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与政治通达新视野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审美与政治通达新视野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审美与政治通达新视野研究

一,引言

无论是受伦理束缚、强调成教化与助人伦的社会,还是将人民大众视为享受艺术服务主体的当下,审美政治的联系都十分紧密。20世纪至今,现代主义艺术始终保有强劲的发展势头,审美和艺术所处阵营,正在朝着自立且自由的方向前进。从表面来看,二者与政治之间并不存在直接联系,但仍有诸多学者对该课题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文章的意义不言而喻。

二、研究背景

研究表明,审美属于自由体验的一种,对自由进行传达的载体为主观普遍性,其特点表现为无概念,在自由得到广泛传达的背景下,群体效应随之形成,这也是审美和政治相关联的原因所在。众所周知,审美既代表个人体验,同时也代表了群体体验,解放之维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在审美之维这本书中,马尔库塞对上述观点进行了全面论证,他认为联接艺术和革命的纽带不应与审美之维重合,而是要存在于该维度之上,且与艺术重合。文苑仲在书中指出,对审美之维进行研究的关键是解放,只有这样才能使研究成果更有针对性,而非仅对艺术、美学等概念进行讨论,另外,政治审美所强调要点为自由解放,这点需要尤为重要。西方国家关于审美和政治的研究收获颇丰,即便如此,仍然有较为明显的不足存在。例如,多数研究均未做到宏观把控与系统整理,另外,没有融入当代艺术所面临问题也应引起重视,该不足所带来影响,主要表现为多数研究均未以政治美学为切入点,对艺术产业及文化事业的发展进行反思。近年来,以文苑仲为代表的诸多学者,加入了解决上述问题的队伍,从个案的视角出发,对西方美学内涵进行了宏观且系统的论述,大部分问题均迎刃而解,其中,带来深远影响的理论,主要有革命理想式微和文化转向,二者的社会价值有目共睹。德国哲学家马尔库塞是首位将审美和艺术置于同样重要高度的学者,强调联接革命和艺术的纽带,应与艺术及审美相重合,由此可见,艺术和审美的关系为相辅相成。因此,由黑格尔所著美学一书,从某个角度来说,也代表着艺术哲学。除此之外,现有研究所依托方法,除了历史唯物、辩证唯物,还有历史研究结合逻辑研究。虽然个案研究和史学列传的相似度较高,但是,相较于史学列传的丰碑罗列,个案研究更强调内在逻辑与联系。朗西埃对蕴含于审美过程的实践力量持肯定态度,对政治美学所适用斗争方式进行了重点研究。詹姆逊以资本主义所强调文化逻辑为批判对象,强调重新对历史与现实加以了解的必要性,通过对乌托邦理想进行重启的方式,使政治美学拥有了坚实的基础。奈格里及伊格尔顿所研究内容存在较高契合度,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审美与身体塑造的关系;其二,非物质劳动给劳动者带来的影响。由此可见,二者认为政治美学所存在斗争领域,分别是身体及劳动。上文所提及个案代表着西方美学的发展,由历史基础过度至斗争范围再向斗争方法延伸,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为自由发展及相关目标的实现助力。在对审美和政治通达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前,人们应当明确一点,由辩证唯物主义所延伸出的治学方法,始终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要想使其效能得到发挥,关键是避免出现滥用乱用或是生搬硬套的情况。

三、理论依据

(一)同一性

无论是对理性持否定态度,还是放任其自成其是,均会引发真理来源、内涵等问题,海德格尔曾对上述问题做出了明确阐述,即:真理强调的内容并非理性或意识,而是除蔽状态,因此,自由、真理与存在者间,始终有密切联系。真理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揭示自由,而自由又着重强调了让存在者的存在的必要性。如果说存在者存在所依托基础为艺术,那么,自由也可作为存在者存在而存在,这便是上文提到的自成其是。另外,海德格尔将艺术创建视为赠与创建,将艺术与自由谋划画上等号,该观点的提出主要与存在丰富性密切相关,而非传统观点认为的必然性或可能性,基于此,人的存在也被视为选择,而人类做出选择的原因,通常与筹划结果相关联,这与马克思所提出观点不谋而合,即对群众而言,理解人、自然界均通过自身而存在的难度较大,这是因为该观点和实际生活相矛盾。

(二)人类追求

人的性质始终是哲学界争论的话题,康德、笛卡尔、黑格尔等人均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巴特雷以非理性状态为切入点,却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即:人类并不具备非理性特点,理性是相对于非理性而存在的状态。对此,陆杰荣认为:“在西方国家,无论是渗透情绪还是抒发情绪,均要遭受较大阻力,任意涉及个体情感的精神层面的活动,都将长期处于同理性相抗衡的状态下,而存在于当今社会的理性知识的本质,不过是对存在进行的描述。”另外,如若以人类感性存在为前提,马尔库塞、席勒等人所面临的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四、审美和政治通达解析

