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学现状与措施(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语文教学现状与措施(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语文教学现状与措施(3篇)

第一篇:大学语文教学尴尬现状措施

摘要:

作为一门重要的公共课,大学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是学科地位不高、教师专业发展意识差、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考核评价方式落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变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应对措施,即创新理念,强化对大学语文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考核评价制度。

关键词:

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应对措施

大学语文是高等学校的一门公共课,体现着人文性和基础性,对大学生语言文学知识的构建、阅读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形成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整个高校学科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具有独特的职能语境。但是,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学科地位不高,教师专业发展受限,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考核评价体系僵硬。正视大学语文教学的尴尬现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举措,大力强化大学语文的吸引力,促进大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建设,是提升高等学校公共课教学水平的当务之急。

一、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一)学科地位不高

国家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大学语文对培养人才的独特作用已经被许多人所认识。然而不少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高校,语文学科的地位依然不高,与大学英语、大学体育、思想品德等公共课也有较大差距。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呈现较慢,不像一些专业课程那样立竿见影,具有较强功利性思想的某些高校领导,自然对大学语文是叶公好龙。还有一些高校领导注重抓专业课程教学,在提高学生专业能力方面舍得花力气,对基础课则能省就省,课时安排随意性很大,甚至说取消就取消,笔者在一所大学调研时发现,该校12个专业的教学计划,其中明确提出开设大学语文的专业只有4个。因此,大学语文课程的学科地位亟待提高。

(二)大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意识不强

据调查,在许多普通高校,大学语文教师与专业教师相比,地位较低,是弱势的一方,在申请课题、参加职称评审等方面都不如专业教师。老教师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但他们进取心不强,对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并不积极。由于时代的发展,他们的知识较为陈旧,加上教学方法手段的过时,往往不能满足教学的新需求。青年教师对自己执教大学语文颇感无奈,不愿意认真在专业发展方面下大力气,难以真正提高教学水平。

(三)教学内容陈旧

一些高校的语文教材,不能与时俱进,吸收鲜活的时代气息,内容滞后于快速发展的社会现实,老气横秋,面目可憎,无法激发青年学子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一些教师在授课时,照本宣科,缺少对现实生活的引进与关照。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

一些教师尚未改变观念,不能以学生为本,仍然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灌输、填鸭式教学的痕迹很重。少数教师,黑板、粉笔仍然唱主角,缺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观念,翻转课堂、慕课运用很少。讨论式、启发式、演示式教学还未形成主流,学生参与程度较低,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考核评价方式落后

积极的考核评价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勇于质疑、大胆探究,积极参加语文活动,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当前,一些高校大学语文考核评价方式落后,过分强调一纸试卷的作用,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重视不够,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语文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教师因落后的考核评价方式,不愿主动进行专业发展,教学能力难以提升。

二、大力推进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一)创新理念,强化对大学语文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大学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在当今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不断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语文教学,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对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不仅需要科学素养,还应该具有人文素养,而人文素养的获得,离不开大学语文的教学。大学语文,它能唤起大学生心中的情感,软化大学生的僵硬思维,强化大学生对世界的感性认识,这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大有裨益的。因此,大学语文不仅是作为一门课程而存在,他更多地是挖掘人的深层情愫,使日益物化的人变得更像人。因此,大学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大学语文的独特意义,让大学语文发挥它应用的作用。

(二)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加强对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和职称,鼓励教师将教学经验上升为理论,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果。加强语文教研室的建设,建立统一备课制度,汇聚集体智慧,推进语文教学。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建立一帮一制度,让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少走弯路。组织高校联合建立师资培训中心,为大学语文教师创造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培养大学语文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和事业心,使教师安心从教,潜心育人,自觉为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三)创新教学内容

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应该是丰富的,要让大学生了解作家,进而了解作品,但还不够,还要让大学生把握与作家、作品密切相连的文化、历史、哲学、政治等内容,使大学生在一个更加广阔的美的世界里自由驰骋:既有艺术的熏陶,又有历史的梳理,还有理性的洗礼,这是一种熔文史哲为一炉的立体世界。在此基础上,用优秀文学作品的内在要素构建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拓展大学生的文化视野,滋润大学生的心灵沃土,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一笑一颦乃至存在特征、生命指向、思想深度等,从而帮助大学生构建积极向上的审美追求、审美情怀。与此同时,大学语文教学应该赋予鲜明的时代内容,让广阔的鲜活的现实世界走进课堂,把最新的文化景观呈现给大学生,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大学生实际,更富有生活气息,更加接地气。

