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策略研究(10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政治教学策略研究(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中政治教学策略研究(10篇)

第一篇: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摘要】

阐述在高中政治教学中选取生活化教学实例的三种策略:结合教学目标选取教学实例,结合教学资源选取生活化教学实例,结合教学过程选取生活化教学实例。

【关键词】

高中政治;生活化实例;选取策略

思想政治是高中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但从现实教学情况来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往往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失去学习兴趣。再加上思想政治课程内容枯燥、乏味等特点,以及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导致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效率低下,教学质量极不理想,教学目的无法实现等问题。于是在此提出将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开展基于生活化思维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模式。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与现实生活进行结合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效率,而且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当中,培养学生的生活化思维,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目标。

一、结合教学目标选取生活化教学实例

教学目标不仅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同时也是终结点,所以制订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重要作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而且也要关注学生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高中思想政治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要求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解决实践问题。所以学生需要通过参与生活化教学实例活动来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提升生活知识的目的。生活化教学实例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辨别是非,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还要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也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为了让学生辨别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情感态度选择生活化教学实例。例如在高一年级思想政治《劳动者的择业、就业和创业》一课的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教师让学生对“啃老族”这一生活实例展开讨论,并提问年轻人为什么要啃老,是真的找不到工作,是有工作不愿做怕苦怕累,还是用父母的钱比较安心等?“啃老族”这一现象在社会上非常常见,而且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所以当学生面对这一问题都会产生一定思想活动,通过这一生活现象的反思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认识到即使是平凡的工作仍然有前途,从内心认识到平凡的工作其实并不平凡,因此要尊重平凡工作者,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变得不平凡。这一教学实例的应用非常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并通过活动提升自己的情感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也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结合教学资源选取生活化教学实例

我们的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哪些可以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选用的有效生活资料呢?结合现实生活开展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需要教师结合教学资源,并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兴趣特点、生活经历以及学习情况,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具有启发效果、具有教育意义的、多元化的、生动形象的动态实例,才能让学生引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行自我思考。例如在高一年级思想政治课程中《税收的特征和意义》一课的教学中,如果把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是很难达到一定教学效果的,此时教师可以一段视频让学生分析《武林外传》中佟湘玉有关税收法律的一段话:“但是法律对每个人都一样,交税是咱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果没有税收,国家哪有那么多的钱来维护你的各种权利?门前的路,河边的桥,边疆的守卫,城门的哨,那可都是从无数的税款里汇聚而来的。远的不说,如果没有衙门给你做主,鬼才给你还钱呢。”对该生活化实例的引用可以起到几个作用,首先这段话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其次《武林外传》是学生普遍喜欢的喜剧片,更能引起学生注意,提高学生参与度;另外,相比教师苦口婆心的说教,佟湘玉的话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由以上例子可以发现,教师选取生活化教学实例时要紧扣教材,同时也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点。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性就需要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另外,教师在生活中也要做一个有心人,观察、留意并收集生活中有教育意义、有趣的生活资料,然后经过加工整理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以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三、结合教学过程选取生活化教学实例

第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将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生活情境引入思想政治教学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扩展学生思维。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要从浩瀚如烟的生活实例中选择合理、有效的教学实例需要有一定原则,它不仅要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同时还要能够引起学生思考。例如在《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的教学中,笔者模拟一个销售场景,将不同品种的空的牛奶盒模拟牛奶商品,标好价格并放在台上让学生来“购买”,当学生各自选择好自己喜欢的牛奶后,笔者问:“大家刚才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牛奶,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被强制购买哪个牌子的牛奶呢?”学生纷纷回答:“没有。”笔者由此引出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并继续提问:“大家购买牛奶都需要关注哪些信息?”学生回答:“牛奶的牌子、价格、生产日期、有效期……”教师又提问:“如果没有这些信息还会购买吗?”学生纷纷回答:“不会。”笔者由此引出消费者的商品信息咨询权。购买牛奶是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种购买行为,对学生来讲很熟悉,通过教师的引导便可以将现实生活与理论知识对接起来,让学生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第二,创设生活问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生活实例的选取是为了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教师选取教学实例要从学生的兴趣和实际生活出发,而且要求层次递进,难度适中。教师创设的问题应该是学生迫切想知道的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回答问题。例如在高中《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展示出国内外体育明星的图片,并让学生观察图片中各人物都穿什么牌子的运动鞋。学生经过观察后给出答案:“不少外国运动员都穿李宁、匹克等中国牌子的运动鞋,中国运动员中也有不少人穿耐克、乔丹、阿迪达斯等外国牌子的运动鞋。”教师提问:“为什么外国运动员穿中国牌子的运动鞋?”学生回答:“中国企业在国外建厂,并在国外销售。”“除了鞋子还有什么外国品牌在中国生产?”学生回答“安利、索尼……”教师由此引出,国外企业被我国引入国内就叫做“引进来”,而中国企业在国外建厂就叫“走出去”。体育运动明星以及运动鞋品牌都是学生比较熟悉和关注的,这一教学实例的应用能很好地抓住了学生这一心理特征,通过与生活实例的结合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引进来”和“走出去”。

第三,结合教学需求布置生活化作业。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要局限于回答问题以及应付考试,而要培养学生的生活化思维就需要将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要求学生学以致用。所以教师不仅要将生活化实例引入课堂,同时也要延伸到课外,开展各种模拟活动,为学生布置生活化作业,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例如在《产业结构调整与劳动就业》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登录招聘网站或者参加一场招聘会了解自己的生活需求,了解喜欢什么职业,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制订一份职业规划报告。学生通过现实体验可以发现自己的需求和努力方向,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对生活的回归是将思想政治课的科学性和生活性有机结合起来,是高中思想政治开放性、体验性、生成性、构建性的重要体现。高中思想政治的生活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活化思维,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是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作者:廖永玲 单位:玉林市博白县第三高级中学

第二篇:新课改高中政治教学探索

摘要:

作为高中教学中的一门主要课程,思想政治课不仅要向高中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知识,更担负着对他们进行系统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但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陷入“老师上课念本本,学生下课背本本,考试考本本”的应试教育怪圈。学生对政治课程的印象是:单调、乏味,毫无兴趣可言。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政治教师必需转变思想,改进课堂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良好学习氛围的创建,让课堂活跃起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本文简析了当前高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革方法,旨在为高中政治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高中政治;新课改;探索