若以现实性为切入点,审美和政治互通的先决条件是对自由意识进行提供。近年来,政治审美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下文将对二者关联性进行解析,供有关人员参考。

(一)审美和自由

康德美学认为审美蕴含自由,强调审美不存在利害关系,无需对善、利益与道德进行考虑,并长期处于自由发挥且无拘无束的状态,这便是康德(德国)提出的无功利理论,该理论给诸多美学家带来的影响,外在表现为艺术实用性被削弱,纯粹审美成为主流。克罗齐(意大利)认为“审美的本质是人类直觉认识”,从某个层面来说,美代表着成功,该表现给事物带来的反应以直觉反应为主,而非传统观念认为的意志反应,这也是审美无目的、无手段的原因。另外,上文提到的直觉表现对审美的认知,同样深入到了自由层面。科林伍德(英国)将艺术视为情感表现方式,强调以想象活动与经验为载体,换句话说,审美和艺术都要经由想象而完成,同日常活动的联系并不密切。在涉及现代主义绘画的各项运动中,艺术自由性拥有更加直观的表现,霍夫曼(德国)以杜尚、蒙德里安所创作艺术品为依据,提出了消极美的观点,这也是构成现代主义的重要一环,消极美对绘画语言进行了提纯,将语言视为唯一的表达形式,既不需要借助文学叙事,也不受政治的束缚,单纯对自由进行追求。但是,康德美学所强调内容除了无功利理论,还有共通感,康德认为共通感的价值,主要是突显审美在社会传达方面的作用,如果无功利理论是形式主义,共通感则代表主情主义,多数学者认为主情主义的出现,表明康德美学拥有较之前美学观点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美逐渐成为道德象征的背景下,审美和政治的关系也更加明晰。当然,无功利理论的落实难度极大,在该理论被提出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无论是审美还是艺术,所发挥作用仍然以政治作用为主,原始先民所创造原始艺术,较其他形象符号更加纯粹,这也是其被视为审美直接表现的原因,格罗塞(德国)的观点极具代表性,他认为艺术给生活所带来影响,主要是使社会团结性得到扩张与强化,上文提到的团结便是政治功用之一,旨在增强统治稳定性。在迈入中世纪后,西方以宗教为主题的绘画作用,还有我国强调的文以载道,均与艺术功用性存在密切联系,即宣传宗教并巩固统治。中世纪的欧洲,资产阶级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艺术和审美成为资产阶级战胜贵族制度的主要武器,他们更希望通过审美教化自己,使精神和思想上升到全新高度。此时,审美已经成为意识形态的一种,在资产阶层与中产阶层较为常见,由艺术、审美所产生意识形态,为资产阶级的形成提供了有力支持,这与我国倡导的用审美代替宗教高度契合,蔡元培对用审美代替宗教这一理念加以提出的出发点,主要是希望能够使群众性灵得到陶冶,从而由现象世界向实体世界进行转变,最终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

