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哲学反思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哲学反思,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哲学反思

摘要: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生态文明观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大学生群体的生态文明观培养应当予以充分的重视。本文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核心理念阐释了生态文明观的主要内涵,针对当前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存在的大学生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大学生消费物化现象,从哲学层面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提出了构建“生态人”道德人格这一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哲学思考

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1]因此,在当前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中,大学生自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群体,他们的生态文明观正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发展。然而,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现状却不容乐观。为此,本文主要从哲学层面对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内涵,以及影响当前大学生正确生态文明观确立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进行分析思考。

一、何谓生态文明——从“自然的人化”到“人的自然化”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根本在于实现人与自然关系范式的转换,即从“自然的人化”到“人的自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发展历史中的基本关系,也是哲学家们最关注的命题。“自然的人化”由黑格尔最早提出,他说:“人把他的环境人化了”[2]。马克思扬弃了黑格尔这一思想的唯心主义基础,提出了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揭示了人类创造历史的过程是自然向人生成的过程,即“自然的人化”。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是一种对象性关系。人是主体,自然界是客体,实践是连接桥梁,人类通过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来实现其基本力量的对象化。“自然的人化”起初体现为很大的积极意义。在蒙昧时期,由于实践能力低下,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很弱,此时人类匍匐在强大的自然界面前,对自然的神秘性顶礼膜拜。伴随着近代科学的产生和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渐增强,自然环境变得越来越适应人的需要,体现“人化”的特点。随着生产力的大幅度提升,“自然的人化”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利益。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理性的觉醒,“自然的人化”进入到异化阶段。伴随着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的不断增强,人类开始变得骄傲、藐视自然,俨然以自然界的主人自居。他们在自然界到处留痕,陶醉于一次次对大自然征服的胜利。从此,人类中心主义盛极一时,人与自然关系走向对立,人们满足于对自然的统治。恩格斯告诫:“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3]法兰克福学派则深刻地指出,人在对自然进行统治的同时其实也是对自身的统治,精确的技术与严密的科学规定着物的运行的同时也规定着人,规定着他的肉体与灵魂,体现为人主体性的丧失。人类面临的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越来越迫切,空气、河流被污染,动植物数量锐减,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从“自然的人化”进入到“人的自然化”。“人的自然化”指的是人与自然形成的和谐相处、相融共生的状态,也就是中国哲学所追求的那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而不能是人对自然一味地进行征服。从“自然的人化”到“人的自然化”,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体现的是人类文明形态的发展历程。大学生是新生事物吸纳和传播的重要载体,在生态文明理念的确立和传播上理应率先而为,成为一面旗帜。

