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政治学农村公共食堂兴衰历史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农村公共食堂,它存在的时间虽然短暂,却反映出了许多本质性的内容。本文旨在通过政治学研究视角,对农村公共食堂在政治运动、思想观念、政治观念等因素影响下,力求对于农村公共食堂这一事物做出政治学视角下客观的历史分析。
关键词:
农村公共食堂;兴起;衰败;因素
农村公共食堂出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之初,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处于懵懂和不完善阶段的客观反映。它的终结则体现了第一代领导集体和人民群众对于该事物的重新认识。以政治学视角对农村公共食堂兴衰进行历史分析,对于我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有重要的启示。
一、政治学视角下农村公共食堂兴起的因素
农村公共食堂作为特定的历史事物是伴随着“”和化运动产生的,它的产生体现当时人们的美好期盼。“上上下下对公共食堂颇为看好,对其大唱赞歌,总结出了众多的优越性,甚至天真地认为,中国农民自此就可以过上吃喝不愁的好日子。”[1]001政治学研究视角下,推动农村公共食堂兴起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1、政治运动的推动作用
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是我们党历史上把政治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通过的政治报告对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共八大报告指出:“为了大大地发展我国已经开始的社会主义建设,并且彻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我们必须继续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继续改进国家工作。”[2]047这一指导思想体现出我国第一代领导集体关注到了从制度建设层面推动社会主义建设。这是符合正常的政治发展逻辑的判断。考察八大之后的建设实践,我国的政治发展并没有遵循正常的逻辑,而是发生了偏离和转向。“”和化运动属于政治运动的范畴。农村公共食堂之所以能兴起,和这两个政治运动的推动作用有相当大的关联。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标志着“”正式发动,农业、工业等方面出现的高指标是“”的重要表现形式。农村的大量劳动力投入到“”中去,为了节省农民做饭的时间多去劳动,则为农村公共食堂的兴起提供了客观可能性。化运动也为推动农村公共食堂兴办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的思想雏形源于1955年提出的“小社并大社、办大社的观点”[3]245具体来讲,即为“小社人少地少资金少,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经营,不能使用机器。这种小社仍然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停留太久,应当逐步合并。”[4]245这样大范围建设起来的追求“一大二公”的发展模式,可见,“”和化运动催生了农村公共食堂兴起。
2、“走什么样的道路”政治观念的推动作用
农村公共食堂不是简简单单的事物,而是在其出现之初就被上升为“共产主义”高度向群众宣传的。可见,这是一种需要受到人们敬仰和赞美的事物。“沁阳县委还总结了办食堂的“巨大无比的优越性”,比如能够树立社员的集体主义观念与提高共产主义思想觉悟”[5]009除了沁阳县委之外,河南淅川县和修武县也有类似的观念,说明在当时很多地方都把建设农村公共食堂作为一项有利于巩固共产主义观念的目标来实现的。尽管不是所有的群众对于兴办农村公共食堂都持完全赞成的态度,但是,当时是否同意办农村公共食堂被上升到“两条路线斗争的高度,把办食堂看作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不愿加入食堂则被视为走资本主义道路”[6]016这对于持有不完全赞同意见群众的政治观念和政治心理起到了极大的扭转和改变作用,进而对公共食堂的兴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政治学视角下导致农村公共食堂衰败的因素
经过几年的实践,农村公共食堂日渐衰败。从政治学的视角分析,导致其衰败的因素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
1、农村公共食堂不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在公共食堂存在的几年间,经济形势非常严峻,出现了极大的困难。在那个时期,正是需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而农村公共食堂恰恰成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一种阻碍。公共食堂所体现的平均主义对于价值和财富的创造无积极作用,只能阻碍农民积极性的发挥,极大地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中共河北省委组织部《吴桥县农业生产和若干问题的情况》中提到这样的事例:“河北省吴桥县桑元大队大观李生产队7户社员,1959年在自家自留地里种谷子,共收了719斤,个人吃了100多斤。到了这年冬天,生产队因为口粮紧张,向社员开展所谓挖潜力运动,队干部硬说这7户社员的谷子是偷的,谁不交就熬鹰(即不让睡觉)、“辩论”,结果这几户社员挨了四五个晚上的冻,只得把粮食全交了出来。”[7]246这对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的打击非常大,缺乏积极性对于社会财富的创造也是极大的损失。
2、基于调查研究基础上对农村公共食堂政策做出“停办”调整
在经济形势严峻之际,认识到调查研究对于政策制定的重要性。他这样说道:现在老百姓遭了灾,你们都去搞调查研究,看看那里到底有些什么问题?,大办食堂,到底好不好?群众有什么意见?反映上来。[8]237。这之后,亲自进行几次调研,基本了解了农村公共食堂的真实情况和群众的真实想法,作出停办公共食堂的政策调整。
3、“三年暂时困难时期”极大打击了群众对农村公共食堂的信心
1959—1961三年间,我国经历了建国之后的困难时期,历史上称之为“三年暂时困难时期”,这三年的最大困难就是粮食短缺。在粮食极度短缺的情况下艰难维持的公共食堂,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最低生活需求。吃不饱饭,营养不良,甚至饿死人的现象普遍出现。“许多地区因食物营养不良不足而相当普遍地发生浮肿病,不少省份农村人口死亡增加。据正式统计,1960年全国总人口比上年减少一千万。”[9]201这是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提到的,是相对正式的文件。这样的情景对于当时参与到公共食堂中的广大群众来说,极大地打击了他们的信心。这种信心直接关联着对于该项政策的怀疑,进而影响到政策在群众中的权威性。
三、结语
农村公共食堂作为我国建国初期存在过的一种客观事物,它的兴衰反映了我国当时指导思想、相关政策、思想观念、社会心态等多个方面,这些都构成了政治学视角下农村公共食堂兴衰的重要观察因素。
作者:崔晓彤 单位:中共辽阳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
[1][5][6][7][8][9]罗平汉著,《“大锅饭”:农村公共食堂始末》,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5.2,001页,006页,016页,246页,237页,201页
[2]张国泽主编,《绘就蓝图: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2.10,047页
[3][4]谢春涛主编,《中国共产党重大历史事件纪实》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