作为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高中阶段是高等教育的资源库和储备库。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学生们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的高低将会对他们日后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树立产生极大的影响。传统教学方法中的“填鸭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失去了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兴趣,抹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政治教师必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特点精心备课,在课堂上要由主讲变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吸引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放在首位,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探索学习,让教学过程成为积极互动、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将他们培养成符合时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本文针对当前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革方法,旨在为高中政治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作为引领人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学科,思想政治在高中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新课改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笔者结合日常的教学活动,浅析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观念上的不重视

首先,在语文、数学和外语这三门学科的比较下,部分教师认为这门课程是个“副课”,没有意识到思想观念的树立和培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对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性得不到充分认识。在高一阶段,部分学生已表现出学习理科的倾向,教师也就顺其自然,对他们放任自流,随意教学。到了高二阶段,教学指向性更加明显,一切都是为了高考,教学就是为了考试。其次,学生对这门课程的不重视。有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并不“感冒”,将其列为最枯燥、无味的一门课程。高一阶段,打算学习理科的学生在思想政治课上不认真听讲,做与课程无关的活动。到了高二阶段后,指向性明显,学生一般只是为了应付高考,空洞的教学已经脱离了实际,学生认为下课背“本本”应付考试足矣。

2、教学理念的滞后

部分教师固守自己在传统教学中累积的经验,甘做“套中人”,不主动关注、接纳现代的教学理论和学科发展的前沿成果,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较好的把控课堂的能力。在传统教学的惯性下,教师在课堂上充当着教材的“传递者”,将书本上的内容陈述出来,忠实的充当着教材的“放音机”、“传声筒”。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结果,忽视了相关过程,对学生进行程式化的教学,死守预案,淡化过程,忽视生成。根据教材上设定的环节按部就班的单向传递知识,学生消极的配合教师的活动,接受知识。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一些探索

1、灵活多样的课堂导入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颖别致的课堂导入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多媒体导入在备课过程中,教师选取一些与本课密切相关的案例,并制作成PPT或剪辑成视频、音频等直观感材料,让学生如见其行,身临其境。通过形象直观、新颖灵活的多媒体导入,化复杂为生动,变抽象为具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通过恰当的评析,引导学生了解知识、理解知识进而掌握知识。(2)时事政治导入政治课同时事联系紧密,将时事政治引入到高中政治课堂中,不失为一个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政治觉悟、综合素质和克服教材滞后性的良好举措。如在讲“领土问题”时,在课堂导入时选取了“日本欲将钓鱼岛国有化”事件,并针对这一事件提出了日本的钓鱼岛国有化能否被阻止?若日本一意孤行,中国接下来将会采取什么措施应对日益紧张的局势?这一下子引发了学生的广泛关注和极大热情。通过时事政治的导入,不仅引入了学科知识,还联系了生活实际,寓理论观点于现实的事件主题中,给思想政治课程增添了时代感和真实感,让学生不再觉得政治是抽象乏味、与自己无关、遥不可及的东西。

2、评价考核方法的改革

在对学生知识水平的考核中,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着重考核学生对学习内容接受、理解的程度以及综合运用的能力。一改以往以应付应试教育为中心的知识积累的考核,将考核的依据和出发点放在对学生知识、能力、觉悟提高以及认识与行为的统一。丰富考核体系,将日常评测、期末评测、写调查报告、撰写小论文和行为表现结合起来,做出等级评价,并按照一定的比例计入到最终成绩中。总之,要尽可能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方面给予全面客观的评价,激励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对高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需要深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我们任重而道远。

作者:姜晓雪 单位:吉林省德惠市第二十五中学

第三篇:中政治生活化教学高教学开展

教学是生活的教学,教学本身就是我们生活谋求进步而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政治是生活的政治,我们的生活本身就是处在一定的政治环境下进行的一种人类的发展活动。每个学生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在享受自己的政治权利的同时依然需要时时刻刻清楚自己的政治义务。政治绝不是所谓的“高大上”的政治家的关注点,政治就在我们身边,它无时不在也无处不在。因此,施行生活化的政治教学是我们每个高中教育者的责任,本文就“生活化政治教学”这一问题开展探讨。高中生区别于中小学生的一个特质在于其拥有相对成熟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然而对于这“三观”的成熟,也就像前句所言,只是一种相对于中小学生的成熟。这时候施行政治教育就十分的必要了。众所周知,我们的高中政治内容包括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三个部分,而无论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三个部分的哪个部分,都是对高中学生“三观”的一种培养与塑造,具有普遍化,生活化的重要意义。

一、当代高中政治教学的普遍现状

(一)学生认为“政治”等同于政治家的专有学科

“政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人们脑海中变成了一种只适合于政治家这个群体去学习,或者说去关注的专有学科。在我的教学经历中,常常可以遇到这样的问题,比如我在讲授《经济生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这一课时,只要谈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或是同单元第八课《财政与税收》的“征税纳税”等知识的时候,学生往往会摆出一副事不关己己不操心的架势来。在他们的意识中,始终认为“分配制度”,“征税纳税”这样的政治知识与自己毫无关系,或者说是相隔甚远。

(二)为应对考试将死记硬背作为政治原理的必杀技

政治既然作为一门生活性质浓厚的学科,那么强调的就必然是人们对该学科原理的深刻理解,记忆是必须的,而一味的死记硬背则是一种错误的、非科学的学习方式。然而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这样的问题却俯拾皆是,“不理解怎么办?”“背下来就好了。”“不回答题怎么办?”“背下来就好了。”“成绩不好怎么办?”“背下来就好了。”似乎关于政治学习的一切问题在学生眼里都可以浓缩成为一句话---背下来就好了。在我的教育经历中,总是可以碰到这样的案例。在考试的阅卷中,我发现学生们都能将类似于“文化,政治与经济的关系”这样的问题回答得井井有条,然而一到平时的课堂,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三者的关系进行口头阐述时,一个个就都哑口无言了。归根到底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学生们只是在政治科目考试的前几天对一些重点性的政治知识点进行一番死记硬背。甚至在这样的背诵中他们自己都不清楚自己背诵的是什么,只是在考卷上看到相同关键字能够整段的默写出来罢了。这样的学习是基于一种瞬间的,至多是短时间的记忆,而并不是对这些政治知识真正的一种理解与掌握。

