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语文教学探究学习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创设探究学习的学习情境
探究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而让学生主动去探究与学习,则需先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与热情。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学习情境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谓学习情境,是指老师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从而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背影》这节课的教学中,老师为学生创设的这样一个问题情境:父亲是我们最熟悉的人,每天上学都是他看着同学们的背影,那么有谁回头注意过父亲的背影么?父亲的背影到底是高大的,还是疲倦的,亦或是瘦小的?下面,我们通过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来看一看在他的眼里,父亲的背影是什么样的?这样学生就会带着“朱自清父亲的背影是什么样的?”的问题来学习文章,从而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除了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老师还要注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如果课堂非常的严肃,老师也是一板一眼的教学,学生不仅不会产生探究兴趣,甚至还会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反过来,如果课堂氛围非常的宽松,学生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观点,那么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极大的探究兴致。因此,老师应把自己的姿态放低,尊重每一名学生的看法,一视同仁的对待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提出质疑,并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
2提出有效问题,加强探究学习
问题不仅具有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功能,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适当的问题可以为学生指明探究的方向,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因此,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把握好问题的提出时机与问题的内容,保证每一个问题都可以引发学生的深思,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首先,课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预习。老师在新文章学习前,应给学生提出一个或几个预习问题,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预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在教学中提出中心问题,引发学生对文章的深入探究。在语文教学中,每一篇文章都有其主题思想,老师可以就主题思想提出相应的问题,进而引发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最后,提出拓展性问题,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这里的拓展性问题其实就是结合文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提出可操作性的问题,学生通过课后实践就可以找到答案。比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节课中,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预习问题是:百草园与三味书屋有什么联系?作者对百草园是什么样的感情,对三味书屋是什么样的感情?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文章学习完后,老师又对学生提出了一个拓展性问题:你有没有自己的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你对它们都有什么样的感情?老师通过第一个问题,首先引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然后通过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透过语言,对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了探究,最后,通过第三个问题,将文章与学生巧妙的联系在了一起,让学生通过亲身感悟对文章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
3引导学生质疑,深入探究文章
探究学习的关键是质疑。事实上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质疑的过程,通过质疑———解惑的不断重复,学生理解与内化了新的知识。由此可见,质疑在学习中是多么的重要。目前,我国的初中生在质疑这方面做的并不是很理想。一方面,学生具有我国的民族特点,也就是含蓄,不会主动质疑,另一方面,老师在教学中没有给学生质疑的机会,经常忽视学生的质疑,打击了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对此,老师应鼓励与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问,从而进行自主探究。比如,在《愚公移山》学习中,老师问同学们愚公聪明不聪明,学生对此展开了质疑与讨论,一方学生说愚公很聪明,有大智慧。另一方学生则说愚公不聪明,没有另辟途径。在质疑与争论中,双方为了说服对方,不仅对文章进行了深入探究,还查找了很多课外资料。探究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探究能力。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学习情境,提出有效问题以及引导学生质疑等方式来展开探究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探究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杨昌莲 单位:甘肃临夏永靖县刘化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