史[8]。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开始使用物质变换这一概念。以《资本论》为例,马克思揭露了剩余价值的真相,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就是获取暴利,其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是靠掠夺和占有来完成的。工人居住在最恶劣的环境,承负最繁重的工作,深受极限的压迫和剥削,根本无法满足作为人的基本需求。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必须合理有序,人对自然资源的挖掘利用必须循环适度,违背这些原则的结局就是人类面临不可持续发展的恶果。
(三)人类主体性与自然优先性相互协调的生态价值观
人类主体性是指人的价值主体地位。自然的价值在于自然对人的需要的满足,离开人这一主体的需要与满足,自然的外在价值便没有任何意义。此外,人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摆脱早期自然的奴役,建设人类需要的自然,这一过程也肯定了人在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中处于主体地位。自然优先性是指在人类和人类社会出现之前,自然界就已经客观存在,具有先在或优先的地位。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自然优先性不仅具有优先之意,还兼具制约之意。自然界自身运动过程中的内在规定性、规律发生作用,从而制约人类活动并规定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容、范围及形式。马克思倡导人类主体性与自然优先性相互协调的生态价值观。人类主体性并不是人类主宰自然,自然优先性也并不意味着自然界高于或凌驾于人类之上。人类主体性的目的是首肯人的价值,自然优先性的意义在于人类要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而造福自身。人类主体性与自然优先性两点和谐共进,并且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与人的和解”。这是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理论归宿和价值所指。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实践导向
哲学不仅要科学地解释世界,更为重要的是指导人类实践活动并改造世界,“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6]75。哲学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将理论形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成功转化为实践层面的思想指南和具体部署。因此,在全面解读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将其与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是极其重要和必要的。要遵循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关于人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建设自然的道德秩序与价值理念,将其核心内涵和实践指导全面地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开创生态文明建设全新局面。
(一)经济建设的生态化
未来经济发展模式的方向是经济与环境互惠互利发展,意味着生态经济道路是我们的必由之路。发展生态经济,既是中国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定位,又是中国对资源、环境、生态严重恶化的现状进行深刻反思的选择。生态经济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从经济活动的不同层面和角度来看,生态经济集中表现为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三方面协调共进。要通过大力推广绿色生产、培育和发展生态产业、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构建生态经济良性发展的和谐局面。实现生态经济的根本途径是依靠科技。“科技发展趋向于生态科技形态,生态科技居于科技体系的核心,以实现科技优化环境的终极目的。”[9]科技助力生态是未来发展的新方向,能够带来显著的经济效应,让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现实。
(二)政治建设的生态化
生态哲学理论指导政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又离不开政治保障。因此,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执政党要认真反思生态危机,把生态哲学理念渗透到政治建设实践中。政治建设的生态化反映出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和新高度。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构想,到2017年党的提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0],充分体现出党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成熟认识和理性判断。党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理论和实践创新,向全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11]。政治建设生态化需要政策引导和法制保障,建立生态政绩考核体系、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财政政策,做好生态立法、执法及监督保障工作,推动生态文明理念与政治建设真正有效融合。
(三)文化建设的生态化
所谓生态文化,是指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转变到人与自然共存共生的文化。要树立科学的生态思维模式和生态价值理念,运用生态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处理现实生态问题[12]。生态文化与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个人主义相对立,与精神主义、绿色消费、整体主义相适应。因此,生态文化是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的先进文化和绿色文化,代表着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3]。生态文化建设的重点在于生态文化理念的培养。首先,培养整体主义理念。个人与他人、社会是一个整体,人类与整个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整体主义要求关照彼此、和谐共生。其次,确立非物质主义理念。生态灾难的深层次原因与人类的无限制物质欲望相关。非物质主义要求人类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不能超过地球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再次,树立绿色消费理念。绿色消费即低碳消费、适度消费,追求生活品质的同时更注重节约能源,杜绝挥霍性消费和攀比性消费。为推进生态文化建设,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保护和发展民族生态文化,吸收和借鉴国际生态文化。
(四)社会建设的生态化
生态危机不仅存在于经济、政治、文化方面,本质上存在于人类社会自身,表现为人类社会自身的危机。社会的生态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的生态建设共同组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选择。其中,建设生态社会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推动社会公众参与生态社会建设,培养生态公民,教育公民正确认识个体与环境保护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养成良好的生态化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形成并完善社会公众参与制度。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生态社会的任务之一。的“两山论”即“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用科学的眼光诠释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指明了实现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内在统一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经济与环保的关系在不断的调整中逐步趋向和谐[14]。资源节约型社会强调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强调保护环境,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节约资源是方式和手段,加强环境保护是目标和结果。生态社会为人类提供新的发展机遇,无疑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最佳模式。
四、结语
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是一个开放式的理论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为解决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要不断增强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理论自觉与自信,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马克思生态思想,牢固树立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建设美丽中国,构建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
[参考文献]
[1]张秀芹.关于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几个问题[J].青海社会科学,2004(1):67-71.
[2]余谋昌.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9.
[3]汉斯·萨克赛.生态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3.
[4]桂英梅.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J].理论建设,2018(2):5-8.
[5]解保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152.
作者:燕艳 蒋邢 单位: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