二、怎样在高中政治的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教育策略

在文章的上部分,我们已经明确了现代高中政治现状的两个最主要的问题所在,那么根据这两大问题,同时也结合其他一些小问题的表象,我根据已有的教学经验为大家提供一些相应的改变方法。

(一)在民主平等,师生合作的友好关系中施行生活化的教育

师生关系以及教学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治学习的生活化程度,无论是“民主平等”还是“合作友好”这样的词条,都属于政治与生活两个方面。因此,在我们平时的政治课堂中,去以真诚的态度建立于维系这样一种“民主平等”,“合作友好”的师生关系都是讲政治教育导向生活的一个重大举措。且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师生关系的建立不仅有益于政治学习的生活化这一个点,而且有利于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也就随之带来了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通过生活实例进行教学,将政治观点切实贴近学生的生活

书本上的政治知识的知识点绝大部分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体现,那么运用这些生活中的实例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也就是在无形之中将“政治就是生活”、“政治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理念深深的植入了学生的脑海中,使得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不自觉的将一些琐事与自己学习的政治知识相联系。比如,我在讲授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这一课时,由于“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民主决策”这四个大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不少成年的同学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有过参与。我就会使用现实的案例,就拿民主选举来说,班上部分已经成年的同学在自己的村子已经为村里选村长,妇联主任等投过代表自己意见的选票,没有参与过得同学也在家见父母亲投过选票。尽管同学们在那时没有意识到这正正是公民在享受法律赋予公民的政治权利,是一种政治生活。但一旦这样的例子拿来做所授知识点的实例,学生们就会感同身受。因为这样的例子来源于生活本身,发掘的是我们身边的政治。这不仅是对高中政治知识的一种讲授,更是对政治与生活的一种巧妙的诠释。对学生科学的认识政治与提高政治学科的学习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的生活化教学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仅仅只有上文提到的方法能有效的将政治课堂导向生活本身。政治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生活也是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的,因此我们政治课程教育教学的方式也必须具有很高的灵活性来适应这种发站。因此我们不能对固定的教学方式生搬硬套,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要我们教育者不断地进行探究,不断地根据现实状况来加以调整和改进。

总结:

政治生活是每个公民的一部分,同时政治与生活本身也是不容拆分的。高中生处在政治教学的关键时期,政治意识,公民意识都有待发展,教育者必须在常规的教育教学中摆正政治教学的观点,把握政治教学的重点。务必使高中生理解政治与生活的不可分割性,并将政治学习与生活运用的这一种不可分割性完整的体现出来。

作者:王虹 单位:贵州省瓮安县第二中学

第四篇: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路径

【摘要】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政治离我们的生活比较远,由于政治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因此大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容易出现无精打采的状态。究其原因在于传统政治教学脱离学生生活,变成空洞的理论,缺乏生活化教育。基于此,本文探讨了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路径

一、政治教学生活化基本含义

所谓政治教学生活化指的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基础上,利用生活现象解释政治理论,也就是说将生活经验转化为政治,将政治课堂以生活化方式呈现出来。辩证主义认为:人们的一切认知来自于实践,实践为认知提供了源源不断地发展动力,是其最终目的,最重要的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高中政治和生活存在息息相关的内在关系,正因如此,高中政治才可能实现生活化。

二、高中政治教学实现生活化的意义分析

(一)与新课改要求相适应

我国传统教学模式过于理论化,导致学生不能将所学理论知识很好的应用到实践工程中。新课改要求教学内容要和学生生活联系在一起。这一理念不仅是政治教学的指导理念,同时也是其他课程的教学理念。高中政治教学要在内容上和学生思想、生活有机结合到一起。新课改要求,必须摒弃传统理论式教学方法。只有将政治理论知识贯穿于学生生活,才能得到更加深刻的理解,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将主动提高,高中政治才能最终实现学以致用。

(二)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高中生思想尚不成熟,难免对一些事物产生错误认识或者出现错误的价值取向,而高中政治则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观念的重要手段。早日实现学生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三)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现阶段,我国高中政治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教学,在教学方法上根本毫无技术含量,照本宣科现象的较为严重。课堂上教师只是照着课本读,讲解部分较少,大部分学生在没有掌握理论含义的基础上就已经开始背诵,有些学生对所学知识一头雾水,大量累积最终导致学生失去学习信心,最终放弃学习。这一现象严重阻碍了政治学科自身价值的发挥。政治生活化是将政治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的重要桥梁,将逐渐引领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感受到法律、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意义,其自身掌握的知识得到了应用机会。

二、实现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有效路径

(一)情境创设

高中生属于年轻群体,他们思想尚不成熟,社会阅历少,对事物的看法不全面,存在一定片面性。政治教师要树立“教书育人”理念,将帮助学生能够正确、全面、客观的看待问题作为教学目标。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以文字、图片和视频等方式展示材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从现阶段来看,大多数教学活动采用课本和多媒体设备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特别是现代多媒体的兴起,使得时空限制得以被打破,教学资源更加丰富、生动和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作为政治教师,要灵活运动多媒体设备,将呆板的政治知识活化,让学生们真切感受到政治与现实生活是如此贴近。

(二)生活场景展现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对新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教师应当适时创设或者是再现与现实生活相贴近的情境,也就是说要想现实生活科学、合理的蕴藏在政治教学中,加强课本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积极营造一种贴近现实生活、充满活力、开放的政治课程的氛围。比如在讲到货币章节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将货币面纱揭掉,可以设计如下问题:“由国家发行人民币,为什么国家不多发行一些人民币解决偏远地区、社会底层群众的生活困难,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呢?”问题提出之后将全班学生分为小组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逐渐将相关知识引出来:人民币的发行量需要根据流通所需货币量确定,如果发行过多,就会出现通货膨胀;反之将会出现通货紧缩。

(三)教学过程体现生活化

作为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主体意识,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政治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当成主体并且置于生活中,高度重视政治教育实践,将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出来。教学过程要做到开放性,教师要结合学生特点和兴趣,对政治教学内容、手段、途径等进行自主选择;要帮助主体从“独我”中走出来,走进他人世界,与社会更好接触,实现主体之间的开放。要将其随机性与计划性有机结合起来,确保过程的灵活性。政治教学属于一种生成性活动,无法对其做出预测,所以,教师要把握好时机,自然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三、结语

高中政治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最枯燥的课程,这主要是因为政治教学内容脱离生活,与学生生活较远。在现代政治教育中,只有实现其生活化,才能脱离枯燥,恢复趣味,实现高中政治教学的价值。

作者:崔晋 魏菜苹 单位:云南省宣威市长征中学 云南省宣威市第八中

参考文献:

[1]朱伶俐.浅析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3).

