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生活素材在语文教学的价值,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语文教学是一种生活教学,我们必须注重学生内在的品质和修养的养成。前几天,我给学生读了报纸上的一篇报道:家住哈尔滨的一个普通打工者,月收入800元,与妻子孩子租房居住,光房租费一个月就350元,日子过得很是窘迫。在他帮老板买彩票中了6500万大奖后,第一时间通知在外地出差的老板,老板半信半疑,他还是极力地去解释,并且没有提任何索要报酬的话。读了这篇报道后,我被深深地震撼了,这样一个如泥土般质朴的人身上发出的光芒太耀眼了,这样一个把“诚信”二字放在自己心中,讲道德品质,有人格魅力的人怎么不让人肃然起敬呢?在全国都在宣扬“道德的力量”时,我以此为契机给学生读了这篇报道,学生也被震撼了。我让他们思考几个问题:面对巨额财富的诱惑,接受高中教育的我们是否能够把“诚信”二字放在首位呢?我们自身还缺少什么品质?“道德的力量”道德有多大呢?并且我让学生以“质朴的性情高贵的灵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大多数学生满怀真诚之心完成了这篇作文。学生从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去挖掘中国人身上所具有的美好品质,进行了这次道德的大拷问和大回归。谁又能说这样的一节课不是在教学生求真、求善、求美呢?
一、社会生活素材的传递可以使语文课堂成为充满活力的神圣殿堂,是大语文教育观的一部分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既定教材的传递者,没有对课程做出任何调整。在一个学期的学习中,学生按部就班地学习教材上的几篇课文,难免会感到单调、枯燥反味。我认为,在完成正常的课本教学外,教师如果能适时地把社会上新近发生的有影响的事告诉学生,让他们去讨论、去思考,去明辨是非,这必然会给课堂注入一种新的血液,这样的课堂也是学生所期待的,因为它鲜活生动。语文课不再是单线地、机械地与教材发生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沟通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从而使封闭的教学变成开放式的教学,实现大语文教学观。
二、社会生活素材的积累可以让学生视野开阔,有利于学生抒发自己的灵性,写出优秀的文章
目前,学生所处的环境相对封闭。由于他们自身的阅历少,生活范围及时间精力都很有限,在繁重的学业下难有广阔的阅读面,但学生又不能回避写作,教师要及时地给学生补充一些社会生活中鲜活的信息,学生才会更好地写出具有时代气息的大气文章。前段时间,我让学生以“微笑的魅力”为题写一篇文章,有的学生写出了这样的句子:“刘翔的微笑,让人感受到他的自信和坦然,舍我其谁的霸气和必胜的雄心;蒙娜丽莎的微笑,给人一种神秘感,同时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温馨与祥和;金晶的微笑,又是那样的灿烂,散发着强者的魅力与对祖国的热情。”这样的语言很有时代的气息,字里行间流淌着生命的气息,很有感染力。但同时也有很多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金晶是谁?”当我告诉他们金晶是一位残疾人火炬手,她在法国传递火炬的时候受到了藏独分子的干扰,她拼命地用自己的身体去保护火炬才幸免没被抢走。当火炬传递又顺利进行的时候,她脸上露出了胜利者迷人的微笑,并大喊着:“中国,加油!”她是一位勇敢的火炬手,她的爱国情怀受到全国人们的尊重,并且得到了法国总统的慰问。学生都无奈地表示这些事情他们都不知道。当我看到学生这样表情的时候,我感觉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似乎缺少了一些东西。学生都渴望接受新知识、新信息,我们教师也应该及时地捕捉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有意义的新闻事件传递给学生,扩大学生的视野,开阔他们的眼界,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现在的高考作文,与现实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尤其突出了“我”的主体地位,注重我的体验,情感态度与思考。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人生,用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对社会事件的认知和看法。学生要写好作文离不开自己所处的生活和社会环境。当作文开始回归社会,回归学生主体时,学生才会写出富有真情的思辨性的好文章。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多关注社会现实,多思考社会问题,多写一些贴近生活与自我的文章,让生活成为语文的源头活水。
生活即教育,在这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大舞台中,让我们挖掘最真、最美、最有价值的,最有教育意义的东西与学生共同分享、共同成长。在富于诗意的课堂上,教师要培养他们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我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与真诚、热枕、善良、宽容、合作、自信、爱国的人文精神,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使他们的生命更加丰盈,人生之路走得更加宽广、长远。
作者:刘东梅 单位:邳州市车夫山中学