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艺术探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艺术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艺术探析

语言作为日常交际的重要工具,除了能表达意思以外,还能传递情感。从教学的角度上看,教师所采用的教学语言,既要符合学科的特征,满足学科的教学任务,又要能够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氛围,让置身于其中的学生迸发更多的学习兴趣,这无不考验着教师的语言艺术

一、准确规范,杜绝歧义

严肃缜密是数学的本质属性,它要求学生在理解任何概念、定理、公式时都应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与此对应的,教师的教学语言也应当是准确规范,杜绝歧义。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为例,在介绍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必须完整地表达清楚:“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在这一句看似简单的表述中,暗含着非常关键的信息“同时”,如果教师在讲解中把这两个字省去,那么就容易出现分数的分子乘以或除以一个数,或者分数的分母乘以或除以一个数,或者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先后乘以或除以,这显然违背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相同的数”,这个数必须是大小一样的,而且“0除外”,也就是这个数不能为0。不难发现,寥寥几字的一句话,却一个关键词也不能省,一个关键字也不能少,否则就不是完整正确的分数基本性质。准确规范的教学语言,一是对教师基本学科素养的体现,同时也是为了保证学生在第一次接触知识时,就能建立起对知识毫无歧义的认知。

二、激励勉励,提高信心

学习的过程通常不是一帆风顺的,学生会经历情绪的低谷期,或者成绩的退步期,或者状态的萎靡期等,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用严格的学习制度或者学习要求来约束学生,并不能一定取得理想的效果,可通过具有激励意义的教学语言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信心。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为例,比如有的学生在《分数乘法》《分数除法》这两个章节的学习状态不佳,但进入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便逐渐开始调整过来,渐入佳境,这时候教师就可以用直白的语言鼓励学生,如“进步很大,要继续保持!”“加油,你可以做得更好!”等。除了这种比较综合性的激励语言外,教师还可以就学生的运算速度,思考时的反应力等来针对性地激励。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也可以用“先扬后抑”的语言方式。比如某一名学生的计算速度很快但错误率较高,教师就可以对该名学生说:“你的运算速度很快,思维非常敏捷,如果能够同时把准确率也提上去,那么会更棒!”总的来说,与严肃的教条、纪律等对比起来,教学语言的激励性会更温和,更宜人。

三、通俗易懂,幽默风趣

幽默风趣,谈吐从容的老师往往更加容易受到学生的爱戴,这是教师个人教学魅力的一种体现。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测量物体的体积》为例,教师在开始讲课前,可以先以一个小故事作为开场白,比如讲一讲《曹冲称象》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曹冲利用的是一种等量替换法的思想,这是测量物体体积时一种可以借鉴的方式。不难发现,与上课后直接地快速进入知识讲解对比起来,以趣味小故事的方式引入,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把学生的思维注意力慢慢地从课间拉回到课堂上,还可以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调动自己的思维细胞。除了这种在课堂中引入故事以提高教学语言幽默性的方式以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类比法,比喻法等,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类比到具体的事物之中,这在给知识注入灵动性的同时,也会让学生们在欢乐的氛围中去学习数学,对学生来讲是一种更加自然舒畅的方式。

四、无声语言,关注过程

在教学语言中,除了有声语言外,还有一种无声语言,比如肢体动作,眼神暗示等,这种无声语言同样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技巧,以更好地在课堂上发挥其独特的价值。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为例,几何内容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喜欢通过虚线等辅助工具来在本子上画图,有的学生会喜欢借助七巧板等实物工具来拼凑,还有的学生会喜欢借助生活中的类似之物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比如,学生画虚线表现出犹豫不决、举棋不定的状态时,如果学生要下笔的这一虚线是正确的,那么教师可以通过点头微笑的方式暗示学生大胆画。反之,如果学生要下笔的这一虚线是错误的,那么教师可以通过摇头微笑,或者是用手指给学生指出应该做虚线的地方,提醒学生及时调整思路等。通过这种眼神的交流或者手势的暗示,既避免了口头指出时可能会给学生造成的沮丧感,又可以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默契程度,这也是一种富有技术性的教学语言,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去琢磨与运用。数学的根本特征就是条理严谨,但数学又可以是风趣幽默的,尤其是在生活中,数学无所不在,形象百态,仿佛一个古板的老头内心住着一个可爱的小孩子一样。为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要拿捏好这个度,让自己的教学语言既贴合于数学形象,又富有感染力,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时的激情和兴趣。

作者:万建花 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寅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