[2]赵艳龙.论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路径[J].成功:教育,2013(01).

第五篇:高中政治活动元教学效率实施

【摘要】

活动元是指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给学生制定的一个或者几个学习活动。本文主要阐述的就是高中政治教师如何设计高效的活动元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阐述了活动元教学的定义以及前提,并指出了活动元设计的过程。

【关键词】

高中政治;活动元教学;效率

传统政治教学手段实际取得的教学效果并不好,学生在课堂上一点都没有自由,死记硬背让他们变成了记忆知识的机器,让他们对学习的政治知识没有一点的理解,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也变得很低。作为一个与时事紧密联系的学科,高中政治的学习离不开学生与时事的互动,这也就意味着传统的政治教学手段是不满足这个要求的,我们需要采取新的教学手段来满足这个需求。活动元教学就是一个非常符合新教育改革的教学手段,它的教学手段就是让学生参与实践,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政治知识,提升学生自身的运用知识的能力。

一、活动元教学的定义

对于许多教师来说,活动元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但其实也很好理解,就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给学生制定的一个或者几个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活动是单独为学生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与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学生在参加这些活动的时候是自由的,他们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性去学习,这就可以让学生的思维保持活跃,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活动元教学的前提

活动元教学的前提就是教师要有设计活动的意识和能力,因为政治课本中的概念是非常枯燥的,教师要想设计一个有效地活动教学,那么教师首先就需要有着好的活动转换意识和能力,能够将书本中的枯燥知识和活动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设计一个成功的活动元教学。因此,我们教师在设计活动元之前首先需要提高自己的能力,要善于观察生活中与政治相关的事物,然后将这些事物结合到政治教学中去,以此来提升活动元教学的效率。

三、活动元设计的过程

活动元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为了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我们教师需要注重提高活动元教学的效率。

1.明确活动的主题。

高中政治是一门与生活时事紧密联系的学科,而学生又对生活中的事物非常感兴趣,因此我们可以将生活时事加入到活动元设计中,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对学习政治感兴趣。比如在学习《神奇的货币》的时候,笔者就将“货币”作为活动元的主题,让学生自主自主搜集关于货币的知识,了解生活中各种货币的兑换比是多少。明确主题可以让教师更清楚自己在教学中应该做什么,让学生了解自己应该要学习什么知识,从而提高政治教学的效率。

2.明确活动的手段。

教师设计政治活动元教学的时候要明确教学活动的手段,清楚自己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教学的效率。比如在学习《走进国际社会》的时候,笔者就明确了“走进国际”的活动元主题,然后明确了多媒体教学的活动手段。因为高中学生的年纪还是太小,他们的行为活动仍然受到限制,因此他们是不能够真的走进国际社会的,所以笔者就明确了学生上网查找资料的“走进国际”的活动元手段,让学生自己去网上查找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展示给大家。这种查询资料的教学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为学生对于上网很感兴趣,因此调动了学生上网查资料的积极性,学生在查找资料的同时也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在脑中过了一遍,也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再比如在学习《多彩的消费》的时候,笔者就组织了一个话谈会的活动,让学生围成一个圈,每一个人说出自己或者家人的消费方式,谈谈自己对消费的看法。这种话谈会的活动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每个人在课堂上的表现都很活跃,都想在同学面前好好地表现一番。

3.获取学生的参与活动的反馈。

教师要及时的获取学生参与活动的反馈,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对活动的意见,从而帮助教师设计下一步的教学活动。比如在学习完《多彩的消费》之后,笔者就组织学生做了一份调查问卷,问卷的内容包括教学内容的提问,学生对话谈会活动形式的感想以及学生对活动元教学的意见等,笔者通过这种调查问卷来获得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感想。除了问卷调查以外,我们教师还可以直接询问学生,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来获取学生的反馈。

四、活动元教学的创新

教师设计活动元教学的时候可以邀请学生一起参与,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这样可以让教师设计的一系列活动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从而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比如,在教学的时候,有部分学生提出,他们可以组织办一份简报,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当前发生的新闻进行解释,在讨论定稿后在班级内传阅。这个思路是学生提出的,迎合了学生学以致用的心理,也给了他们表现的机会,因此,学生参与热情很高,最后的效果也很好。

综上所述,活动元教学完全符合新时代政治教学的要求,它能够充分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升,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教学措施。因此,我们教师要将它运用到教学中去,以此来消除学生学习时的消极情绪,培养学生政治学习的兴趣。

作者:顾冉冉 单位:丰县修远双语学校

参考文献:

[1]黄国文.高中政治综合探究课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J].福建教育:中学版,2012.

[2]刘早明.高中政治单元探究活动课教学设计策略[J].教育研究与评论,2009.

第六篇:高中政治教学效果途径分析

摘要:

本文通过对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的探究,透过教学现状的分析,重点着墨提高高中政治教学质量的研究,以此为高中政治教学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教学效果;途径分析

高中生的升学压力较大,学习负担较重,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必须留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支配的时间,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知识急剧增长的今天,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学生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有多种,可塑性也很强。因此在教学中为了节省学生的时间,最需要提高教学质量。本文针对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问题,对提高其教学质量的策略做以下研究。

1.现如今高中政治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

1.1教学与实际相分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是当前的政治教育虽然在进行改革创新,但是在教学中仍然采取照本宣科式的灌输方式,在教学中严重缺乏与实际的联系。使得高中政治教学,在真正意义上成了“死知识”。政治教学虽然属于文科的范畴,但是在日常教学中,譬如哲学、经济学等部分都需要大量的理性思辨,并且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在政治教学中,不能单纯地重理论轻实践。

1.2教学单调枯燥缺

学习兴趣在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当前高中政治教学中,应试教育功利化的影响导致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着重于知识的生硬传授而忽视教学应有的趣味性,这就使得教学活动异常单调枯燥。

2.强化高中政治教学效果分析

2.1课程导入生活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诚然在教学中课程导入的优劣是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因为优质的课程导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而且可以为紧接着的教学活动奠定一个良好的学习基调。要达到这样的效果,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将课程导入生活化是一个很好的策略。诚然在高中政治教学中也是如此,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生活化的导入十分必要。譬如在学习价值规律等相关内容时,如果只是立足于抽象知识的传授实际上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那么此时就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生活化导入。例如在讲解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升的问题时,由于其抽象性学生很难有效把握其中的规律因此就需通过生活化的导入解决这个问题,如可以引入近年来水果价格不断上升等现象具体阐述供需关系对物品价格的影响。

