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微论问答应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语文教学微论问答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语文教学微论问答应用

问答,是日常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高效的问答有助于智慧的生成,更会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反观日常教学,问答的随意性、密集性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导致学生对于教师的问题失去了应答的积极性,更使学生在不知觉中逐渐降低了言语思维能力。因此,如何有效地提升课堂问答的效率是当下语文课堂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针对课堂问答,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曾提出“理答”这一概念,并就此作出了定义: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课堂问答包括发问(教师提问)、候答(学生思考问题和组织答案时教师的等待)、叫答(教师指名某位学生或小组回答问题)、理答(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反应)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是前后连接的。我们在理解课堂问答时更多关注的是前三个环节,而往往对最后的“理答”没有作深入的探究。正如崔教授所言,这四个环节是前后连接的,更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四者将统筹考虑才会呈现出观照学生言语及思维成长的精彩课堂问答。

一、顾全大局,设计指向全文的问题

无论何种文本,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有全局的意识,只有如此,方能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甚至是纲领性的问题,并由此来带动学生对整篇文本的探究。

(一)明确,指向文本整体性的意识

对于文本,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所关注的往往是一个词、一句话的表达,花大力气,反复地读,反复地品,却最终忽视了构段方式、条理安排、篇章布局等更为核心的东西,而这正是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所以说,我们的日常教学很多时候还只是停留在低水平的阶段。这些问题的出现更呼唤我们要关注文本的整体性,不能被一叶障目。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燕子》一文第二小节时,教师提出了以下的问题:“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有什么感受?”“作者写了哪些景物?又是通过哪些字词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光的美好?”学生一一回答之后,在教师的带领下“美美地”读了一遍,这一节就算过去了。而实际上,郑振铎先生在这一小节描写的是一幅妙不可言的春光图,展现了小燕子美好的生活环境。在教学时,完全可以从以下角度来进行思维训练及言语表达训练:1.“作者说这是一个烂漫无比的春天。那么他是怎么让我们感受到的呢?”———找出景物,理解烂漫;2.“想一想,这些景物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它们的顺序?有什么目的?”———指引学生发现作者的描写顺序;3.“最后的一句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引发想象,感受春光的美好;4.“你能回忆这样的顺序,并试着背一背这段话吗?”———背诵迁移,积累词句。这样的问答设计既带动了学生对构段方式的理解,又引发了学生对文本的主体———燕子美好生活的想象。学生对于文本的把握,需要教师具有整体性、发展性问题的引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明确文本内在的整体性,这样才能让学生于句段的品析中感悟文本的精妙处。

(二)整合,形成具有辐射性的问题

曾有教师在作课堂观察时统计了一节三年级家常课中老师提出的问题,大小共计67个!听了这个消息,也许很多人不以为然,因为语文课堂中多数是以问题引路,来逐渐指导学生学习、感悟文本的。《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当所有的问题都被我们给提出了,那么这样的课堂还如何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特别需要整合自己零散的问题,形成具有统领性的问题,并以此来带动学生对全文的理解与探究。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最佳路径》一课时,教者以“格罗培斯为什么能设计出最佳路径?”为首要问题引发学生对设计“最佳路径”这一过程的解读,拟出“大伤脑筋———深受启发———豁然开朗”这一心情上的“路径”,从而使学生轻松发现了设计“最佳路径”的理念,也为其学习全文的写作方式打下了基础。这样的设计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的环节,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及主动探究的意愿,真正实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二、静思默想,给足灵魂到场的时间

曾几何时,我们的教学中不仅有连珠炮似的问题,更会问题刚出,便有那高举的小手在跃跃欲试,这样的现象让教者颇有成就感。可是,我们是否曾想过那些不举手的孩子此时在干什么。思考?观望?等待别人的回答?种种可能皆有,但是更可怕的是学生觉得“事不关己”。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反思自己的提出的问题,反思自己的急功近利。

