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语言艺术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化学课堂语言艺术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中化学课堂语言艺术研究

一、化学课堂教学语言表达一定要严谨、科学、准确

物质在世界上是客观存在的,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结构、性质,也存在自己的变化规律,因而严谨、科学、正确地表达出物质的性质规律是优秀化学教师的基本功。化学有自己专门的语言,就像英语、汉语一样,我们叫化学用语。它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而准确地表达书写它们是化学教师必备的,如元素符号Co是钴,而不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应写为CO;“HCl”如果是液体我们读为“盐酸”,而气体时则为“氯化氢”,读时如果是酸也可以读为“氢氯酸”;还有“58.5g的NaCl中含有NA个氯化钠分子”,这句话也是错的,因为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对于化学概念更应该讲究严谨科学了,如高考考纲中提到的“四同”: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位素的概念是“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概念的精确则先要强调是同一种元素,而元素中是中子数不同;同素异形体依照概念则强调首先是物质,是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准确、简明、清晰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化学课堂教学语言表达一定要精练、总结、好记

化学知识内容多而杂,而要把内容在课堂上仅有的45分钟内教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啰嗦,应该语言精练,把所要教的知识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不仅好记而且好理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用一些通俗易懂的方法来总结知识要点。如,在高一物质的学习中“钠和水的反应”现象我们就可以总结为:浮、溶、游、响、红;还有在氧化还原的规律中,总结八个字:失、升、氧、还;得、降、还、氧。其实它包含了十四个概念,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对应的产物是氧化产物“;还”则为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四个字有7个概念的理解,另外四个也是,这样学生记起来和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运用此知识解题的不会乱。还比如:制取氧气操作过程可概括为“查、装、定、热、集、移、熄”七字;将过滤概括为“:一贴、二低、三靠”。因此就要求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多留心观察、多总结、多对语言进行提炼,做到对知识点的讲解要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当然这需要一定的功底。

三、化学课堂教学语言表达一定要抑扬有度、幽默风趣

化学课堂教学内容比较多,教学方法手段当然也很多,比如实验、视频等,既形象生动又易于学生理解。但是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单一平和的语言,那么再生动的课学生也会感到疲劳。如何才能调动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呢?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要做到几点:

1.教师授课声音要抑扬有度、声声入耳。

试想一位教师语言干瘪、乏味,学生刚开始听注意力还行,如果时间久了呢?肯定会觉得无味、昏昏欲睡,那还怎么学到知识呢?笔者觉得一个优秀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达应该是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该语气重的时候重,该轻的时候轻,做到抑扬有度、节奏分明、声声入耳,有如高山流水,温和轻柔;急如疾风,痛快淋漓,就像唱歌一样把握上课的节奏,这样学生听起来自然声声入耳,印象深刻。但是这种节奏必须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所以在讲到重难点时要适当地重复,语气要加重强调,比如化学课中的原理、公式、计算等,也好让学生及时记下;而引用过去学过的,且是学生很熟悉的知识则应加快讲解节奏。如,讲氧化物的概念后举出种种实例便可如线断珠落般倾出,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回顾回答;而在讲解例题、解题技巧时,第一遍宜慢、细、重,如讲元素守恒时,例如0.6mol的CO2通入1mol的NaOH中,得到的物质有哪些,它们的比值为多少?此时教师讲解时应慢且细。而技巧守恒应该重点讲,不但重点讲而且语气也要加重,抑扬有度。当学生理解掌握方法后,老师便可引申、拓展、再举例,再举例时就可急讲,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较大的信息量。可见,教师授课语气的重轻可以体现知识的重要性,快慢则可以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2.教师的授课语言要适当地大胆夸张、形象比喻、语气幽默风趣。

我觉得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把学生带到你的课堂上,让学生在形象比喻、风趣幽默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理解掌握知识,特别是在农村,由于教学条件和学生素质的限制,在讲一些基本知识的理解时,更应该注重打比方。例如,在讲到同位素概念的时候,笔者就以班集体当作一种元素,如大家都是高一(2)班的同学,而每位同学都是一种核素,大家不同的是座位号,也就是说中子数不同,同学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就是同位素的关系,这样学生就很形象地理解了同位素和核素的概念。又如,在讲到氧化还原概念时,原因是原子核内质子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笔者就以古人讲的“山高皇帝远”引导,古代国家的疆土越大则对边远地方的管辖就越忽略来比喻,也就是说原子半径越大则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就越小,就越易失电子,则还原性就越强,反之,国家小的则越好打理疆土,并且越想向外扩张,也就是说半径越小就想变大,那么就越易得电子,氧化性就越强,这样大胆夸张的比喻更加形象,学生也更易于理解,当然类似的例子还很多,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去总结归纳,使化学教学不再那么枯燥无味。当然化学教师还有最重要的语言功底就是,教学语言还要幽默风趣,如果都是平铺直叙的讲话教学,那么学生上课时就会注意力分散,特别是在农村高中,学生喜欢的教师是风趣幽默的,偶尔还会在课堂上和学生开点玩笑,其实这是课堂调节,如,笔者在讲到判断一个化学方程式NaNO3+KCl=NaCl+KNO3正确与否时,笔者写完后反问:“这个反应能发生吗?”有人回答“不能。“”为什么呢?”本人接着又问。“没有沉淀呀。”又有人回答,笔者说“:这个好办,我就让它有沉淀。”说完,在NaCl后面添上一个沉淀符号。这时,有人发愣,有人发笑,有人还会忙于说:“老师,错了,错了。”于是笔者就慢条斯理地说“:我们有些同学就是不顾化学反应的客观事实,不管生成物是不是气体、沉淀,觉得加上气体、沉淀标记反应就能进行反应了,因此,你们告诉我化学知识是不是要记住一些常见的物质的物理化学知识呀,要记些规律呀。”

3.充分运用教师的肢体语言大胆地表演

课堂其实是个舞台,教师不仅是导演,更重要的还是演员,而教师肢体语言的表达也是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因素之一,丰富夸张的动作和表情是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比如,在讲氧化剂还原剂时,我在给学生“失、升、氧、还”时,就用手夸张地向上指,口里说“:上升,上升。”夸张的表演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加强教师的亲和力,上课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四、结语

总之,教师为了上好一节课,可以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当然教学语言是对教学手段很好的解释,在农村化学教学课堂上由于生源素质的限制,在教学上更丰富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与教学语言的配合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

作者:詹龙昌 单位:福建省福安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