2.2合理利用历史资料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相对而言,政治教学是一门比较灵活的教学,其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因此其教学模式可以多式多样。并且作为一个工具类学科,还要兼顾人文关怀的作用,而人文关怀则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合理插入一些与课程内容有关的历史资料、名人轶事及风土人情,这样的举措不仅可以增添课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从本质上说是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提升的。比如在学习价值观等有关内容时,教师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插入一些相关历史资料,诸如在学习传统道德观时,就可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适当插入有关历史资料,如“卧冰求鲤”所代表的孝道,“苏武牧羊”所彰显的爱国主义,商鞅立木为信的诚信,等等。总之,在政治教学时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有机融入历史资料,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3积极鼓励学生提出特殊问题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在讲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并且为了全面强化教学效果必须注重特殊问题的解决。所谓特殊问题,即小众面对的问题,但是这样的问题并不代表就可以忽略不计,因为知识在学习中是一点一滴慢慢积累起来的,相同的是在学习中的问题也会逐渐积累,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就很容易积重难返。这样一来不仅会导致学生成绩的下降,而且会打击学生的学习激情。为了避免这样事情的发生,就必须通过讲评教学妥善解决学生的一些特殊问题。譬如:甘肃庆阳校车事故发生后,安徽省省长王三运就做好学校交通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公安、教育等部门立即开展全省中小学幼儿园交通安全专项检查,查找薄弱环节,提出整改要求,建立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学校及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全面做好中小学校和幼儿园交通安全各项工作。这体现对未成年人的哪方面保护()A.社会保护B.学校保护C.司法保护D.家庭保护在对此问题的理解上许多学生都会陷入一种误区,由于以上选项都貌似符合答案的要求,但是如果从专业的角度讲,就会发现其实此题的答案是唯一的。但是这样莫衷一是的选项,必然会引起学生较为特殊的问题,在讲评教学时教师就应该根据这样的特点,解决这些问题。

2.4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新颖的教学情境

轻松新颖的教学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学生放松,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据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情绪是会受情境的影响的,因此在教学中为授课创设出一个科学新颖的教学情境。例如在讲授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音像资源为学生创造一个合理的教学环境,如根据具体的法律知识,引入具体的案例作为分析,但是最好要保证教学情境的明快,不要过于压抑这样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活性。

2.5在教学中设定适当的任务,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主要就是由老师灌输知识,然后生硬地记忆。这样的学习模式虽然屡遭诟病,但实际教学中仍然没有太大改观。鉴于此,采取设定任务的方法是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并且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而且可以通过积极的探索发现新问题。然后经过主动思考,获取新知识。这样就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设定任务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政治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枯燥教学,适当地将教学生活化并且应该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除此之外可以采取任务教学法等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康君平 单位:江西省丰城市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熊骞.高中政治课简略化教学探析[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7).

[2]李丙亭.高校课堂解读[J].中国教师报,2009.

[3]鲁素盘.打造高中政治高效课堂分析[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4.

第七篇:高中政治教学价值观教育

摘要:

高中政治教师必须承担起应有的教育使命,积极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关键词:

高中政治;情感教育;态度教育;价值观教育

高中政治课程作为一门基础教育课程,在政治标准课程的精神层面上,是使学生“尊重人性,追求真善美”,“使学生增加国家民族意识,汲取生活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规律,增加生活洞察力和社会使命感”。而且针对政治教育教学育人的社会功能,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从三维角度提出了非常有操作性且规范的要求,所以加强并积极落实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应该的。那么,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呢?我觉得有效的政治教育应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下面就结合我自身的教学实践来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利用学科与生活的切入点和学科人文教化功能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高中政治在课程建构和内容安排上,“坚持生活性、时代性,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教材在更新内容时,引进与当下社会相关的最新内容。比如人民版必修3第7课“我们的民族精神”中离开西柏坡提出进京“赶考”同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讲述“中国梦”的内容。在必修1《经济生活》第9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把科学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等、第4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中把公有制和非公有制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12课“实现人生的价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等都写进书中。高中政治课程还积极关注社会热点,在全部的政治模块中都积极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社会主义的立场和看法来理解世界风云变化,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突出。经济全球化是国际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处于优势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处于相对不利地位,我们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须采取趋利避害的积极对策,迎接挑战。在政治上,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我国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增强综合国力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文化上,文化具有多样性,世界民族文化之间既有吸收、融合,又有排斥和斗争,我们只有立足本国实践并充分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才能在文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高中政治还承担着鲜明独特的人文教化功能。在平常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借助教材提供的杰出人物、优秀党员、名人名言、经典故事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熏陶,实践证明这些素材从不同领域展示社会所推崇的民族品质和道德素养,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自省,这正是高中政治教学进行情感教育的优势。

二、利用高中政治教材资源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政治课程是提高国家社会整体素质最基本的教育内容,因此政治教科书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第一素材。政治教师应系统掌握教材,巧妙地挖掘利用教材素材。如人教版必修2《政治生活》中的四个单元、选修3《国家与国际组织》中的五个专题,都是重要的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用好这些专题,有助于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指导下,拓展国际政治视野,观察国际现象,了解真实的国家社会,提高政治辨别能力,有助于我们以深邃的目光、开放的心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批判地继承、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有助于我们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从而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充分挖掘这些素材的有效成分,让学生在获得政治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悄无声息、深远持久地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熏陶。

三、立足课堂,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政治课堂是我们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最重要阵地之一。丰富多彩又有时代气息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引导学生朝着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方向迈进。我们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在课堂内外收集富有生动性、趣味性、时代性、生活性、哲理性、政治气息的学科素材,并把它们设计成具有开放性、生成性、探究性、辨析性探究合作问题来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如我在讲授《弘扬民族精神》一课时,设计了一个综合探究材料引领全文:探究合作材料:2014年10月24日,中国自行研制的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发射升空。11月1日,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返回器在预定区域顺利着陆。航空工业是一个国家工业金字塔的顶端,必然有一层层的下层各类工业的支持。参与飞船发射、控制以及交会对接任务的各个科研院所、合作单位以最饱满的热情和状态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如何打造两舱之间航天员的生命之门?如何消除任何一个可能的隐患?飞船系统全体科研人员舍小家顾大家,像螺丝钉一样把自己拧在岗位上,拧在祖国航天事业中。当然中国的空间活动都用于和平目的。中国愿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航天领域包括载人航天的国际合作,推动世界航天技术向更高水平发展,为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作出积极贡献。合作探究:1.材料体现了哪些优秀的民族品格?2.航天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3.民族精神对于民族事业和国家建设的意义?4.立足发展社会主义的实践,我们可以获得怎样的启发?通过层层设问,把学生自然而然带入弘扬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体系情境中,最后一个开放性的设问更是做到了自然渗透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作者:朱良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高级中学