二、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学生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马克思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的同一性关系,认为自然是人类生存的“根”之所在。他说:“自然先于人而存在,自然是人之母”“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4]也就是说,自然界孕育了人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必须与自然保持持续不断的联系性,从自然中获取发展的动力。然而现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将大量劳作交予机器,通过劳动接触生态自然并从中获得感性体验的机会越来越少。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则让更多的人从农村搬到了城市,生活在钢筋水泥中的人们几乎与自然隔绝。快节奏的城市生活让人们的心灵变得麻木、粗糙,人们对大自然的情感日益淡漠,仿佛失去了爱的本能。由此,人类正在失去与自然原本的那种亲缘关系,人与他的劳动对象甚至整个劳动过程都体现为一种异化,人正在逐渐丧失大自然曾经赋予他们的那些能力与各种禀赋,失去了与自然的直接性和同一性关系。当代大学生在这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城里的孩子就不必说了,即便是农村长大的大学生,也很少去接触并用心感悟纯粹的大自然。从幼儿园到学校,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都是封闭的人造空间,加之对手机的严重依赖,大学生的生活方式非常不“生态”。他们正逐渐丧失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某些禀赋,甚至是一些基本的生存能力。在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养的过程中,理论教育固然重要,但同时实践也是不可或缺的。单纯的理论会使教育过于抽象而流于虚幻,注重实践教育则会产生更好的效果。因此,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改变大学生目前这种脱离自然的生活方式,让他们真正融入到大自然中去。可以进行一些具体的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实践形式,如郊游、领养树苗植树、参加捡拾废弃物环保志愿活动、负责承担一块绿化地、参加各种具体劳动等等。总之,通过这些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来加强大学生与自然的联系。久而久之,大学生就能够通过这些生动具体的实践活动真正体会并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同一性关系,善待自然、保护自然,逐渐养成生态环保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大学生消费的物化现象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要的消费群体,是社会的消费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领者,因此,他们的消费观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养问题。然而,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物化现象十分突出、令人忧虑,具体表现为过度消费、时尚消费和占有性消费。过度消费,指的是大学生的消费严重超出了消费的本意。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终环节。消费是对商品的使用价值的消耗,是用以满足人们基本需要的活动。一件商品只有最终被消费了才完成了它的使命,实现了它的价值。但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消费行为不加节制、非常任性。看到喜欢的东西就会去买,不论这个东西是否实用、是否真的需要,也不论自己是否实际已经拥有很多类似的物品。过度消费不仅造成了极大的物质浪费,还加重了生态环境的负担。时尚消费,指的是大学生追捧时尚、跟风攀比的一种消费行为,是目前大学生各种消费中最有影响力、也最有吸引力的。大学生容易受各种消费主义的影响,特别是热衷于时尚的人,他们会盲目跟风,攀比消费,丧失判断力和理性,认为“只要时尚的就是最好的”。其实,时尚消费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人们消费的并不是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而是在消费它的符号价值。时尚消费是大学生标榜个性、展示身份的重要表现方式,他们追求时尚,一掷千金的目的,与他们想得到社会承认的利己主义愿望是一致的。占有性消费,是一种形式体现为占有的消费行为,这种占有和消费在本质上是物化关系。人们消费一件东西,可能不是想使用它,只是想占有它。如一些人可能会买名贵的画作,但其实他们可能并不具备鉴赏的能力,而只是满足于对它的占有。大学生的占有性消费就是这样,其实他们或许根本就不需要,但禁不住各种诱惑购买,尤其是对一些明星代言的产品和奢侈品执迷不已。只要商家推出所谓的新品就会不顾一切地买买买,即使商品价格昂贵,他们仍显示出惊人的购买力。这时大学生的消费就不再是满足基本需求,更多地是为了占有,是为了享受这种占有的快感。以上大学生的消费形式实质是一种“物化现象”,是一种不正常的消费异化现象,不符合生态文明对消费的基本要求。物化理论,由卢卡奇首先提出。他认为资本主义对商品经济的推崇使得人和物的关系发生了逆转。人发明了机器、制定了规则制度,创造了物,按道理人应该是万物的主宰,但恰恰相反,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物”却逐渐成为一种支配人、控制人的存在。人与人的关系也变成了物与物的关系,整个社会到处渗透着物化现象,这种物化已经内化到人的生存方式之中,形成物化意识。马尔库塞则在《单向度的人》中对卢卡奇的物化理论进行了进一步发展。他认为,人如果对物过分地追求,就会逐渐被物控制,丧失自身的本质,丧失反思批判进而超越的主体性维度。人的存在就会体现为占有物的存在,成为一种背离自身本质的物化的存在,正如他深刻地指出:“让人们在他们的商品中识别出自身,在他们的汽车、高保真音响设备、错层式房屋、厨房设备中找到自己的灵魂。”[5]生态文明的消费观倡导节约的生活方式,对物的需求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为尺度,够用就好,坚决反对奢侈浪费。因此,大学生必须合理约束内心对物的占有欲,理性消费、绿色消费,为推动新的消费时尚担负起青年人的责任和使命。

三、大学生“生态人”道德人格的构建

生态文明的问题究其根本仍然是人的发展问题,所以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应该上升到伦理道德高度,才能使其践行生态文明的行为变成一种道德自觉,即要从人性高度来探讨生态文明观,实现从“经济人”到“生态人”人性假设范式的转换,推动大学生养成理想的道德人格模式。“经济人”是亚当•斯密首先提出的一种人性假设。这种人性观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人在本质上是自私的、功利的,把人看作纯粹的经济动物。在“经济人”人性观支配下,资本主义生产获得迅速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资产阶级争得自己的阶级统治地位还不到一百年,它所造成的生产力却比过去世世代代总共造成的生产力还要大,还要多。”[6]但似乎噩梦才刚刚开始,与经济增长相伴随的却是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大气污染、雾霾、粉尘、水污染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质量。人们开始意识到:不能再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人类的生存环境,以牺牲生态来发展经济的模式不足取,“经济人”的人性假设日益受到了挑战。人们在深刻反思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提出了“生态人”的人性假设。所谓“生态人”,是指顺应生态发展规律,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自身和谐共生并协同进化的道德人[7]。“生态人”具有强烈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以和谐共生为价值准则,追求人的生态性存在价值目标。“生态人”是比较理想的道德人格模式,它反映了人关于社会和自然的本质要求,人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是社会的也是自然的,因而在本质上人是物质与精神、社会与自然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生态人”的人性观就是将人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融合,基于人的本质形成,是大学生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所应具备的内化于自身的道德人格。这种人性观的伦理价值在于它由内而外地促进了人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解,在保护生态环境中体现出自律性。这样,在生态保护中就为确保人性与制度和谐提供了内在动力,从而基于人性基础推进了人为自然立法向人为自身立法的转变。让人在自身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高度融合之中,通过道德自觉性与自律性的内在制约与动力,在伦理道德层面实现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塑造“生态人”道德人格的现实路径,重在通过道德教化培养大学生的生态人格、社会人格、生态道德人格。让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不再只是某种单纯的概念,或是不得已的从众经济行为,而是内化为一种自觉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与道德人格。通过将自然之道与社会之道的高度融合,使“生态人”人格成为现实人格。这样,大学生在社会与自然、人性与制度、道德与实践的辩证统一中真正实现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观。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70.

[2]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56.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4.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6.

[5]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9.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6.

[7]钟贞山.社会生态人的伦理价值[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6):26.

作者:王丹彤 单位:黑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