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国际学校的语文教学,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国学诵读学习模式
示例:六年级(按美加州学段划分为中学一年级)某班国学诵读为《中华小故事》。此书诸文均选自中国古代典籍,经、史、子、集都有,内容则包括神异传说、历史故事、人物轶事等。文章大多短小,易上口。如:(《淮南子》)齐庄公出猎,见路旁有一虫,伸其两臂,以当车轮。庄公问御者曰:“此何虫?”对曰:“此螳螂也。知进而不知退,不量力而轻敌。”公曰:“人能如此,必为天下之勇武矣。”遂回车以避之。学生每节课吟诵两三遍,反复一周,大多数学生便都能熟练背诵。长此以往,学生便有了积累,距“胸藏万卷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之日不远矣。
二、合作学习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习者被动地吸收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自己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通过与他人方式合作学习,可以超越自己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事物,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理解,检验与自己相左的观念,学到新东西,改造自己的认知结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学生之间的互教互学采取了同龄人易接受的方式进行讲解和启发,有时可以起到教师讲解达不到的效果。示例:分组,明确学习任务:以学习说明文为例,借助《中国石拱桥》一文,我要求学生掌握说明文的顺序(结构),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学习运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我将班级9名学生分成A、B、C三个大组,用三种不同颜色的纸张分别将三项学习内容打印出来,发给每个小组中的学生,要注意的是小组内学生每人拿到的纸的颜色都应是不相同的。交流讨论:重新分组,有相同颜色纸张的学生坐在一起,为新的小组。即新小组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是相同的,他们可以根据纸张中的学习提示和问题来交流讨论,并将他们的结论写在自己所拿的纸张上面。成果展示:各个小组完成讨论后,组内每名学生都需在自己的纸张上面写上小组的编号。接着教师将持编号各不相同的A、B、C纸张的学生重新组成一个小组。重组后的学生各自的学习内容不同,大家组合起来就是《中国石拱桥》完整的学习内容。组内的每一位学生都要依次为其余学生讲解自己的那部分学习内容,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提问质疑。反馈:教师将通过练习测验的形式来检测学生对此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创作表演教学模式
创作表演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情感。创作表演过程中,学生对角色的分析和讨论与角色扮演同等重要。作为教育者,要非常关注学生的创作过程。示例:阅读了林格伦的文学作品《长袜子皮皮》后,我布置了作业,将原文一至三章改写成对话式的剧本,并分角色表演。学生自由结合,分组准备(有三人一组、五人一组,还有跨组串演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学生交给了我剧本并在课堂上进行了表演。虽有原著为范本,但学生的创作改写也是丰富的、多元的:有的组塑造了原著中没有的形象;有的组增加了更加有趣的情节,丰富了“皮皮”的形象。紧接着,我要求学生继续阅读林格伦的其他作品以及作者的信息。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查找资料的时间后(约四周准备时间),我布置了题目为“我是林格伦”的TV表演作业。要求:
1.“我”的代表作品:;
2.从方面可以看到“我”的作品的影响;
3.每一名学生应该记住“我”的(上述要求中的“我”皆为“林格伦”)。
学生按要求中的三个方面进行了TV拍摄,在课堂上展示,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了自己对林格伦的了解。展示结束后,学生还交流了自己的TV拍摄心得,讨论了林格林的创作风格。有了前面的两个“表演”作业做基础,学生对林格伦的创作风格和技巧都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当然,不同的教学模式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其实,不论何种模式,都可以使用Bloom的“Sixlevelsofthinking”来检验——会运用、创新才是“习得知识”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