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当代背景下语文教学对德育教育的影响,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苏教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是在道德因素的材料基础上进行的。首先每篇课文都含有普遍的、易理解的思想内容,教学应根据文章的思想内容,联系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实际展开思想道德教育。例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集盲、聋、哑于一身的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她假设自己由于某种奇迹而获得三天视力,在虚拟的三天中她安排了各项活动,表达了作者对光明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规劝世人珍惜光阴和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本课德育要点即突出作者的人格魅力及坚韧不拔的精神,生平的介绍使学生了解作者的不幸与伟大,她五官三残却自强不息,最终成为卓越的社会活动家和作家。课文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到海伦对生活的热情,对整个人类的博爱精神,课后组织专题讨论:“海伦给我的启示”,这项综合性训练既能检验阅读效果,又能锻炼口语表达,更是认识的深入。这样,海伦顽强乐观的精神品质愈来愈具体、突出,学生深受感染和鼓舞。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本文的学习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深远的。语言本身包含三个要素:艺术,科学,爱。文章不是无情物,任何值得的名称或其他物品的文学,在表现形式上不仅要有丰富的内容,还有在思想感情上有所升华。要做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内外和谐一致,不能分开。这种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特点是语言教学目标的物质基础,也加强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得前提。
二、促进苏教版语文教学对德育教育作用的对策分析
1.教师要发挥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道德思想的养成归根结底是学生自主创造的过程。教师只是在前期为学生提出学习思路,让学生明确努力的目标。再者,每一个学生的个人经历、思维方式都不同,对同一件事情的角度、看法也不一样。因此学生的思想肯定各有特色,教师无法逐个量身考虑。这就需要学生能够自主感受文学之美,体悟文道统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审美主体,文学作品是审美客体。教师只是起到策划组织的作用,职责是引导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去下意识的领悟文学作品中的美,而不是教条、刻板的教授方法。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而是审美活动的主导者。
2.加强教材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在课堂中的语文学习时,从加深学生的理解特定的角度来看,了解学生在课内课外的思维,现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类似的事情,再从教科书中找到合适的材料来证明。在思想上,学生学习类推。所以制定结合现实的教科书,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如何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的不同点,自觉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教师要在平时多组织定向观察活动,指导学生去观察周边事物,多创造些条件让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在观察中,教师需要的是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不单单用眼睛去看,更要将五官都活动起来,使学生全面、灵活地观察事物。教师还要提醒学生多留心日常生活,抓住美的瞬间。对学生在观察中获得的每一个新发现,每一种新感受,教师都应给予热情真切的肯定,并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同时怀着极大的兴趣与学生分享快乐,让他们从老师的欢乐中受到鼓励,从而激发审美的愉悦性。这样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就更浓了,对周围的事物更留心,审美的主动性也更积极了。
3.启发诱导和直接灌输相结合。阅读是德育教育的基拙,经典文学作品对学生会产生很大的吸引力。作品中优美的文字、巧妙的结构,是指导学生了解作者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是培养学生欣赏文学美的好材料。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可以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提高学生欣赏文学美的能力。如在原文句子中换上同义词,让学生比较分析;或者将一些比喻、夸张、反问等手法的句子改成陈述句,让学生分析、比较,使学生领悟遣词造力的精美之处。有时还可将美与丑的事物,雅与俗的语言放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平时指导学生做资料卡片,做摘录笔记,摘抄书中名言、警句、精彩描写、富有哲理的句段,以便储备信息、积累文字材料,从而巩固记忆,增强理解,提高美的欣赏水平。这样既可使学生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又可以激发他们爱美贬丑的审美情感,同时还能唤起学生对祖国语言艺术美的热爱。
4.整个语文教育的参与个体都要树立重视道德教育的思想。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到语文老师,都应当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语文教学,尤其是道德教育,是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高中教学的功利性制约了高中道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道德教育的改进一个首要问题就是课堂时间。师生双方的投入都要足够,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道德教育,课前的准备要充分,保证对课堂时间的科学利用;学生要重视平时的阅读积累和课堂上的知识吸收。改进道德教育的效率,要求教师应多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
5.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学生学会了审美,就会用心去观察生活和大自然。教师应鼓励学生的创造思维走出学校,在社会上、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让学生尝试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事物。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写作资源,可是如果没有用心去感受,就缺乏真情实感的体会,对不会有较深刻的思想,仅仅停留在事物表象。众所周知,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经典文学作品对学生会产生较大的吸引力,引起学生兴趣。作品中优美的文字、精巧的结构,能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的,还能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的美。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想传授学生怎么去欣赏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精彩,可以使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如把原文的某一个词语换上同义词,让学生比较更换之后,文章的内涵是否发生变化;或者将一些运用比喻、反问、夸张等修辞手法的句子改成普通陈述句,让学生分析文章在遣词造句上是否受到影响,使学生领悟作者对文字使用的精美之处。。平时还可以布置学生做读书笔记,摘抄书中学生认为出色的名言、精彩描写、富有哲理的句子,以便储备信息、积累文字材料,从而巩固记忆,增强理解,提高美的欣赏水平。这样既可使学生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又可以激发他们的道德思想。
三、结论
道德和智力的语言教学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的任务是让学生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他们提供生活的基本准则。智育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果智力和道德,这是不难看到:在语言教学语言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的智力的重点是在听的过程中,口语,阅读和写作训练,以培养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知道事情的真相和其相应的表现技巧;善行,以培养学生正确判断是非、善恶和美丑,不仅富有审美情趣,其相应的发展概念符合国家和道义和伦理规范的时代特征。道德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内涵深刻的方式,是人与整个世界,包括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形象的、真情实意的关系状态。道德是在主观与客观、理智与情感的具体统一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追求自身价值实现。在新课程标准下,将道德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并使之成为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思想,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将语文教学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有效途径。
作者:杜 娟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正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