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如何提高语言训练课的实效,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培养学生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学科的根本任务和独特的使命,因此,将语文课上成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课,这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语言训练课的实效?本文从“在语言感知中激发情感”“在语言理解中激活思维”“在语言运用中激扬文字”几个方面出发,做了一些探索与实践,以期与各位教育者探讨,为语文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激发情感;思维激扬;文字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体会,我认为应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语感训练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教会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把功夫落在“语言训练”的实处。
一、在语言感知中激发情感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文质兼美的范文,其语言文字更具有鲜明的形象和丰富的情感,引导学生充分感知,能将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还原成鲜活的形象、真切的情感,唤起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求知热情,并能从中受到思想的感染和陶冶。如果越过了“感知”这一阅读的中介,直接探寻、理解语言的意思,就失去了语文课的情感魅力,训练也就成了干巴巴的文字游戏。
(一)在操作中体味词语的情感色彩
操作,是指在感知词语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动手做一做模型、摸一摸实物、演一演过程、画一画图示,动脑想一想物象、画面,动口读一读等语文学习活动。操作可以帮助学生借助具体的形象加快感知,形成词语的心理表象,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体会词语的情感色彩,从而使感知的词语具有鲜明的情境性的情感性。古人云“情动而辞发”,可见,“辞”与“情”只有构成有机的联系时才能随情而发。操作体味就是以“情”为线,将学生脑中的词与学生丰富的内心情感联结在一起。这样,一旦学生触景生情,头脑中的词语就会随着情感的迸发弹跳出来,成为他表达的手段。反之,学生记忆库中的词语因没有情感的联系而日渐“冷落”,所以学生虽然书读得较多,词语记得也不少,而表达中的词句往往苍白、单调,用心理学的概念,这些词变成了消极词汇。
(二)在朗读中体会语言的动人魅力
朗读是感知语言的主要方式,以读代讲也是语文教学常用的教学手段。小学语文课文中的语言具有优美、传神的魅力。理析,只能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而不能感受言中之情。唯有通过朗读才能既陶冶情操,又丰富语言库存,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如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将无声的书面文字读出声音,读出形象,读出动态过程,读出喜、怒、哀、乐的情态来。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富有音乐般的旋律,诗一般的情感。朗读,能把作者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浓浓的情感读出来,达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自然受到思想的感染。《再见了,亲人》一文结尾三段话情深意切,非读不能感人。第一段话是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带泪的告别语,要读得深情、洪亮,唯恐亲人没有听清;第二段是志愿军战士对列车的祈求,宜读得眷恋、舒缓;第三段话是在列车上志愿军战士内心的独白,应读得坚定、低沉。三段文字以整齐的句式、富有节奏的韵律逐层递进地抒发了作者内心对朝鲜亲人真挚、强烈的情感。只有通过朗读,才能出于口,入于耳,了然于心,使语言文字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都铭记在自己的脑海中,一辈子也磨洗不掉,收到声情并茂的训练效果。
二、在语言理解中激活思维
理解是感知的深化,是运用的前提,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语言文字是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环节。理解语言主要是理解语言表达的内容、思想意义、情感色彩、表达形式,还有一些必要的语言知识。理解语言需要思维主动参与,任何语言理解的背后总是隐含着思维的影子。因此,在语言理解的过程中,挖掘语言因素,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在积极思维中获得深刻的理解,在深入理解中获得思维的发展。
(一)抓住语言理解的切入点,巧触发———动则活
要触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关键是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由疑而思。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理解课文语言的过程中提问多了、浅了,易形成满堂问,既割裂了教材,淹没了重点,又不利于激发学生思维。反之,深了,少了,又会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样不利于思维的激发。因此,教师必须在吃透教材和学生实际的基础上,精心推敲、斟酌学生理解语言文字中的疑惑处和易忽略处,找准关键的词句,作为切入点,创设具有矛盾性、争辩性的问题情境,形成思维线,把问题提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触发效果。《我的战友》一文中,“纹丝不动”是学生最易忽略的关键词语,抓住这一切入点,围绕这个词设计四个逐步深入的问题,牵一“词”而“思”全文:(1)怎么做才算“纹丝不动”?(2)为什么要做到“纹丝不动”?(3)在烈火中是怎么做到“纹丝不动”的?(4)为什么能始终做到“纹丝不动”?这四个问题启发、诱导了学生去认真阅读课文,从中寻找答案。这样,教师虽然讲得不多,但学生思维活跃,学得主动,比较透彻地领会了课文的主旨,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抓住理解语言的堵塞点,巧疏通———通则活
