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在初中政治教学的应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多元化在初中政治教学的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多元化在初中政治教学的应用

【摘要】作为初中政治教师,必须为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人才而不懈奋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单一、低效的教学模式,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促进初中生在综合素质方面的不断发展,为学生成长为国家所需的合格人才夯实基础。

【关键词】多元化;初中政治教学;应用

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理念已经深入到了广大初中政治教师的心中。为了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深化进行,广大初中政治教师不断研究初中政治教材、不断研究中学生性格特征,不断调整自身的教育教学方法,以适应初中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深入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同教师之间良好互动活动的开展,以保证初中政治教学效果的提高,保证初中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保证初中生丰富的情感体验的形成,保证初中生完美人格和独特个性的发展。这一切都是需要教师以自身的多元化发展为基础的。本文就多元化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一、高度重视初中政治教学的重要性

现代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更加便捷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和更加丰富的生活、学习内容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作用。初中生还处于身心发展的不稳定期,身体发育不成熟,情感发育不完善,思维发育不定性,非常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事物的诱惑而走上歧途。因此,为了保证初中生的思想向着健康、积极、正确、向上的方向发展,我们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以确保学生能够获得一个正确发展的方向导引。例如,教育学生“珍爱生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之处,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深思;例如教育学生要“品味生活”,让学生能够了解高雅的生活和高尚的道德对人生发展的重要作用;例如教育学生要“做意志坚强的人”,让学生拥有坚韧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能够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深深懂得“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的道理……

二、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当前社会需要的人才,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能力,第一是具有自主探究、敢于创新的能力,第二是具有合作交流、协作探究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保证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要求与发展,在日后的学习、发展、工作中取得更加骄人的业绩,教师应当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以上能力。一方面,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从学习当中获得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针对部分学生不喜欢初中政治课,因为太多理论,太多说教内容,就像被爸爸妈妈拽着耳朵训诫一样,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用给学生一定的指导,让学生进行备课,然后走上讲台进行讲解的方式开展教学。这样一来,因为初中生具有极强的自尊心和虚荣心,不喜欢落后和被嘲笑,因此积极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的具有独特个性的观点,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就是组织学生开展学习小组之内的合作交流探究活动了。例如,在《自我新期待》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有的学生说:“我没有潜能!”这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组内交流合作,互相寻找同学身上的优点、长处,帮助同学正确认识自己,不仅强化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和谐了。

三、合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科学应用,不仅增强了教学的灵活性、生动性、形象性,大大降低了教学内容的难度,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教学内容呈现出来,更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初中政治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例如,在《扬起自信的风帆》一课的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播放歌曲《我相信》,因为这首歌学生们广为传唱,知名度非常高,并且歌词也非常具有现实的激励作用,所以很自然便创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在学习《人生当自强》一课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播放歌曲《男儿当自强》,也可以为学生播放那些虽然身体残疾,但是意志坚定,自立自强,最终取得卓越成就的人的光辉事迹,以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启发,让学生能够深入开展课堂学习活动,获得情感和意志的培养。总之,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开展多元化教学,对于提高初中政治教学效果、提升初中生整体素质水平、提升初中教育教学事业的成效都具有极大的必要性。通过多元化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习效果提高了,学习氛围热烈了,情感和思维发展了,也对学生能够成为国家发展所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产生了足够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段文建.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政治教学方式的多元化探究[J].读书文摘,2016,(26).

作者:师玉巧 单位: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糜滩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