(四)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手段,与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有极大关系,过时的教学方法、手段,不能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广泛运用当今最新科技成果,使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获得新的生命。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多媒体教学,确保了图文并茂、声情互融的教学内容呈现于课堂,对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这种情景化的教学方法,能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不知不觉学生就被吸引了,教学效果自然会得到提高。教师还要将课堂教学拓展到课外,给学生开一些书目,让学生多看一些有益的书籍,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开发朗诵、演讲、辩论、表演等一系列语文教学活动,实现语文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五)改革评价制度

传统的考核评价制度采取标准化的试卷考核方式,有较大的局限性,不能准确、科学衡量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高低,难以全面评判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对此,不能仅凭一纸试卷、一个分数决定成绩,要运用综合评判、多种测定的方式,比如学生课堂讨论发言次数与质量,平时作业成绩,演讲、辩论次数与质量,期刊发表文章篇数与质量,与语文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再结合卷面成绩,按照一定的权重,最后得出一个具有较高信度的成绩。

作者:桂小敏 廖小春 单位:江西工程学院 江西工程学院董事会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参考文献】

[1]乌双.析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J].语文学刊,2012,03.

[2]陈治平.试论大学语文课程的现状与出路[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

第二篇:大学语文教学学生语言能力培养

【摘要】

大学语文突出了工具性这一特征,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为主,促进学生自身对语言学习重要性的意识,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语文教学不断改革创新,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使得学生能够掌握、运用语言能力,辅助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大学语文;语言能力;培养策略

一、前言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重点关注,面对各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发生,在大学教育中也逐渐重视针对性地进行培养,除了专业知识方面的问题,存在于大学生身上的主要问题,就是语言能力方面的问题。语言能力不只是一些固定格式的听、说、读、写,更主要的任务实际上是一种语言能的交际能力,通过语言交流提高自我学习和工作的能力。需要我们在大学语文教育中,重点关注这一能力的培养,帮助大学生建立更好的学习环境。

二、语言能力在大学语文中的地位

(一)由语言功能本身所决定

交际功能是语言提供给人类的主要服务,语言向人类提供的服务是多方位的,非常全面的像人类提供服务。在社会生活工作中,人们需要表情达意、交流思想、沟通信息、协调行动,这些都离不开语言。语言功能随着社会关系的复杂性,而变得多样化,合适的语言交际能力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到人们之间的友好关系。如今社会网络发展迅速,通过网络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网络平台逐渐成为现代人们交际的主要方式。语言的出现正是因为人们的交流,如今大学语文教育中,利用语言表达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是其教育的根本目的。

(二)由语言能力对大学生的重要性所决定

大学生语文语言的学习,对于其学习方式及心理健康都有很大影响。通过良好的语言传达,促进大学生提高表达能力,是一种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在生活中,工作中如果没有办法很好的使用这一工具,就达不到预想的工作效果,或是在人与人交流中出现问题。大学生如今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自我意识强,在学习中知识闷头苦学,却失去跟教师和同学的交流,在一些协作问题上无法达到目标效果。语言应用不当,不重视语言的工具性功能。体现在大学生课程论文写作中,就会使文章显得词不对意,所要表达的意思总会差强人意,语法掌握得不够顺畅,整篇论文会显得节奏很乱。另外,我们每一个人包括大学生,都是社会上的成员,人们相互之间需要良好的沟通建立信任,这体现了语言的社会功能性。反之如果没有交流,就个人而言无法舒缓压力,会感受到孤独,在生活工作中缺乏沟通又会影响做事效率。因此大学语文课堂上,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综合语言素质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一道通向自己内心世界的桥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

三、培养大学生语言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教学语言应是普通话

为了向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首先从教师本身的教学语言开始重视,我国有句古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教师在大学语文课堂上,需要格外注意自己的教学用语。普通话是教育人员必须拥有的基本素质,带有南方或是北方语音的教师,应该重视训练自己的普通话,在日常教学中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学指导,才可以将语言的优美传达于人,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烘托良好的语文教学环境,提醒学生语言功能应用的重要性,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做好坚实的铺垫。

(二)语言能力培养要对症下药

首先,让学生进行普通话演练。对于语言能力的学习和培养,是需要不断坚持的。重点抓住听音与发音,这两个环节需要相互结合不能偏废。人们的发音器是需要不断锻炼的,发音的联系非常有必要。同时还需要结合“听”,通过听音发现不标准的地方,强加训练。在不断练习中发现语言蕴藏于其中的更大魅力,发音到位才是最终的目的,利用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抓住一个,攻克一批。通过最基本的发音练习,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普通话发音方法,逐渐克服不标准的发音方式,不知不觉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为了帮助学生克服交际障碍,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应该尽量多的进行有效的练习,如情景会话、分组讨论、辩论等,给学生扮演角色参与其中的机会,在“实战”中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临场应变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如果有条件,还可以指导学生走出课堂,开展一些类似活动,真正把语言这个工具学以致用。这样,学生自然而然感受到学习、运用语言的必要性,从而找到动力,挖掘潜能。

四、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竞争也更加激烈,社会更接纳拥有较佳语言能力的人才。学生的语言能力需要受到重视,提高语言交际的各种能力,在大学教育中任重而道远。按照现代大学生语言学习中的问题表现,通过相应策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作者:卢朝霞 单位: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郭真.大学语文课程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6(05).