第八篇:高中政治主题情境教学构建

摘要:

高中思想政治课系列主题情境的建构是指借鉴文学创作和影视剧制作的经验,关注学生对主题情境后续情节发展的兴趣,以整本教材为单位,围绕一条主线,以某一主人公的人生经历、生活遭遇为中心,打造连续情境,促进学生探究兴趣的延伸。本文结合案例说明了这一教学模式的价值和具体实施要求。

关键词:

情境教学;系列主题;高中政治;现实价值;实施要求

源自美国的探究教学,上世纪70年代末被正式推介进入我国教育界。多年来,无论是理论层面的剖析还是实践层面的操作,都验证了其确是种行之有效的教学谋略。在统一“科学探究”理念统摄下灵活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是其成功原因之一。新课改视阈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教学几经摸索,在其主题情境探究教学模式的运用方面颇有建树,即教师惯常搭建一条贯穿始终的主题脉络去创设情境背景,帮助学习者启用自己的“潜知识”进行同化和顺应,进而建构新的知识结构。在业已成熟的主题情境探究教学基础之上,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系列主题探究教学模式。那么,其与主题探究教学的区别为何?在教学中又有何价值?其实践操作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本文将一一陈述。

一、高中政治系列主题情境探究教学的内涵及特质

当前的高中政治主题情境探究教学,以一框题为教学单位,每节课精选一个主题作为线索,将学科知识点穿插其中,以不同质感的情境呈现,课课独立成章,如同一出独幕剧。然而,学科知识其实是整体性、体系化的,是由众多“点状”的学科知识点串联成线、交织成网的,在这个意义上,现有的主题情境探究教学在知识的联系上是有弊端的,作为解决之道,系列主题情境探究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构建系列主题情境,旨在避免如同“独幕剧”的单独主题情境在呈现学科知识时的点断性。为此,笔者尝试在自己执教的高中政治课上,借鉴文学创作和影视剧制作的经验,以整本教材为单位,围绕一条主线,以某一主人公的人生经历、生活遭遇为中心,进行整体情境的创设,打造“多幕剧”,意即系列主题情境。基于以上定义,高中政治系列主题情境探究教学具有如下鲜明特质:

1.同一叙事主体

这一探究课程的设计,始终围绕同一主人公的生活遭遇展开,以此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生活经历为载体,贯穿整个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以《经济生活》为例,教材所呈现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都可以结合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创设出不同主题的情境。为更能够激起共鸣,笔者将其主人公设定为我校07届毕业生,亦即笔者的第一届学生汤圆(代名),一名普通三星级高中普通班的毕业生,上的大学也是当地的普通高职院校,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人物,但是相似的学业背景、学习经历甚至是所思所想都让学生心生亲近。

2.情境创设联通生活,体现时代气息

杜威强调“做中学”,陶行知实施“生活教育”——“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新课程理念同样强调教学与生活的接轨:改变传统授受式的知识大纲化教学,而做到“紧密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时代气息”。生活情境的引入是活化课堂教学、使之取得现实意义的关键之一。布鲁纳在其《教育过程》中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最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当然要数其自己的生活了,因而在创设情境时要贴近学生自己的生活。而系列主题情境探究的主人翁本来就定位于我校往届学生,展现的又是其求学时如何做好消费管理、就业应聘乃至就职后的各项遭遇及应对解决等原始素材,他所经历的是学生将来可能经历的,因而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而在情境的编制中,也注意到如“网上投递应聘材料”、“百度查询信息”等细节的添加,关注时代剪影的同时,在融入学生的内心上更近了一步。当然,系列主题情境的创设还要注意贴近教师的生活背景,只有自己亲历的、感兴趣的才能为我所用、得心应手,点拨起来也更能够一语中的、妙趣横生,激起学生的向学之心和探究热情。

二、高中政治系列主题情境探究教学的价值

高中政治系列主题情境探究教学是否有其存在必要?现就其教与学的现实价值做如下分析:

1.基于学生学科兴趣的延续

教师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学科成绩,却发现影响学生学习的要素纷繁复杂,即便如此,依然有迹可循。根据影响其发展的直接要素,华东师范大学的周彬教授提出了“考试成绩=学科兴趣×学习方法×学生智商”的公式。公式中的三个变量中,学生智商几乎无从改变,学习方法在迁移中也存在一定的难度,不可一概而论,唯有学习兴趣,是比较容易改变,且对于学生的学业成绩普遍影响较大的,故此将其排在首位。由于江苏省现行高考体制对政治等选修科目只是等第要求,这就导致了众多以高考为指挥棒的学生对这一学科关注度的锐减,加之政治学科传授的知识、呈现的方式都比其他文科科目要来得晦涩,这就导致了高中政治越来越艰难的生存现状。这种情形之下,学科兴趣的地位已是举足轻重了。教师们对此了然于心,使用各种教学策略来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问题并不在于一瞬的火花,而是怎样才能将其延伸下去,引领学生长久的学习?系列主题情境探究教学模式在学习兴趣的延展方面是一大进步,因着情境是连续的,情节是逐步展开的,故此就有了学生追看追问的可能性,兴趣就在这不经意间被激发和延续了下来。以笔者的教学设计为例:仅《经济生活》课程脉络,主人公就经历了几段较为曲折的人生沉浮:从找工作到从业后通过缴纳个税来实现自身对国家职能和服务的理解;从主人公消费观的转化到工作几年后另起炉灶下海自组公司竞争工程的招投标等,将一个普通少年从涉世之初的青涩到进入象牙塔后的眼高手低,再到历练后的豁达进取,这样一个从“云端”到“地上”的转变一一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没有硬性说教,却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将就业、消费、税收、科学发展观等学科知识涵盖其中,无形中还塑造了高中生正确的职业生涯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终身学习的重要理念,正如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2.为着正确教材观、教学观、学习观的确立

