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哲学思想探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西哲学思想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西哲学思想探究

摘要:自16世纪以来,中西哲学思想就经历了不断地交流和碰撞。从徐光启和利玛窦,到伏尔泰、狄德罗,再到近代的严复、钱钟书,都对中西哲学思想进行过深入的思考和比较。比较的内容多种多样,比如儒家孟子提出的“仁者爱人”与基督教中“爱上帝”的比较,也有从逻辑、道德等角度观察中西思想异同的。笔者出于对《庄子》代表的道家学派哲学思想的兴趣以及对康德对感知和道德观点的思考,决定进行相关的研究。在阅读了一些文献以后,笔者认为中西哲学思想异同表面上是由其建立理论的根源不同而导致的,但是在深入观察以后发现是由于中西对待事物的态度———强调整体还是强调分化上产生了差异。事实上这样的差异在文学作品如诗和戏剧中也有表现。

关键词:哲学思想;中西哲学比较哲学与跨文化比较

一、不同时期的中西方哲学思想的比较研究

(一)西方对中学的比较研究综述

根据许苏民教授的总结,“中学西渐”可以分成三个历史分期:

1.16世纪末到19世纪初

这一阶段的历史原因是因为传教士们对中国文化的传递和翻译。“通过传教士的翻译和介绍,西方学界不仅知道了中国的古老历史、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而且知道了中国的四书、五经、《道德经》《史记》等经典著作……”。这段时期的内容集中在对儒家哲学的讨论,但是基于历史背景和自身的需要,西方学界对儒学的理解产生了分歧——“罗马教廷的卫道士将中国文化视作异教而排斥,启蒙学者们却努力从中寻找反对中世纪神学的思想武器”,如伏尔泰等人提出并宣传中国的三教并立,称其体现了宗教宽容;儒家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则体现了民权的诉求等,其目的是为了批判教会,挑战其权威。

2.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

这段时期的历史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西方学界对自身的反思,比如“罗曼•罗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就呼吁西方人‘倾听东方哲人的呼声’”,随后在战后访问中国,“著书立说,反思德国哲学的弊病”。该阶段的讨论重心也从儒家转移到了道家。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一战战后的德国青年对庄子的兴趣“老子思想直接道出了欧洲近代社会的弊病,所以极受德国战后青年的崇拜;战前德国青年在山林中散步时怀中大半带了一本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现在德国青年却要带老子的《道德经》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段交流中,不仅仅是西方学者单方面研究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诸如孙中山、梁启超等一批于西方有所接触的中国学者也开始为传播中国的哲学思想发声。

3.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

这一时期被看做是一种新的“中国热”现象。历史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西方学者开始对纳粹主义以及纳粹思潮背后的哲学基础进行了思考,进一步向东方的哲学思想寻求帮助,同时工业化对环境的破坏以及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突也是西方学者寻求东方智慧的部分原因。这个时期的主要内容在于对中国儒和道两家哲学思想的结合思考,相较于德国哲学和英美经验主义哲学,东方哲学更加“富于人情味和宽容精神”。

(二)中方对西学的比较研究综述

我国对于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同样可以按照时间分为三个阶段:

1.万历到乾隆

在万历到乾隆年间,传教士来华促成了中西学者除了在形而上学方面展开的一系列对话,提出了的问题涵盖了“本体论、知识论、逻辑学、伦理观”等方面。这样的对话与交流产生了较好的效果,“使中国文本中原已蕴含、但未充分展开的某些思想因素,因受西学的刺激和启迪而彰显,并得到了学理上的明晰阐发。”重要的是,这部分哲学对话将西方的自然科学理论带到了传统的中国,变革了“传统的狭隘经验论以及由此导致的保守、迷信的思维方式。”可惜的是,对话最终因为部分西方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不尊重和误解而中断。正如前文提到的,在中国哲学传入西方时,受到过卫道士的抵制。“以龙华民为代表的另一派传教士,则说中国的哲学和宗教是偶像崇拜和异端,并把教会内部的争论闹到罗马教廷去。”

2.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

直到鸦片战争打破了国门,中国的学者意识到了与西方的差距,除了学习坚船利炮带来的科学技术,同时还要了解现代文明的社会科学与哲学基础,才能纵横从根本上实现现代化。因此该时期对哲学思想的讨论加入了政治哲学的内容,比如严复“通过中西哲学和民族性的比较研究,得出了‘君权之重轻,与民智之浅深为比例‘这样的深刻思考。“这一时期的学者注意到了中西哲学之间的诸多异同,因此他们不仅反对简单比附,也反对“质疑中国哲学的合法性、认为中西哲学观点无共通性”的学说。