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难度较大但又必须理解的问题,出现卡壳现象,即冷场或回答不到点子上。这时,教师不应急于包办代替,而应切准学生理解语言的堵塞点,运用多种技巧启发诱导,疏通思路,让学生豁然开朗,保持思维过程畅通、活跃。疏通要巧,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灵活运用,如减缓速度,以一些辅助性的问题给学生“铺路搭桥”,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局限,给学生拐杖,鼓励“小马过河”,在探索中得出正确的答案。《麻雀》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地落在猎狗面前”,学生一时无法理解,教学时教师可教给学生三种思维方法,开通思路:(1)分析:把什么比作什么?(2)比较:老麻雀飞下来和石头落下来时有什么相似之处?(3)综合:你从这几点相似点上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有了明晰的思维方向,很快领悟了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到了老麻雀那种奋不顾身、不畏强暴的精神。
(三)抓住理解语言的终结点,巧回归———逆则活
我们往往以为学生理解了语言,思维也就结束了,实质上忽视了激活思维的最佳时机,引导学生回归自己的思维过程,总结思维活动中的有效规律,从而逐步认识、掌握自己的思维特点和过程,即获得思维的元认知技能。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元认知是对自身认知过程的认识。学生获得了思维的元认知技能,就能促使学生在思维过程中自觉调控思维方法,监控自己的思维进程,预测思维的结果等,即增强思维的有效性,使思维充满活力。
三、在语言运用中激扬文字
运用是语言文字训练的最终目的。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创设各种语言运用的情境,如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回答问题、解决疑难,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需求、愿望,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褒贬事物的善恶美丑;运用语言文字在社会中进行交际,求生存,求发展,甚至“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总之,语言文字只有在学生的主动运用、实践中,才能成为学生得心应手的交际工具,才能成为他独特个性的一部分,即内化为他的语文素养。
(一)在积累中转化
积累是运用的前提,学生记忆的仓库里如果没有一定的语言材料,运用就成了一句空话。复述,背诵是吸收、储存、积累规范化语言的主要途径。经常复述、背诵课文中规范化的语言,就能在记忆中积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自身的语言,促使个性化的语言日趋规范、成熟,达成“久熏幽兰人自香”的训练效果。
(二)在迁移中内化
迁移,就是举一反三。在语言训练中,读写迁移是引导学生运用语言的有效手段。迁移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创设新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说、写中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一种是就文创设,即在学习课文之中有机地渗透说、写的语言运用训练,将学生在阅读过程学得的词语、表达形式及语法知识及时地加以运用,以求化知为能,将学生已知的语言规律真正化为自身的语言运用技能。《桂林山水》一文中描写漓江水的语段语言规范、表达优美,教师可设计这样的教学过程:(1)找出漓江水的特点,读通。(2)讨论:这一段是怎样写漓江水的特点的?着重研究这些句子的表达形式和表达效果。(3)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概括出这一段话的表达模式:A.先拿其他类似的事物与之作比较,引出所要描写的事物;B.运用排比的句式逐层写出事物的各个特点;C.描写特点时先总后分,写具体。(4)让学生由此及彼,推想一下这样的表达模式还可用在什么方面的描写上,促成迁移。(5)设计练习,运用这一表达模式描写校园“大、洁、美”三个特点。学生在具体的应用实践中掌握了这一表达模式,达到了语言内化的效果。
(三)在交际中深化
语言文字是人类主要的交际工具。因此语言文字训练必须还语言文字以本来的面目———交际,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学生在课内外活动中获得生动活泼的发展,从而促使学生掌握的语言文字在交际运用中得以进一步深化。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开设信息交流课,学生将一周内所见所闻中最新、最鼓舞人、最有启发性的消息编成一分钟演讲材料,在课上轮流演讲,要求神态自若,口语流利,声音洪亮,并评出最佳者发奖。在这样的语言训练活动中,学生不但锻炼了编写材料、演讲信息的说写能力,而且扩大了视野,促进了思维发展。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创办学生专题讲座,施展学习才能。办讲座要确定主题搜集材料,要以不同的形式改组原文,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这种叙述要求对各种书面材料进行比较、评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原文所没有提出的结论,并熟练地运用语言来表达众多内容的主题。要求虽然高,然而学生的创造才能、语言能力却在活动中不断得到发展。总之,着力于语言的训练,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是语言文字训练的真正坦途。
参考文献:
[1]陈浦艺.浅谈小学语文语言训练[J].教育教学论坛,2013(47).
[2]杨建华.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09(3).
作者:杨金菊 单位:甘肃省民勤县西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