教材是“教学之本”,什么样的教材观就体现了什么样的教学观。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教材观,区分了新旧两种本质对立的教学观。毫无疑问,基于“知识本位”的教师“告知式”的教学方法是“教教材”的旧教材观的外显,这种观念之下的“教学”就是为教而教,其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学生接受和记住印在书页之上的现成的、甚至是一成不变的陈述性知识,这种观念引导之下的教学,其机械教条可想而知;这种观念之下的学习,其无趣痛苦可想而知。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是社会交互作用的过程,不是教师借助片面传递信息而强制性地将知识灌输给儿童,而是儿童自身以及在同教师交往的过程中自主构建知识和发现意义的过程。”这种观念之下的教学是一种对话性实践活动,意即教学不再是“教知识”而是“教和学的活动”。为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必须能够挖掘、驾驭、重构教材,帮助学生发现教材丰富的知识内蕴并对之发生兴趣。在这一层面下,教师集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筛选合适的素材,创建丰富而连续的主题情境,将问题隐藏与情境之中,正是对教材的重塑和打造。同时,引领学生自我质疑、自主学习、合作释疑、建构加深,正可谓“在对话中教、在对话中学”。所以,“学习就是‘形成世界’、‘形成伙伴’、‘形成自我’三位一体的对话性实践。”

3.有利于更好的开展学科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包含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在高中政治系列主题情境中,学生已有的生活概念将与情境中发现的问题相互作用并进行意义建构,形成新的科学概念。同时,以“主题”、“探究”、“对话”为操作核心的系列主题探究教学模式,一改应试教育将教学内容碎片化、知识点式的处理方法,有机、系统的组织教学,体现了新课改的单元设计理念。它帮助教师在思维上跳出单一的课堂教学,从整体来规划整个政治学科高中学段的教学体系,教师有选择性的结合个人特色开辟教材和施教内容,增加了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自由度和开放度,鼓舞了教师的教学勇气,更大限度的发挥了教师的教学智慧。更重要的是,这一教学模式的开展,使得教师不断地反思教学、审视教材,将关注范围扩容向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实现了儿童研究、教师研究、教学研究的教学三大要素的交互,引领着教师朝着更深的专业领域发展。身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我们必须真正的读懂课堂,理解课程,运用适恰的学习和教学策略,才能更好的开展学科教学。

三、高中政治系列主题情境探究教学的实施要求

作为探究教学丰富内容体系分支的系列主题情境探究教学模式,经与高中政治学科相结合,在实践操作上又有哪些具体要求呢?

1.依据课程体系设计教学

课程体系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和依据,脱离课程体系的设计必然是盲目、低效的。因而在实施系列主题情境探究教学时,必须依据课程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整合。如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可以归结为“生活与消费”,其具体内容主要涉及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等。在对教学内容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再考虑该系列情境的“主人公”参与何种情境的演出。

2.兼顾学习者的发展性和空间性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维果茨基研究表明: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所谓“最近发展区”就是“已达到的发展水平”与“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因此在创设系列主题情境时,要注意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能够带来他们疑问的情境,亦即问题情境,有意识地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唤起他们的探究欲望。由于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尚不丰富,认知水平有限,若情境中涉及的问题难度过大,势必会使学生失去探究的兴趣、抑制学生智能的发挥;若问题太过容易,又会使学生觉得没必要探究,从而意兴阑珊。因此,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具有发展性;既有一定的难度,又是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的,即具有发展的空间,从而实现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之间的同化与顺应。

3.把握导向,崇善扬美

思想政治课堂是高中德育的主阵地,不仅要传授学生丰富的学科知识,更以帮助其构建科学、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己任。在系列主题情境探究教学的过程中,在情境的创设和案例、素材的选取等方面都要把握好导向作用,引导学生求真、崇善、扬美。高中生的年龄和思维特征都限制了其看待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往往不够全面,不能够正确揭示出事物的真实本质。举例不慎会影响其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影响其客观的认识社会,更有甚者会影响其性格的养成。因而,崇善扬美首先要精选素材,在诸多反映现实的材料中筛选出具有积极意义的素材,以供使用。系列主题探究教学还要将课堂变成美的阵地。教师在创设情境时站高望远,把握情境之间的主线,有逻辑之美;在设置探究活动时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体现教育之美;各种素材的呈现方式如表格对比、文字信息筛选等展现思维之美;各种课后探究任务的解决,体会行动之美;学生的合作、讨论体验协作之美。系列主题情境探究贵在“以美动人”。正如“课堂不变,教师不会变;教师不变,学校不会变”这一学校改革的定律所言,学校教育变革的关键在于课堂,而要真正的实现课堂的革命就必须落实教学模式的转型。故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天在系列主题情境探究教学模式上的摸索终将推动高中政治学科课堂教学的变革,朝着教学的本真目标迈进。

作者:秦璐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第五中学

参考文献:

[1]周彬.课堂密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2.

[2]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钟启泉.读懂课堂[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82.

[4]佐藤学.教育方法[M].左右社,2010.98.

[5]李梅主编.教育心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87.

[6]钟启泉.课堂转型的挑战[N].中国教育报(教育科学版),2015-04-16.

第九篇:高中政治教学学生思维素质培养

【摘要】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得到了全面提升,尤其是对人才灵活的思维能力的要求,该种能力能够促进人才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是高中教育中尤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它涉及范围比较广,具有理论性、实用性强的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政治觉悟。为此,本文对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素质的培养途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够对提升高中生的思维素质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思维素质;培养

伴随着我们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与人们的文化水平不断进步,高中教育模式、教育观念以及教学方法也应该随之做出积极的调整。学校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其中,教书主要体现在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方面,而育人则偏重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学生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作用到实际工作当中,而思维能力作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作为一种有力工具对整个人的成长、发展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下面笔者将深入介绍高中生所必须具备的几项思维能力,从而找寻出高中政治教学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主要方法。

一、对高中生的学习热情进行有效调动,并激发其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效率。针对于高中政治教学,基于兴趣的学习,能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求知欲,能使学生自主的对知识进行探索,并对问题进行思考,从而不断培养其思维能力,加大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使学生对政治知识能够更好的吸收。例如,任课教师在讲解“保护生态环境”课程过程时,可以先通过引用美国“阿巴拉切亚”山脉地区的开发与治理的故事案例,对学生的思政课学习兴趣进行深度的激发,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吸引学生眼球与注意力的作用。通过这种方式,笔者放线,学生能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欲去进行政治知识学习,从而实现有力的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目的。