[2]张莉.大学语文教学技巧探析[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5(01).

[3]黄春慧.大学语文表达本位教学观理论构建与实践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18).

[4]杨旗琦.浅析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中国民族博览,2015(12).

第三篇:大学语文教学德育功能路径

摘要:

我国大学语文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大学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并未真正发挥出来。国家不够重视、学校往往只重专业课、学生自身也不愿做额外功课。但是,大学语文具备价值塑造、人文素质培养等德育功能,因此,本文从国家、学校、教学方式等方面,探讨大学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大学语文;德育;路径

引言

我国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大学作为重要的教育阶段,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已经具备成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及一些社会常识,但是其心理状态并未完全社会化。因此,大学在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当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大学生的道德培养。大学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不仅仅是传授文化知识,也会在无形之中对大学生进行德育培养。然而,我国大学语文的教育状况并不乐观,急需寻找可行的解决路径。

一、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

语文是非常重要、非常基础的人文课程,从小学直到高中,我们都在学习语文。然而,进入大学之后,很多专业的学生,与大学语文就“分别”了,“关系”也疏远了。大学生如果自身不重视语文的学习,就与大学语文“永别”了。目前,我国大学的语文教育状况令人担忧。“由湖北大学语文研究会调研报告可知,当前将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的国内高校尚未达到30%,且语文课时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1]。国家制定的教学大纲,虽然提及了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意义,但是并未明确大学语文教育的必修要求。国家未从全局角度给予大学语文教育足够的重视,等于给大学自主选择权,是否开展大学语文教育,由各个大学自行决定。各个大学往往追求如何尽快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因而课程设置偏重于专业课。而大学语文教育这样的基础性学科,由于其教育效果并不明显,没有专业课教育那样立竿见影的效果,故此,大学常常压缩大学语文的教学学时,甚至直接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很多大学甚至没有为大学语文教育配备足够的师资队伍。有的大学教学模式还停留在传统方式阶段,没有借助现代化的互联网设施开展教学。大学的行政管理人员,也常常为了追求教学效果,选择那些容易出成绩的专业、课程,作为学校的教学重点,而对需要时间沉淀的大学语文教育,则有意地忽略,甚至视为大学教育的负累。另外,许多大学生认为,工作需要的是专业知识,而大学语文与其将来就业没有直接关系,从而不愿意学学语文课程。可见,对于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生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此外,大学语文教材的题材范围、教材风格,仍旧与高中语文一脉相承,很难引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引起大学生内心的反感。并且,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更趋于实际,与其个人学习、工作没有直接关系的知识,往往被忽略,而不予重视。大学语文恰恰是一门需要长期积累、循序渐进的学科,因而,不符合大学生的思想理念和价值取向。

二、大学语文的德育功能

国家制定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从其规定中,可以看到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它是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主干课程。在高校,素质教育很大程度要落到大学语文课程上,其人文素质教育作用是一般政治理论课和人生修养课所无法替代的。”[2]由此可见,大学语文教育,具备其他人文学科所不具备的德育功能。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大学语文教育的德育功能。

(一)大学语文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感

爱国情感是文学作品中常见而重要的主题。我国许多传统的文学作品中,爱国主义经典之作,俯拾即是。例如我国最早的诗集——《诗经》中的《秦风•无衣》篇中,就有“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这样共同奋战、同赴战场的豪言壮语。这样的诗句、文章,不胜枚举。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都讲述了志士仁人为了国兴而出谋划策的爱国之情,也记载了数不胜数的英雄豪杰为了保家卫国而铸造的可歌可泣的爱国故事。大学生出生在和平的年代,生活无忧无虑,因而很难体会到那种炽热的爱国之情。通过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大学生可以感受前辈先烈的爱国热情,从而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极积的价值观念,为国家发展和强盛贡献力量。