(一)多元,思维需要时间厘清

“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可能每一个孩子思考问题的角度、深度不尽相同。在教学中,我们应当给足学生时间,让他们尽情地徜徉于思维的空间。曾经有教师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爸爸坚持让汤姆把这条鱼放掉?”很多学生在阅读文本后很快举起手。在随后的回答中出现了如下的答案:1.爸爸的语气斩钉截铁,让汤姆觉得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2.爸爸说“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可就在老师觉得水到渠成的时候,有个孩子却突然举起手来,老师兴致盎然地叫他回答,“老师,我觉得这条鱼也可以不放。汤姆完全可以先把鱼放进网里,等过了12点以后再拿出水面,这样就不违反规定了。还有,我听爸爸说,即使把它放下去,如果是产卵的鱼,它受了惊吓,也不会在这个时候产卵了”,孩子的一席话,让整个课堂出现了混乱。已经记不清后来是怎么收场的了,但是这个孩子的话却一直停留在听课者的心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答案?在这之前的几种答案,这个孩子听了没有?虽然,孩子的想法看似离经叛道,但它却是思考的结果。如果没有更好的引导,接下来该怎么处理?这些都是我们要直面的问题。由此可见,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不妨在抛出问题后给学生一些思考、讨论的时间,让他们的思维与语言在一定范围内先碰撞,可能会为接下来的指名交流带来更好的效果。

(二)转换,言语需要推敲确定

心理学研究表明,语言表达必须运用明确的、线性的、连贯的语言,而思维活动却可以是片状的、块状的,具有极大的压缩性、高度的跳跃性。这也对我们的问答提出了具有指导性的意见。片状、块状的思维如何转换为明确的、线形的语言,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时间,更需要我们的等待。这个时候,我们的课堂就需要一个现象:静思默想。可能在绝大多数观课者看来,这是会成为课堂教学的一大败笔,但仔细想一想,我们的课堂是不是真的需要每个孩子都高声朗读?答案是否定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维习惯,也许有人的确要借助大声地朗读来增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但不可否认有那么一些孩子需要安静下来,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及日常积累中提出观点、词汇来帮助自己理清思路,以明确、连续的语言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因此,认为“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会成为一种趋势,实在是有相当道理的。反观我们课堂的问答,亦是如此。同样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狼和鹿》一课为例,教学时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狼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中其实包含了两个小问题,一开始找的几个孩子在回答时总是顾左右而言他,并没能切中问题的要害。就在老师急于引导的时候,一个之前回答过的孩子再次举起了手,在成功解答之后,教师倍感欣慰,并顺势问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时,他兴奋地告诉大家,在第一次回答错乱后他发现老师说的是“森林”和“鹿群”这两个词,于是他再次快速浏览了课文,并想到了逐一回答的方法。不难看出,这个孩子是个有心的孩子,更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孩子。而他的第二次回答并没有借助朗读,而是以浏览课文的方式来提取信息的。这也正印证了“从感知文字到理解内容,除眼睛和神经系统外,一般不需要其他感觉器官参与”这一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眼脑直映”的概念。因此,我们的课堂需要高声朗诵,也需要静思默想。

(三)讨论,试答可以增强信心

当小组讨论已逐渐成为语文课堂中的一种常态化教学策略时,如何有效地组织讨论一直是我们的关注的焦点。面对教师的问题,除了静思默想以外,讨论和交流更有助于提升个体思维的广度与深度。而在讨论的过程中,试答则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讨论策略。所谓试答,就是让学生在小组内先行回答教师的问题,并通过组内其他成员的反馈来调整自己的回答语言,以期取得更好的言语表达。在实际教学中,试答还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试答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从更大范围调动学生对问题的讨论以及对他人意见的倾听。在经历了小组试答以后,答案得以完善,变得全面而深入,言语的表达得以打磨而显得字字珠玑。当代诗人赵恺说“惜墨如血”,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也应努力做到“惜墨如血”,用最精练的话语表达最完美的思想,试答如同试教一样,可以让孩子不断提高自身的言语表达能力。

三、紧追不舍,扩张言语思维的广度

在经历小组讨论、试答之后,问题的答案也就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此时的“叫答”显得水到渠成。这也正是我们日常课堂上经常发生的一幕:学生答出了我们心中所需要的,此教学环节的初定任务已基本完成,接下来要思考的是如何向下一环节的过渡。殊不知,课堂永远是动态的,思维是动态的,而主导思维的人则又是充满个性的,因而,能由一个问题衍生出更多追问、再答则会让整个课堂充满了思辨的语文味道。