(二)审美和政治通达

1.外部纽带

研究表明,审美和政治的对接并不生硬,若无特殊情况,二者间均有联接纽带存在,旨在增强对接关系的融洽性,实现通达。对宗教社会及原始民族而言,联接纽带以信仰最为常见,这一时期,信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重视群体意识,却忽略了个体意识的重要性”。我国古代对审美和政治间存在关系的认知,同样以信仰联接为主,而占据主导地位的信仰为伦理道德(儒家)。当然,艺术审美满足借鉴贤愚的条件,这也是其能够使观者修养得到提高的原因,只有做到修身,才能达到齐家治国的目的,天下自然太平。晚明时期的思想较其他朝代更加开放,未中科举的文人墨客,纷纷选择消隐书斋,从不同角度看待这一现象,可获得不同结论,从表面上看,把玩艺术品是玩物丧志的表现,若换个角度来看,这何尝不是文人理想与道德的显现。通读《骨董十三说》可知,对文人墨客而言,玩有迫不得已的成分存在,最终目的则是精艺和进德,器玩和书画不过是道德载体,要想拥有更为理想的道德修养,艺术审美成为不容忽视的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尽善尽美,实现以垂后世的目标。由上文叙述可知,相较于宗教社会及原始民族,古典政治审美已拥有质的飞越,给予了个体所表现出道德修养足够的关注,并强调尊重不同个体所特有的人格。如果以心理学为切入点,生活在晚明时期的文人墨客的德与理存在极高的契合度,但是,这一时期所产生的政治美学,仍然强调服从,从属于奴役美学,这点应当引起人们重视。文章所研究对象主要为朗西埃,詹姆逊,奈格里与伊格尔顿,四者的观点均十分清晰且鲜明,下文将逐一介绍。朗西埃生活的时代,阶级视野已十分模糊,他期望能够利用美感所具有共通性对共同体加以建构,并确保所建构共同体不受自然状态制约,这一观点对社会关系做了简化处理,研究表明,如若平等幻景被制造,大部分斗争都将消解,在政治斗争受审美化影响愈发明显的背景下,仅需对意志作用进行放弃,就可获得平等的审美体验,自然无需介入现实,上文所提及方式的本质,并非传统观点认为的以审美为依托,落实主体化工作,而是强调去主体化。詹姆逊以后现代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以后现代主义特有的文化逻辑和所生活的社会的现状为依据,辩证批判了美学和文化,大力推崇以认知图绘为核心的政治美学,并将美学回归视为实现自由理想的必经之路。福柯所提出生命政治的核心是政治终结,突显了政治的技术性,奈格里以福柯所提出生命政治框架为依据,对生命政治生产进行了论述,强调诸众对生命的权力,由此而引出可使生命斗争得到揭发的生命政治。伊格尔顿强调:“理论诞生基础是人类对被迫从事活动产生新的意识。”由此可见,批评理论具有明显的反思性,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前提是对自身进行批判。在此基础上,西方国家将联接方式归纳为:第一,朗西埃提出的审美/政治;第二,詹姆逊提出的审美/乌托邦/政治;第三,奈格里提出的审美/劳动/政治;第四,伊格尔顿提出的审美/意识/政治。上述方式均有各自的特点。例如,朗西埃对美学和政治进行了贯通,强调用歧感将既定认知完全打破,为世界发展助力;詹姆逊则利用乌托邦将后现代主体唤醒,期望能够以此实现激发革命的目的;奈格里将关注的重点落在生产审美化所特有的政治作用上,这也是其有别于其他观点的原因所在;伊格尔顿对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持肯定态度,即审美是意识形态中较为特殊的一种。综合考虑多方因素不难看出,这四种方式将政治美学产生的基础,还有斗争的范围和方法,以十分直观的方式呈现在了大众眼前,对其进行研究的价值有目共睹。

2.内部联系

审美和政治的通达,还表现在内部相通性上,二者均强调对人和人的关系进行处理。上文提到康德认为审美的特点还包括共通性,马克思美学将生产劳动视为产生美的源头,作为社会团体及阶级所展开活动的政治,拥有较为明显的群体属性,这也是马克思美学认为艺术和政治均为公共世界独有现象的原因。对涉及审美和政治联系的文献进行通读并研究可知,朗西埃所提出观点十分绝对,他在审美和政治间画上了等号,认为美学是一门感性的学科,这又与鲍姆加登所提出观点不谋而合。详细来说,朗西埃的观点是政治和美学拥有极高契合度,二者均为可感性分配,美学自不用提,政治与感性的联系十分紧密,人们可以利用政治对经济领域进行建构,而具有代表性的领域有语言表达、时空分配等,确保主体既可参与到政治事务中,又可对权益边界加以享受,为共同体的构建助力。由此可见,上文提到的可感性分配是政治美学的内部联系,该理念以心理层面为载体,对审美和政治进行了通达。而从外部表现来看,政治和治安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政治强调扰乱分配秩序,治安则强调可感者分配。从审美的角度来说,上文提到的扰乱,与发现局限、疏离异在间,存在极高的契合度,这也佐证了政治即为审美的观点。文苑仲的著作对论证过程进行了详细叙述,强调朗西埃将政治美学进行了彻底融汇,另外,文苑仲还分析了西方美学面临的问题,例如,精神维度无法向物质维度进行完全转化。众所周知,解放之维是审美所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解放之维的出现并不表明解放目标已经达成,由审美至完全解放,还要历经社会变革及进步等诸多环节,关于人类自由解放这一命题,西方美学仅对一种条件进行了提供,而未给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大部分知识分子均能够认知到审美属于意识形态领域,无论是审美还是政治,均满足感性分配的要求,但群众对上述晦涩理论的认知有限,这并不利于日后工作的开展。因此,知识分子应重点思考如何使晦涩理论得到有效推广,此项工作又涉及知行关系、自度和度他等内容。知行关系强调知行合一,认为政治审美未做到群众熟知,不满足真切笃实的要求,难以达到自由解放的高度。针对这一情况,马克思曾发表如下言论:批判武器并不能够对武器批判进行代替,可使物质力量得到摧毁的主体,同样为物质力量,如若理论被群众掌握,便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转变为物质力量。如何确保群众掌握政治美学独有的解放之维,自然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研究的重点。

五、结语

综上所述,审美和政治从未被割裂,长久以来,针对二者联系展开的研究也从未停止,而二者的关联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内部心理和外部功用,在强调平等与自由的当下,审美特有的解放之维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对其政治意义进行探究,可使人类自由发展的设想成为现实,并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助力。

作者:赵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