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等教育政治教学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改革教学方法
1、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
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助于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都具有其独特的功能与长处,也都存在着内在局限性。一般说来,在记忆性政治课教学中,只要求达到识记,了解知识的层次,教师可选用讲授法,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避免“有教无学”的弊端,让学生对本门学科中基本概念有一个明晰深刻的把握。在思维性的政治课中,教师可选用讨论法、探究法等新型的教学方法,此类教学方法,往往费时费力,用的太多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基本知识的掌握,过分追求这种新颖奇特的教学方法会适得其反。因此,方法只是学习知识的手段和桥梁,有时传统的教学方法仍然是教师教学的基本方法。
2、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拉近学生与政治课的距离。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政治课脱离实际,导致学生不会用所学哲学、经济学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形成了一种对马克思主义认识上的一些误区,认为政治课就是讲大道理,说空话,没有学习的必要性,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仅仅是考试前死记硬背突击一阵。因此在高等教育教育中政治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就应从理论联系实际入手,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把复杂的社会问题变为简单的做人道理。例如,在讲《思想概论》中新民主主义革命对象时,让学生联系生活中好人坏人,朋友、敌人,深入浅出,使学生能够深刻把握为什么把区分敌我的问题上升为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又如讲统一战线理论,让学生联系实际对自己有何启示,使学生对学习马克思主义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激发起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
3、实现教学内容活动化,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活动。
(1)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培养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好奇心,大胆使用质疑,把质疑作为学习政治课的一种有效方法,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信仰思想、邓小平理论。
(2)培养学生探究式的思维方式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象央视节目《面对面》那样精心设计问题,层层追问分析、归纳判断推理,透过事物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例如在讲《思想概论》中中国革命道路时,先引导学生分析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和现状,然后让学生以分析归纳起来作为前提对中国革命进行推论,得出中国革命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的道路。然后把它作为原理,讲述如何用这一伟大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3)突破学生探究思维的障碍。
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不会运用知识。重要的概念,往往死记硬背,似懂非懂。教师应针对这种状况循序渐进,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打破高中政治课的学习模式,按照问题的难易,使学生于困惑中有顿悟,在教与学中能碰撞出学生思想的火花,做到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4、加强课件的设计和运用。
随着电脑在学校的普及和学生年龄的增长,同时为了避免政治理论的枯燥抽象,加强课件的设计和应用已势在必行。
(1)文字、图片的设计。
凭借电脑的优势,对需要的板书图片加以美学表现,突出教学重点,又清新悦目、色彩鲜明。既便于学生较好地掌握知识,又给课堂平添了生趣。
(2)动态设计。
动态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思维,课件中插入富有动态美的文字图片,将枯燥的内容形象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从而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3)情境设计。
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相联系的,因此教师应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运用电脑技术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运用形、声、色的调控给学生感官多种刺激,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求知心理。
二、高等教育“政治课”教学内容改革
高等教育“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但随着形势变化和实践的发展,“政治课”教学内容不能“万古不变”、“一劳永逸”,必须不断改革,那么如何改革高等教育“政治课”教学内容呢?
1、改革高等教育“政治课”教学内容必须坚持三个原则。
(1)高等教育“政治课”教学内容改革必须符合党中央和国务院文件精神的原则。
“政治课”是社会主义大学区别于其它社会性质的大学的标志,其内容是党和政府的主张,我们改革“政治课”教学内容不是否定党的指导思想以及科学世界观、价值观,而是在坚持其基本精神的前提下,有选择地挑选一些内容进行阐述,因此,不管教学内容怎么变、怎么改,仍然要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大政方针服务,否则就与其宗旨背道而驰了。
(2)高等教育“政治课”教学内容改革必须符合现实社会实际的原则。
“政治课”内容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来源于实际生活,但实践是发展的,实际情况是变化的,因此必须改革“政治课”内容,然而这种改革主要是回答现在提出的问题,让人能走好现在的路,明确未来方向。
(3)高等教育“政治课”教学内容改革必须符合高职学生思想、文化基础的原则。
高等教育学生有自己的特点,对高等教育“政治课”内容进行改革不能脱离高职学生情况,改革不是内容变“多”,不是内容变“深奥”,不是内容变“遥远”。
2、改革高等教育“政治课”教学内容必须坚持三个方法。
改革高等教育“政治课”教学内容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多门学科,如果对某一方面不熟悉,改革的效果都会欠佳,如高等教育“政治课”教学内容“多”、“少”为宜呢?如何具体把握?关键就是坚持什么方法改革。
(1)实事求是方法。
改革“政治课”教学内容要尊重客观实际情况,以对学生有用为准。根据学生学习时间有限和学生兴趣特点,对“政治课”内容该简化的一定要简化,要“忍痛割爱”,必须突出“精简”与“管用”的标准。“政治课”内容改革有三个方面必须考虑:一是考虑学生基础差,理论不能太深;二是考虑学生重专业学习,缺乏理论思维习惯,理论不能太多;三是考虑学生实用主义思想严重,因此理论应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理论不能离学生太遥远。对学生讲些什么东西,哪些详讲,哪些略讲,哪些内容放在一块,以一个什么样的逻辑和思路进行讲解,这些都是“政治课”教学内容必须涉及的。
(2)综合方法。
所谓综合方法就是对“政治课”内容要求从宏观上把握,不要求具体化、细化。“思政课”内容本身涉及面广,因此要求面面俱到根本无法做到,改革“政治课”教学内容是把对学生有用的内容集中,按专题进行阐述,要求学生从世界观和方法论上进行把握。
(3)突出案例和实践的方法。
在尽量精简理论的同时,应多附上事例,通过国内外或者学生中发生的故事来阐述和回答问题,从中凸现出观点,这样比纯理论阐述效果要好,因为学生通过事例就明白了道理,同时,多附上学生参加的实践活动,在内容上阐明学生参加什么样的实践活动可以获得什么的认识,可以提高什么样的思想和道德水平,学生通过看电影、电视、录像片,参观、考察、辩论、演讲、听报告等悟到某一个道理,从而达到学会做人,学会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