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探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探索

【摘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有着大众化属性,话语表述的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式,通俗、亲和、接地气的语言更容易被普通大众所理解,继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艺术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方式为利用大众话语引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思想和行动指南。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话语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式

马克思主义理论处处彰显着彻底的大众属性。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高度评价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作用,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马克思和恩格斯展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初衷就是通过理论研究为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的革命提供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代表着人民群众的利益,站在劳苦大众的立场说话,致力于改变无产者被剥削的悲惨命运,最终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始人是作为人民大众中的一员而说话,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而说话,在面对着人民大众说话。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群众的这种密切联系,造就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大众化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的是使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新成果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接受和运用,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是广大人民,贴近人民所想所需才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着力点。然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非常深刻,论证严密透彻,因此许多都是鸿篇巨著,普通大众读起来会感觉晦涩难懂,困难重重。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内容上具有彻底的大众属性,但真正要被大众掌握,为大众服务却并不简单。那么如何将这么深奥的内容传达给人民大众呢?答案就是要更好地利用恰当的形式和方式来进行一定的转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很多,比如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于课堂教学,融入社会生活等。其中,语言文字表述的通俗、亲和、接地气、易理解是使人民群众掌握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诸多方式之一,因而话语表述的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式。

二、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艺术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赢得一次又一次胜利,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结果。中国共产党深知马克思强调的“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为了充分施展人民群众的力量,使更多的群众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必不可少。相应地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艺术方面,中国共产党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没有明确提出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概念,但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带着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维,一直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用民族的、通俗的、简练的、形象的语言形式表述出来。他在运动期间表示,“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1]837用群众的、大众化的语言来表达才能更好地和人民大众沟通交流,更好地将深刻的思想用易懂、易接受的话语传达出来。的名篇《实践论》和《矛盾论》就成功地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内容进行提炼,并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展开民族性的诠释,普通大众都能理解。善于高度概括,他在论证军队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主张不放弃革命领导权时用了一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2]547,言简意赅地说明了军队对于武装斗争和夺取革命领导权的密切联系和极端重要性;在面对党内部分同志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形势产生悲观情绪时,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来说明当时看似小小的革命力量会逐渐转变成强大的态势,非常鼓舞人心;把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比作“纸老虎”,形象地说明了反动派的脆弱,表明了必胜的信心。在批判脱离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精神的行为时,也用了非常形象的话语,如用“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来批评凭主观臆断而不是实地调查和研究的盲目之风;借用“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来批判那些华而不实,只从主观上研究理论,而不注重调研事物与历史与现实与生活的联系,脱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作风。这些表述将深奥的理论变成通俗的话语,将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拉近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大众的距离。邓小平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领导人,他高瞻远瞩,思想深刻。但读过《邓小平文选》的人就能发现,他深刻的思想并没有通过晦涩难懂的语言来表达;相反地,他善于用朴实、简练的话语来说明深刻的道理,深入人心,这便是话语大众化的魅力使然。他将多年研究累积的多个重大理论融为一体,用三十来字总结归纳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373简洁明了又通俗易懂的话语,化解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各种误解,解除了社会主义与计划经济、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捆绑,无论是计划还是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邓小平还有许多接地气而蕴含丰富内容的表述家喻户晓,如用农家谚语“不管黑猫黄猫,捉得住老鼠就是好猫”来说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理;用“摸着石头过河”表示从实践中寻找经验探索规律,努力做到实事求是;还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等观点和表述不胜枚举,他说:“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3]382在话语的使用上可谓炉火纯青,从他的讲话和文章中可以轻松地看出他博古通今的学识,话语中常常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同时在话语大众化方面也非常出色。他指出“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形象地表明了惩治腐败的决心,贪赃枉法的小腐小贪不放过,位高权重的腐败者也绝不姑息;为了防止权力滥用和权力寻租等不法之举,要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形象地说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他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演讲中提到国际关系时,用“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这样的朴实话语来表明中国道路是中国人民的选择,至于是否合适,只有中国人民最有发言权;用“打铁还需自身硬”来比喻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性;强调加强群众工作,使工作做实、做深、做细,他形象地比喻成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他还常常借用俗文俚语和古今诗文来表达一些政治性话语,使其更加生活化。这些话语形象生动,让群众有亲切感,听得懂,更愿意听。从以上共产党人的话语中,我们发现一个鲜明的语言特色就是口语化、接地气,语言生动鲜活、深入浅出、平易近人,运用各种大众化的话语形式传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大道至简,大义微言。‘大白话’最具原生态,是真正的‘普通话’,是一种为广大普通干部群众最熟悉、最易接受的话,然而‘大白话’不是白开水,它通俗而不庸俗、简约而不简单、凝练而不肤浅,更有群众味、更富群众情、更暖群众心,更能与普通群众找到‘共同语言’,拉近心理距离,搭建沟通的桥梁,产生认知共鸣和情感共振。”[4]

三、利用大众化的话语引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延续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品格。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中体现大众化是理所应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抽象的价值理念转变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民间知识’和‘价值共识’,从而在普通民众心中落地生根”[5]10的实现方式。因此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上,的诸多表述也体现出非常明显的大众化特色。“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表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马克思主义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也是共产党人的信仰,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是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他将理想信念比喻成精神上的“钙”,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用以说明坚定的理想信念对于共产党人的重要性,如此形象生动的话语表述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6]165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依靠精英阶层的设计和强制的行政命令,必须融入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接地气,实现具体化、生活化、大众化,使人们能够真切地感知到它就在身边。“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6]165表明用多种途径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像空气一样广泛传播。“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谈到青年的价值取向对未来整个社会价值取向的决定作用时,强调年轻人要抓住价值形成的重要时期,用朴素的比喻来谆谆教导:“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6]172,说明从青年时期开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不要顺利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遇挫折,就怀疑动摇,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用寻常的比喻教导北京大学的师生,培育和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要充分认识到这个过程的阶段性和艰巨性,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遇阻放弃。必须坚定信念,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循序渐进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外在要求转变为内在自觉。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用语上,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前人的优秀品质,用接地气的话语来表述和传达,营造出生活化的场景拉近了与普通大众的距离,更容易为人民所理解和接受,深刻体现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维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党性和人民性的必然要求,这一思维方法也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思想和行动指南。

作者:蒋翠婷 单位:湖南科技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文秀.纠正干部讲话“假大空长”陋习——话语风格的实践意义[N].学习时报,2014-01-20,(03).

[5]田旭明,陈延斌:知行合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实践自觉[J],学术论坛,2015,(5).

[6]: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