二、高中政治教师要把握住学生的求知欲望,提升其问题能力

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的态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必要前提,在此基础之上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任课教师要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创造开放、民主的高中政治课堂氛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任课教师可以以引导式的提问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在课程开始之前就提出与课程相关的问题,抓住学生好奇求知的心理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到课程的学习当中,让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同时又能不断的对问题进行思考。其次,老师要不断提高师生的课堂互动率,使师生、学生间进行有效的学习互动,从而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政治学习内容的交流,并通过交流使学生的思维意识得到不断的强化,继而实现对其问题能力进行提升的教育目的。最后,在高中思想政治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要不断总结完善更加科学,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不断培养开发学生的思维水平,对其问题能力进行提升,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加全面的人才。

三、对高中生独立的人格加以科学的重塑

创新动机、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行为共同构成了创造性人格,创新性人格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原动力,是促进个人进步的阶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这对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学生的整体人格塑造也显得尤为的重要。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下,教育的目的不在只关注与学习成绩上,而是更多的看高中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实际的政治教育过程中,任课教师要以教科书作为参考,通过引导式提问、加强交流等诸多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与人格水平得到共同的进步。

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整治教育环境,并对其进行科学诱导

教育环境主要是由教材、师生以及其他教学元素共同组合而成的。针对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主要充当知识传输者的重要角色,其主导作用,而学生才是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也是决定教学成果的核心因素。所以,在实际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过程中,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为学生搭建起一个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对知识进行自主的吸收并思考,从而引导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的态度对事物产生疑问,通过对事物养成不断的良性思考习惯,从而进一步使其思维能力得到了显著的促进与发展。

五、拓展高中生的想象空间

思维上的创新突破,离不开想象能力的帮助。想象作为一种心理思想上的能力,是帮助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的重要工具。所谓想象能力是基于一定客观事实之上,对事物产生突破的、发散式的加工重组能力,是学生根据对先有客观事物的认识并根据自身思维水平对事物的一种深化塑造。在进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的利用好这一有力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打破课本教材的局限性,利用好身边可利用的资源,包括:学校资源、多媒体资源、报纸杂志、多媒体作品,带领学生展开想象。例如,在讲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时,可以利用好相关影视资料,例如《西柏坡》、《建国大业》等作品,通过这种导入教学素材的方式,使高中生对教学的理解更为深化。由此可见,思想政治课作为培养学生思想层次的有力工具,因此,任课教师更要不断创新方法,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来逐渐提高学生对事物的思考能力,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社会的大背景下,对于人才的要求重点越来越偏重与人的综合性素养,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重点要从过去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进行积极的转变。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要着重培养学习的思维能力。当今的课堂应该是平等的、开放的,要区别于过去的填鸭式的教育。在政治教育的开放课堂当中,任课教师要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能真正的参与到课堂思考当中,加强学生思想上的交流,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者:马凌云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小海中学

【参考文献】

[1]刘利明.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4(1):115-116,110.

[2]朱成永.论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21):237-237,238.

[3]吕彩霞.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一代(下半月),2014,(6):51-51.

[4]米强荣.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高考,2015,(3):104-104.

第十篇:高中政治教学情感教学探讨

摘要:

高中政治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水平非常有必要。情感教学是当前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重要影响。从情感教学的基本特征入手,针对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融入情感教学进行分析。

关键词:

高中政治;情感教学;特点;应用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标准的不断深入,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目标。传统的教学手段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效果不是非常明显,因此,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使用符合当前教学规律的方法进行教学。将情感教学融入高中政治教学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情感教学的基本特征

(一)真实性

真实性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使用真实的教学案例,让学生从中体会、感悟,完成教学目标[1]。此外,真实性还包括教师在教学中的真实展示,以及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如,教师教学的热情、学生学习的专注等。

(二)生活性

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案例,除了具有真实性的特点外,还具有鲜明的生活性。这主要体现在教师列举的通常为学生或自己周边发生的案例,这样不仅会减少学生的陌生感,还能将生活与学习联系起来,增强政治教学的实用性。

(三)趣味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在课上讲述,学生在课下进行记忆、理解,这种教学方式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影响了教学质量。而情感教学可以通过案例将知识点告知学生,帮助学生理解,呈现一定的趣味性特点,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情感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情感教学与传统教学不同,它拓展、延伸了教学范围,具体体现为:第一,借助微信、微博等通讯软件。当前的高中生几乎人人都有一部智能手机,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条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2]。例如,教师可以在微信中建立一个班级群,将发生的社会事件进行编写,形成一个具有讨论性的话题,让学生对该事件进行分析与讨论,这样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时事,还能实现对学生的政治教育。第二,注重环境的作用。环境具有渲染性,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教师不仅要加强学生的课堂教育,也要关注学生周边的环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注重教材的挖掘

高中政治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学生对学习政治知识的兴趣不太高。为此,教师需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将其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时,如果只是单纯的讲解,学生虽然可以理解,但不会有深刻的认识。为此,教师就可比较国家在建设小康社会以前的生活状况与当前的社会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蓝图,让学生自己去认识和体会社会发展现状,从而正确把握知识点[3]。此外,这种教学方法还可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使用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情感教学一种较为具体的反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使用情境教学可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为此,教师应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励学生学习新知识。例如,教师在讲“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这节内容时,就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教学情境:如果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没有了,会怎样?全都保留又会怎样?经过探讨,将当前小学生学习书法的例子融入其中,深化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分析,从而促使学生自发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实现教育目的。

(四)加强实践活动

高中生学习政治知识的主要目的是适应社会,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引导高中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在社会实践中,对于引导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重要的意义。为此,高中政治教师应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知识的作用,激励学生学习。例如,教师在讲“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这节内容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基督教教堂、寺庙等,让学生感受每个宗教存在的意义,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我国宗教政策的认识,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为其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进与完善,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发展,因此,教师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将情感教学应用到政治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作者:陈启红 单位:贵州省瓮安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刘梅.践行情感教学,增强政治课堂教学实效[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2(3):53.

[2]刘子鸣.浅谈初中政治课堂如何运用情感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3):152-153.

[3]蔡晓晖.以情施教,情知交融:浅谈情感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3(4):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