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积极心理学在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的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在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近年来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使得人们将心理学的视角转移到了探索和研究人的积极品质方面,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更多有利的启示,本文就将对新时期下积极心理学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学应用进行探究,希望能够推动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发展。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职;思想政治教学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该课程的教学一般以理论知识的讲解为主,知识内容较为枯燥,加上高职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不强,不能很好的起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随着社会文明水平的程度不断提高,高校对当代学生的发展需求越来越重视,将积极心理学与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就成为了当前高校在思想政治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举措。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史上的一大重要的里程碑,是在上个世纪由两个美国的心理学家所提出的一种心理学思想,它是以自我决定行为为理论基础的,强调人具有先天的心理发展潜能,个体拥有积极主动的潜能,能够充分的认识到自身的发展需求,在结合社会环境的发展的同时做出有利于自身的选择。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人类的健康、幸福、乐观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一种传递乐观积极、良好道德品质的正能量思想,它打破了传统心理学对于“失败、问题、障碍”的消极模式,关注人的活力与美德,积极构造和谐友善的氛围。从研究层面来讲,积极心理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主观层面,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包括现时的幸福感和对于过去的满足、现时的希望和对于未来的乐观;二是个人层面,包括对个人的相关特质,包括个人品德、爱的能力、工作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等的研究;三是群体层面,主要是对公民的美德和社会上的道德进行研究,包括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和宽容等。积极心理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各个国家的重视,不同的研究人员将不同领域中的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力量进行了研究与融合,推动了积极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二、积极心理学运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
(一)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积极心理学是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健康幸福以及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在教学中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积极心理养成为主要目的的,将其运用在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有效的自我调节,正视自身的不足,逐渐的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其年龄大都处于十六至十八之间的青春期阶段,心智还没有成熟,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情绪波动大,受到外界的影响较大。高职院校将积极心理学运用到思想政治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自我调节与反思,正确的认识和看待周围的事物,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二)优化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课一般是以理论知识的讲解为主的,相关的课程内容较多,涉及的知识面较广,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厌学心理,不能够很好的将课堂的知识进行掌握和了解。在积极心理学中,注重和谐发展,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进行研究的,将其运用在高职的思想政治教学中,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性,构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对思想政治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接受,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将积极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课进行有效的结合,可以帮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思政课主要是帮助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的心理品格,实现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三、高职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探究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积极教育,不仅注重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和完善自身的不足,更是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养成健康良好的道德品质。在高职院校中应该大力提倡积极教育,对积极心理学进行充分的运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思政课的学习效果。
(一)教学中应用积极心理辅导法
积极心理辅导法是积极心理学中的一种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助方法,在进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时,高职院校可以根据相关的课程安排来运用积极心理辅导法,帮助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和消极心理。在思政课的教学中,教师运用积极心理辅导法,可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传播乐观积极的态度,有计划有目标的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要运用积极心理学测量技术,从各个指标进行分析,科学的反映出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制定相关的心理测量量表,包括《主观幸福量表》、《人格与美德:手册与分类》等量表,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测试;要将积极心理学的教育内容与思政课的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格、品德的培训,激发其参与到积极心理学中的兴趣;要开设相关的健康讲座以及相关的文化交流活动,利用有形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潜移默化的接触到相关的知识,引导其培育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在进行积极心理辅导法时,还需要运用积极心理学干预策略,一是“五阶段干预法”,从观察、调查、鼓励、表达、扩大五个方面出发,辅导学生认识到在冲突中要利用自身道德品质来有效的摆脱困境;二是“叙事干预法”,指教师通过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处理问题的方法。还要加强心理咨询工作,帮助问题学生更好的走出阴影,要采用学校——学院——班级为主的三级辅导咨询体系,从班级心理委员以及朋辈心理委员等辅导模式出发,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心理困惑,养成良好人格。
(二)应用积极组织系统方法
高职院校学生的成长除了需要其掌握专业的知识技能之外,还需要关注其在文化理论课的学习效果。学校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文化和课余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教学场所,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所构成,是学生成才的主要渠道。要构建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使得每个高职学生都能够在校学习期间思想观念、意识潜能和心理素质以及价值取向等都能够潜移默化的得到积极的改善,学校要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制定合理的制度文化,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氛围。积极心理学重视组织中各个系统的构建,高职的思政课的教学不仅是由学校这一单一主体来完成的,还需要涉及到各个方面。高职在开展思政课的教学时,要注重家庭和社会等其他要素,针对高职院校为企业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初衷,要构架企业、社会与家庭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学体系,从各个环节出发提高学生对于该课程体系的认识程度的提高;要强化各个要素环节之间的联系,以现有的网络平台为主,利用各种媒体进行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实现良好的信息交流,更好的关注学生的发展。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处理机制,做到明确的分工,发挥各个要素间的作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应用积极情感体验方法
由于人的需求的不同,使得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社会体验,人的情感也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心理学家认为体验是在人的行动和思考过程中产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方法就是个体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和真实感受,其需要设置合理的教育目标,引起积极体验的动机,帮助树立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在高职思想政治的教学中,要合理设定积极体验的目标,以高职的思想政治教学任务为基础,考虑到高职学生的成长阶段的这一特殊性,将思想政治教学与学生的职业发展相结合,设定积极的体验目标,促进其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同时,体验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可以产生,还要设定相关的积极体验的情境,要以思政课中的案例作为情境的切入点,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参与到其中,从而达到积极体验的效果。在课程结束之后,还需要及时的进行相关的反思,教师要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在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中心,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精心的组织和安排,尝试多元互动式和开放式教学,针对相关的主题进行发言和课堂讨论,让学生充分的展示自我,树立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帮助其更好的养成自身的良好品格。
(四)积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在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现代化教学提供了多种手段。在高职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要对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创新。要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利用其在图形、视频播放上的优势来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想政治课的理论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要不断的进行教学的改革,在现代教育的思想上引入积极心理学的教学理念,丰富现有的教学体系,提高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要大力开展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的现代化思政课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和学生不断发展的实际来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教学,要制定丰富的思想道德教学活动,高扬社会发展主旋律,教师要主动的掌握积极心理学的相关概念,了解时事政治,将具有教育意义的知识和信息等在课堂中及时的传递给学生,要通过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以及心理咨询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自主辨别能力,抵抗不良文化的冲击,帮助其更好的促进自身的发展。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对于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的增加,高职学生的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政课的教学时要以高职学生学习阶段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为出发点,结合用人单位以及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将积极心理学与高校的思想政治课进行有效的结合,创新现有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强化思政课的学习效果,推动现代化办学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齐晓颖,刘立伟,赵婷.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功能及其实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08).
[2]高魁,刘康.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14,(05).
[3]滕飞.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研究——积极心理的视角[D].南京:东南大学,2015.
作者:桂百安 孙玮铭 单位:湖南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