3.到20世纪末

随后到来的、新文化运动等,西方哲学原著被大规模翻译引入中国,“德先生”,“赛先生”等代表科学与民主的形象也被《新青年》带入国内。这一时期的研究者如胡适、陈独秀等人主要致力于寻求对西方哲学精华和传统哲学精华的结合。值得注意的是许苏民教授谈道20世纪中的比较研究时提到了两个问题:一是一种“简单化的”,将中西哲学和文化对立起来的看法。二是相较于西方对德国古典哲学没有足够的反思,可能是出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顾虑。并且做出了回答“其实这种顾虑是不必要的……德国古典哲学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之一。”

二、中西哲学思想差异的来源

中西哲学思想的一部分差异来自于其产生根源上的异同。在笔者的理解中,哲学思想是人类出于对世界运行规律的认识而提出的系统性的解释。比如儒家哲学就在伦理学的大框架下通过先提出对天地、男女、君臣、父子之间的关系的理解,随后逐步扩大和细化到对一切事物的解释,比如政治关系、自然关系等。这些解释都是构建在伦理学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当伦理学试图解释世界的时候,它就成为了一种哲学。儒学是以伦理学为根源产生的哲学思想。高旭东教授在《中西文学与哲学宗教》中提到哲学“确实有着向着各个形而下学科流失的现象……哲学向伦理学流入的典型例证是中国的儒学”。笔者认为“流入”这个词不是非常恰当。事实上高在解释道家哲学的时候也提到了“也许我们使用的“流入”一词不很准确,那么我们换一句话说,执着于感性、生命、直觉与本能而排斥其他超越方式的哲学,其实是一种美学;或者反过来说,当美学试图在总体上解释世界的一切时,它就会变成哲学。”也就是说,儒和道两大中国传统哲学可以分别看成是从伦理学和美学出发的对世界的解释。那么西方的哲学思想是怎么来的呢?高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几乎所有的西方哲学都有准神学的意味,即使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样伟大的哲学家,后来也被基督教神学所利用,而基督教出现之后,很少有哲学家可以不受基督教的影响,即使是那些反叛基督教的哲学家也不例外。”笔者认为西方哲学的最初起源可以总结为基督教的影响,也就是从神学出发的对世界的解释,随后由于提到的“反叛者”的出现,比如曾引用儒学用来批判教会的伏尔泰,和提出“上帝死了”的尼采,西方哲学开始向“科学哲学与人本哲学两个极端分化和发展”。科学哲学,显而易见的是以科学作为出发点对世界进行解释的哲学,在这部分哲学中,文学的审美和伦理学的价值被剥离了,因为不在科学研究的范围内。显然,这部分哲学家的思想与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是背道而驰的,因为其思想来源的差异———科学直到近代才传入中国,在西方却早就承担起了解释世界规律的任务。那么为什么中国哲学———儒和道,尽管其根源不同,即伦理学和美学,但是却没有像西方哲学那样分裂开来呢?高认为根本上的原因在于儒和道中提到的中庸、混沌为代表的,“以反对事物的分化、分裂为哲学最高的追求目标”;而西方哲学“自亚里士多德起就一直倡导的分析和分化。”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后来强调理性的科学哲学派与反叛理性的人本哲学派会分别走向两个极端。那么相同或者说相似之处呢?这就要从另外一个分支,人本哲学中寻找。人本哲学家的代表之一的尼采,表现出了对审美的推崇:在尼采看来……人类必须在自由的荒原上寻找新的价值。他认为他找到了,即只有作为审美现象,人和世界的存在才具有合理性。这种对审美的推崇与中国哲学中的审美特点不谋而合,而西方的学者也注意到了这一点:罗曼•罗兰认为东方人比西方人更多地发展了审美能力的力量和天赋,杜威则认为将自然现象当做赏心悦目的事物是中国哲学的最显著的特点,罗素也注意到老子和庄子的哲学思想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之间的密切联系。但是即使作为中西哲学思想之间最为接近的部分———因为其相同的来源:审美,尼采主张的审美与老庄主张的审美仍然存在一些差异。尼采所提及的审美更为主动,具有激情,而庄子的审美更多地是出于旁观的角度去发现世界的美,“清静自然”是观察这种美需要达到的境界,“无为而治”也是从这种角度出发进一步对政治关系的解释。笔者认为哲学思想作为人类对这个世界的解释,拥有不同的角度和出发点是很正常的———儒家提倡伦理学的角度;道家侧重美德角度;西方哲学的神学角度、科学角度等等,同时从表面上看,中西哲学思想的差异也确实来源于此。但是从根本上看,中国哲学思想即使其选取的角度不同,其最终目的确是一致的———对整体性的追求,而西方哲学的主导思想中存在分化分析,强调事物的分类,这种思想同时体现在人文和科学的分割、理性和非理性的对立、文学作品中的悲剧和喜剧上。这样的区别尽管不能简单的归纳为“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但事实上是客观存在的。笔者相信对这样的差异的认识和再研究也恰是中西哲学比较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许苏民.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史[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高旭东.中西文学与哲学宗教[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王利红.天人相分与天人合一———中西方哲学思想之比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

作者:黄琛 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