(一)追问,提升思维的广度

语文的特性注定了在实际教学中一个问答的结束不能代表整个问题的解决,一个问题可能对应着多个答案,而一个答案的出现可能又会产生新的问题,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决定了语文教学的不确定性,这也正是语文课堂的魅力所在。在实际教学中,对一个问答的追问往往是由教师提出的,这样的追问对提升学生思维的广度具有引领作用,而真正由学生提出的追问则更显课堂思辨的力量。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多追问,追问老师,追问同学,用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来对待课堂上的每一个问题。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番茄太阳”》一课时,教师别出心裁地先让学生找出文中写明明笑的句子,并说一说从每一次的笑声中感受到了什么。当学生找到“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追着人走”这一句时,有的孩子说从中感觉到明明的笑声好听、令人回味,而教师一句“仅仅是好听、令人回味吗”则让学生的思考进入了一个更深的层次,在经历一番研读之后,他们发现作者这样写笑声是为了表达明明的天真与开朗。简单的一句追问却让文字变得更有深度,让思维不再受到问题的牵绊。追问,不失为一种更为有效的问答方式。

(二)再答,优化应答的言语

有了追问,便就有了再次回答的契机,他们也就需要再次“候答”,再次经历从思维到语言的过程,而此时的思考必然比前一次更深、更广。“经验总是在不断的尝试中获得的”,语言也正是通过这样不断锤炼的过程才得以优化。基于此,学生的思维才得以更好地提升。

四、遇水搭桥,达成文理统一的共识

面对学生的回答,身为“理答”者的教师有多种选择:表扬、激励、重复、纠正、追问、归纳,甚至作留白式的无反应理答。每一种方式都是对教师教学机智的考验,并且采取哪种方式,均要视学生的回答而定,不可一以概之。在这里,我们重点想谈一谈“点拨”与“归纳”这两种方式,因为它们能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点拨,助推问题的发展

和上文所谈的追问有相同之处,点拨可以提升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把握,与之不同之处则在于点拨的集中性,抓住问题或答案的某个点,通过一点提示让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点拨的妙处正在于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此类“理答”方式来积极回应学生的回答。有人说,要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有三感:个性的存在感、丰厚的收获感和深刻的个人体验感。在问答的过程中,点拨这一处理方式的运用恰好能让学生体验到此“三感”。当然,要想真正让学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顿悟,教师身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就必须有足够的教学机智与对问答过程中细节把握的独到眼光,只有这样才能适时、适度地点拨,从而避免成为学生的“传话筒”。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三顾茅庐》一课时,文中第二段究竟为什么要对张飞进行描写这一问题引起了学生的讨论,有的说是为了表现张飞的鲁莽,有的说是借张飞的鲁莽来衬托刘备的诚心。最终,老师简单的几句话让孩子们统一了思想。老师说:“同学们,我们这篇课文的题目叫《三顾茅庐》,那究竟谁才是主角呢?”学生恍然大悟。此时,教师趁热打铁,介绍了衬托的写作手法。所以说课堂中不乏智慧的生成,只要我们能抓住时机,适时点拨,学生自然能在不经意间有所收获,就如“遇水搭桥”一般,我们要不断地去发现课堂中有价值的“闪光点”。

(二)归纳,形成文理的共识

在问题得以解决的时候,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归类、整合,从中总结出原理、思想、方法则显得尤为重要。此时的归类、整理则属于归纳,这在数学课堂中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实则上在语文课堂中也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尤其是面对那种结构严谨的文章时。通过一段教学,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其他部分则完全可以让他们自学的形式来进行。这样的归纳既节约了课堂上的时间,提高了效率,又使学生对段落有了更为整体的认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第七单元中的《恐龙》和《海底世界》两文结构相似,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教给学生“总分”的构段方式,借此让他们通过自学来把握整篇文本。同时,也可以借此让他们学习此类文本的写作方法。问答的目的不只是为了那一个得众人认可的答案,教学的目标也不止是完成文本的解读。一定的归纳可以让学生获得更为直接的学习方法与认知,借此来代替逐句逐段的教师讲解,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问答,一个看似老旧的话题,实际上却蕴含着整个教学过程的精髓。惟有把握其往复的过程才能让课堂如行云流水一般自在而丰润,而学生的思维广度、语言表达也才能在其中得到锤炼。

作者:朱明旭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新城校区

参考文献:

[1]邹莉,李燕.重新发现语文[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

[2]沈毅,崔允漷.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