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教学道德教育渗透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语文教学道德教育渗透,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职语文教学道德教育渗透

摘要:

作为学生阶段不可或缺的教育元素,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汉语水平和民族意识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而囊括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教育更是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必要途径,笔者在本文中通过对高职语文教学中道德教育必要性的分析,详细介绍了道德教育的具体措施及其渗透在教学中的各个方面。

关键词:

道德教育;高职语文;渗透

随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不断发展,国人道德底线的相继提高,公众在追求物质条件更加优越的同时,对自我素质的完善也有所期望。因此,素质教育备受各个阶层公众的广泛关注。特别针对教育行业,不论学生处于哪个阶段,都需要相应的道德教育约束学生行为,提高其道德意识,即使是已具备自我意识且能很好的约束自身行为的高职生,也不能忽视对其进行的素质教育且应加强高职生的道德培养。

1高职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1道德教育是高职生提升自我价值的关键

教育的普及使当今社会上高等职业院校数目与日俱增,高等生的数量更是多到惊人,但是学校在扩大生源提高学费的同时,往往会忽略教育质量,道德教育早已被利欲熏心的当局者认为不值一提,在这种环境下培养出来的高职生难免不被重视,这主要归因于学生综合素质的不合格。由此可见,道德教育在高职生的培养阶段很有必要。如果一个学生只具备高超技能,品质不过关,为人处世方面差强人意,那么这个人除了会使蛮力工作之外别无它用,因为大多数行业都需要综合实力超强,能够巧妙配合他人实现更高的目标的优秀人才。因此,一个人要想实现自身价值,体现自身素养,则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标准,而这种标准不仅仅只来源于自己在生活中的所感所悟,还要靠学习获取,并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巧妙地应用,这才是丰富自我的必要途径。总之,道德教育没有捷径可走。

1.2道德教育可以改善社会风气

社会风气的形成离不开每位公众的辛勤努力,但是在现代化时代,各种潮流风气的涌现和不同文化的相互冲击,社会上总有不良势力扰乱整个和谐氛围。初出茅庐的高职生未经社会洗礼,抵制不住诱惑盲目乱入,只会加剧不良风气的滋生,因此,在高职生未遭此毒害之前应使其正确认识外界诱惑,努力提高自我修养,防止这种恶俗现象的发生。高等职业院校在中国教育界比比皆是,高职生更是数不胜数,这个庞大的系统构成了教育行业的一个小型“社会”,高职生的文化修养便是这个“小社会”的真实面貌。重视高职生的道德教育,在传输基础文化和职业技能知识的同时,加强高职生人格的健全,无形中会影响同行之间的学生素质评比,以此带动其他高校学生素质教育,共同构建文明和谐的“小社会”。教育行业的学生素质的提高改善了整个教育风气,教育风气的改善影响整个社会青年派的整体风貌,最终社会风气的端正不在话下。

1.3道德教育是伟大民族精神的传承

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无不使每个中国人倍感自豪,中华文化的传承也牵动着每位游子的爱国之心。在文化的历史传播中,民族精神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因为文化的传播就是中华精神的传承,影响着世世代代的后人。因此,在文化遗产中,我们能找到最具代表性最有感染力的东西就是精神。古物会变质会消失,但精神永驻人间。因此,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归根结底就是宣扬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便是中华人民爱国守法、团结友爱的道德体现,重视精神的培养首先要加强国人道德教育,这在任何时候都不容置疑。一个强大的民族不一定像精兵部队的战士一样,个个身强体壮,但是必须要有凝聚力,必须在道德水平线上一致,才不会拖整个团体后腿,从而使团队获得更高的社会认可和国际地位。因此,道德教育的成败决定一个民族的兴衰。

2道德教育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具体渗透和措施

随着学生教育层面的提升,学生受教范围越来越狭小,受教内容越来越专业,很多高校逐渐忽视了语文教学的必要性,也遗忘了学生的道德教育,这对学生母语的认知和应用能力而言是极其不利的,因此道德教育必须在教育的各个阶段有所体现,从而保证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深入理解,在学好本民族传统文学的同时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在毕业之前有个全面的更新,这对学生今后发展和一部分社会风气的改善大有裨益。

