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摹状词理论的哲学问题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罗素摹状词理论的哲学问题,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罗素摹状词理论的哲学问题

【摘要】罗素作为分析哲学领域中第一个提出摹状词理论哲学家,其为以后诸多哲学家对于摹状词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文将对罗素摹状词理论的哲学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以期能够为现代罗素摹状词在哲学问题研究上应用提供一些理论基础。

【关键词】罗素;摹状词;理论;哲学问题

前言

摹状词作为语言哲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诞生之初,虽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并有诸多学者参与到对于理论讨论之中,但因诸多学者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从而导致学者对于摹状词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为改变诸多学者的看法的同时,促进摹状词在新时代下的应用,本文将对罗素摹状词理论的哲学问题展开深入研究。

一、罗素摹状词理论概述

对于罗素摹状词,罗素在进行区分限定的时候,将其划分为限定摹状词与非限定摹状词两大部分。其中限定摹状词就是指那些具有唯一性的对象(数学中的唯一)所使用的数理逻辑名词,例如世界的最高峰,美国的首府;而非限定摹状词则是指则是指那些不具有唯一性的对象,例如一名歌手、一位诗人、一颗星星诸如此类的事物都可以看作是非限定摹状词。

二、罗素摹状词理论的哲学问题

上个世纪初,西方哲学家将很多哲学问题最终都归结于语言之上,因而诸多哲学家与学者开始对语言的本质及其使用展开了深入研究,以期能够通过对语言的研究反过来解决哲学问题,而摹状词就是在这一时间段所产生的。罗素在提出摹状词理论以前,学习并接受了弗雷格的“主谓命题”的一部分看法,但对于弗雷格所提出的专名理论罗素却不认同,并根据自己的异议提出了最开始的摹状词理论,从而为后来的摹状词发展开创了先河。在罗素提出摹状词以后,哲学家对于那些虚构事物的存在有了新的解决方法。罗素认为诸如“上帝”“独角兽”“伏羲”之类的虚构事物名词不是专有名词,而是摹状词。之所以会提出这样一种看法,罗素主要还是想通过对于多种特征的结合,然后避免这些虚构事物有着实际存在意义。另外,摹状词还能够解决哲学难题中的排中律问题。根据排中律规律来说,如果有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那么其正反命题必定会有着一个命题是真命题。但这一规律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以“①法国国王是英明的”与“②法国国王是不英明”作为示例。但众所周知,法国如今是共和制国家,是没有国王的,因此严格来说两个命题都是假命题。而利用罗素摹状词来解决这种问题,需要先将以上两个大命题拆分成为三个小命题:(1)在命题①中存在一个法国国王a;(2)命题②存在一个法国国王b,两者都是法国国王,即a=b;(3)a是英明的,那么b就是不英明的;但现实中并不存在法国国王,那么(1)和(2)便都是假命题,即无论法国国王英明与否,两个大命题都是假命题。通过这种方法,将可以对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各种混乱逻辑现象进行阐述说明。除了排中律问题,罗素还通过摹状词解决了“同一律”替换问题,例如命题“乔治四世先确认斯科特是否为《瓦弗利》的作者”,罗素认为这个命题中的斯科特为是专有名词,将会特指唯一一个人,然后根据同一律规律,将斯科特与《瓦弗利》的作者相互替换,从而验证命题的真假性,这种方法在日常中应用将可以有效的改善因语言表述比较模糊而造成的后续影响。

三、罗素摹状词理论的哲学意义

罗素摹状词理论中包含着诸多理论内容,例如本体论、认识论、意义理论等等,因罗素有着不轻率否定哲学传统,也不轻易去作出任何突兀的哲学创新的特质,使得其在进行摹状词理论研究的时候,不仅参考了过去的各种哲学理论,还以《数学原理》中的诸多命题作为摹状词理论的系统研究依托,从而对摹状词的哲学性进行命题验证。这不仅确定了罗素摹状词在语言学上的哲学价值,也确定了罗素摹状词理论在逻辑学中的实际价值。除此之外,对于罗素摹状词理论,罗素虽然一直都会利用语言分析来研究哲学,但却不会以语言分析为研究根本,认为哲学知识澄清语言的活动,反而认为语言分析只不过是对于哲学进行分析解释的一种工具,最终以此工具建立其一种令人满意的世界观与本体论。这才是罗素能够一直推进哲学研究,并且其研究内容能够被越来越多的哲学家与学者所接受的根本要素所在。

四、总结

在哲学界,罗素摹状词理论曾经受到过多位著名的哲学家的批评,虽然批评有坏的地方,但也同样有着好的地方,有批评才会有完善,有完善才会有进步,从而让罗素摹状词理论愈发完美,从而推进哲学界的发展。现如今,对于罗素摹状词理论,应使用各种新兴技术对其进行完善、归纳与推理,从而通过推进摹状词的发展带动哲学、逻辑学与语言学在如今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珍.浅谈罗素摹状词理论[J].现代经济信息,2017(14):362-364.

[2]黄萍.剖析罗素摹状词理论———对三大难题的解决及此理论的局限[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05(03):16-18.

作者:汪小杨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