(二)大学语文教育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内在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大学语文教育,并不能传授给大学生所需的工作技能或技巧。大学语文与专业课不同,不是“功利性”的学科,而是一门非功利的基础学科,它能够为大学生培养内在修养提供人文基础。大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学学语文,能够增加自己的修养和气质。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大学生外表的靓丽也许能为其博得一时的眼球或机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中主要还是看气质,看内在的综合素养。大学生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能够储备较全面的人文知识,也能够从经典的文学知识中学习到人生智慧和处世方法,使其在社会竞争中,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判断能力,以及随机应变的思维智慧,从而在工作中越走越远,使自己获得更多的人生机会,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并进一步提升综合素养。

(三)大学语文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了解多元文化,培养宽广胸怀

大学教育不再局限于书面知识的传播,而是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交流越来越密切,国家间的文化差异也就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而大学语文教育可以让大学生了解各国文化差异,培养大学生多元化的文化思维。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未来主力军,应该从国家视野、全球视角去规划自己的人生,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知识结构。而大学语文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面对世事变化的从容心态,可以让大学生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坦然地面对各种不同的文化冲突,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以更加宽广的胸怀,来接纳这个多元的文化世界。

三、德育功能的实现路径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大学语文教育具有很重要的德育功能,同时,大学语文教育状况也不荣乐观。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几点解决路径。

(一)国家应该重视语文教学,修改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以及道德修养,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而我国教育中存在的功利心以及不正常的教育理念,都影响了大学语文教育的正常开展。因此,国家应该重视大学语文教育,并制定相应的政策,修改《大学语文教学大纲》。通过这些强制性的规范文件,重申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地位,强调大学语文教育的德育功能,并制定相应的教学指标、考核标准。国家的教育政策,直接影响着大学教育状况。因此,国家必须对大学语文教育足够重视,以促使各个大学开展大学语文教学工作。

(二)高校应当根据实际需求,推行语文教育

各个大学都有其自身的教学特色和重点专业,因此,各大学应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在全校推行语文教育。首先,各高校要保证教学设备的先进、齐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都是与网络共同成长的,因此,学校应该加强语文教育的互联网化,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其次,各高校要保证教学时间。很多大学每周课程并不多,因此,可以考虑每周增设两三小时的大学语文教育课程。通过课时安排,保证大学生的学习时间。再次,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大学语文教育师资队伍。很多高校不惜重金引进专业课师资,但是对大学语文师资没有足够重视,导致无法满足教学需要。由于语文教育的基础性、广泛性,因此,高校应当配备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师资,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大学语文教学,才能令大学生对大学语文产生兴趣,并能促使学生重视大学语文的学习。

(三)老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进行语文教学

首先,紧扣语文教学大纲,参照教材教学。语文教学大纲是开展语文教学的指挥棒,对大学开展语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因此,大学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紧扣语文教学大纲,而不能离开大纲随意发挥。大学都有本校指定的教材,大学老师一般没有选择的余地。但是,鉴于现在大学语文教材良莠不齐之现状,大学老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可以参考学校订购的教材。同时,根据教学大纲的标准,选择其他合适的教学资料,丰富课堂内容。课堂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大学语文老师可调研学生的兴趣点或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并在教学大纲允许的范围内,不断调整、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其次,充分利用互联网,增强学习兴趣。如今的大学生,是伴随着电脑、网络成长起来的,不再是相对隔离的熟人社会。互联网的虚拟性和内容的广泛性,都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形式和兴趣点。大学语文教育也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而不应该单一地进行课堂讲授。例如可以运用多媒体,从书面文字到图画、动画,到影音视频,全方面地呈现所讲授的语文内容;有条件的大学,可以在多媒体教室上课,让学生在课堂上利用互联网学习与课程相关的知识。再次,开展主题阅读活动,强化学习效果。大学语文教育,不再像高中教育那样传授知识,而是侧重培养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提升人文素养。因此,大学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就某一主题,开展专题教学,并指导学生阅读与该主题相关的文学资料、写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然后安排时间进行交流。这种灵活的方式,可以调动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大家共同交流,相比于老师单方面的授课,更能体现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从而强化大家的学习效果。

结语

通过本文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到大学语文教育令人担忧的教学现状,与其所具备的重要的德育功能,已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二者失去了平衡。因此,本文从不同的角度,提供解决此问题的切实可行的路径,以期为我国大学语文教育的改革提供参考,并为大学语文教育发挥其应有的德育功能,提供可借鉴、可操作的实现路径。大学语文教育中的德育功能能否充分发挥,需要国家、学校、老师、大学生等各方面的主体共同参与、共同行动。

作者:王立军 单位:江苏大学京江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弦.大学语文教育现状及改进建议[J].新课程研究,2015(01).

[2]陈移瑜.大学语文在高等教育中的职能与作用[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8(01).

基金项目:

江苏大学人文社科基金《大学生学业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12513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