2.1语文教学内容对道德教育的涉及

新课改之后,教育模式发生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语文教学在形式及内容上有所创新。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素质培养,语文教学内容除对诗词歌赋和散文小说的部分引用之外,还专门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特别涉及,学生的语文学习不再局限于赏析文人作者的经典作品,也不再以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为目的,给学生更多的思想空间让其自由发挥,对主观问题的重视也新上了一层台阶,学生的语文学生不再受固定模式束缚,这对学生开发大脑潜力很有帮助。除此之外,对道德教育的重视,使学生特别是道德培养被忽视了的高职生而言很有帮助,学生在理解性的认识语文教学之外,对道德的培养有了新的感触,这是小学、初中生的思想课堂上学习不到的。而且,理解性的记忆往往更使人印象深刻,更被学生受用,因此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教育是开发学生大脑,启发学生潜力的有力途径,在高职生人群中,道德教育的再次聚焦更体现了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使塑造学生人格成为语文教学除母语学习之外的另一大关键。

2.2语文基础教学和道德教学的两手抓

由于目前很多高校在语文教育和道德教学的衔接环节不够完善,甚至在目的上大相径庭,使得教育纯粹是表面上的文化教育,道德教学也沦为表面上的道德知识的定向传输,两者的不配合导致学生的双向忽视,教育目的有所扭曲,这是高职生素质培养不过关的部分因素。语文教学就是民族文化的教学,学生在学习本民族知识的同时不能以考试为目的,更不得为了应付老师,民族文化离不开民族精神的烘托,民族精神就是国人道德的综合体现,因此,语文教学更不能偏离道德教育,相反,二者应该相铺相成,语文教学中融入道德观的建立,思想道德教育中多以语文文化为基础展开,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两者密不可分,统一一致才能使教育起到根本性作用。语文课本上对权威作者的文章有所引用,表面上是对写作能力和思维的体现,然而老师在教学的同时并不能只针对于字面意思做以剖析,更应该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现状,站在作者角度看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深刻领悟作者在文章中暗含的寓意。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就是一个例子,这篇文章言辞犀利,对修辞手法的使用颇多,字面上彰显了鲁迅先生行文的艺术性气息,以尤其激烈的口吻将中国人的社会现状展露无遗,老师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得出抗日时期鲁迅先生对国人麻痹态度的无奈和悲愤等。大多数老师可能在分析文章的文学艺术思想之后便收手,然后应该在此之后引发学生思考,结合当代实际总结适合新时期的观点加之陈述,通过分析文章表达的道德思想并适用于现代社会,对避免同样性质的问题滋生也有好处。

2.3道德教育在语文课堂中的多样化体现

道德教育的重视不仅体现在语文课堂内容上,也共享了语文课堂时间,但这样远远不能提高学生对道德教育的重视,因此,道德教育必须要有其独特的方式展现在学生语文课堂之上,并深度渗透在知识中供学生学习,这就要求老师通过各种能使学生印象深刻的教育方式提高学生道德意识,例如:语文情境教学、课外活动等。情境教学是将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切入到整个环境中切身体,通过语文课本中设定好的情节表演,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整个情境所要表达的思想教育,这比枯燥乏味的知识的传播更有意义;而课外活动是将学生以自己真实的身份放在外界环境中,在真实的不被固定的环境中表现真实的自我,使其充分认识自身素质水平,现场指出学生问题处理不够妥当的细节,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督促其改正。这是两种方式都是不同于宣讲式的现场教育,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样别致的教学方式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而在语文课堂中这样显著的效果一时无法达到。

2.4语文老师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楷模

语文教师在每个学生心目中都是最直接有效的行为楷模。学生在建立人格同时必然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在这些人为因素影响中,老师是最关键的影响因子之一,所以,对语文老师而言,要想学生的道德水平有所提高,自我素养不断提升,其自身素质的培养也很重要。学生是最容易被左右的目标,也是最不稳定的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学生对外界的懵懂和天真的个性使得学生很大部分性格的养成来自于老师。一个性格颇好,教学方式灵活的老师更受大家爱戴,这些老师往往富有责任心,能以身作则,人格健全,各方面能力堪佳等优势集于一身,更重要的是道德修养的高超无形中改善了学生所在的班级氛围,从而一步一步落实到每位同学身上,使学生身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一个优秀的导师有时会改变学生的一生。

作者:高学渊 单位: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周馨璐.道德教育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探析[J].考试周刊,2013,(82):21-22.

[2]刘海涛.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教育初探[J].语文教学之友,2013,(5):12-13.

[3]冯小亚.高职五年制语文课堂实施心德教育探析[J].考试周刊,2013,(8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